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在实验课、实习课中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总结才能巩固理论知识,因此,把理论课、实验课、野外实习课的教学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机 构】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需要在实验课、实习课中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总结才能巩固理论知识,因此,把理论课、实验课、野外实习课的教学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其他文献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的前驱阶段,在发生胃癌之前往往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癌前病变,如何成功阻止癌前病变继续发展甚至逆转癌前病变是防治胃癌的关键.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为主,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中医学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拥有良好的疗效.李吉彦教授从事脾胃病研究30余年,在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具有良好的疗效,此文对李吉彦教授辨病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作总结与探讨.
“建昌帮”的传统炮制风格是工具辅料独特,工艺取法烹饪,讲究形色气味,毒性低疗效高.目前,在炮制技术方面,业内广泛认可的传承流派主要有樟帮、建昌帮、京帮以及川帮.由于诸多原因,这颗璀璨的明珠却面临失传和散佚之虞,政府先后出台相应政策以重振建昌帮,但也离不开建昌帮“工匠精神”的崛起和奉献,同时,也有赖于建昌帮“非遗”文化的国粹传承.
目的 探析国医大师邓铁涛综合摇橹法用于胃肠病防治的可行性.方法 查阅文献寻找依据.问卷调查探寻中医运动功法的人群需求及运动胃肠健康的关系.结果 文献整理得出,运动对胃肠有双向刺激作用,可调节脑肠肽和改善体内微环境,而国医大师邓铁涛综合摇橹法可以调畅经络助运脾胃.调查150名市民,72.67%(109/150)的人表示有兴趣通过中医功法调理脾胃,74.67%(112/150)的人表示会推荐家人尝试,市民接受度高.在109人的反馈中,83.49%(91/109)的市民认为只能坚持1个月以内.调查279名市民,
承淡安,近代著名的针灸大家,对针灸贡献巨大,重视艾灸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灸法可解决大多的疑难杂症.此文通过整理分析承淡安著作《中国针灸治疗学》一书中关于灸法的临床应用,发现灸法主要应用于虚、寒、痰、湿证等临床证型,对一些重症疾病,艾灸用量较大,可灸五十壮、至百壮.承淡安临床工作中运用灸法治疗疾患的经验,值得后辈钻研与探索.
脑鸣是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于顾然教授认为脑鸣的病位在脑,脑为髓海,脑的正常功能活动依赖于脑髓这一基本物质,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上充于脑髓,因此脑鸣与肾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本虚标实之证,以肾精亏虚为本,肝阳、湿浊、瘀血为标,病机可涉及肝、脾、肾三脏,其中肾精亏虚是其始动因素,且涉及脑鸣整个病变过程之中,治疗上当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平肝潜阳、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等治标之法,临床上多运用补肾潜阳方治疗脑鸣,疗效显著.
此文对乳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膳防治乳腺增生病,当以五脏为中心、以阴阳平衡为总则、以五行学说为重要理论指导、以辨证施膳为核心原则;因患者“喜于食,厌于医”的心理,辨证施膳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和培补肝肾、调摄冲任之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在运用药食同源之原料时注重药膳配伍和饮食宜忌,以助患者病情康复.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习生100人,依据教学方法分为Seminar教学法组、常规性教学法组,每组50人.统计分析2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 Seminar教学法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素质成绩均高于常规性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inar教学法组实习生认为带教实习组织形式合理,有助于理解难点;加大了学习广度与深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胃痛是最常见脾胃系病症之一,主要病变脏腑是胃,与肝脾亦有密切关系.胃痛,顾名思义,疼痛是其发病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方式,也是患者自身最容易感受到的症状.在胃痛的中医诊断过程中,常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从不同角度收集病情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诊断过程中,四诊各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意义,然而现在的一些医者,在辨证过程中时常因找不到重点而困惑,面对各种症状、体征犹豫不决.本文重点从疼痛的性质特点着手,结合古代医家相关思想理论,对胃痛的辨证分型进行探讨.
面对中医人才培养之困境,导师刘英锋教授通过主持中医成才与传承规律相关课题,总结出名医成才六要素之“信中医、读经典、跟明师、上临床、讲悟性、善总结”,并将之运用于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作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3年,受益于此,学术眼光与思路得到提升,特将从师学医所得从临床知识库、思维方法论、医教研引领三个方面予以详述.
为了充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努力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中国医科大学自2020年2月24日起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线上教学.康复治疗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面开展以“雨课堂”平台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新的授课形势不但能保证以往的教学质量,并且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制定了诸多针对措施,为探索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