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的权力游戏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就喜欢你“看不惯她又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前段时间,好友和我聊到一件事:
  她已经会上厕所的3岁女儿,有天在家看动画片的时候竟然尿裤子了,好友一边打扫地板一边碎碎念,让女儿记住下次记得要去马桶。当天晚上睡前,女儿又尿裤子了。好友这下有点抓狂了,和女儿讲了一通道理,嘱咐她下次千万记得要去卫生间,没想到,第二天同样的事又发生了,女儿好像根本无所谓,甚至还有点得意。
  听了好友的描述我笑了,说,宝宝就喜欢你“看不惯她又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大人国里的小小居民
  从体力、智力、社会地位来说,孩子在家庭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要依靠大人为他们提供衣物、食物、住所、玩具。孩子就像一个生活在大人国里的小居民。
  每天做些什么、要去哪儿,孩子基本做不了主,对于独立意识爆发阶段的孩子(2岁左右开始),这可能是他们潜意识中非常不爽的一件事。大部分孩子内心都渴望获得一种 “操控感”,希望能控制些什么。如果控制不了自己周围的环境,那控制大人的情绪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儿。
  因此孩子们平时会留意,有哪些事情容易惹爸爸妈妈生气,然后故意去做,把一个体重等于自己十倍的巨人惹得抓狂,但是巨人又拿自己没办法,想想都很有成就感。
  让孩子合作的秘密:
  不玩权力游戏
  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几个方面,是大人基本无法控制的:吃、拉、睡。
  我们焦虑不安又拿他们没办法的样子,能让孩子获得一种操纵的满足感。大人越在乎的事,越容易变成孩子获得 “权力”的筹码。就好像一些家庭的老人特别担心孩子不吃饭,聪明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把吃饭作为筹码,要求一边看电视、玩玩具,一边吃饭。
  前面提到我的好友,和尿裤子的女儿斗争几个回合后,发现自己输得很彻底。她索性决定不和女儿死磕了,让女儿重新开始穿训练纸尿裤,这样尿湿的话,打扫起来不会那么麻烦。更重要的是,她给女儿传递一个信息:这个游戏,妈妈不玩。
  女儿后来又有几次尿湿裤子后,妈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哦,那你肯定不舒服吧,我这会没空,过会给你换啊。”她从焦虑不已,到放手让孩子去承受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反而产生了奇效。女儿发现妈妈拒绝在这件事上当自己的“人质”,她设计的 “权力游戏”也就被瓦解了。游戏不好玩了,那也没必要再尿裤子了,这件事也就这样结束了。
  想通這个道理以前,我有时也会和娃死磕,比如一定要娃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结果她偏不收,还变本加厉地乱扔玩具。弄明白这背后的心理动机后,知道我越在意、越禁止的事,孩子就越会想去做。于是我慢慢学会从抓狂到淡定,装作根本不在乎的样子,说:“来吧,咱们玩你最爱的橡皮泥。”果然,因为房间太乱,娃根本找不到她的橡皮泥,不得不来求助我。我装作一脸无辜地说:“我不知道在哪啊,你上次玩了没收起来吗?”孩子那一刻脸上的表情是:我妈真是靠不住!下次还是我自己收拾好算了。
  赋予孩子一定权力
  前面提到,因为孩子体型和体力上的弱势,生活在一个满是大人的世界里,他们常常有深深的无力感,这也是很多时候孩子哭闹、发脾气、不愿合作背后隐藏的原因。
  我女儿上的蒙特梭利幼儿园,非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组织的父母成长课堂上,老师常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empowered child(获得力量感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机会让孩子获得适当的“力量感”,比如,给他们机会参与简单家务,比如扫地、洗菜、倒水、浇花,让他们有机会做决定,比如今天出门是去公园,还是逛超市;今天想穿白色毛衣,还是灰色套头衫,当孩子觉得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获得了力量感的满足,他们“让不做、偏要做”的行为也会相应减少。
  虽然孩子需要很多有意识的学习和积累,但有些时候不较真,不死磕,反而能轻松一些。
  作者介绍:小小苏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现居纽约。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小苏” 扫二维码可关注。
其他文献
走,一起去郊游
你见过母狒狒吗?长得有点像猴子,但是块头更大。照顾幼仔和人类差不多,走到哪里都把小狒狒背在背上。  不过,为了地盘或者食物跟別的狒狒打架时,慈爱的母狒狒就会变得凶猛起来。通常它们会一边特别大声地吼叫着,一边凶猛地跳来跳去,面对敌人毫不退让。  等等——这个时候,小狒狒在哪里?  你猜对了。它们还是只能趴在妈妈背上。不管妈妈怎么跳跃、进攻,跟对方撕扯,不管自己多少次差点被摔到地上,它们能做的都只有一
