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西北地区以山地、丘陵和坡地为主,人均耕地少,水浇地更少,高山纵横,交通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很多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脱贫致富的攻坚地带,要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水平,使他们摆脱贫困,就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使们走向富裕。
  摘要:西北;经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34-01
  一、搞好小流域治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要使西北地区经济得到长久持续发展,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之一。把治坡、治沟、修梯田与草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是西北山区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要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小流域内水土资源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正确地确定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的位置和比例,积极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促进陡坡退耕,为扩大造林种草面积创造条件。
  (二)水土保持工作要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三)在安排治理措施时,使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坡措施与治沟措施相结合,在地少人多的地区,林草措施面积比例可以小些。
  (四)讲求实效,注意提高粮食产量与经济收入,注意解决饲料、肥料和人畜饮水问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区域防洪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发展高效农牧业。治理区有约2500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稳定地解决了4000多万人的吃粮问题。据对比观测,梯田平均年增产粮食1125kg。凡是治理过的流域,北方人均基本农田增加2亩左右,解决了当地群众的温饱问题。通过2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国累计综合治理小流域5万多条,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105万km:,其中修建基本农田2.3亿亩。通过小流域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高产稳产;营造水土保持林8.7亿亩、经果林1.5亿亩,提高了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减轻了下游洪涝灾害,与治理前相似降雨条件相比,暴雨产流量减少50%左右,产沙量减少50%~63%。综合治理项目重点治理区内的贫困户比例由治理前的15%下降到现在的5%。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经过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开始呈现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一批过去封闭、落后、荒凉的穷山村,发展成了开放、富裕、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山村。“住土房、喝苦水、点油灯”的贫困农家如今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自来水,通了电,道路四通八达。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村风村貌的变化,涌现出不少文明户、文明村,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二、发展多种经营,培育特色产业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将治理开发与特色产业开发紧密结合.围绕水果、蔬菜、药材、畜牧等产业做文章,建成了一批名特优商品基地。如黄河中游的苹果、红枣,永定河上游的仁用杏,保定的柿子、核桃、蘑菇、草莓,甘肃定西的土豆等,都有相当的规模.已经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增强人们保护水土资源意识,发展节水型农业
  推动“环境有价、资源有价、生态功能有价”观念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有利于增加水土保持投入,解决防治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人民群众种地难,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水土保持工作在措施配置上应尽可能将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突出位置,在坡改梯、坡面水系、沟道治理、农田生产道路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发展蔬菜大棚等高效农业以及滴灌和喷灌等节水农业。促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村的厕所改造,大力提倡使用沼气。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沼气科研工作的开展,沼气技术从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发酵工艺、管理维护、功能利用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这项既取得燃料、又可得到优质肥料的技术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沼气技术作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核心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普惠制。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采取不同治理模式,使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发挥“保生存、保水源、保安全、保生态”的作用。在泥石流、滑坡易发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水土流失综合整治,保护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安全。在重要水源保护区,通过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保护水源,控制面源污染,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市场对接
  要致富先修路。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没有路,山里的珍宝就运不出来,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所以必须加强道路建设。此外还必须加强通讯设施建设,信息化的今天,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资源,谁就掌握了先机,所以必须加强通讯设施和网络设施的建设,才能和外面的世界有效的对接。才能实现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末上映的《万万没想到》以大热IP西游记为背景,融杂许多网络段子、新潮词语等流行元素,通过讲述一个典型屌丝逆袭与典型英雄落魄的故事,由此表达导演对英雄与屌丝两个截然不同身份的拆分解析,给予观众精神力量,引发观众心声共鸣的思考。  关键词:屌丝;英雄;孤独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8-01  本文试图以作者的观点拆解导
期刊
摘要;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高职高专开展创新教育成为时代的光荣任务,文中探讨了学生在创新教育实践中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学习、在科技活动中学习、自主学习。  关键词:创新教育;科技活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2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其核心是创造力的竞争。创
期刊
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社会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因此,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迫在眉睫,必须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将该理念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从而引导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化解。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矛盾;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数学又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学科又和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因此,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生活化教学模式着手,对数学教学浅析几点见解,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89
期刊
摘要:四字格是汉语所特有的语言形式,经长期的锤炼,具备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情感鲜明等特点,在英译汉的实践中备受青睐。本文将从四字格的上述特点着手,结合《追风筝的人》李继宏译本里的实例,分析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优势。  关键词:四字格;优势;《追风筝的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8-01  一、四字格概念  四字格源远
期刊
摘要:《萨勒姆的女巫》是继《推销员之死》后阿瑟·米勒又一反映社会问题的力作。米勒以此剧借古喻今,通过从普通人身上发掘出真、善、美,来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长期以来,对米勒悲剧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他引入悲剧的小人物能否成为悲剧人物上,那么在最高任务的规定情境下,如何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成功的反映悲剧性主题呢?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剧中的主要人物予以分析。  关键词:萨勒姆的女巫
期刊
摘要:厄内斯特·海明威成功地把他传奇式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创作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海明威式的英雄,在面对失败、死亡的时,他们不是悲观的屈服与放弃而是乐观的主动面对。《老人与海》是他在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一篇中篇杰作,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成为文学史和电影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本文通过对其内容的了解,以极大的意志和决心面对失败主题出发,探索《老人与海》内容的深层次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意志;
期刊
摘要:南宋诗人陆游对于李贺的诗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评价,他将李贺的诗比作“百家锦衲,五色眩曜,光夺眼目”[1],笔者认为这说的应该就是李贺诗歌里纷繁闪耀的各种颜色吧。“时花美女”之艳,“恨怨悲秋”之冷,“虚荒诞幻”之奇,是李贺诗歌中各式各样光怪陆离的色彩的运用。本温通过列举李贺的几首诗歌来展示他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艳色;冷色;奇色  中图分类号:I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
期刊
摘要:虎妞对祥子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 都是她不屈服于命运的表现,但她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并且失去了父亲和工厂,最后无钱看医生难产死亡,是对命运的反叛。虎妞悲剧是由压抑的封建社会,家庭环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变态的性压抑合力而造成的。  关键词:骆驼祥子;虎妞;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9-01  一
期刊
非虚构小说具有文学性、纪实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2010年《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后,非虚构小说这一概念才开始正式进入文学批评家的视野。这一专栏自创立至今刊发了很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题材包括“历史”非虚构和“纪实”非虚构两大类。伴随着梁鸿的“梁庄系列”,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作品的发表,关于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从外在现象转向了内部的文本,在性别理论、叙事伦理、文学史理论的观照下开始走向深化。本论文试图在叙事伦理视域下,采用叙事理论与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