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以趣味性作为构建学生认知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连接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地理的学习,享受地理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对学生运用条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地理知识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然而,在地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坚守原有的教学方式开展授课,致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导致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下降。教师可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点燃他们的地理学习热情,促进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游戏为载体,增加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
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它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快乐的同时,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作为媒介,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联想地理知识,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授课,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兴趣度,增强地理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执行。首先,讲授地理知识。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行政区域,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生的学习标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记住各省的轮廓及名称。即河南的形状像是乌龟;湖北的轮廓像警察的帽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记住各省的轮廓。其次,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将中国的行政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四大区域,比如,北方、南方、西北等,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内容的授课,即将南方的相关省份从行政区域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根据形状,说出各省的名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规定拼图的时间,制造紧张、有趣的气氛。最后,开展游戏教学。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华的拼图,因为他是所有同学中拼图最快的。他说:“他把辽宁省的轮廓想象成小鸭子;黑龙江像一只翘起尾巴的松鼠,而吉林省位于两省之间。”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并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记住各个省的形状,不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教学趣味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和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提升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地理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地理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学习我国的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高原,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熟悉各个地区的农作物以及气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教师可以以顺口溜的方式教学,比如,“大、阴、贺、巴、岗!”学生一头雾水。教师说:“你们可以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各个山脉的首字!”大部分的学生恍然大悟。与此同时,笔者提出下面的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次地提到过“秦岭淮河一线”,你们能总结这条地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吗?教师适时提出下列三个字:“位”、“帶”、“水”。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迅速投入到地理问题的探究中。小陈积极地回答道:“位是代表南北方位置的分界线;带表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温带分界线;水是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三、以视频为助力,让学生享受地理学习乐趣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展示具有打破学生认知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地融入地理知识,在增强地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授“黄河地上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的地上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地询问学生:“平时我们看到的河的位置比地面低,为什么这两条河在地上呢?是不是有神奇的力量?”学生感到不可思议。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插入教学内容:即地上河的成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点人为原因:人们修筑堤坝,抬高了河床;上游地区植被保护差。第二点,自然因素。河流携带上游的泥沙,流经平坦宽阔的区域,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适时地讲授乱砍滥伐的危害。教师通过设置具有趣味性的视频,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享受地理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总而言之,地理趣味教学的本质是以趣味化为教学导入点,重点是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自然,更能认知人类,进而在掌握一定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敬畏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索俊伟.初中地理快乐教学法探究[J].读书文摘.2018(20)
[2]李强.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9)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对学生运用条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地理知识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然而,在地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坚守原有的教学方式开展授课,致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导致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下降。教师可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点燃他们的地理学习热情,促进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游戏为载体,增加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
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它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快乐的同时,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作为媒介,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联想地理知识,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授课,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兴趣度,增强地理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执行。首先,讲授地理知识。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行政区域,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生的学习标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记住各省的轮廓及名称。即河南的形状像是乌龟;湖北的轮廓像警察的帽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记住各省的轮廓。其次,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将中国的行政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四大区域,比如,北方、南方、西北等,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内容的授课,即将南方的相关省份从行政区域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根据形状,说出各省的名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规定拼图的时间,制造紧张、有趣的气氛。最后,开展游戏教学。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华的拼图,因为他是所有同学中拼图最快的。他说:“他把辽宁省的轮廓想象成小鸭子;黑龙江像一只翘起尾巴的松鼠,而吉林省位于两省之间。”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并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记住各个省的形状,不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教学趣味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和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提升整体的地理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地理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地理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学习我国的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高原,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熟悉各个地区的农作物以及气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教师可以以顺口溜的方式教学,比如,“大、阴、贺、巴、岗!”学生一头雾水。教师说:“你们可以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各个山脉的首字!”大部分的学生恍然大悟。与此同时,笔者提出下面的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次地提到过“秦岭淮河一线”,你们能总结这条地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吗?教师适时提出下列三个字:“位”、“帶”、“水”。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迅速投入到地理问题的探究中。小陈积极地回答道:“位是代表南北方位置的分界线;带表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温带分界线;水是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三、以视频为助力,让学生享受地理学习乐趣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展示具有打破学生认知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地融入地理知识,在增强地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授“黄河地上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黄河下游和长江中游的地上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地询问学生:“平时我们看到的河的位置比地面低,为什么这两条河在地上呢?是不是有神奇的力量?”学生感到不可思议。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插入教学内容:即地上河的成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点人为原因:人们修筑堤坝,抬高了河床;上游地区植被保护差。第二点,自然因素。河流携带上游的泥沙,流经平坦宽阔的区域,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适时地讲授乱砍滥伐的危害。教师通过设置具有趣味性的视频,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享受地理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总而言之,地理趣味教学的本质是以趣味化为教学导入点,重点是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自然,更能认知人类,进而在掌握一定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敬畏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索俊伟.初中地理快乐教学法探究[J].读书文摘.2018(20)
[2]李强.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