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同阅读教学一样,也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导应该成为一主线,贯穿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导中学写。
  一.导兴趣
  在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方面,教师的导应该是诱导。行之有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作文题目应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表达愿望,如《××,我想对你说》。初中生想要倾诉的对象很多,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想写谁就可以写谁,这种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理可讲、有情可抒。
  2.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即教师提出一个范围,然后让学生在这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要写的东西,自己确定一个题目来写;也可以同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学生喜欢写哪个就写哪个。
  3.把作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表达成为需要。如有的学生写作文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写好后寄给有关部门。这样就使学生感到作文既是练习,也是生活的需要。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
  5.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努力发现他们作文中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
  二.导方法
  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方面,教师的导应该是指导。作文指导课的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写什么”,而“怎么写”的问题应在阅读教学课上渗透。读写结合,读中学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之一。读中怎样学写呢?在阅读课文中学习解题,在作文中指导练习审题和拟题;在阅读课文中学习归纳中心,在作文中指导练习表现中心;在阅读课文中练习分段,概括段意,在作文中指导练习怎样拟写提纲;在阅读课文中学习捕捉中心段,在作文中指导练习怎样突出中心;在阅读课文中学习品评词句,在作文中指导练习遣词造句;在阅读课文中学习如何观察,在作文中指导观察方法。
  此外,学生的优秀作文也是指导写作方法的好材料。因为同龄人的作文,水平比较接近,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学。作文课上,或学生本人朗读,或教师朗读;读后,由全班同学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点评其优点和不足,之后教师归纳。这种互动过程,既有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思考,又有教师对写作方法的指导。
  三.导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教师的导应该是启导。启导思维的方法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
  1.采用发散性提问,其典型形式是:“假如……那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2.自由联想,即启导学生面对题目广开思路,把凡是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都想一想,尽量全面细致;甚至可以由事联想到物,由物联想到人,不管作文时能否用上,都去想它一番。
  3.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反复设想,反复评价。
  4.延迟评价,即在学生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对设想进行评价,以便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启发。
  5.加强段落结构的练习,实行一题多练,一材多用,多角度作文。
  四.导过程
  在学生动笔独立写作的过程中,教师的导应该是视导。视导学生的写作过程,主要有以下作用。
  1.督促。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通过视导,可以督促学生聚精会神地作文,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作文习惯。
  2.了解进程,发现和纠正错误。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牢记导为主线的原则,并弄清导的内容,掌握导的方法,把握导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陈常,教师,现居湖北英山。
其他文献
单项选择是考查各项基础知识的传统题型,近几年的单项选择测试由原来的语法测试逐渐转向以测试考生的交际能力、语言应变能力、词语运用能力等为主的能力型测试,题目比较灵活,覆盖面广,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比较,灵活运用,选出最佳答案,对于此类题,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掌握其解题技巧:
作为教师,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人际交住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知识传递的作用,教师对学生施教,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
语文老师差不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批改作文,发到学生的手里之后,很多学生却只是看看分数,便不闻不问,对老师的评语更是很少用心地去想一想。学生的这种行为无疑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障碍。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  一.注重个性,挖掘创作源泉  就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经过前四年的训练,在审题、立意、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