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婴幼儿面部湿疹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1岁,面部出现红斑、粟粒大小丘疹,自行搔抓后可见少量淡黄色渗液.先后使用“派瑞松、地硼霜”等药物治疗7 d后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患儿家属否认其有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等病史,父母无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001-2010年中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全国麻风病流行病学资料,开展描述和比较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新发现麻风病例15 507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18/10万,其中儿童占2.7%、多菌型占86.5%、2级畸残占22.5%.2001-2010年共发现复发病例1 506例,其中464例为联合化疗后复发.高流行区与低流行区相比,新发现麻风病例
患者女,25岁.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6年,双下肢肿胀10d来我院就诊.2005年因发热,面部蝶形红斑、间断口腔溃疡到我院门诊就诊,查抗ANA抗体1∶320,尿蛋白++,诊断为SLE.给予泼尼龙40 mg/d及其他辅助治疗和外用药物,症状有所缓解,泼尼龙剂量逐渐减少,最少时服用泼尼龙5 mg/d.2007年自行停用泼尼龙,服用中药(具体药物不详),半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浮肿、关节疼痛、胸腔
期刊
性传播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还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影响患者下一代的健康,从而对家庭、下一代造成严重后果.新生儿对性病病原体的抵抗力弱,容易造成不良预后,其中以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常见。
期刊
患者,女,22岁.病程3个月,面部以炎症性丘疹、脓疱为主,伴轻度疼痛。口服中药3周无效,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诊断:寻常性痤疮。外用易妍光能净颜调护组(清痘型)进行光动力治疗,
期刊
患者女,33岁,因右小腿暗红色斑块33年于2011年11月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出生不久,无明显诱因,家人发现其右小腿上出现豆粒大小红斑,颜色较鲜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斑面积渐增大,如手拳大小,同时局部隆起,表面增生呈疣状,伴有触痛.每逢夏季,无明显诱因皮损上可出现点状破溃,流出有腥臭味的暗红色液体,之后破溃处可结痂、愈合。
期刊
为了提高杂志质量,更好地为读者和作者服务,我们正在进行读者(作者)调查问卷,希望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脓疱疮皮损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比较敏感株与耐药株的DNA指纹差异.方法 对成都地区178例儿童脓疱疮患者皮损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1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进行21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162株金葡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 从脓疱疮患儿皮损中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80株,其中金葡菌162株,占90.00%.162株金葡菌中,148株为甲氧西林
目的 探讨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麻风杆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0-2011年由各省麻风防治机构诊断并上报的治疗抵抗及复发麻风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皮损组织标本,提取患者皮损标本中的麻风杆菌DNA,对靶序列folP1、rpoB、gyrA 3个片段经PCR扩增后测序比对,寻找突变位点.结果 24例麻风患者中,11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3例为复
患者女,60岁.因头皮包块2年于2011年1月19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自述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部出现黄豆大小不等包块,起初仅2~3个,未诊治,包块数目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体检:一般情况好,头皮部散在分布6个直径1.0~ 1.5 cm表面光滑的包块(图1),质中等,触之无明显疼痛,活动度欠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正常.取肿块行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开剥出6枚大小不等囊肿,切
期刊
黑素细胞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黑素,从黑到棕色的真黑素(eumelanin)和从黄到赤褐色的褐黑素(pheomelanin).真黑素和褐黑素的量和比率决定了毛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真黑素和褐黑素来自于共同的前体多巴醌.多巴醌是由酪氨酸酶活化酪氨酸产生,是一种高活性的中间产物,经过分子内的环化而产生环多巴.环多巴快速氧化产生多巴色素.当没有任何其他因素促进时,多巴色素主要经过脱羧基化重排形成5,6-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