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篮球基本技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仅仅靠体育课堂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巧,显然达不到熟练掌握运动技术技巧的目的,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阳光体育锻炼时间进行训练。现就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打篮球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篮球运动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以集体激烈的对抗形式出现,其中,篮球运动各种基本技术的完成主要依靠手和脚——“手上功夫”和“脚上功夫”来完成,因此中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的课余训练中只有抓好“手、脚”这两项功夫,使“手、脚”协调配合才能顺利掌握其基本技术。“手上功夫”是指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敏感程度及支配能力,“脚上功夫”是指攻防的各种移动基木技术。在课余训练篮球基本技术中,要抓最基础的动作,以带动其它技术的掌握。
  
  一、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打篮球的“手上功夫”
  
  1.熟悉球性练习。
  “熟悉球性”是篮球基本技术的体现。其练习方法主要有:(1)單、双手头上抖腕、抛接球练习;(2)斜上方单手挥摆球练习;(3)环绕腹臂交接球练习;(4)单脚绕球交接球练习;(5)“∞”字交接球练习;(6)跳起单手拿球练习;(7)对墙拍球练习;(8)原地体侧前后运球练习;(9)原地连续胯下运球练习;(10)卷球、粘球的练习等。
  2.加强持球方法练习。
  在课余训练中,只有掌握正确的持球方法,才能提高传、接球的技术,同时也可避免手指的意外受伤。怎样正确持球呢?那就是两手指自然张开,拇指相对成八字,掌心空出,持球后侧,两肘自然下垂,手腕放松。对于学生易犯的错误,如十指没有自然张开,掌心没有空出等应当场纠正,以免时间一久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在课余训练中应加大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3.加强传、接球练习。
  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特点,决定了传、接球运用的广泛性,因此,传、接球是组织进攻配合的纽带和桥梁。
  (1)传球技术方法有双手胸前传球,头上、腹下传球,单手胸前、肩上、低手、背后、体侧、勾手、反弹、跳起、点拨等传球。其中,双手胸前、头上、低手、单手、肩上、行进间、反弹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传、接球方法,这些方法在课余训练中必须重点练习。
  (2)加强单、双手接球的练习。接球主要有双手、单手接球两种。接球是在课余训练中以及比赛中与传球紧密配合缺一不可的关键环节和动作技术。
  4.加强运球技术的训练。
  只有熟练掌握了运球技术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有利位置移动。利用运球突破防守,可以动摇对方人盯人的信心,变被动为主动,为投篮创造良好的机会,为快攻营造以多打少的良好战机,为切入上篮、投篮创造更好的机会。如果运球不熟悉就不能调动防守,也不利于本队的战术配合,还会给对方留下一些有利的战机。
  (1)课余训练中科学灵活地选择运球的类型和方式。必须抓住原地、行进间、变向运球、运球急停、急起四种最基本的方法进行训练,只有熟练地握了这四种运球的方法,其它运球(高运球、低运球、体前横运球、体侧的前后运球)方法经过反复的实践也就不难掌握了。
  例如:掌握了行进间的体侧运球,就能较快地学会体前变向运球。
  (2)在课余训练中有计划地、有组织地练习运球。例如,A、原地高运球和低运球;B、原地横运球和体侧运球;C、原地胯下运球;D、运球跑“之”字形;E、行进间转身运球等。以上各种练习方法在练习时应做到动作技术准确和熟练,速度快,有节奏,运球与奔跑协调配合,从而使运球技术在比赛中进攻中得到灵活应用,可避免带球犯规。
  5.投篮基本技术训练。
  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是投篮最基本的技术,学生只有在熟练并正确掌握了这两种最基本的投篮技术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其它高难度投篮动作。在课余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中还必须注重训练和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二、利用课余训练学生打篮球的“脚上功夫”
  
