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谁是翻云覆雨手?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王 瑾
  军事观察家/李梦汶 邢蓬宇
  
  双航母战斗群聚首波斯湾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视察一艘航母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支常备不懈的舰队存在我心中,当危机这个词在华盛顿出现的时候,每个人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游弋在全球各大洋上的美国航母,牢牢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通道。航母不但是美国力量与霸权的象征,更是华盛顿的政治家们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的一贯伎俩。
  除了海上军事力量逐渐部署到位,美军在伊朗周边也屯有重兵:伊拉克境内有15.3万不需任何战前动员即可投入实战的地面部队,在阿富汗也有近2万人的北约部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美军在海湾国家长期设有军事基地和武器装备的预置仓库,一旦需要仅由本土远距离投送兵力即可,大大减少了美军的战争准备时间。因此,已有阿拉伯媒体惊呼:“波斯湾的上空现在已经是战云密布了。”
  
  
  伊朗祭出“撒手锏”
  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军事威慑,内贾德总统以一贯的强硬姿态迅速做出反应。从去年开始,伊朗国内的大规模军事调动与军事演习使得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伊斯兰国家长期占据了世界传媒的中心位置。到目前为止,伊朗应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主要有两招反制措施。首先是频繁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在鼓舞民心士气的同时完成战争准备。早在去年3月,伊朗就在其南部地区和波斯湾水域举行为期一周的多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随后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军事演习。2007年2月20日,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又重点进行了防止“敌国”直升机、战斗机和导弹来袭的演练。
  其次,是通过不断解密所谓的“先进武器”强化本国民众守土抗敌的抵抗意志,同时也对美军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效应。例如去年3月伊朗成功试射了名为Saegheh(波斯语“闪电”的意思)的导弹,4月又宣布成功发射了第二种号称“世界上最快的水下导弹”的新式导弹。而在一系列解密的尖端武器中,伊朗革命卫队海军对外公布的“超现代飞行快艇”和伊朗空军的“闪电”战斗轰炸机最为引人注目。前者号称“没有任何海上和空中的雷达能探测到这种能够跃出水面航行的快艇”,后者则声称可以和美国的F-18战斗机相媲美,而且“威力更加强大”。
  然而,在伊朗公布的众多先进武器当中,最能让美军头疼的还是俄罗斯向伊朗提供的30套“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是一种机动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主要为野战部队或军事目标提供近距离对空防御。
  
