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成功与胜利也一定是有必然性的理由的。围绕战略与执行力的缺位,这是从根本上改变国内ERP软件厂商劣势地位的切入点。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ERP软件业热热闹闹。处于旗手位置的用友、金蝶分别在高冲低打后不约而同地调低了其高端市场业务而锣鼓齐鸣地向两年前挥手告别的低端市场发起了新的冲锋。但股市却没配合他们的号角,并没有因此而追捧,金蝶的股票甚至因其一再拖延年报发布而被压到1元股的层次上。看上去,风光的国内ERP软件厂商在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并不顺风顺水。
与此相反,原先普遍不被看好的SAP中小企业业务却在外界质疑中,沉寂了一年后,突然宣布突破了200家客户,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很多诸如QAD,FOURTH SHIFT等爷爷级厂商在大家都扼腕叹息其老态龙钟时,却老树新花地稳健发展着。为什么曾经普遍认为中国的ERP市场将会“收归国有”的预测再次失效?
两条不同的幸福曲线
中国的ERP发展史其实是由国内和国外厂商分别描绘成的。国内厂商的早期发展大多借助项目开发,这一点和SAP类似,但是缺乏经验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国内厂商不久就陷入了项目开发的泥潭而大多偃旗息鼓了。真正采得中国ERP市场果子的财务软件的厂商,利用特殊的历史机遇,在积累庞大客户和资金的同时,他们依靠国内中小客户的需求低、预算少的特点以性价比和全国网络的就近服务的战略优势狂扫了中小市场,并利用营业收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有者。
而国外厂商在中国的业务开拓却是不急不忙地,中国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战略性的新市场。就在SAP宣布在中国的营业收入突破5亿这个业内天文数字时,他的领导人却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回收了前期的市场投入而已。这些国外厂商们似乎从来不热衷于每年百分之几百的跨越式发展,而是秉承“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稳步上升。这也许和他们的发展轨迹有关,很多国外厂商在其20年左右的历史中,都可以自豪地宣称从没有过一个季度的亏损记录!
从国内外厂商在国内的发展变化和各自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不同的幸福曲线。国内厂商的K线图明显具有先阳后阴的特征,好像噘起了小嘴。而国外厂商的K线图却是先阴后阳,正在微笑地看着自己的收获。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本土作战如此不利?难道真的是八国联军的船坚炮利?
笔墨官司秀给谁看
不可否认,我们国内厂商的技术水平的确不高,但真正影响幸福曲线的并不是我们的大刀长矛,而是思维模式的差异。
国外厂商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有群体性特征,他们表现出稳健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在ERP之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些厂商还自称为MRPII供应商。这份诚恳取得了很多客户的嘉许。而国内厂商对于ERP理论的“推陈出新”的确是功不可没,IRP、eRP、ERP……幸亏英文只有26个字母,这场笔墨官司才渐渐安静了下来。国外厂商的战术执行力之强是令人敬畏的,老外的计划观念往往是雷打不动地执行全年计划,而在中国更是允许多年的亏损而继续加大投入,这种战术执行力的顽强已经成为国外厂商的战略性优势之一。反观国内厂商,每年的全国巡展或发布会都在宣布新的市场计划,每隔半年就有新的思路,而营销高层换马灯似的变化,这一切都在短期行为的思维下进行着类似于掷骰子似的活动。
跳出ERP层面,我们甚至可以在哲学高度找到答案。结构主义是西方一大思想流派,其思想的出发点是肯定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結构,而结构可以决定一切。这一思想在各个领域都影响深远,比如:生物学的结构决定功能理论、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行为理论、人类学的性格决定命运理论等等都是结构主义的具体学科体现,因此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结果。国内外厂商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差异并不是单个案例,其普遍性的表现具有结构性特点,因而决定了其最终表现和幸福曲线的不同。
而从实践层面看,我们目睹了现阶段的两种厂商的市场表现,从此结果逆向推理,无需过多论证,便可以发现国内厂商在战略和执行力上均有不足,而这两者的不足已经显性地表现出来,典型的就是以用友和金蝶为首的厂商股票价格的下滑,投资人的信心缺位说明了一切问题。
