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的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班级;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教育资源。
一、因材施教,促进竞争与合作
个体和班级间存在的差距,要在设计问题,知识延展和任务的难度上选择降低或增加难度,如果是班级内的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可以利用班级内的资源,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学习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交流不同的见解,学会相互倾听尊重、互相配合、树立信心、承担责任以及实现自我,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先让学生自己组成两人学习小组,由学生自行组合并确定小组的类型,是“互补”型,还是“竞争”型。所谓“互补”型是指由优生带后进生,共同进步;而“竞争”型是成绩相当的两人组成一组,相互为竞争对手。无论“互补”型还是“竞争”型的小组,都有一个 “利益”关系。“互补”小组中的后进生若是成绩中有进步,提高几分就在班级个人考评中加几分,而帮助进步的那位同学翻倍加分。“竞争”小组中的两位同学,各参照原来的成绩,进步几分就加几分,优胜的同学还可以再加高出另一同学的分数。有了这样的“利益”关系,能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组成四人的合作小组,群策群力,利用班级内部的“资源”,将小组教学有序地展开。为了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可以让学生取组名,这样不仅让学生有归属感,还可以让课堂更生动。
二、多學少教,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主要作用在于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学会“放手”,相信学生。但是英语课堂不同于语文和数学。由于不能使用母语的限制,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希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求教师要寻求一些值得合作学习并且能够学习合作的素材。另一方面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其前提条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也就是指一个合作的时间点。
(1)合作的学习素材。学习素材应具贴近生活实际,才能被学生所关注,让学生有想要进行探索的欲望。合作学习要根据教材和学情而定,教师不能见知识就合作。教师可以利这种素材大致有两种:1.当设计的问题是拓展性,但偏难时,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答案来,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小组合作,集思广益;2.如果问题是开放性的,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全,完全依靠个人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大家以不同角度的思路探讨,小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得到比较完美的答案。
(2)合作的开展时机。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而来的。如果教师经常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学生的参与率就不高,兴趣也不浓。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开展表演、唱歌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比机械的吸收老师所教授知识效果来的好。例如说我会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唱好听又简单的英文歌,给学生有要上英语课的氛围。在课上的free talking,尽量创设了一个积极的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唤起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对话表演,如问路、打电话、问候等。这样,学生有准备有配合,说起来就没有困难,自然也就说得流利,也愿意举手发言了。再比如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新单词和句型,在操练的内容设计上不是一味的机械练习。在组织两人或小组之间的对话练习,表演,调查时,让学生互相倾听,交流磨合,达到一起提升。最后的巩固是一堂课的升华阶段,利用所学知识,还原真实生活场景,切实体会英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灵活机动。
(3)合作的具体实施。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一个班分成6组,一组五人左右。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而老师也能兼顾到每一个组的情况。在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后,怎样使这种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其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①小组合作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小学生毕竟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当学生还未真正理解老师意图并进入合作学习状态便被告知时间到了,会使学生的热情冷却,挫伤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当的给予引导提示,让学生有话可说。②明确目标,畅所欲言。尽量避免学生合作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老师的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要能过耐心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断别人。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当自己发言时,言语简练,直击重点。鼓励学生敢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③各司其职,明确到人。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的分工,并各司其职。我就在组内设了leader,clerk,time-keeper,speaker等身份并让学生自己做了身份牌,分工明确到人,防止出现有同学混时间。还有时间可以互换身份,一个有序的组织开展活动,才能高效。④交流总结,群策群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已懂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在小组中发言交流,意见未能统一时,可保留待班级大组间交流进行探讨。这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给基础好的同学进行更高层次的交流的机会,也扩大了交流层面。教师要关注全班的同学,低中高各层次的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三、总结交流,采取评价多样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组学习,增加组外的竞争力,可以评出best team,best speaker等。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是进步的,对学生来说就是有收获的。小组学习后的总结反思也很重要,及时进行回顾,可使新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的反思心得也是习得的标志,同时也是评价参考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而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同的个性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碰撞磨合。