  都是“核”惹的祸
  其实伊朗核计划由来已久,最早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90年代初,俄伊关系发展迅速,俄罗斯承诺帮助伊朗修建核电站,双方还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然而美国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和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实际利益出发,强烈反对伊朗发展核技术,并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反恐视为整个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并公开宣称伊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尤其是在2003年,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然而,核问题是美伊双方的核心利益,在这方面双方可妥协的余地都不大。就伊朗而言,美国是最大的安全威胁,尤其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朗的不安全感就更强了。在过去的20多年,历届美国政府对伊朗伊斯兰革命政权大都持厌恶、仇视、孤立、削弱乃至颠覆的态度。9·11事件之后,美国在反恐的旗帜下,先后用武力推翻了两个国家的政权,同时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大摇大摆地深入到中东腹地。这次的双航母战斗群部署到位,仅仅是强化了对伊朗的军事围堵而已。更刺激伊朗现政府的是,萨达姆在核问题上采取了配合态度,结果还是难逃被推翻的命运,一代枭雄惨死在绞刑台上。正因为如此,怀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心态,发展核力量也许是一个能保住国家的非常之举。
  在美国人看来,伊朗不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敢公开与美国人作对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能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形成致命威胁的国家。根据美国最新的《应对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的国家军事战略》,美国是不会允许一个被自己称为“流氓国家”的政权掌握核技术的。至于核技术是民用还是军用,界限非常模糊,因为掌握核技术本身就会增强伊朗在本地区的影响力,而这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不彻底扼杀伊朗的核梦想,美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刀兵相见?
  就当前双方国内的政治形势来看,两国并不完全倾向于刀兵相见。伊朗方面,现任总统内贾德是强硬派的代言人,目前不但面临外部的强敌,后院也并不稳定。内贾德是凭借着向老百姓承诺用石油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被选为总统的,但是现在伊朗人民却承受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生活更加艰难。政府公布的失业率高达10%,实际失业率估计达30%,民众对内贾德领导的政府怨气很大。伊朗媒体也开始公开对内贾德的核政策进行抨击:“你的言论咄咄逼人,在应对核问题上顽固不化,毫无回旋余地,只能将伊朗拖入与国际社会对立的更大被动境地!”
  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更为高涨。布什总统刚刚宣布要增兵伊拉克,国内批评的浪潮就铺天盖地而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伊朗宣战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意反弹。况且共和、民主两党已经开始为2008年的总统选举进行准备了,布什政府备受批评的中东政策会成为共和党在2008年选举中的一块硬伤。所以,如果小布什政府想要孤注一掷地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在共和党内就会遭受到巨大的阻力。
  除了政治因素,在军事方面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朗对有可能发生的战争,都没有十足的把握。伊朗尽管在短期内展示了大量武器,但是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武器所能决定的,而且伊朗手中的所谓王牌大都是防御性武器,对美军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两伊战争中,伊朗手中的新式武器也不少,但是落后的作战理论和低劣的作战指挥使得先进武器的效能完全没发挥出来。战后世界军事界对两伊战争的评价是:“双方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因此,较为理性的伊朗领导人都不应该认为凭借手中的几个新式玩具,就能对抗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美国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驻伊美军已经深陷囹圄,甚至美国有的军事评论家指出“我们在打一场新的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有超过3 000名美国官兵丧生,两万多美军受伤。美国战争支出将近3 800亿美元,相当于每月64亿美元,每天2.1亿美元。伊拉克人民付出的代价更高,至少有5万人因战乱而死亡,大部分是死于教派仇杀的无辜平民。累计超过200万的伊拉克平民被迫背井离乡,到邻国去避难。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尽管美国在伊拉克屯有重兵,但是仍不具备对伊朗发起大规模地面进攻的能力。
  
  正当久拖不决的伊朗核问题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美国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先后被部署到波斯湾,使得波斯湾地区再一次处于战争的阴影之下。据美国媒体报道,载有3 000多名官兵的核动力航母“斯坦尼斯”号于1月16日从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港启程,在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接上80架飞机,然后一路穿越太平洋和印度洋,于2月20日到达伊朗的家门口波斯湾水域,与在那里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会师。伴随着舰载机一次又一次起降轰鸣,内贾德的声音却是,伊朗不会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后退。
  
