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防工业部门陆续会集了一批国内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技术专家。从1952年起,政务院、中央军委先后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了几百名地、师级干部及上千名县、团级干部到国防工业企业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充实和加强了企业的领导。到1955年底,二机部系统有高级工程技术专家荣科、昝凌、张有龄、罗沛霖、周伦岐、周纪善、胡达佛、李文尧等近70人,父亲王铨也在其中。1954年春,父亲王铨奉调二机部二局,在北京北新桥工作时和五局的吴运铎叔叔在一起,两人一见如故。父亲为能和共和国兵工英雄一道工作深感荣幸,吴运铎叔叔为能和著名炮兵技术专家相识而深感高兴。从此,两人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来我往,直至1975年父亲去世,相交整整21年。
他没用公用的信纸和信封
1963年后,他们办公室相邻,时常就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相互切磋。回京后同在解放军某研究院一个学习班两年。记得第一次接触运铎叔叔的书是在20世纪60年代。一天,父亲拿回一本运铎叔叔的《把一切献给党》让我读,还讲起关于运铎叔叔的逸事。记得他说:吴运铎叔叔朴素惯了,总是穿着一身“很土”的毛蓝布衣衫。一次他去医院看病,大夫拿着他的病历,笑着说:“估计你这位农民兄弟自己肯定不知道,你不仅和科学家吴运铎名字一样,连近视眼的度数和受的伤残情况都一样”。
“文革”中,两人同住牛棚两年,后来父亲常和我谈起他和运铎叔叔住牛棚的日子。1969年,父亲和运铎叔叔出了牛棚,下放到河北蔚县炮兵五七干校。年底,我去探望父母。临行前,父亲打电话叫我去运铎叔叔家一趟,说他正请假在京看病,许多人托他往干校带食品。他一个残疾人,带东西不方便,叫我顺便带来。我立刻就去了北京甘家口宿舍,运铎叔叔见到我,连声道谢,接着就是:“你的父亲是个好同志,没有什么问题,不要听信别人胡说八道。不要到社会上乱跑,我们就是对你们这些孩子不放心啊。”
“文革”中,吴运铎叔叔家里七口人,去了五个地方。他只身一人在干校。闲暇的时候,父亲便邀他来家吃饭,因为母亲是湖南湘潭人,烧得一手“谭家菜”,但最拿手的是腌得一手好泡菜,辣椒、红萝卜、包菜、豇豆、鬼子姜泡在一起,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运铎叔叔祖籍虽在湖北武汉,却十分爱吃泡菜。多少年来,运铎叔叔吃饭就是在楼下买点包子、花生豆、熟菜。家乡来人也是如此,生活非常俭朴。“文革”时期,外面卖的泡菜几乎绝迹,所以他总是笑眯眯地在母亲泡菜腌好时出现在我家。后来回到北京,运铎叔叔一如既往地来我家吃泡菜。
1974年10月,我回家探亲,正赶上运铎叔叔和几位伯伯来家看望父亲。我介绍了工厂的情况,说起老师傅们对运铎叔叔的思念之情。当说起厂里有人还建议给他编语录时,他连连说:“那可不敢,只有毛主席语录。”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因为父亲血压高,就叫我陪着运铎叔叔他们喝酒。当运铎叔叔看到桌上有泡菜,顿时来了精神,马上站起身把泡菜端到自己面前说:“这是我的啊,我看谁敢跟我抢!”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运铎叔叔从不以功臣自居,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对党内不正之风疾恶如仇,坚持以身作则,从不搞特殊化。一直到去世,住在北京西城某家属大院的四楼上。平时外出,就是怀揣一张月票,和大家一起挤车,不用配给的公车。他写给别人的信件,没有一张公用的信纸、信封。许多信封是自己糊的,甚至是用过后翻过来糊的。
大夫说他连住院也没闲着
运铎叔叔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听同事说,一次在成都锦江饭店开航空部质量会议,在电梯间看见服务员训斥一个残疾人。后来才知道是运铎叔叔因视力关系,误入外宾楼层。同事说,运铎叔叔只是让他训斥,什么也不说。后来还是有人看不过去了,才解了围。
运铎叔叔对待别人,总是有忙必帮,不计得失,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也是如此。他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教育,曾经说:不愿看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毁掉下一代人。经他的援助之手得以获得前途的青年不计其数。当时一位青年受父亲被“打倒”的影响,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却上不了大学。1970年,那位青年被航空部某基地录用。工作的地方,正是运铎叔叔担任第一任厂长的某厂。但这位青年在工厂同样受到限制,不能从事接触导弹产品的工作。此事被运铎叔叔知道了,他生气地说:我们都为国家干了一辈子军工了,整我们就没道理,孩子们又有什么错!随即给厂里写信说明情况,帮助青年落实政策。
