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内容按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确定教学任务,以保障学生能获取学习专业课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对象的紧密结合----行动导向课程设计与实现即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任务 情境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326-02
一、课程整体设计
1.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加工基础》属于数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变化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如《石油装备加工技术》,《手工制作与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电气维护与故障处理》等提供基础知识。
1.2、课程设计理念
1.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知识体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内容按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确定教学任务,以保障学生能获取学习专业课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对象的紧密结合。
3.确定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课程目标,使学生能达到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4.课程内容情境化设计
按照行动导向教学原则,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了两个综合性项目,分两学期完成,课程内容编排如下:
第一学期侧重工程力学范畴,项目名称是“确定简易起重机的起吊重量”,归纳为两个学习情境:构件的静力分析和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
第二学期侧重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传动机构,常用零部件等,设计的综合性项目“为带式输送机设计单级减速器”以减速器设计为载体,把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联成了一个整体,归纳为三个学习情境:车床变速箱输出轴的选材与设计;轴上常用零部件的分析和选用;减速箱机械传动机构分析。
上述这两个综合任务涵盖了90%的教学内容。另外一个补充内容我利用实验实训室的现有条件设计了抽油机和泥浆泵机构分析学习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绘制给定机构的机构简图并计算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的机构特性分析;了解凸轮机构。
5. 考核方法及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公正
考核成绩分为两个部分,过程考核70分,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评价和考勤。卷面成绩占30分。
二、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理论内容偏多,为掌握常用零部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选用维护,必须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并掌握一定的运算方法。所以在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理论内容并达到良好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2.1、教学内容组织及方法手段运用
在同一个教学项目或任务的不同阶段,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基本资讯的引导和概述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偏重启发式的讲授法,使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内容的引导,基本概念的确立。
2. 资讯吸收和理解阶段
(1)教学内容
不同于第一阶段任务引入所阐述的基本概念。这部分着重查阅理解一些具体参数,机械传动过程中对零部件的受力分析,了解各部件的参数,部件的选用,学会使用机械设计手册查图查表。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讨论法配合任务单和引导文: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讨论完成任务所必须理清的关键内容。以引导文为主,通过集体分析和讨论将知识点逐步理解并内化。
3. 确定方案完成任务阶段
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清晰思路,并独立完成任务,要求写出总结报告。任务设置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组织如下:1)查图查表运算部分,2)实际操作部分,3)书面材料部分
2.2、小组活动的教学组织
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设置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成败的关键。其组织要点是:讨论内容的安排要难易得当;确保参与的人数和积极性;有必要的制约措施。
2.3、教学资源运用
1.规范的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械设计基础》,张成久主编,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操作性很强的学材:根据任务流程自行设计了包括任务书、引导文等在内的教学表单。
3.完备的网络资料:课程精品课网站提供全部内容的电子教案,PPT課件,生动的动画,实物图片。
4.实用的设计资料和实验设施
2.4、公正及时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及时准确公正的课堂评价是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第一,课堂评价裁判权归于群众,能够确保公平竞争;第二,评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三,奖励制度合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做到这些就能确保达成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三、为保障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措施及经验体会
3.1、提炼恰当的任务载体,成功实现了知识体系向行动导向体系的转化
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以行动导向为学习线索的《机械加工基础》学习领域,最难的就是寻找合适的任务载体。我们在深入研究了各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后,在寻找连接两者之间恰当的任务载体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2、利用课堂流程图实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设计了恰当的任务载体后,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任务,实现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关键在于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分析任务——策划方案——研究资讯——利用资讯——提出解决方案——完成任务——小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过程。我们设计了课堂流程图,把所有环节纳入掌控之中。
3.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教学载体的设计必须贴合生产实际,难易程度合适,易于接受,扩展性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存在很大困难。为了降低了工作难度,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们把大任务进行拆分,利用小任务过渡,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4、小组竞赛组织形式及内容设置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根据任务内容组织小组的活动,在不同阶段有协作也有竞争。竞争的形式主要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活跃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活动内容的设置则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掌握,活动的内容既要符合专业目标和知识目标,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讨论空间。
3.5、作业
作业有两种,第一种属于需要分析研究及讨论性的作业,是完成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力。第二种是总结归纳性作业。主要是对任务的总结,对完成成果的说明等。
