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在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和多层次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迫切需要掌握和研究影响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因素和发展规律。通过梳理文献和总结国际经验发现,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以需求反应的自然形成模式为长期战略。但在短期,政府应当采取制度设计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主导模式,不能坐等漫长的自然形成过程。当金融中心的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路径依赖,再通过恰当的退出机制完成由政府主导向自然形成转轨的过程。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聚集;金融生态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4-0088-02
  引言
  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和发展了一批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这些中心城市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自身则汇聚了相当程度的商贸、物流和金融资源。这些城市最初的发展是以招商引资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和引入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发展工业为目的,上升为搭建优质金融服务平台,以金融业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这些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 、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天津、济南、青岛、石家庄、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温州、无锡、广州、厦门、福州、武汉、合肥、郑州、长沙 、南昌、重庆、西安、成都、昆明、南宁和乌鲁木齐。显然,处于同一区域的城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不同区域的城市则竞争性较弱。但也有些近邻城市的关系是互补的,比如西南区域的成、渝两市和东北区域的沈阳、大连就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金融资源在两市之间的流动频繁且成本较小。不过,更多的城市则处于竞争关系,比如就东北区域的哈尔滨、长春和辽宁的沈阳和大连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武汉和长沙也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当前,各大中心城市正处于建设多层次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热潮之中,研究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中心的自然形成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
  人们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是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入的。最初从经济学的供求角度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认为金融中心可以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理解。所谓需求,其实就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金融中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模式是说,由一个地区最初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语言优势等而成为地区的商贸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进而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最后上升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整个过程都是由市场来主导,是因需求而产生,因而这种自然形成的模式称为需求反应模式,也称需求驱动、自然主导或自然形成。供给则是强调对金融资源的供给,主要指政府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投入,制度的设计和人才的引进等方面,这一模式希望通过政府的强力推动来主导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称为政府主导,也称政府驱动的模式。一般认为,市场主导的金融中心市场开放度、自由度都比较高,而政府推动的金融中心在短期当中比较有效,但政府的干预往往会限制金融资源的流动和发展。
  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以自然形成模式为主,比如早期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后来的伦敦和纽约,它们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纽约超越伦敦,以及后来东京的快速崛起反映了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迁移的过程,深刻说明了金融中心的漂移与经济实力变化的内在联系。实践中,也有政府推动的例子。比如:东京和新加坡是政府主导发展的结果,香港则是一个兼有自然形成和政府推动的例子。因此,金融中心快速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政府推动的因素,如果说自然形成模式是该地区经济地位日益增强的一个自然结果,政府主导则是推动金融中心快速崛起的关键。实际上,伦敦在二战后也是依靠政府强力推动金融自由化及其创新才维持了金融中心的领头地位,避免了衰落。
  二、传统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解释
  1.地理经济学的解释。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微观解释首先来自于区位理论。Davis等人把企业选址理论应用到金融企业的选址问题,认为金融企业会从供给、需求和外部经济等因素来考虑选址,此外还有沉没成本、规模经济、交通成本、心理成本、信息和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正是在这一系列有利因素影响下形成了金融中心;Laulaijainen等人则关心金融中心的区位分布,认为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是由全球金融中心链条上的时差决定的,一个时区只能存在一个金融中心。
  2.金融集聚理論。金融集聚理论是传统上对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主要解释。金融集聚理论认为,金融资源的集聚产生了金融中心,金融中心反过来强化了金融资源的进一步集聚。比如,Kindleberger认为,银行和高度专业化的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了金融中心,而金融中心通过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强化了集聚效益。根据金融集聚理论,集聚过程中存在两种相反的力,即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对金融中介的需求、技术和信息的外溢效应、社会制度的规范、文化的包容和相对宽松的监管制度;离心力则是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过大、交通发展滞后、信息不对称以及所在时区不利等因素。另一方面,金融集聚的持续性需要由规模经济的理论来解释,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金融企业的平均成本持续下降。现实中,金融企业是有成本的,并且交易成本不低。由于金融企业与资源较大程度地聚集到了一起,就使得金融资源产生较高的流动性,导致交易成本下降,表现出对分散布局的比较优势。
  三、现代金融制度理论与金融生态学的解释
  仅靠区位优势和金融集聚理论,难以解释为什么凭借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却不大可能在沙漠地区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人们由此意识到“空间”和“金融中心”是无法分开的,金融中心在空间上的优势实际上是作为金融信息腹地的优势,金融服务的基础是金融信息流,是由时间、空间和信息组成的一张大网,金融服务的价值依存于信息,所以“不对称信息”“非标准化信息”和“信息腹地”等概念就被提出来,用于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同时,一个特定的偶然历史事件所导致的发展会具有自我增强的机制,也会形成“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为什么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的上海与伦敦和纽约等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差距明显?这就是制度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凭借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健康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将对企业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企业不断进入,这一过程会自发形成路径依赖并维持了金融中心的稳定。制度理论认为,良好的金融制度、规范的金融监管、透明的信息批露和完备的法律体系和产权制度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金融生态学的研究者们认为金融生态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因为金融生态反映了金融中心内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价值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金融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商贸、经济和金融发展到发达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吸引了优质金融资源进入,使得金融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济全面金融化使得城市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并转移到外围低成本区域,城市中心变成金融资源和服务聚集的地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遵循特定规律,政府应当主导和推动金融中心的建设,但在长期要及时退出并让位于自然形成的市场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保庆,李忠民.金融中心建设的一般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
  [2] 李义奇.略论建设金融中心的一般路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6).
  [3] 刘源,邱丽萍.中外金融集团并表监管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
  [4] 高丽峰,刘源.面向俄罗斯、朝鲜、韩国的辽寧东北亚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其他文献
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主导性科技项目。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佛开高速公路三堡至水口
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及人才培养与校外资源的合作三方面,阐述“
结合地质调绘、边坡病害调查和监测成果,对综合整治后的煤系易滑地层边坡-以清云高速公路地豆服务区AK0+353~AK0+513右侧路堑边坡为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包括适宜性评价、稳
监测是评估在建、营运公路隧道质量的重要方法,然而单一的监测方法只能反映隧道断面某一参数的变化特征,鉴于公路隧道断面大、结构受力的复杂性,采用综合监测方法对全面掌握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五年来,其制度改革和金融创新对周边地区的绩效和相关效应的影响显著。基于此,考察自贸区的建立对长三角地区货物
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和国内外铁路客站实例,概括了客站公共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全程参与”的观点,试图为我国客站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新思路。
建立阿米巴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分",这种切分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架构,这对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大手术"。
1 绪言建筑业在资源利用、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负有重要使命,不仅要为社会建造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和配套设施,而且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容量.近几年,
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在分析徽州文化研学旅行资源优势、调查了解徽州文化研学旅行
玉竹是湖南省邵东县的地理标志,其中的玉竹多糖具有保湿、抗衰老的作用。采用乙醇/柠檬酸钠双水相体系萃取玉竹多糖,实验结果表明:30℃条件下,柠檬酸钠为6.5g,乙醇为16.5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