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的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班级;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教育资源。
  一、因材施教,促进竞争与合作
  个体和班级间存在的差距,要在设计问题,知识延展和任务的难度上选择降低或增加难度,如果是班级内的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可以利用班级内的资源,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学习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交流不同的见解,学会相互倾听尊重、互相配合、树立信心、承担责任以及实现自我,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先让学生自己组成两人学习小组,由学生自行组合并确定小组的类型,是“互补”型,还是“竞争”型。所谓“互补”型是指由优生带后进生,共同进步;而“竞争”型是成绩相当的两人组成一组,相互为竞争对手。无论“互补”型还是“竞争”型的小组,都有一个 “利益”关系。“互补”小组中的后进生若是成绩中有进步,提高几分就在班级个人考评中加几分,而帮助进步的那位同学翻倍加分。“竞争”小组中的两位同学,各参照原来的成绩,进步几分就加几分,优胜的同学还可以再加高出另一同学的分数。有了这样的“利益”关系,能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组成四人的合作小组,群策群力,利用班级内部的“资源”,将小组教学有序地展开。为了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可以让学生取组名,这样不仅让学生有归属感,还可以让课堂更生动。
  二、多學少教,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主要作用在于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学会“放手”,相信学生。但是英语课堂不同于语文和数学。由于不能使用母语的限制,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希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求教师要寻求一些值得合作学习并且能够学习合作的素材。另一方面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其前提条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也就是指一个合作的时间点。
  (1)合作的学习素材。学习素材应具贴近生活实际,才能被学生所关注,让学生有想要进行探索的欲望。合作学习要根据教材和学情而定,教师不能见知识就合作。教师可以利这种素材大致有两种:1.当设计的问题是拓展性,但偏难时,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答案来,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小组合作,集思广益;2.如果问题是开放性的,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全,完全依靠个人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大家以不同角度的思路探讨,小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得到比较完美的答案。
  (2)合作的开展时机。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而来的。如果教师经常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学生的参与率就不高,兴趣也不浓。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开展表演、唱歌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比机械的吸收老师所教授知识效果来的好。例如说我会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唱好听又简单的英文歌,给学生有要上英语课的氛围。在课上的free talking,尽量创设了一个积极的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唤起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对话表演,如问路、打电话、问候等。这样,学生有准备有配合,说起来就没有困难,自然也就说得流利,也愿意举手发言了。再比如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新单词和句型,在操练的内容设计上不是一味的机械练习。在组织两人或小组之间的对话练习,表演,调查时,让学生互相倾听,交流磨合,达到一起提升。最后的巩固是一堂课的升华阶段,利用所学知识,还原真实生活场景,切实体会英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灵活机动。
  (3)合作的具体实施。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一个班分成6组,一组五人左右。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而老师也能兼顾到每一个组的情况。在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后,怎样使这种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其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①小组合作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小学生毕竟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当学生还未真正理解老师意图并进入合作学习状态便被告知时间到了,会使学生的热情冷却,挫伤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当的给予引导提示,让学生有话可说。②明确目标,畅所欲言。尽量避免学生合作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老师的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要能过耐心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断别人。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当自己发言时,言语简练,直击重点。鼓励学生敢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③各司其职,明确到人。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的分工,并各司其职。我就在组内设了leader,clerk,time-keeper,speaker等身份并让学生自己做了身份牌,分工明确到人,防止出现有同学混时间。还有时间可以互换身份,一个有序的组织开展活动,才能高效。④交流总结,群策群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已懂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在小组中发言交流,意见未能统一时,可保留待班级大组间交流进行探讨。这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给基础好的同学进行更高层次的交流的机会,也扩大了交流层面。教师要关注全班的同学,低中高各层次的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三、总结交流,采取评价多样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组学习,增加组外的竞争力,可以评出best team,best speaker等。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是进步的,对学生来说就是有收获的。小组学习后的总结反思也很重要,及时进行回顾,可使新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的反思心得也是习得的标志,同时也是评价参考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而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同的个性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碰撞磨合。
其他文献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它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体现着教师观念的转变,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期刊
经过多年的分析和总结,学习策略使学习事半功倍自信、创新性地学习,她们的学习成绩将非常优秀。经统计初中学生中考后进入不同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策略差异显著,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学习策略水平明显高出其他群体,说明学习策略的差异是造成她们学业成就差异的重要原因。更有趣的是,考入重点高中的女生学习策略高于其他群体,而自我效能感(自己对是否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却低于其他群体。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女生能克服自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高考的重點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具有的,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渐形成的。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毫无疑问地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一、重新认识教学目标  传统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比较好,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都比较欠缺。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
期刊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藝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
期刊
一、校园精神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
期刊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既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又指明了达到这些要求的路径: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学生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发现鲜活的素材,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把习作教学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就能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写作离不开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善
期刊
高中是青年学生形成并且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育在注重且强化真善等价值观的同时也应该参照西方美学史上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和丑这五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当然也有人认为荒诞也是审美范畴),注重并强化审美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  优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如茂林修竹、荷塘月色、桃李春风、秋雨梧桐、寂寥雨巷、康河柔波,都会给人沉静、和谐的审美享受。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的美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突破教室的局限,把视野放得更远,把眼界延伸到室外、校外,拓展到课前、课后,使文本变得博大、丰富。 因此,实现有效拓展,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以教材为中心找准拓展点,向四处辐射、发散,从而激发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