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結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阐述了电子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究性型教学方法,探究性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肯定实践教学中探究性型教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职业学校电子实践操作教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 实践操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0-02
电子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电子实践操作方案设计贯穿于电子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电子实践操作的设计方案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实践操作效率的高低,乃至实践操作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操作设计,不仅能提高实践操作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应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电子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探究性实践操作设计问题进行猜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并可以展开讨论,设计各种方案。在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创新状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实践操作设计探究性型教学一般有以下六步骤:由选题 (问题的提出);探究的目的;提出假设;收集资料; 制定探究方案; 评价结果与交流。下面以光控音乐门铃的探究性课题,能比较详细地说明其探究过程。
一、选题 (问题的提出)
制作光控音乐门铃
二、探究的目的
1.巩固使用电烙铁焊接操作技能、按原理图进行实际设计安装。
2.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安装、检测、调试的方法与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提出假设
1.安装好后,能否接受光的控制。
2.产品的工艺水平要达到要求。
四、收集资料
1.电路图:图1:
图1 光控音乐门铃电路图
2.熟悉工作原理
当接通电源时,用手挡住VT1光敏三极管的光线,其内阻增大,使VT2集电极为高电位;这样使VT3;VT4复合管饱和导通,VD2发光二极管发光变亮。同时电流流过继电器KR线圈,产生磁场,使Sr1-1常开触点吸合接通。电流经VD3,VD4,R4,R5分压,C1滤波,通过R6限流电阻给IC的2脚输出,通过VT5放大,使扬声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门铃声。反之,若不用手挡住VT1,光敏三极管内阻较小,VT2基极为高电位,使VT2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位,这样VT3、VT4复合管截止,发光二极管VD2不亮,继电器线圈中也没有电流通过,继电器不工作,常开触点断开,音乐集成块没有电源,扬声器不发声。
VD1为VT3,VT4继电器的保护二极管。当VT3、VT4复合管从导通突然转变为截止时,继电器线圈中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反电动势,反电动势产生的脉动电流,给VD1放电,使VT3,VT4不受击穿,从而达到保护VT3,VT4的作用。
3.熟悉元器件(如表)
表中元器件清单
五、制定探究方案
仪器: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6V的稳压电源。
元器件:焊锡丝、镊子、松香、斜口钳、尖头钳、万能印刷电路板、跨接细导线、电子元器件。
第一步:探究电子线路图,理清直流通路,交流信号流程,了解其工作原理。
第二步:在万能板上的扫描印刷图上,对电子线路进行设计。
第三步:探究按设计图在万能板上进行元器件的安装。
1.安装配图正确安装元器件。
2.R7、VT5装配在IC音乐集成块上。
3.其它元器件装配工艺,布局合理,疏密适当。电阻、二极管贴近。
路竖直卧式安装,电解电容装在相邻、两孔,底端紧贴电路板安装、瓷片电容,三极管安装高度1.5cm左右。跨接线横平竖直,不能在焊接面上跨接,器件与跨线,跨线与跨线不能有十字形跨接。工作过程中易发热器件,甚至需加装散热器,应设计安装在电路的外围,以利于散热及安装散热器。所有元器件在线路板上,错落有致,端端正正,美观大方。
六、评价结果与交流
检测电路、并进行调试。
1.检查无误后,再将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临时短接,接上6V电源。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VD3、VD4中点电压,正常应为3V左右。扬声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门铃声。
2.去掉继电器常闭触点短接线,用手挡住VT1的光线,调节RP,使VD2发亮。手不遮挡VT1,VD2不亮。然后在不同的光线下,调试光控音乐门铃的可靠性。注意点:当VD2发亮,继电器不吸合,可适当提高电源电压。音乐集成电路可任意选用,但引用各不相同,安装时需多加注意。
3.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直流稳压电源是6V的,其它的电压是不行的。
最后结论 :VD2由光线控制;从而控制了继电器的触点的开合;音乐就随着光线来控制了。学生的体会:进行探究过程确实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我们收获很大。增加了学生做实践操作的兴趣。
4.用光敏电阻代替光敏三极管是否具有光控性;VD2还受光线控制吗?
用一只三极管代替VT3和VT4能行吗?合理的,有创新点的方案要及时表扬;不合理的假设,通过实践操作后并验证能否成功,做出合理的解释后,予以肯定与淘汰。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电子的兴趣。
5.注意事项:装接前先检查元器件的好坏,核对元件的数量和规格,如在调试中发现元器件损坏则按损坏元器件扣分;焊点要光亮、饱满、不能粗糙、拉尖,不能有焊接残渣;引线不能过长,焊剂在电路板上要擦干净;元器件的标称值要直观,安装高度尽量分类统一;电烙铁、万用表等仪器使用正确;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仪器、仪表调试通电试验成功。
总之,通过这样探究教学活动,学生对学习电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电子实践操作技能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茂.电工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倪振文.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52-55.
[3]林孔元,等.电工学课程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与教改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11-12.
[4]夏全福电类实验室体制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5]唐胜安,李瑞程建立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 :14-16.
