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省三穗县公安局八弓派出所,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穿着同样的制服,做着同样的工作,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颇有交集的工作故事中解读出不一样的感悟。
大周哥——父亲周荣龙:十余年扎根派出所
在做辅警工作之前,周荣龙做过8年的民办教师,当过两年邮递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花了10年才找到自己专长和爱好都得以施展的岗位。这一干,就是11年。他用坚守诠释对公安事业的信仰与热爱,平凡而不平庸。
周荣龙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站是雪洞派出所。雪洞,地处湘黔两省三县接合部,因地形特殊,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每年临近过年时,都需要设卡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这段时间,他和同事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已是家常便饭。在那一个个漫长寒冷的夜里,只有警车车顶上那闪烁的红蓝警灯相伴。
当年在报纸上看到县公安局招聘辅警的信息时,他又惊又喜,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从瓦寨赶到三穗县城报名。在半路,自行车坏了,他弃车疾走,赶了几十里山路才成功报上名。經过一系列考核后,他如愿以偿。
参加公安工作后,满腔热情的周荣龙好像有了使不完的劲。2018年,群众彭某来到派出所求助:说其父彭大清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县政府正在登记采集退役老兵信息,今天又是最后一天期限,父亲没有身份证,又不能行走,来不了派出所。周荣龙得知情况后,立即带上器材驱车赶往彭大清居住地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干溪组。当时正值寒冬腊月,由于气温过低,路面凝冻,车轮直打滑。他们便把车停在路边,找来稻草,系在鞋底上,步行赶往干溪组。即便这样,也没少摔跤。等到达彭大清家时,他发现,彭大清的十指已严重变形,呈握拳状且不能动。一次、两次、三次……采集系统一次次提示所采集的指纹不合格。周荣龙倒也不急,反倒安慰老人,继续一遍遍地尝试。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看着那一枚好不容易采集成功的指纹,周荣龙松了一口气。
11年来,他做过最多的事无非办理户籍、送证上门、走访、调解纠纷等琐碎而平凡的小事。当说到他很会做群众工作的时候,他谦虚地说,自己本身也是老百姓。做老百姓的工作,就是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诉求,而不是把想要的结果强加给他们,那样他们也不舒服。遇到情绪过激时,先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分轻重缓急具体处理。
周荣龙说:老百姓不怕权势、不怕威胁,但怕你说到他心坎上。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对人、真心相待,才能走进老百姓心里,这话不假。
前段时间,菜冲村的某村民因为水泥路未通到他家门口而对脱贫攻坚工作意见非常大。村干部和网格员怎么解释都没用。周荣龙和同事出警,刚到那位村民家时,那位村民也是非常抵触,张口就是:“我是不张(理)你们。”待村干部走后,周荣龙再次找到那位村民,跟他推心置腹地交谈。周荣龙说:“进家的路不是大路,只要脚不沾泥其实也没多大影响。要搁以前,哪有这待遇?到哪里都是两脚烂泥。政策还不好?再说了,全县这么多路需要修,难免会有疏忽。我们看到了一份关怀,更需要拿出一份理解。”村民听了这话,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
小周哥——儿子周华钦:向父看齐,坚守巡防一线
周华钦,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父亲周荣龙在派出所工作,很少陪他,可他却一直以父亲在派出所上班为荣。后来,当父亲建议他争取到八弓派出所上班时,他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一番考核下来,派出所就有了“大小周哥”的美谈。
一次,东门口大桥有老人落水,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他们这个巡逻组迅速赶赴现场。等他们到了以后,好心人已将老人救上岸。大冷的天,周华钦迅速脱下衣服给老人披上,并将老人带回派出所。
刚来时,他分在巡防队。记得第一次夜巡是在八弓镇东门口,那是旧城区的菜市场。当时疫情尚未结束,队里的警车有限,又因为是“定点”巡防,于是他与一同值班的其他三名队员搬来炭火,在群众摆摊卖菜的“篷子”驻扎。说是“篷子”,其实就是半边伞。细雨夹杂着冷风,冻得不行。一到晚上,他只能利用掌心搓出来的一点温度来暖着脸颊,让自己保持清醒。脚冻麻了,就站起来走走。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巡着巡着就习惯了。那段时间,父亲对他说的话,常常在耳边响起——“人生会有许多难得的经历。公安工作中,流血、流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牺牲点睡眠算什么?坚持住。”
“我跟父亲虽在一个单位,但我俩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我回到家时,父亲还在上班;我出来上班时,父亲又在休息。有时一下班,我便回瓦寨看爷爷奶奶了。所以除了中队的几个兄弟外,其实没人知道我们是父子。父亲也总是公事公办,从来不会偏袒我,要求很严格,怕我做得不够好。”周华钦说。