  
  “我们的航母在哪里?”“经典”的问题,“习惯”的问题。航母,从来都是航母,美国海外展现“力量”,直至贯彻“意志”的脊柱。久而久之,旁观者似乎也直接形成了联想:航母一到,战云就起。不过仔细分析起来,媒体用语还是显得有些夸张,至少有点“早”了。
  美军针对伊朗可能的临战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内仍将不会到位,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斯坦尼斯”航母战斗群在2月底完成部署之后,理论上讲,已经具备对特定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远程精确打击的前沿力量,但这种部署并不具有实战可操作性。为了足够应对伊朗多种可能的反击作战模式,美军不会如此“轻率”,战云是否真正“密布”还有两个观察点,一是美海军进行第二波次航母战斗群的跟进部署,二是美军在牵制性、配合性作战方向兵力的部署和调整。
  第二,支援保障力量的部署与完成实战准备仍需一个过程,尤其是在波斯湾,充分有效的扫雷舰艇是美军发动战事前必须考虑准备到位的。
  第三,伊朗周边的美军地面部队目前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数量虽大,但深陷当地任务。在此情况下,地面上采战略守势之策可能性较大,而且还必须仰仗美军空中支援力量。若是还要从中抽调集中起大批精锐,用以在大地域范围内的持续性进攻作战,则几乎不可想像,即使强行实施,其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也不会快。尤其是,这些部队当中,不少已是几进几出,疲态尽现,各种作战资源急需休整补充,早已不是两次海湾战争发动前那种弓弦满张的作战状态。
  防御性武器,从来不会成为进攻者“最头疼”的事。
  美军冷战后实施了多次局部战争,其中以两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最为典型。这些年来,美军一直在“偷着乐”的一件事情就是,无论是萨达姆,还是前南联盟,都是自始至终的绝对防御心态。或许是战前经过一番力量对比,首先在气势上就自觉不自觉的“馁”下去了。结果,外人看去,美军的仗是越打越“精”、越打越“顺”。事实并非如此,美军在缺乏主动攻击意志的对手面前,在战争进程中始终能够“意外地”得到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改正问题、修补漏洞和完善缺陷,而不再是像越战那样,战时剧痛、战后反思。这种游刃有余式、单向反应式的对决态势,不仅胜败是迟早的事,胜利一方对取胜代价的研判也会越来越乐观,“战争语言”的行为模式更是得到了一次次的“激励”。
  “道尔”,作为近距防空系统,纵使在同类武器中算是比较先进者,纵使实战中能够完美发挥,也实在难以指望,在美军的综合性精确打击下,可确保其所掩护的核设施不失。因此,让潜在进攻者止步的关键依然在于,以己为主,力争主动;承己之痛,还致彼痛。比如多年来一直支撑美国前沿强势的战场“脊柱”——航母,这当然取决于类似文中所提“世界上最快的水下导弹”这样的手段、实力,但首先是决心、意志,其次是战争指导的灵活性、非对称性,最后才落到“撒手锏”式武器及其效能的发挥上。
  布什总统与内贾德总统都长期在各自的价值观体系中熏陶、沉浸,并以笃信各自的基本价值理念为人生立足之本,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如果说,亨廷顿的“文明冲突”概念有一定学术存在价值的话,背负两种文明的布什与内贾德总统,意识形态主导行为决策的立场都足够坚定。至少在这点上,俩人可谓棋逢对手。当然,在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可能在步骤、方式上会作一些战术性的调整、迂回,但总体取向,双方都是矢志不移的。
  
  破解目前的僵局,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积极备战的同时,“拖”字当先,避免硬碰硬。伊朗放软身段,做出技术性妥协,积极配合国际机构监督检查,争取欧洲国家、俄罗斯等国的理解和支持,使美国的动武得不到广泛声援。这种情况,美国会颇感棘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决心难以遽下。第二,伊朗在积极备战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加快核技术开发研究的步伐,与周边危机环境的最终形成,抢时间、拼速度。这样决策的前提必须有两条,一是时间上有把握,二是应对以美军为主的军事威胁,特别是基于航母平台的攻击体系,有基本的信心,尤其是具有一定的、多种样式的反制作战规划与能力。第三,外部大兵压境的背景,美国主导的国际制裁措施也纷纷出笼,再加之伊朗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持续涌现和恶化,内部出现不稳,并最终导致伊朗现行政策的终结,甚至可能发生亲美的“和平调整”、“和平改变”,以至“和平演变”,这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僵局化解之道。以“可信”的战争威慑,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局,这是美军多年反复研究并贯彻《孙子兵法》的最重要体会。
  打有打的条件,但更有打的难处,似打而不打是不是也能达成目标?抗有抗的决心,但也有抗的危险,真的要这么一直“扛”下去吗?这就是当前美伊之间围绕核问题所成僵局的症结所在。
  笔者之见,顺应当前国际主流环境期待和平,包括美国国内反战呼声持续高涨的形势,伊朗应以更加积极、配合的姿态去推动核问题的协商解决,努力使当前其内外潜在的危机状况“软着落”。这样作的理由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时间似乎不在小布什一边。
其他文献
[编者按]德国是弹药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不断引领世界弹药技术发展的潮流。近年来,德国研发了一种横向效应增强型新概念弹药(PELE,或称侵彻膨胀弹),口径从12.7毫米到120毫米,可改进现有穿甲弹、破甲弹和多用途弹的性能。六种小口径弹药系列首次亮相于2005年土耳其国际防务展,展方为探寻的人们揭开了些许面纱。可以预见,与易碎穿甲弹一样,PELE将是未来弹药的发展主流之一。    什么是横向
  