作者简介::
吴振芳,中学高级教师,中职在职硕士。
【关键词】电子 实践操作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0-02
电子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电子实践操作方案设计贯穿于电子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电子实践操作的设计方案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实践操作效率的高低,乃至实践操作的成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操作设计,不仅能提高实践操作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应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电子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探究性实践操作设计问题进行猜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并可以展开讨论,设计各种方案。在探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创新状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实践操作设计探究性型教学一般有以下六步骤:由选题 (问题的提出);探究的目的;提出假设;收集资料; 制定探究方案; 评价结果与交流。下面以光控音乐门铃的探究性课题,能比较详细地说明其探究过程。
一、选题 (问题的提出)
制作光控音乐门铃
二、探究的目的
1.巩固使用电烙铁焊接操作技能、按原理图进行实际设计安装。
2.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安装、检测、调试的方法与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提出假设
1.安装好后,能否接受光的控制。
2.产品的工艺水平要达到要求。
四、收集资料
1.电路图:图1:
图1 光控音乐门铃电路图
2.熟悉工作原理
当接通电源时,用手挡住VT1光敏三极管的光线,其内阻增大,使VT2集电极为高电位;这样使VT3;VT4复合管饱和导通,VD2发光二极管发光变亮。同时电流流过继电器KR线圈,产生磁场,使Sr1-1常开触点吸合接通。电流经VD3,VD4,R4,R5分压,C1滤波,通过R6限流电阻给IC的2脚输出,通过VT5放大,使扬声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门铃声。反之,若不用手挡住VT1,光敏三极管内阻较小,VT2基极为高电位,使VT2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位,这样VT3、VT4复合管截止,发光二极管VD2不亮,继电器线圈中也没有电流通过,继电器不工作,常开触点断开,音乐集成块没有电源,扬声器不发声。
VD1为VT3,VT4继电器的保护二极管。当VT3、VT4复合管从导通突然转变为截止时,继电器线圈中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反电动势,反电动势产生的脉动电流,给VD1放电,使VT3,VT4不受击穿,从而达到保护VT3,VT4的作用。
3.熟悉元器件(如表)
表中元器件清单
五、制定探究方案
仪器: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6V的稳压电源。
元器件:焊锡丝、镊子、松香、斜口钳、尖头钳、万能印刷电路板、跨接细导线、电子元器件。
第一步:探究电子线路图,理清直流通路,交流信号流程,了解其工作原理。
第二步:在万能板上的扫描印刷图上,对电子线路进行设计。
第三步:探究按设计图在万能板上进行元器件的安装。
1.安装配图正确安装元器件。
2.R7、VT5装配在IC音乐集成块上。
3.其它元器件装配工艺,布局合理,疏密适当。电阻、二极管贴近。
路竖直卧式安装,电解电容装在相邻、两孔,底端紧贴电路板安装、瓷片电容,三极管安装高度1.5cm左右。跨接线横平竖直,不能在焊接面上跨接,器件与跨线,跨线与跨线不能有十字形跨接。工作过程中易发热器件,甚至需加装散热器,应设计安装在电路的外围,以利于散热及安装散热器。所有元器件在线路板上,错落有致,端端正正,美观大方。
六、评价结果与交流
检测电路、并进行调试。
1.检查无误后,再将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临时短接,接上6V电源。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VD3、VD4中点电压,正常应为3V左右。扬声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门铃声。
2.去掉继电器常闭触点短接线,用手挡住VT1的光线,调节RP,使VD2发亮。手不遮挡VT1,VD2不亮。然后在不同的光线下,调试光控音乐门铃的可靠性。注意点:当VD2发亮,继电器不吸合,可适当提高电源电压。音乐集成电路可任意选用,但引用各不相同,安装时需多加注意。
3.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直流稳压电源是6V的,其它的电压是不行的。
最后结论 :VD2由光线控制;从而控制了继电器的触点的开合;音乐就随着光线来控制了。学生的体会:进行探究过程确实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我们收获很大。增加了学生做实践操作的兴趣。
4.用光敏电阻代替光敏三极管是否具有光控性;VD2还受光线控制吗?
用一只三极管代替VT3和VT4能行吗?合理的,有创新点的方案要及时表扬;不合理的假设,通过实践操作后并验证能否成功,做出合理的解释后,予以肯定与淘汰。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电子的兴趣。
5.注意事项:装接前先检查元器件的好坏,核对元件的数量和规格,如在调试中发现元器件损坏则按损坏元器件扣分;焊点要光亮、饱满、不能粗糙、拉尖,不能有焊接残渣;引线不能过长,焊剂在电路板上要擦干净;元器件的标称值要直观,安装高度尽量分类统一;电烙铁、万用表等仪器使用正确;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仪器、仪表调试通电试验成功。
总之,通过这样探究教学活动,学生对学习电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电子实践操作技能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茂.电工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倪振文.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52-55.
[3]林孔元,等.电工学课程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与教改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11-12.
[4]夏全福电类实验室体制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5]唐胜安,李瑞程建立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 :14-16.
作者简介::
吴振芳,中学高级教师,中职在职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