一、因材施教,促进竞争与合作
个体和班级间存在的差距,要在设计问题,知识延展和任务的难度上选择降低或增加难度,如果是班级内的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可以利用班级内的资源,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学习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交流不同的见解,学会相互倾听尊重、互相配合、树立信心、承担责任以及实现自我,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先让学生自己组成两人学习小组,由学生自行组合并确定小组的类型,是“互补”型,还是“竞争”型。所谓“互补”型是指由优生带后进生,共同进步;而“竞争”型是成绩相当的两人组成一组,相互为竞争对手。无论“互补”型还是“竞争”型的小组,都有一个 “利益”关系。“互补”小组中的后进生若是成绩中有进步,提高几分就在班级个人考评中加几分,而帮助进步的那位同学翻倍加分。“竞争”小组中的两位同学,各参照原来的成绩,进步几分就加几分,优胜的同学还可以再加高出另一同学的分数。有了这样的“利益”关系,能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若遇到较难的问题,还可以组成四人的合作小组,群策群力,利用班级内部的“资源”,将小组教学有序地展开。为了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可以让学生取组名,这样不仅让学生有归属感,还可以让课堂更生动。
二、多學少教,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主要作用在于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动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学会“放手”,相信学生。但是英语课堂不同于语文和数学。由于不能使用母语的限制,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希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求教师要寻求一些值得合作学习并且能够学习合作的素材。另一方面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其前提条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活动,也就是指一个合作的时间点。
(1)合作的学习素材。学习素材应具贴近生活实际,才能被学生所关注,让学生有想要进行探索的欲望。合作学习要根据教材和学情而定,教师不能见知识就合作。教师可以利这种素材大致有两种:1.当设计的问题是拓展性,但偏难时,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答案来,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如果效果不佳,就需要小组合作,集思广益;2.如果问题是开放性的,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全,完全依靠个人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大家以不同角度的思路探讨,小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得到比较完美的答案。
(2)合作的开展时机。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而来的。如果教师经常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学生的参与率就不高,兴趣也不浓。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开展表演、唱歌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比机械的吸收老师所教授知识效果来的好。例如说我会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唱好听又简单的英文歌,给学生有要上英语课的氛围。在课上的free talking,尽量创设了一个积极的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并唤起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对话表演,如问路、打电话、问候等。这样,学生有准备有配合,说起来就没有困难,自然也就说得流利,也愿意举手发言了。再比如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新单词和句型,在操练的内容设计上不是一味的机械练习。在组织两人或小组之间的对话练习,表演,调查时,让学生互相倾听,交流磨合,达到一起提升。最后的巩固是一堂课的升华阶段,利用所学知识,还原真实生活场景,切实体会英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灵活机动。
(3)合作的具体实施。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一个班分成6组,一组五人左右。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而老师也能兼顾到每一个组的情况。在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后,怎样使这种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其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①小组合作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小学生毕竟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当学生还未真正理解老师意图并进入合作学习状态便被告知时间到了,会使学生的热情冷却,挫伤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当的给予引导提示,让学生有话可说。②明确目标,畅所欲言。尽量避免学生合作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老师的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要能过耐心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不随便打断别人。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当自己发言时,言语简练,直击重点。鼓励学生敢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③各司其职,明确到人。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的分工,并各司其职。我就在组内设了leader,clerk,time-keeper,speaker等身份并让学生自己做了身份牌,分工明确到人,防止出现有同学混时间。还有时间可以互换身份,一个有序的组织开展活动,才能高效。④交流总结,群策群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将已懂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在小组中发言交流,意见未能统一时,可保留待班级大组间交流进行探讨。这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给基础好的同学进行更高层次的交流的机会,也扩大了交流层面。教师要关注全班的同学,低中高各层次的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
三、总结交流,采取评价多样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组学习,增加组外的竞争力,可以评出best team,best speaker等。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是进步的,对学生来说就是有收获的。小组学习后的总结反思也很重要,及时进行回顾,可使新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的反思心得也是习得的标志,同时也是评价参考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而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同的个性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碰撞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