  1.加强基本站立姿势练习
  基本站立姿势是篮球课余训练中“脚上功夫”的基础。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要领。
  2.加强起动(急起动)的练习
  起动在篮球基本技术中有重要作用。急起就是篮球运动员速度的重要体现,跑程较短,不同于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攻防双方队员谁急起早半步,就会给对方造成失误,使其丢失战机。在课余训练中还要抓起动练习,只有掌握正确的起动技术,才能获得最快的移动初速度。可以进行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看信号教师的信号)立即快速起动的训练:A、看信号向前起动,起动后冲刺8-15米;B、看信号向侧方向起动;C、看信号向后方向起动等。也可以进行在移动中看信号起动的训练:A、侧滑动看信号起动;B、后退跑看信号起动;C、前后滑步看信号起动;D、前后转身看信号起动等。学生在练习中易犯重心移动不及时、第一步过大等错误,因此在课余训练中必须强调动作的关键,即重心迅速向起动方向移动和蹬地紧密配合,起动(急起)时前两步要小才便于起动,使其不误战机。
  3.加强急停的训练
  急停在篮球基本技术中有重要的作用。急停对篮球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种速度表现。急停动作突然,能达到良好摆脱防守的目的,并为下一步进攻动作获得良好的战机。防守者的急停动作技术不好,也不可能把对方防住。急停技术与其它(急停跳投、急停转身、急停急起、急停变向等)动作技术紧密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4.加强转身基本技术的训练
  转身是篮球基本技术中“脚上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身技术有很大的攻击性,如队员徒手转身,运球队员的转向,以及掩护配合的转身往往会给防守队员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它极具重要性。转身分为前转身和后转身,学生在训练时要掌握动作要领,练习转身时,进攻队员可以利用转身来保护球。
  5.加强滑步(侧滑步、前后侧滑步和侧后滑步)的训练
  滑步是防守队员运用较多、较广的一种主要防守方法。脚步移动,配合手臂动作,以抢、打、断球等动作技术,并能相互结合,加以合理动作,才能较好地完成防守任务。例如:当进攻队员运球突破或持球突破时,防守突破的队员向侧后方滑步,堵截对方,此时,临近突破一侧的防守队员立即快速向突破队员前进方向的侧后方滑步,与防守突破的队员靠拢,形成一道防御墙,协助同伴堵住突破者的路线等。因此,滑步也是“脚上功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在篮球课余训练中学生的“手上功夫”和“脚上功夫”必须在熟练、牢固、灵活地掌握后,才能做到既有锐利的进攻,又有主动稳定的防守,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才能使我们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了打篮球的技能技巧,不但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也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运动学校.球类运动[M].教材写组球类运动,1990年6月.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育教材编写组.初中体育一、二、三年级教材[M].重庆出版社,1998年7月.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从工程实际出发,阐述了张拉设备选择、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及实际伸长量量测三个预应力张拉关键点在具体操作中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张拉;理论伸长量;张拉设备;实际伸长量;  【 Abstract 】 : From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nsion equipment selection, tension
期刊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公路需要建设,桥梁作为公路的重要工程,是国家公路建设的重点施工项目。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低、施工简便等特点仍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本文结合自身一直在公路桥梁桩基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方案,提出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主要问题以及防治措施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钻孔桩的成桩质量以及为日后公路桥梁桩基础的吃供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体育后进生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利用资料法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进行转化的时候要学会赏识教育,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因材施教,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潜能。  关键词:关爱 体育后进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实施和高考制度改革之后,就如何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进行评价进行了论述,主要分析了传统评价已经不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而要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评价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规定了新的基本目标。2008年部分省市把高中历史从高考的名单上
摘 要:本文就如何有效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从“明确作用和意义,奠定德育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渗透德育”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德育功能    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说教师在实现教育目的的同时,还应完成育人的任务。“育人”关键是德育,既有性格品德的教育,又有思维习惯、心理素质等的教育。许多时候,人育好了,教书也就是自然容易了。在各科教学之中实施德育,是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教学规律,提升科学思想的教学模式,正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和思考。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可谓模式众多,流派纷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研究课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即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