兰兰喜欢画画,每次完成一件“艺术品”都会叫妈妈来看。妈妈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知道要对孩子多夸奖。所以每次兰兰拿出自己的作品时,妈妈总是不假思索地夸奖:“好看呀,兰兰画得真漂亮!”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兰兰在家很少画画了,即使画了也不肯给妈妈看。妈妈问兰兰:“女儿最近怎么不爱画画了呢?你一直都画得很好呀!”哪知兰兰嘟着小嘴说:“是呀,在你眼里什么都好看。”妈妈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腿形问题都由外部原因引起,比如宝宝的行走姿势不良,或者家长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必要的“干预”和想当然的疏忽。  学站学走都要赶早?  婴儿期足部骨骼柔软,下肢肌肉、足部用来保护足弓形态及结构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畸形。而且他们的足骨和肌肉尚处于发育阶段,足部出现异常定会影响日后骨架的发育。  若过早让婴儿学习站立、走路,会使全身重量落在双足,令足部负荷过大发
从涂鸦到作画,从填色到创作,孩子手中的画笔,绘出了童真的美好世界,也绘出了宝贵的成长阶梯。  没有不爱涂鸦的孩子,却鲜少“小画家”能在艺术苦旅上坚持到底,成长的道路上,到底是什么让孩子的灵感悄然溜走?  也许,在对待孩子绘画这个问题上,家长的关注和指导,并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比如小看了填色的意义,忽略了收藏的重要,放走了孩子灵光一现的珍贵创意。  甚至,连指导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画,童年就充满了
苹果树上,27个红红绿绿的苹果挂在枝头。苹果们有的藏在枝干旁,有的藏在树叶后,还有两个没有藏好,一不小心掉到树下了。  小老鼠带着一個箩筐,正准备摘苹果。请你帮帮忙,用最快的时间把27个苹果全部找出来吧!
借钱是一种帮助,帮助是双向的,借贷双方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状态。  家长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财商”,各类培训体验活动也层出不穷,但大多走马观花:要么是带孩子参观银行办卡、到证券公司敲钟,要么制定些孩子参与的家庭理财计划,内容大同小异,很形式化,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我见过的欧洲人对孩子“最较真”也最实用的财商训练,是荷兰针对孩子办的学习项目:如何要回小伙伴借走不还的钱?“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最无
小C觉得挖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发现泥土下面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似乎在寻宝一样,于是她开始不停地挖,结果真的找到很多惊喜。  在庞大的大自然教育体系里,有一个分支日益受欢迎,它就是森林教育。这些年,森林学校在英国发展尤其迅速。  上个星期,我跟小C参加了森林学校的半天课程。这是我第一次陪同她去上森林学校。虽然森林里的温度是零度左右,但我们还是很开心地全副武装去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课上的主要活动吧。“
1.小朋友先站好,准备变身小象。身体直立,吉手向前方伸出。  2.像不像小象那个大大的脑袋?头部微微低下,右手姿势保持不变。  3.看到小象的鼻子啦!  左手從下面绕过右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小象脑袋大,小象鼻子长;长长鼻子甩甩,身体洗个白白;最后举起鼻子尖儿,空中画个甜甜圈。  天气开始热了,小象来到水塘边,想给自己洗个澡。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花洒。  怎么办?它想到了自己的长鼻子——  4.
我如果和那贼起正面冲突,万一伤到我的孩子怎么办?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一篇一位年轻妈妈患乳腺癌的文章。我看后内心很惶恐,因为自己全职的这两年,没有体检过一次。于是,我下决心抽空去医院,预约乳腺B超检查。  照理说,这只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乳腺检查。可那天我坐在B超室门外等待结果的时候,却异常紧张:万一乳腺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儿子还那么小。那一刻,被害妄想症大爆发。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孩子可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