父亲1975年5月含冤去世,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追悼会一再延后。当我到运铎叔叔家报丧的时候,谈到此事,他安慰我说:“用不着和他们生气,别以为总是他们的天下。你的父亲是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他为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贡献,人民自有公论。”追悼会的那天,一向节俭的运铎叔叔特意新买了一双白底布鞋前来送葬。
父亲追悼会后不久,运铎叔叔因视力差,在马路边被自行车撞倒,导致大腿骨折。救护车把他送进了阜外医院,当时手术室正在抢救其他病人,运铎叔叔竟然忍着疼痛等了四十分钟。之后他转往解放军三0一医院。我听到消息后赶往医院看他。他说:“撞他的是轴承厂的一个小青年,急着上班。派出所要拘留他。我就够倒霉的了,别再连累他。我现在请派出所放他。他还是个年轻人,别误了前程。他厂领导来时,我再三要他们不要处分他,不要让孩子背上包袱。”我再次看他时,大夫告诉我,运铎叔叔住院也没闲着,搞了一个骨折康复设备的技术革新,把原来关节处的方向固定的康复机械改为万向节,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我见到他时,运铎叔叔幽默地说: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这句老话说得对吧?这些万向节都是轴承厂帮助加工的。
桌上堆积着一大摞写好的回信
1981年,运铎叔叔再次骨折。他回家养伤后,我们去看望他。一进门,没有想到他正用半个臀部坐在椅子上,给一位四川女拖拉机手写回信。原来是她知道运铎叔叔在书画界小有名气,来信表示想学习画画,请运铎叔叔介绍一位画家。运铎叔叔在病中满足了她的要求。桌子上还堆积着一大摞写好的回信。按他的话说,名义上是离休了,实际上是做不完的报告,还不完的稿债。他还曾多次深情地讲起老上级罗炳辉将军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他说每当回忆起牺牲的老上级和同事们,就没有忍受不了的冤屈,就充满力量。
1990年11月初,我去工人疗养院看望运铎叔叔。他住在普通病房,房里没有暖气,很冷。运铎叔叔正在输液吸氧,呼吸十分困难。他告诉我:这回是和一些前来的共青团员在院子里合影时着凉了。我还问他吃饭没有,他说吃了两个包子,还说想吃口泡菜。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1991年5月2日,运铎叔叔去世。5月3日下午,我赶去吊唁。一进门,兵器部老部长张珍正在运铎叔叔遗像前默哀、鞠躬。运铎叔叔虽然走了,但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他那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永远留在我的心头。
邢大军据《人民政协报》王星照/文整理
他没用公用的信纸和信封
1963年后,他们办公室相邻,时常就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相互切磋。回京后同在解放军某研究院一个学习班两年。记得第一次接触运铎叔叔的书是在20世纪60年代。一天,父亲拿回一本运铎叔叔的《把一切献给党》让我读,还讲起关于运铎叔叔的逸事。记得他说:吴运铎叔叔朴素惯了,总是穿着一身“很土”的毛蓝布衣衫。一次他去医院看病,大夫拿着他的病历,笑着说:“估计你这位农民兄弟自己肯定不知道,你不仅和科学家吴运铎名字一样,连近视眼的度数和受的伤残情况都一样”。
“文革”中,两人同住牛棚两年,后来父亲常和我谈起他和运铎叔叔住牛棚的日子。1969年,父亲和运铎叔叔出了牛棚,下放到河北蔚县炮兵五七干校。年底,我去探望父母。临行前,父亲打电话叫我去运铎叔叔家一趟,说他正请假在京看病,许多人托他往干校带食品。他一个残疾人,带东西不方便,叫我顺便带来。我立刻就去了北京甘家口宿舍,运铎叔叔见到我,连声道谢,接着就是:“你的父亲是个好同志,没有什么问题,不要听信别人胡说八道。不要到社会上乱跑,我们就是对你们这些孩子不放心啊。”
“文革”中,吴运铎叔叔家里七口人,去了五个地方。他只身一人在干校。闲暇的时候,父亲便邀他来家吃饭,因为母亲是湖南湘潭人,烧得一手“谭家菜”,但最拿手的是腌得一手好泡菜,辣椒、红萝卜、包菜、豇豆、鬼子姜泡在一起,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运铎叔叔祖籍虽在湖北武汉,却十分爱吃泡菜。多少年来,运铎叔叔吃饭就是在楼下买点包子、花生豆、熟菜。家乡来人也是如此,生活非常俭朴。“文革”时期,外面卖的泡菜几乎绝迹,所以他总是笑眯眯地在母亲泡菜腌好时出现在我家。后来回到北京,运铎叔叔一如既往地来我家吃泡菜。
