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规模发展,集团资金管理问题是企业集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集团采用资金集中管理的手段,可有效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对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析,为企业集团完善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管理效率,解决企业集团资金问题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资源配置
一、资金集中管理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极具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为了监督成员企业的资金流量、流向和存量,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集团内部资金的融通效率,一般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资金的集中管理可实现多种效果:
(一)降低资金成本
各成员企业在经营内容上的差别及对资金流的需求差别会造成资金的盈余或短缺。各企业会分别持有大量资金或向外部贷款以保证流动性,前者存在资金浪费,后者有较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整个集团内部融通资金以调剂余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二)降低融资成本
集团籍资金的集中实现集中融资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难、成本高,并缺乏其他融资途径(股票、债券),企业集团在融资方面上的规模优势更加明显。
(三)加速资金周转
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减少资金划拨的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和周转速度。另外,集中融资也省却了各成员企业分别进行外部融资谈判时的繁杂程序和交易费用。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由于各个企业集团在经营内容、成长阶段的关系,资金管理水平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资金管理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下面简述几种模式:
(一)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中,企业集团所有的现金收付都集中在集团的财务部门,各成员企业不单独设立账号。这种高度集权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助于从整体角度管理和运用资金,但缺乏灵活性,支付时间延长,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能力的提高。
(二)结算中心模式
集团公司在总部财务部设置“结算中心”这一职能机构,统一管控整个集团的资金流,承办成员企业的现金收付结算业务:各成员企业在结算中心开立内部账户(通常是二级账户);结算中心及时了解并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结算中心核定并统一拨付各成员单位因业务需要产生的现金需求;结算中心统一调度资金,结算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结算中心统一对外筹措资金。
根据功能上的不同划分:单一划款型的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型的结算中心、内部往来型的结算中心和虚拟型结算中心,并具有账户管理、资金监管、资金集中、结算、融资及理财等多种职能。因其模式形式多样灵活,适用性广,实现了分权、集权结合。不足之处是因各企业需求不同需要比较精确的资金预算的支撑。
(三)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较结算中心更为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各成员企业与集团总部是一种贷款管理关系,它们各自享有资金经营权和决策权,对贷款有权按用途自行安排使用,但是成员企业必须在内部银行开设账户,其在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通过内部银行办理往来结算,各成员企业一般不直接对外进行结算。内部银行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发行自己的支票、货币。对外融资由内部银行统一进行。成员企业对用内部银行的资金使用为有偿使用,利率由内部银行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都低于银行利率。
通过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与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到集团内部资金管理中,内部银行模式在允许成员企业独立核算,进而保证其经营动力和灵活性的同时,通过内部资金的有偿使用(设定利率)和有效结算,吸纳了闲散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此过程中各成员企业在内部银行资金数据为企业集团的决策提供了依据。总体来说,企业集团内部银行实现了结算中心、贷款中心、和监管中心的功能。不足之处,由于资金的极端集中,各成员企业的存量资金减少,各金融机构因利少支撑不足,造成回笼资金的渠道的运营困难。
(四)财务公司模式
集团财务公司是以集团总部出资组建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作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它在集团公司资金结算量到一定水平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才能组建。财务公司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转账;可以吸收集团成员存款,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外担保、资信调查、投资咨询等;它具有同业拆借、有价证券交易等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还可利用集团内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成立财务公司可以使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市场化,保证成员企业财权、经营权、决策权同时,对其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运用。相比于其他资金管理模式,财务公司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对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收益。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选择
以上四种模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各个集团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发展初期,由于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水平较低,资金供给渠道有限,此时应发挥财务的协同效应,采取集权式资金管理模式。在成长期,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因而具备了一定的放权空间,但其外部资金供给状况与前期类似,所以集权仍将为其主导,并逐渐向分权式的管理方式过渡。在成熟期,企业集团的资金供求趋于稳定,并且资金供给渠道增,管理水平日趋成熟,此时企业应采用分权式的资金管理模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财务公司,以在保证资金管理效率和投融资效率的同时,提高成员企业的经营动力和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集团的资金需要集中到总部统一进行管理,以提高集团对外部资金的融资能力和对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闵庆超.关注企业现金流之对策探讨.
[2]石小明.试论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任斐.资金集中管理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启示.