无论作为从业人员还是国人身份,我们都由衷地盼望国内厂商可以真正撑起民族软件业的大旗,并最终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向国外输出中国式的管理与软件。但是如何实现是一个摆在世纪初的理论界与产业界共同的话题,我们相信依托中国不可逆转的经济崛起和民族复兴,中国的ERP软件厂商最终将赢取市场的胜利。
“厚黑学”又何妨
不过,正如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成功与胜利也一定是有必然性的理由的。围绕战略与执行力的缺位,这是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厂商劣势地位的切入点。
正确的战略是关键的一步。而战略的制定可以借鉴实用主义的思路。实用主义是西方典型的基于目的论思想的理论与方法论,众所周知(或者称为臭名昭著)的君主论与厚黑学都是具体的反面代表。但是国内厂商可以大胆借鉴实用主义的正面思想,把面向目标以成功为目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而不是动辄“民族产业”的口号,背上不必要的包袱,相信随着企业的成功,“民族产业”的光荣梦想也会水到渠成。战略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更不是大跃进式的喊口号与满腔热情。大家都知道一个名为“南辕北辙”的故事,套用在战略领域,它其实说明了战略的制定决定了业务发展的方向,方向的正确性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国内软件厂商的战略不应该以“赶超”国外先进水平为目标,而应该以有效市场占有率和财务指标为目标,这样在战术上才会避免大量的、空洞的营销活动和“造字”运动的发生。
而光有战略是不解决所有问题的,否则,一个公司只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即可。这就回到了另一个主题——执行力。《执行力》和《没有任何借口》都是红得发紫的管理畅销书,单单从其流行的本身就可以证明执行力在当前企业界的兴趣指数和难度指数,不然不会有如此卓越的发行表现,这些和书中的主要观点都可以证明执行力是保障战略实现的最重要因素。
反观之,当前实践与理论界对于战略论的静态性都存在普遍的疑问,战略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在一切以结果为衡量的最终标准的产业界,已经逐渐达成新的共识,即执行力有时被认为甚至是高于战略的成功因素。因此,如果要给正在隐隐作痛的国内ERP软件厂商开一副药方的话,那就是执行力。执行力改善的突破关键在于正确的战略和团结强有力的中层团队。这就是破解国产ERP软件厂商困境迷局的终极答案!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ERP软件业热热闹闹。处于旗手位置的用友、金蝶分别在高冲低打后不约而同地调低了其高端市场业务而锣鼓齐鸣地向两年前挥手告别的低端市场发起了新的冲锋。但股市却没配合他们的号角,并没有因此而追捧,金蝶的股票甚至因其一再拖延年报发布而被压到1元股的层次上。看上去,风光的国内ERP软件厂商在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并不顺风顺水。
与此相反,原先普遍不被看好的SAP中小企业业务却在外界质疑中,沉寂了一年后,突然宣布突破了200家客户,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很多诸如QAD,FOURTH SHIFT等爷爷级厂商在大家都扼腕叹息其老态龙钟时,却老树新花地稳健发展着。为什么曾经普遍认为中国的ERP市场将会“收归国有”的预测再次失效?
两条不同的幸福曲线
中国的ERP发展史其实是由国内和国外厂商分别描绘成的。国内厂商的早期发展大多借助项目开发,这一点和SAP类似,但是缺乏经验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国内厂商不久就陷入了项目开发的泥潭而大多偃旗息鼓了。真正采得中国ERP市场果子的财务软件的厂商,利用特殊的历史机遇,在积累庞大客户和资金的同时,他们依靠国内中小客户的需求低、预算少的特点以性价比和全国网络的就近服务的战略优势狂扫了中小市场,并利用营业收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有者。
而国外厂商在中国的业务开拓却是不急不忙地,中国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战略性的新市场。就在SAP宣布在中国的营业收入突破5亿这个业内天文数字时,他的领导人却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回收了前期的市场投入而已。这些国外厂商们似乎从来不热衷于每年百分之几百的跨越式发展,而是秉承“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稳步上升。这也许和他们的发展轨迹有关,很多国外厂商在其20年左右的历史中,都可以自豪地宣称从没有过一个季度的亏损记录!
从国内外厂商在国内的发展变化和各自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不同的幸福曲线。国内厂商的K线图明显具有先阳后阴的特征,好像噘起了小嘴。而国外厂商的K线图却是先阴后阳,正在微笑地看着自己的收获。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本土作战如此不利?难道真的是八国联军的船坚炮利?
