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們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就应该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
  在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任何科学研究或者实验,或者是大的工程建设等等,都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都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凝聚所有人的智慧才可以将一件事做得更好。所以,教育界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在其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前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其最大有效性的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最佳途径[1]。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传统教育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初中数学而言,传统的机械式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所以,亟须新方法的出现。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但也并不如高中生那样能够长时间接受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相互之间彼此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数学,学会学习。如此,才能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他们都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这是当今教育前景下的必要之举,是为了实现数学学科最大有效性的必要方法。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并非一件简单的事,若要将其落实到实际,就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合作,激发兴趣
  课前合作是指学生根据课程要求,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课前完成学习任务,对接下来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先进行了解。这种方式通常是把整体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再把一个个小任务分配给团队中的成员,大家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任务。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课会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这个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合作。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安排任务,小组成员一起做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供这节课的学习使用。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乐于去做,而且课前就经历过合作,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合作得更好。
  2.课堂合作,共同学习
  课堂学习离不开合作,老师能教授的只是固定的数学知识,要想学习别的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就应该同学之间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学习要求为基础,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研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应注意的是,小组合作时,一定要分工明确,既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会学到“因式分解”,对同一个“因式”进行“分解”有很多种方法,而且方法有优有劣,只有大家一起钻研,才可以寻找出最好的方法。如果单靠自己,是很难取得较好成果的,只要综合所有人的智慧,聚沙成塔,滴水成海,最终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课后合作,交流沟通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课后的巩固工作特别重要,因为课堂上就算听懂了,但是要想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还是需要大量的课后总结、课后练习。每个人的领悟能力都不一样,学完后,获得的感悟、经验等也都不同,为了共同进步,就应该要大家一起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取长补短。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一课是“命题、定理、证明”,这是一节比较特殊的数学课,与普通的数学课程不一样,它计算方面的知识比较少,更多的还是关于文字方面的,学完这节课后,相信每位学生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触,比如,有的学生对证明方法有了较好的掌握;有的学生对一些规律、定义等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人的收获都不同,把这些都综合到一起,彼此学习,就一定可以共同进步[2]。
  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学好数学,从而学会学习,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兵.课堂教学之学生能力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9).
  [2]杨成军,聂国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10(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对高中数学有效作业的布置策略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作业;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确保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进而推进数学有效教学的建设活动。以下,我将集中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数学作业要重“质”,而非“量”  重“质”非“量”是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首要原则。这样既能保证学生不至于对作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及压力,进而能始终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去完成既定的数学作业
摘 要:为了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素质教育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在素质教育中不论何种教育模式都格外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下是本人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或收获知识的重要基本途径之一,通过阅读能增加知识的储备、开阔人们的视野,而且在一定
体育教学策略是指体育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需采用的具体问题的方式。按体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可以把体育教学活动分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评价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一、教学准备阶段策略  主要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学准备也称之为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设计是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是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益,落实有效教
摘 要: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这个开始不是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算起,而应该是从准备这一节课开始,教师对一节课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决定这一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下面就活动式教学准备策略谈一下看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活动式;教材  一、充分备课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是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都必须认真研读的,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同时涉及的专业也较多,不仅增加了会计审计工作的难度,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做好会计审计工作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简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基本建设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本建设;企业;会计审计  作为企业基建资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我认为应当对班上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要做出盡量恰当的处理,要对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预想处理之后的后果将会如何,决不能贸然地、武断地处理,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案例一:合理处理班干部犯错  在开学第三周的某个自习课上,我对班级进行常规检查,在即将下自习的几分钟里,我从窗户里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说笑、玩耍。而主管纪律的班长张坤麟(化名)却视而不见,没有进行制止。走进班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