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词:葫芦 盯着 邻居 治一治 一棵 奇怪 挂着 每天 自言自语 慢慢 好哇
2.听写:每天 一棵 慢慢 治一治 自言自语
二、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第1自然段,看看那个人种的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
(1)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
(2)用“--”画出描写葫芦长势的句子。
(3)用“~~~~”画出那个人喜爱葫芦的句子。
2.生汇报交流
(1)师: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句话中的"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是一种意思吗?第一句话中的"葫芦"指的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2) 师:谁来说说葫芦长什么样?找出课文里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朵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板书:藤上 绿叶 白花 小葫芦 可爱)
(3)师:什么叫“花谢”?这里的“谢”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谢”不是谢谢你的谢,而是花开过了,花落了的意思。)
腾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为什么用“挂”?
师:说“挂”了几个小葫芦,比说“结”了几个小葫芦,更确切,更形象。
(4)比较句子,感悟如何写具体。
师:课文写葫芦长势的两个句子,如果这样写好不好?
1).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2).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好些?第一句为什么要写加上“细长的”,“绿”,“雪白的”?(第一句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的更加具体,清楚。第二句这样写太简单了。读了不知道叶子长得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以后我们描写景物,要像作者这样写具体,使人读了像亲眼看见一样。
3. 交流那个人喜欢葫芦的句子。
一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这句话直接写出小葫芦可爱,看标点是什么号?
师:叹号怎么读?
二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为什么每天要去看几次?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那个人的高兴和喜欢。
过渡:有一天,他又去看小葫芦,他看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他看到了什么?
板书:(叶子——虫子)
2.教师: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句的意思一样,只是句式不一样。一个是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说明他在不在乎虫子,要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第二个句子是陈述句,表达不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3.看到虫子,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理解“盯着,自言自语”词语)
师:他盯着小葫芦,什么是盯着?
他又是怎么说的?
“言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自言自语”(学生举生活中的事例)
师:自言自语时语气会怎么样?(轻)把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话读一遍,读出他一心希望小葫芦快快张大的语气。
小结:葫芦叶子上长了虫子,可那个人却并不在乎,一心只希望小葫芦快快长大。引读这段。
过渡: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邻居是怎样劝说的?那个人又是怎样说的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分角色读,一人读邻居的话,另一人读那个人的话。
2.(读邻居的话)假设你就是他的邻居,你来提醒提醒他。(指名读,相机的给以评价)同学们也来劝劝他。(男同学、女同学、全班学生分别读)他听劝告了吗?
3.他是怎么说的?(“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这里的治是什么意思?(消灭)
师:也就是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提示:在那个人心中,他要的是什么?是葫芦,又不是(叶子)所以对于邻居的劝告,他感到很奇怪。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只是句式不一样。一个是反问句,表达出了那个人惊讶的语气,一个是陈述句,则不能表达出惊讶的语气)男女生轮读这两个句子。出示同类型句子让学生一反三。
4.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好不好?
过渡: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惹人喜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呢?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
2.汇报:板书:(落了)
3.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
师:讲讲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小葫芦靠叶子提供养料,开始时,长满了叶子,小葫芦当然长得可爱。可后来,叶子上长了许许多多的蚜虫,养料被虫子吃光了,就不能给小葫芦提供了,所以小葫芦也就会落下来了。)
4.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5.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三、拓展训练
如果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续编一个小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老师书写,说一说写这些字是应注意什么?(挂 怪)
2.描红,临写。
3.作业:
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小葫芦”为开头,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藤上——绿叶——白花——小葫芦(可爱)
叶子——虫子——多了——小葫芦黄了——落了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词:葫芦 盯着 邻居 治一治 一棵 奇怪 挂着 每天 自言自语 慢慢 好哇
2.听写:每天 一棵 慢慢 治一治 自言自语
二、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第1自然段,看看那个人种的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
(1)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
(2)用“--”画出描写葫芦长势的句子。
(3)用“~~~~”画出那个人喜爱葫芦的句子。
2.生汇报交流
(1)师: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句话中的"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是一种意思吗?第一句话中的"葫芦"指的是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2) 师:谁来说说葫芦长什么样?找出课文里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朵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板书:藤上 绿叶 白花 小葫芦 可爱)
(3)师:什么叫“花谢”?这里的“谢”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谢”不是谢谢你的谢,而是花开过了,花落了的意思。)
腾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为什么用“挂”?
师:说“挂”了几个小葫芦,比说“结”了几个小葫芦,更确切,更形象。
(4)比较句子,感悟如何写具体。
师:课文写葫芦长势的两个句子,如果这样写好不好?
1).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2).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好些?第一句为什么要写加上“细长的”,“绿”,“雪白的”?(第一句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的更加具体,清楚。第二句这样写太简单了。读了不知道叶子长得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以后我们描写景物,要像作者这样写具体,使人读了像亲眼看见一样。
3. 交流那个人喜欢葫芦的句子。
一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这句话直接写出小葫芦可爱,看标点是什么号?
师:叹号怎么读?
二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他为什么每天要去看几次?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那个人的高兴和喜欢。
过渡:有一天,他又去看小葫芦,他看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他看到了什么?
板书:(叶子——虫子)
2.教师: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这两句的意思一样,只是句式不一样。一个是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说明他在不在乎虫子,要用满不在乎的语气读。第二个句子是陈述句,表达不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3.看到虫子,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理解“盯着,自言自语”词语)
师:他盯着小葫芦,什么是盯着?
他又是怎么说的?
“言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自言自语”(学生举生活中的事例)
师:自言自语时语气会怎么样?(轻)把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话读一遍,读出他一心希望小葫芦快快张大的语气。
小结:葫芦叶子上长了虫子,可那个人却并不在乎,一心只希望小葫芦快快长大。引读这段。
过渡: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邻居是怎样劝说的?那个人又是怎样说的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分角色读,一人读邻居的话,另一人读那个人的话。
2.(读邻居的话)假设你就是他的邻居,你来提醒提醒他。(指名读,相机的给以评价)同学们也来劝劝他。(男同学、女同学、全班学生分别读)他听劝告了吗?
3.他是怎么说的?(“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这里的治是什么意思?(消灭)
师:也就是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提示:在那个人心中,他要的是什么?是葫芦,又不是(叶子)所以对于邻居的劝告,他感到很奇怪。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只是句式不一样。一个是反问句,表达出了那个人惊讶的语气,一个是陈述句,则不能表达出惊讶的语气)男女生轮读这两个句子。出示同类型句子让学生一反三。
4.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好不好?
过渡: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惹人喜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呢?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
2.汇报:板书:(落了)
3.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
师:讲讲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小葫芦靠叶子提供养料,开始时,长满了叶子,小葫芦当然长得可爱。可后来,叶子上长了许许多多的蚜虫,养料被虫子吃光了,就不能给小葫芦提供了,所以小葫芦也就会落下来了。)
4.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5.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三、拓展训练
如果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续编一个小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老师书写,说一说写这些字是应注意什么?(挂 怪)
2.描红,临写。
3.作业:
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小葫芦”为开头,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藤上——绿叶——白花——小葫芦(可爱)
叶子——虫子——多了——小葫芦黄了——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