[编者按] 秋,兼容冬与夏之美,故最美。  黄昏,兼容光明与幽暗之美,故最美。  海滩,兼容大地与海洋之美,故最美。  大千世界,正因为时尚与经典、光明与阴暗、瑕与玉的划分与交汇,美反而变得充盈,默契。  05式微声冲锋枪亦莫过于此。轻、静、准、猛为其优,疲劳、狭窄为其瑕。    1轻  冲锋枪使用时,多用强大的火力,要求携行方便、机动性好、射击平稳,可单手据枪射击。以色列“乌齐”系列冲锋枪就以短
第四代战斗机性能对飞机总体布局的要求早已成定论,美军将其归结为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信息优势。这四项特点基本为军事界所接受,成为衡量四代机研制的标尺和设计四代机的一个基本框架。  这四项性能,除了“超信息优势”与总体布局关系不大,其它三项都是和战斗机的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对战斗机的总体布局提出了约束性的要求。    隐身性    傅:隐身性是四代机“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先敌摧毁”优势的保
坦克装甲車辆的隐身技术是由飞机隐身技术发展而来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装备的热信号和雷达信号特征。从各国推出的新車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首先,各国推出的新車型中,广泛采用了双层車体结构。双层車体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内外車体之间的空气层,有效阻断車内热量向外辐射,可以大幅度降低車辆的热特征。德国推出的“拳击手”等装甲車辆,在动力舱的上方和载员舱部位,利用披挂装甲构成了外侧車体,与基体装甲之间有
图1 竹蜻蜓  竹蜻蜓何时在中国出现,目前的文献已经很难考证。有资料显示,大约在14世纪时,竹蜻蜓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了欧洲。现存的一些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中,已经有了竹蜻蜓的形象。  在19世纪末,历史学家在意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发现了文艺复兴巨匠达 · 芬奇的一份从未发表过的手稿,手稿中有一张达 · 芬奇绘制的想象图。  这是一个用上浆亚麻布制成的巨大螺旋体,看上去好象一个巨大的螺丝钉。它以弹簧为动力
自从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台湾陆军的发展日益趋向“守土作战”,以反坦克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巷战训练内容急剧增加,这也对渐趋老旧的台军单兵反坦克武器提出严峻的考验。台军基层反坦克火力配系大致覆盖范围从100米到2000米的射程:400米左右有法国制造的“阿皮拉斯”和瑞典制造的AT-4火箭筒,1000米以上可使用台湾联勤兵工厂仿制的美国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2000米以上的有从美国洛马公司引进的
2009年2月22~26日。第九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IDEX-2009)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897家知名国防科技企业前来参展,其中,我国的7家公司再次统一以中国防务的名义参展,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和中国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最为引人注目。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中国新型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  新型多管火箭炮系统既是进攻性武器又是防御性武器,这种先
1909年9月21日,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冯如,首次驾驶自制飞机“冯如1号”飞上蓝天,这是中国航空史的开端,也是无数航空先辈航空梦的延续、报国梦的升华、强国力的汇聚。  当岁月的长河流淌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领导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年,“921”被赋予了愈加丰富、更为深刻的内涵。这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完成飞机维修—引进生产—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连续跨越的新名片,是以
2012年1月11日早晨8时20分,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碾平常没什么两样,正要去上班的伊朗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业务副主任穆斯塔法·艾哈迈迪·鲁珊坐在自己的标致405专车里,正和司机闲聊着什么。忽然,一辆双人摩托车在古尔纳比大街的拐弯处飞快地靠近鲁珊的汽车。驾车人戴着头盔,超车到前方后,转过头来朝汽车看了几眼,似乎在辨认什么,然后将一件东西抛向轿车。这东西似乎有磁性,立刻吸附在轿车右前门上,很快“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