“叫他来派出所上班,一方面是想让他走正道,避免他学坏;另一方面是想多一些时间与他相处,更重要的原因是……”周荣龙顿了顿,说,“把这么多年缺失的亲情补回来。”说这话的时候,周荣龙的眼睛有些湿润。
大周哥——父亲周荣龙:十余年扎根派出所
在做辅警工作之前,周荣龙做过8年的民办教师,当过两年邮递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花了10年才找到自己专长和爱好都得以施展的岗位。这一干,就是11年。他用坚守诠释对公安事业的信仰与热爱,平凡而不平庸。
周荣龙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一站是雪洞派出所。雪洞,地处湘黔两省三县接合部,因地形特殊,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每年临近过年时,都需要设卡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这段时间,他和同事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已是家常便饭。在那一个个漫长寒冷的夜里,只有警车车顶上那闪烁的红蓝警灯相伴。
当年在报纸上看到县公安局招聘辅警的信息时,他又惊又喜,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从瓦寨赶到三穗县城报名。在半路,自行车坏了,他弃车疾走,赶了几十里山路才成功报上名。經过一系列考核后,他如愿以偿。
参加公安工作后,满腔热情的周荣龙好像有了使不完的劲。2018年,群众彭某来到派出所求助:说其父彭大清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县政府正在登记采集退役老兵信息,今天又是最后一天期限,父亲没有身份证,又不能行走,来不了派出所。周荣龙得知情况后,立即带上器材驱车赶往彭大清居住地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干溪组。当时正值寒冬腊月,由于气温过低,路面凝冻,车轮直打滑。他们便把车停在路边,找来稻草,系在鞋底上,步行赶往干溪组。即便这样,也没少摔跤。等到达彭大清家时,他发现,彭大清的十指已严重变形,呈握拳状且不能动。一次、两次、三次……采集系统一次次提示所采集的指纹不合格。周荣龙倒也不急,反倒安慰老人,继续一遍遍地尝试。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看着那一枚好不容易采集成功的指纹,周荣龙松了一口气。
11年来,他做过最多的事无非办理户籍、送证上门、走访、调解纠纷等琐碎而平凡的小事。当说到他很会做群众工作的时候,他谦虚地说,自己本身也是老百姓。做老百姓的工作,就是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诉求,而不是把想要的结果强加给他们,那样他们也不舒服。遇到情绪过激时,先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分轻重缓急具体处理。
周荣龙说:老百姓不怕权势、不怕威胁,但怕你说到他心坎上。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对人、真心相待,才能走进老百姓心里,这话不假。
前段时间,菜冲村的某村民因为水泥路未通到他家门口而对脱贫攻坚工作意见非常大。村干部和网格员怎么解释都没用。周荣龙和同事出警,刚到那位村民家时,那位村民也是非常抵触,张口就是:“我是不张(理)你们。”待村干部走后,周荣龙再次找到那位村民,跟他推心置腹地交谈。周荣龙说:“进家的路不是大路,只要脚不沾泥其实也没多大影响。要搁以前,哪有这待遇?到哪里都是两脚烂泥。政策还不好?再说了,全县这么多路需要修,难免会有疏忽。我们看到了一份关怀,更需要拿出一份理解。”村民听了这话,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
小周哥——儿子周华钦:向父看齐,坚守巡防一线
周华钦,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父亲周荣龙在派出所工作,很少陪他,可他却一直以父亲在派出所上班为荣。后来,当父亲建议他争取到八弓派出所上班时,他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一番考核下来,派出所就有了“大小周哥”的美谈。
一次,东门口大桥有老人落水,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他们这个巡逻组迅速赶赴现场。等他们到了以后,好心人已将老人救上岸。大冷的天,周华钦迅速脱下衣服给老人披上,并将老人带回派出所。
刚来时,他分在巡防队。记得第一次夜巡是在八弓镇东门口,那是旧城区的菜市场。当时疫情尚未结束,队里的警车有限,又因为是“定点”巡防,于是他与一同值班的其他三名队员搬来炭火,在群众摆摊卖菜的“篷子”驻扎。说是“篷子”,其实就是半边伞。细雨夹杂着冷风,冻得不行。一到晚上,他只能利用掌心搓出来的一点温度来暖着脸颊,让自己保持清醒。脚冻麻了,就站起来走走。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巡着巡着就习惯了。那段时间,父亲对他说的话,常常在耳边响起——“人生会有许多难得的经历。公安工作中,流血、流汗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牺牲点睡眠算什么?坚持住。”
“我跟父亲虽在一个单位,但我俩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我回到家时,父亲还在上班;我出来上班时,父亲又在休息。有时一下班,我便回瓦寨看爷爷奶奶了。所以除了中队的几个兄弟外,其实没人知道我们是父子。父亲也总是公事公办,从来不会偏袒我,要求很严格,怕我做得不够好。”周华钦说。
“叫他来派出所上班,一方面是想让他走正道,避免他学坏;另一方面是想多一些时间与他相处,更重要的原因是……”周荣龙顿了顿,说,“把这么多年缺失的亲情补回来。”说这话的时候,周荣龙的眼睛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