笔墨官司秀给谁看
不可否认,我们国内厂商的技术水平的确不高,但真正影响幸福曲线的并不是我们的大刀长矛,而是思维模式的差异。
国外厂商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有群体性特征,他们表现出稳健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在ERP之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些厂商还自称为MRPII供应商。这份诚恳取得了很多客户的嘉许。而国内厂商对于ERP理论的“推陈出新”的确是功不可没,IRP、eRP、ERP……幸亏英文只有26个字母,这场笔墨官司才渐渐安静了下来。国外厂商的战术执行力之强是令人敬畏的,老外的计划观念往往是雷打不动地执行全年计划,而在中国更是允许多年的亏损而继续加大投入,这种战术执行力的顽强已经成为国外厂商的战略性优势之一。反观国内厂商,每年的全国巡展或发布会都在宣布新的市场计划,每隔半年就有新的思路,而营销高层换马灯似的变化,这一切都在短期行为的思维下进行着类似于掷骰子似的活动。
跳出ERP层面,我们甚至可以在哲学高度找到答案。结构主义是西方一大思想流派,其思想的出发点是肯定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結构,而结构可以决定一切。这一思想在各个领域都影响深远,比如:生物学的结构决定功能理论、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行为理论、人类学的性格决定命运理论等等都是结构主义的具体学科体现,因此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结果。国内外厂商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差异并不是单个案例,其普遍性的表现具有结构性特点,因而决定了其最终表现和幸福曲线的不同。
而从实践层面看,我们目睹了现阶段的两种厂商的市场表现,从此结果逆向推理,无需过多论证,便可以发现国内厂商在战略和执行力上均有不足,而这两者的不足已经显性地表现出来,典型的就是以用友和金蝶为首的厂商股票价格的下滑,投资人的信心缺位说明了一切问题。
无论作为从业人员还是国人身份,我们都由衷地盼望国内厂商可以真正撑起民族软件业的大旗,并最终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向国外输出中国式的管理与软件。但是如何实现是一个摆在世纪初的理论界与产业界共同的话题,我们相信依托中国不可逆转的经济崛起和民族复兴,中国的ERP软件厂商最终将赢取市场的胜利。
“厚黑学”又何妨
不过,正如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成功与胜利也一定是有必然性的理由的。围绕战略与执行力的缺位,这是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厂商劣势地位的切入点。
正确的战略是关键的一步。而战略的制定可以借鉴实用主义的思路。实用主义是西方典型的基于目的论思想的理论与方法论,众所周知(或者称为臭名昭著)的君主论与厚黑学都是具体的反面代表。但是国内厂商可以大胆借鉴实用主义的正面思想,把面向目标以成功为目的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而不是动辄“民族产业”的口号,背上不必要的包袱,相信随着企业的成功,“民族产业”的光荣梦想也会水到渠成。战略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更不是大跃进式的喊口号与满腔热情。大家都知道一个名为“南辕北辙”的故事,套用在战略领域,它其实说明了战略的制定决定了业务发展的方向,方向的正确性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国内软件厂商的战略不应该以“赶超”国外先进水平为目标,而应该以有效市场占有率和财务指标为目标,这样在战术上才会避免大量的、空洞的营销活动和“造字”运动的发生。
而光有战略是不解决所有问题的,否则,一个公司只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即可。这就回到了另一个主题——执行力。《执行力》和《没有任何借口》都是红得发紫的管理畅销书,单单从其流行的本身就可以证明执行力在当前企业界的兴趣指数和难度指数,不然不会有如此卓越的发行表现,这些和书中的主要观点都可以证明执行力是保障战略实现的最重要因素。
反观之,当前实践与理论界对于战略论的静态性都存在普遍的疑问,战略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在一切以结果为衡量的最终标准的产业界,已经逐渐达成新的共识,即执行力有时被认为甚至是高于战略的成功因素。因此,如果要给正在隐隐作痛的国内ERP软件厂商开一副药方的话,那就是执行力。执行力改善的突破关键在于正确的战略和团结强有力的中层团队。这就是破解国产ERP软件厂商困境迷局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