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系统性治疗的一线药物:普萘洛尔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aemangiomas,IH)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尽管85%~90%的IH在7~10岁时能自然消退,但一些血管瘤因威胁生命和影响机体功能而需要及时治疗[1].以往标准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激光手术、冷冻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的病例需要用长春新碱、α-干扰素和环磷酰胺,但这些疗法往往给婴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1]。

其他文献
报道2例激光治疗多次无效的太田痣.患者均为女性,均在出生后数月发病,累及左侧面部,皮损表现为颧部、面颊部灰褐色至褐青色斑片,巩膜无蓝染.1例怀孕期斑片扩展至左耳后及左颈后.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间散在分布黑素细胞及噬黑素细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分布无异常.对一般用于太田痣的激光治疗反应差.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和或Q开关Nd:YAG激光(
期刊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皮肤疱疹和局部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我们自2008年8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收治头面部带疱急性期剧痛患者3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疼痛程度,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期刊
皮肤老化时可以出现下列变化:在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分化发生改变,参与基底层细胞黏附的分子,如整联蛋白(integrins)或角质形成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下降。在真皮层,细胞外基质的构成也随老化的进程发生退行性改变,包括胶原纤维的机械性能退行和可溶性降低、弹性纤维网状结构退化、糖胺聚糖(GAGs)和蛋白聚糖(PGs)合成质和量的明显改变。除表皮和真皮发生老化性改变外,真表皮连接
期刊
目的 对近3年吉林地区585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7-2009年我院皮肤科确诊的孢子丝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5例患者中男女比1∶1.35,平均年龄40.5岁,发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22.05%);平均病程6.78个月;冬春季节发病者所占百分比最高;居住于农村者551例(94.19%),有外伤史者占25.47%.临床表现以固定型最
患者女,64岁,6个月前全身出现多发淡红色斑丘疹,质硬,直径1~3 cm,以左侧颜面部及双下肢明显.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血管炎.1个月前出现头痛、头晕伴步态不稳,同时伴双手及左足麻木、视物模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辐射区腔隙性脑梗塞",1个月来步态不稳逐渐加重,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丘脑、右侧基底节、右侧额叶及右侧小脑半球梗塞,左侧蝶窦旁异常信号灶".患者为进一步诊
目的 探讨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CA复发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病理结果,收集107例女性CA患者及65例正常女性患者的宫颈拭子,将其分为高复发组(52例)、低复发组(55例)和正常对照组(65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宫颈中是否存在HPV病毒及其亚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复发组中67.3%(35/52)例检测出HPV病毒,低复发组中34.5%(19
期刊
患者男,16岁,右手指甲周皮肤起红斑、脓疱9年伴指间关节畸形1年于2010年7月20日入院.患者9年前右手第1指轻微外伤后,甲周皮肤出现红斑和小脓疱,病情周期性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2006年,右手第4和5指亦受累,并向受累手指近心端蔓延,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诊断连续性肢端皮炎.2009年,患者全身皮肤曾出现较多红斑,表面有针尖至米粒大小脓疱,右手掌背及第1、4和5指皮肤受累,受累手指指甲脱失,
期刊
患者女,14岁,右耳后丘疹2年,无自觉症状。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后黄红色针尖大丘疹数个,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局部外伤及刺激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发育、营养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耳后可见成簇稍隆起的针头大黄红色丘疹,境界清楚(图1),质中等,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浅层见较多发育成熟的皮脂腺小叶及皮脂腺细
期刊
我国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家及医学真菌学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端礼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9月9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期刊
目的 观察并探讨erbB4和FF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52例皮肤鳞癌(其中1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1例无转移)、10例正常人皮肤标本中erbB4和VIEN蛋白表达.结果 皮肤鳞癌组中39例erbB4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5%;对照组中仅1例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比较,x2=12.77,P<0.01;皮肤鳞癌患者中在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