1974年10月,我回家探亲,正赶上运铎叔叔和几位伯伯来家看望父亲。我介绍了工厂的情况,说起老师傅们对运铎叔叔的思念之情。当说起厂里有人还建议给他编语录时,他连连说:“那可不敢,只有毛主席语录。”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因为父亲血压高,就叫我陪着运铎叔叔他们喝酒。当运铎叔叔看到桌上有泡菜,顿时来了精神,马上站起身把泡菜端到自己面前说:“这是我的啊,我看谁敢跟我抢!”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运铎叔叔从不以功臣自居,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对党内不正之风疾恶如仇,坚持以身作则,从不搞特殊化。一直到去世,住在北京西城某家属大院的四楼上。平时外出,就是怀揣一张月票,和大家一起挤车,不用配给的公车。他写给别人的信件,没有一张公用的信纸、信封。许多信封是自己糊的,甚至是用过后翻过来糊的。
大夫说他连住院也没闲着
运铎叔叔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听同事说,一次在成都锦江饭店开航空部质量会议,在电梯间看见服务员训斥一个残疾人。后来才知道是运铎叔叔因视力关系,误入外宾楼层。同事说,运铎叔叔只是让他训斥,什么也不说。后来还是有人看不过去了,才解了围。
运铎叔叔对待别人,总是有忙必帮,不计得失,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也是如此。他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教育,曾经说:不愿看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毁掉下一代人。经他的援助之手得以获得前途的青年不计其数。当时一位青年受父亲被“打倒”的影响,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却上不了大学。1970年,那位青年被航空部某基地录用。工作的地方,正是运铎叔叔担任第一任厂长的某厂。但这位青年在工厂同样受到限制,不能从事接触导弹产品的工作。此事被运铎叔叔知道了,他生气地说:我们都为国家干了一辈子军工了,整我们就没道理,孩子们又有什么错!随即给厂里写信说明情况,帮助青年落实政策。
父亲1975年5月含冤去世,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追悼会一再延后。当我到运铎叔叔家报丧的时候,谈到此事,他安慰我说:“用不着和他们生气,别以为总是他们的天下。你的父亲是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他为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贡献,人民自有公论。”追悼会的那天,一向节俭的运铎叔叔特意新买了一双白底布鞋前来送葬。
父亲追悼会后不久,运铎叔叔因视力差,在马路边被自行车撞倒,导致大腿骨折。救护车把他送进了阜外医院,当时手术室正在抢救其他病人,运铎叔叔竟然忍着疼痛等了四十分钟。之后他转往解放军三0一医院。我听到消息后赶往医院看他。他说:“撞他的是轴承厂的一个小青年,急着上班。派出所要拘留他。我就够倒霉的了,别再连累他。我现在请派出所放他。他还是个年轻人,别误了前程。他厂领导来时,我再三要他们不要处分他,不要让孩子背上包袱。”我再次看他时,大夫告诉我,运铎叔叔住院也没闲着,搞了一个骨折康复设备的技术革新,把原来关节处的方向固定的康复机械改为万向节,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我见到他时,运铎叔叔幽默地说: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这句老话说得对吧?这些万向节都是轴承厂帮助加工的。
桌上堆积着一大摞写好的回信
1981年,运铎叔叔再次骨折。他回家养伤后,我们去看望他。一进门,没有想到他正用半个臀部坐在椅子上,给一位四川女拖拉机手写回信。原来是她知道运铎叔叔在书画界小有名气,来信表示想学习画画,请运铎叔叔介绍一位画家。运铎叔叔在病中满足了她的要求。桌子上还堆积着一大摞写好的回信。按他的话说,名义上是离休了,实际上是做不完的报告,还不完的稿债。他还曾多次深情地讲起老上级罗炳辉将军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他说每当回忆起牺牲的老上级和同事们,就没有忍受不了的冤屈,就充满力量。
1990年11月初,我去工人疗养院看望运铎叔叔。他住在普通病房,房里没有暖气,很冷。运铎叔叔正在输液吸氧,呼吸十分困难。他告诉我:这回是和一些前来的共青团员在院子里合影时着凉了。我还问他吃饭没有,他说吃了两个包子,还说想吃口泡菜。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1991年5月2日,运铎叔叔去世。5月3日下午,我赶去吊唁。一进门,兵器部老部长张珍正在运铎叔叔遗像前默哀、鞠躬。运铎叔叔虽然走了,但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他那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永远留在我的心头。
邢大军据《人民政协报》王星照/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