作者简介:齐晓密(196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财务主管、资深纳税筹划师,主要从事财务事务及审计咨询。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资源配置
一、资金集中管理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极具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为了监督成员企业的资金流量、流向和存量,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集团内部资金的融通效率,一般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资金的集中管理可实现多种效果:
(一)降低资金成本
各成员企业在经营内容上的差别及对资金流的需求差别会造成资金的盈余或短缺。各企业会分别持有大量资金或向外部贷款以保证流动性,前者存在资金浪费,后者有较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整个集团内部融通资金以调剂余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二)降低融资成本
集团籍资金的集中实现集中融资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难、成本高,并缺乏其他融资途径(股票、债券),企业集团在融资方面上的规模优势更加明显。
(三)加速资金周转
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减少资金划拨的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和周转速度。另外,集中融资也省却了各成员企业分别进行外部融资谈判时的繁杂程序和交易费用。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由于各个企业集团在经营内容、成长阶段的关系,资金管理水平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资金管理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下面简述几种模式:
(一)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中,企业集团所有的现金收付都集中在集团的财务部门,各成员企业不单独设立账号。这种高度集权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助于从整体角度管理和运用资金,但缺乏灵活性,支付时间延长,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能力的提高。
(二)结算中心模式
集团公司在总部财务部设置“结算中心”这一职能机构,统一管控整个集团的资金流,承办成员企业的现金收付结算业务:各成员企业在结算中心开立内部账户(通常是二级账户);结算中心及时了解并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结算中心核定并统一拨付各成员单位因业务需要产生的现金需求;结算中心统一调度资金,结算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结算中心统一对外筹措资金。
根据功能上的不同划分:单一划款型的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型的结算中心、内部往来型的结算中心和虚拟型结算中心,并具有账户管理、资金监管、资金集中、结算、融资及理财等多种职能。因其模式形式多样灵活,适用性广,实现了分权、集权结合。不足之处是因各企业需求不同需要比较精确的资金预算的支撑。
(三)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是较结算中心更为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各成员企业与集团总部是一种贷款管理关系,它们各自享有资金经营权和决策权,对贷款有权按用途自行安排使用,但是成员企业必须在内部银行开设账户,其在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通过内部银行办理往来结算,各成员企业一般不直接对外进行结算。内部银行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发行自己的支票、货币。对外融资由内部银行统一进行。成员企业对用内部银行的资金使用为有偿使用,利率由内部银行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都低于银行利率。
通过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与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到集团内部资金管理中,内部银行模式在允许成员企业独立核算,进而保证其经营动力和灵活性的同时,通过内部资金的有偿使用(设定利率)和有效结算,吸纳了闲散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此过程中各成员企业在内部银行资金数据为企业集团的决策提供了依据。总体来说,企业集团内部银行实现了结算中心、贷款中心、和监管中心的功能。不足之处,由于资金的极端集中,各成员企业的存量资金减少,各金融机构因利少支撑不足,造成回笼资金的渠道的运营困难。
(四)财务公司模式
集团财务公司是以集团总部出资组建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作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它在集团公司资金结算量到一定水平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才能组建。财务公司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转账;可以吸收集团成员存款,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比如对外担保、资信调查、投资咨询等;它具有同业拆借、有价证券交易等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还可利用集团内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成立财务公司可以使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市场化,保证成员企业财权、经营权、决策权同时,对其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运用。相比于其他资金管理模式,财务公司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对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收益。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选择
以上四种模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各个集团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发展初期,由于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水平较低,资金供给渠道有限,此时应发挥财务的协同效应,采取集权式资金管理模式。在成长期,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因而具备了一定的放权空间,但其外部资金供给状况与前期类似,所以集权仍将为其主导,并逐渐向分权式的管理方式过渡。在成熟期,企业集团的资金供求趋于稳定,并且资金供给渠道增,管理水平日趋成熟,此时企业应采用分权式的资金管理模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财务公司,以在保证资金管理效率和投融资效率的同时,提高成员企业的经营动力和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集团的资金需要集中到总部统一进行管理,以提高集团对外部资金的融资能力和对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闵庆超.关注企业现金流之对策探讨.
[2]石小明.试论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任斐.资金集中管理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启示.
作者简介:齐晓密(196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财务主管、资深纳税筹划师,主要从事财务事务及审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