总之,行动导向课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动方式有巨大的优越性,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为祖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任务 情境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326-02
一、课程整体设计
1.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加工基础》属于数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变化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可能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如《石油装备加工技术》,《手工制作与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电气维护与故障处理》等提供基础知识。
1.2、课程设计理念
1.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知识体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内容按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确定教学任务,以保障学生能获取学习专业课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对象的紧密结合。
3.确定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课程目标,使学生能达到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4.课程内容情境化设计
按照行动导向教学原则,根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了两个综合性项目,分两学期完成,课程内容编排如下:
第一学期侧重工程力学范畴,项目名称是“确定简易起重机的起吊重量”,归纳为两个学习情境:构件的静力分析和构件的承载能力分析。
第二学期侧重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传动机构,常用零部件等,设计的综合性项目“为带式输送机设计单级减速器”以减速器设计为载体,把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联成了一个整体,归纳为三个学习情境:车床变速箱输出轴的选材与设计;轴上常用零部件的分析和选用;减速箱机械传动机构分析。
上述这两个综合任务涵盖了90%的教学内容。另外一个补充内容我利用实验实训室的现有条件设计了抽油机和泥浆泵机构分析学习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绘制给定机构的机构简图并计算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的机构特性分析;了解凸轮机构。
5. 考核方法及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公正
考核成绩分为两个部分,过程考核70分,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评价和考勤。卷面成绩占30分。
二、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理论内容偏多,为掌握常用零部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选用维护,必须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并掌握一定的运算方法。所以在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如何处理理论内容并达到良好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2.1、教学内容组织及方法手段运用
在同一个教学项目或任务的不同阶段,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基本资讯的引导和概述阶段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偏重启发式的讲授法,使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内容的引导,基本概念的确立。
2. 资讯吸收和理解阶段
(1)教学内容
不同于第一阶段任务引入所阐述的基本概念。这部分着重查阅理解一些具体参数,机械传动过程中对零部件的受力分析,了解各部件的参数,部件的选用,学会使用机械设计手册查图查表。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讨论法配合任务单和引导文: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讨论完成任务所必须理清的关键内容。以引导文为主,通过集体分析和讨论将知识点逐步理解并内化。
3. 确定方案完成任务阶段
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清晰思路,并独立完成任务,要求写出总结报告。任务设置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符合学习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组织如下:1)查图查表运算部分,2)实际操作部分,3)书面材料部分
2.2、小组活动的教学组织
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设置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成败的关键。其组织要点是:讨论内容的安排要难易得当;确保参与的人数和积极性;有必要的制约措施。
2.3、教学资源运用
1.规范的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械设计基础》,张成久主编,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2.操作性很强的学材:根据任务流程自行设计了包括任务书、引导文等在内的教学表单。
3.完备的网络资料:课程精品课网站提供全部内容的电子教案,PPT課件,生动的动画,实物图片。
4.实用的设计资料和实验设施
2.4、公正及时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及时准确公正的课堂评价是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
第一,课堂评价裁判权归于群众,能够确保公平竞争;第二,评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三,奖励制度合理,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做到这些就能确保达成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三、为保障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措施及经验体会
3.1、提炼恰当的任务载体,成功实现了知识体系向行动导向体系的转化
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以行动导向为学习线索的《机械加工基础》学习领域,最难的就是寻找合适的任务载体。我们在深入研究了各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后,在寻找连接两者之间恰当的任务载体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2、利用课堂流程图实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设计了恰当的任务载体后,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任务,实现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关键在于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分析任务——策划方案——研究资讯——利用资讯——提出解决方案——完成任务——小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过程。我们设计了课堂流程图,把所有环节纳入掌控之中。
3.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教学载体的设计必须贴合生产实际,难易程度合适,易于接受,扩展性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存在很大困难。为了降低了工作难度,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我们把大任务进行拆分,利用小任务过渡,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4、小组竞赛组织形式及内容设置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根据任务内容组织小组的活动,在不同阶段有协作也有竞争。竞争的形式主要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活跃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活动内容的设置则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掌握,活动的内容既要符合专业目标和知识目标,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讨论空间。
3.5、作业
作业有两种,第一种属于需要分析研究及讨论性的作业,是完成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力。第二种是总结归纳性作业。主要是对任务的总结,对完成成果的说明等。
总之,行动导向课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动方式有巨大的优越性,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为祖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