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确,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有目的地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语文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多读,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于新授前、新授时、新授后为抓手,培养学生多读的习惯。
一、新授前,以预习为抓手,培养学生朗读、揣摩、表达的良好习惯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还是读。”读,不但能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就是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能把课文中蕴藏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以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在指导学生预习新课文时,我让学生运用自能读书“四读法”:初读课文学生字,突破生字音形义;再读课文理层次,读通课文梳条理;精读课文品词句,理解内容知含义;研读课文明中心,读写结合会迁移。学生只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就能在揣摩、品味中有所得。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品味、欣赏、咀嚼、体会、思考,才有所得。”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琢磨情景,咀嚼佳句,品味语言。诚然,文章中的任何一个佳句,都是情味丰富,经得起咀嚼的,而且是越嚼越有味。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使学生获得体验与感悟,而这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学生一旦脱口而出或者随手做个批注、写个心得等就是最有效的表达。
如果说,朗读是直接知道什么?那么揣摩就是间接揭示为什么会这样?而表达则是知其所以然。这样以预习为抓手,培养学生朗读、揣摩、表达的习惯,让三者融为一体,支撑起预习的全过程。
二、新授时,以积累为抓手,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积累的习惯
“课标”在各学段对朗读教学提出了渐进式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总目标。可是,目前各学段学生朗读时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朗读时漏字、添字;朗读时速度过慢,一字一顿;朗读时速度过快,毫无感情;朗读时声音太小,缺乏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抓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就要着重引导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还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积极纠正唱读现象,有效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
为落实“感情朗读”这一目标,我们在新授课时,以积累为抓手,培养学生在感情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多种读书方法。特别是对优美的句、段,必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中的意境。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桂林奇特的山水,先展示出桂林山水的彩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景物,说说景物特点;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去朗读课文,学生弄清楚了问题之后,再次带着感情去朗读,要求读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之美。这样,通过反复的读、想、说,不但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优美的词句也得到了欣赏和积累。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新授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和感悟,这是一个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如在新授《石榴》一课,引读课文段落:一读,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整体感知);二读,让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品读比喻、拟人句);三读,教师读,并故意遗漏“郁郁葱葱”“鼓着劲”等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漏(明白用词的准确生动);四读,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叶子美和多的特点,体会出文本的动态美,从中培养学生积累佳词美句的习惯。
三、新授后,以质疑问难为抓手,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问题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新授后,以质疑问难为抓手,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再进一步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养成质疑和解疑的习惯。譬如教学《穷人》新授之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疑惑的地方。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课文中连用了两个‘沉默’是什么作用?”有的说,第一个“沉默”说明桑娜正在考虑怎样将西蒙死了的消息告诉丈夫,而渔夫正在想,这天气为什么这样坏,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有的说,第二个“沉默”是桑娜试探丈夫,想知道他的态度怎样。至此,我并没有轻易了结这节课,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默读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渔夫一家的生活过得这样艰难,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马上有同学抢着回答:“不是,这都是沙皇的反动统治所造成的!”
当然,要让学生每节课都开动脑筋,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离不开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鼓励。这样,通过新授后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让他们养成爱问、乐问、会问的良好习惯,并能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新授前后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多读、多想、多说的习惯,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能力。
一、新授前,以预习为抓手,培养学生朗读、揣摩、表达的良好习惯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还是读。”读,不但能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就是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能把课文中蕴藏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以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在指导学生预习新课文时,我让学生运用自能读书“四读法”:初读课文学生字,突破生字音形义;再读课文理层次,读通课文梳条理;精读课文品词句,理解内容知含义;研读课文明中心,读写结合会迁移。学生只要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就能在揣摩、品味中有所得。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品味、欣赏、咀嚼、体会、思考,才有所得。”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琢磨情景,咀嚼佳句,品味语言。诚然,文章中的任何一个佳句,都是情味丰富,经得起咀嚼的,而且是越嚼越有味。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使学生获得体验与感悟,而这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学生一旦脱口而出或者随手做个批注、写个心得等就是最有效的表达。
如果说,朗读是直接知道什么?那么揣摩就是间接揭示为什么会这样?而表达则是知其所以然。这样以预习为抓手,培养学生朗读、揣摩、表达的习惯,让三者融为一体,支撑起预习的全过程。
二、新授时,以积累为抓手,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积累的习惯
“课标”在各学段对朗读教学提出了渐进式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总目标。可是,目前各学段学生朗读时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朗读时漏字、添字;朗读时速度过慢,一字一顿;朗读时速度过快,毫无感情;朗读时声音太小,缺乏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抓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就要着重引导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还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积极纠正唱读现象,有效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
为落实“感情朗读”这一目标,我们在新授课时,以积累为抓手,培养学生在感情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多种读书方法。特别是对优美的句、段,必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中的意境。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桂林奇特的山水,先展示出桂林山水的彩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景物,说说景物特点;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點?)去朗读课文,学生弄清楚了问题之后,再次带着感情去朗读,要求读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之美。这样,通过反复的读、想、说,不但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优美的词句也得到了欣赏和积累。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新授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和感悟,这是一个从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过程。如在新授《石榴》一课,引读课文段落:一读,让学生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整体感知);二读,让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品读比喻、拟人句);三读,教师读,并故意遗漏“郁郁葱葱”“鼓着劲”等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漏(明白用词的准确生动);四读,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叶子美和多的特点,体会出文本的动态美,从中培养学生积累佳词美句的习惯。
三、新授后,以质疑问难为抓手,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问题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新授后,以质疑问难为抓手,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或多或少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再进一步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养成质疑和解疑的习惯。譬如教学《穷人》新授之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疑惑的地方。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课文中连用了两个‘沉默’是什么作用?”有的说,第一个“沉默”说明桑娜正在考虑怎样将西蒙死了的消息告诉丈夫,而渔夫正在想,这天气为什么这样坏,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有的说,第二个“沉默”是桑娜试探丈夫,想知道他的态度怎样。至此,我并没有轻易了结这节课,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默读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启发学生:渔夫一家的生活过得这样艰难,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马上有同学抢着回答:“不是,这都是沙皇的反动统治所造成的!”
当然,要让学生每节课都开动脑筋,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离不开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鼓励。这样,通过新授后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让他们养成爱问、乐问、会问的良好习惯,并能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新授前后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多读、多想、多说的习惯,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