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秦都区2020年秋冬季一次重污染成因分析

来源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咸阳市秦都区2018~2020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数占全年重污染天数的比例有所下降。为促进区域环境空气的持续改善,需掌握重污染现象成因,从而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秦都区2020年1月23日至2月14日的一次重污染过程及污染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此次重污染是一次不利气象条件叠加本地源排放而形成的污染。重污染期间,区域维持静稳天气、风速小、相对湿度61%~97%,平均湿度83%。PM2.5源贡献占比前三位分别为二次无机源、燃煤、机动车尾气源。研究表明,通过区域联防联控和对本地源排放的二次无机源、燃煤、机动车尾气源进行管控可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55岁女性,因血糖升高、肌酐高、浮肿于2019年6月13日入住肾内科。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颜面部浮肿,双眼睑水肿;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腰骶部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右腹部留置腹膜透析管。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轻度肺动脉高压、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稍厚。泌尿系统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双肾弥漫性损害改变。既往有慢性肾病、肾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50例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进行分组,各75例,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患者的HAMD、HAMA评分
石家庄多发生以风场辐合为特征的局地污染事件,客观判识辐合区和辐合过程强弱对重污染预报指示意义重大。为研究石家庄风场辐合特征及其对局地污染的贡献,更好地为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客观指标参考,在引入固定高度层内矢量通风系数物理量的基础上,结合箱体模型构建了一种定量计算近地层风场辐合强度系数的方法,并对2016年9月—2019年3月期间15次重污染过程123个时次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受
为深入探究重污染地区气溶胶的消光特征和健康风险,于2019年冬季开展了太原市PM2.5主要化学成分和氧化潜势的分析。采样期间ρ(PM2.5)为(89.9±33.6)μg·m-3,其中水溶性离子和碳质气溶胶分别占到43.3%和33.8%,浓度较高的组分依次为:OC>SO42->NO3->EC>NH4+>Cl->Ca2+。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PM2.5中有机物(OM)和矿物尘的占比下降了5.8%和11
利用WRF模式、FLEXPART-WRF模式和停留时间分析法等算法,对2019年1月10-12日发生在太原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分析污染过程中的传输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太原市存在偏西北、偏西和偏东南三条主要的水平传输路径,局地传输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影响也较大。偏西和偏西北路径上的粒子在远距离传输时传输高度较高,但到达太原附近时由于垂直混合作用粒子传输高度变低。偏东南路径的粒子传输高
选取辽宁省近年来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了全省空气质量等级排名,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小时变化趋势,超标时长及超标点位;污染过程空间变化趋势;气象条件特征;周边区域污染形势。结果表明,此次臭氧污染遍及全省,持续时间长,分布广,程度为中度—重度污染;臭氧日浓度在污染日的波动迅速升高,且居高不降;污染日的气象条件或利于臭氧生成或不利于臭氧的扩散;周边区域可能存在区域传输。
目的:观察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对照组给予针刺+TD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
本文论述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中基于外极线约束法则的外极斜率匹配思想,并针对图像中有限的角点特征,提出了一种快速特征匹配方法;实践证明,在立体视觉图像处理中该方法对复杂工件的测量十分有效。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本文介绍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结合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强国建设等战略目标对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初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四个检验",同时运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本文所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气象资料、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边界层输送扩散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成都地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两次冬季典型重污染生消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为静稳型天气背景,高层盛行纬向环流,近地面为均压场、弱气压场,存在多层逆温,夜间相对湿度高,风速小,风向多变,近地面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西风,风向对污染的区域输送效果明显;(2)在污染累积阶段,边界层内存在平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