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因此,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进行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简要概述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
“合成与指挥”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合唱教学工作中运用的主要学科知识。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合唱基础理论及基本技巧作出详细的指导,使得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合唱普及率较低,中小学中合唱教学开展现状令人堪忧,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关。本文从教学模式、教育性及师资三个方面概述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唱与指挥”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合唱与指挥”教学中仍旧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开展模式,从而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兴趣及参与度降低,并且在课堂中缺乏实操演练项目,主要以教师的理论传授为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合唱与指挥编排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中小学合唱与指挥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合唱与指挥”教学中教材欠缺教育性
在教材及教学内容方面,高校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中教育性缺失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中缺乏针对于中小学生变声及相关特征的介绍,选取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大都适合专业合唱活动,对中小学教育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巧提及甚少。
(三)“合唱与指挥”教学中专业教师欠缺
“合唱与指挥”是音乐专业教学中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从业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与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就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而言,“合唱与指挥”课程并未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而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代为负责,导致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学侧重点的偏失,从而造成学生只注重合唱技巧而忽略合唱指挥的实操性,很难胜任合唱与指挥具体编排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除了要实现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要求,还要緊跟时代步伐,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学生自身的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兼顾三个方面,即合唱部分教学、指挥部分教学和合唱与指挥实操演练。既要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侧重学生组建合唱队、开展合唱排练的实操能力。例如,在合唱与指挥实践实践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选取具有时代特性的曲目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经典合唱曲目《走进新时代》为例,首先教师讲解其中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知识储备进行二次创作;其次,在二次创作过程中要完成对历史进程、地域区别及新时期时代特征的调研,以确保改编曲目的时代性;最后,要求学生自行组织改编曲目的指挥排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领会指挥及组建合唱队的要领。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的学方法,引进探究式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与指挥”具体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激发其各方面潜能。例如,在《蓝色多瑙河》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合唱曲目的相关背景信息及播放作品,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歌曲的历史背景及合唱实惠过程中诸如速度、情绪及指挥技巧方面进行讨论。同时,建立交流共享平台,成立微信讨论组或者论坛讨论组,针对相关问题及优秀作品进行讨论与分享。
(三)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项目
“合唱与指挥”教学设计其他学科知识,具有超强的综合性,其中涉及视唱练耳、乐理、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对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及综合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考核方式上要扬弃传统考试为主的模式,适当地加入相关实践活动。例如,具体考评方式可设定为三个部分:第一,考试成绩,教师将乐理知识,合唱技巧及指挥方式与技巧通过笔试形式进行;第二,增设平时成绩打分,针对视听练耳部分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采取一定比例计人期末成绩;第三,增设实践项目考核,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曲目的合唱与组合编排,要求学生演唱相关曲目并进行指挥试练,之后上交编排策划书。
三、结语
教学改革要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只有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高校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中要通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合唱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
“合成与指挥”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合唱教学工作中运用的主要学科知识。其在教学过程中对合唱基础理论及基本技巧作出详细的指导,使得学生切实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合唱普及率较低,中小学中合唱教学开展现状令人堪忧,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关。本文从教学模式、教育性及师资三个方面概述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唱与指挥”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合唱与指挥”教学中仍旧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开展模式,从而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兴趣及参与度降低,并且在课堂中缺乏实操演练项目,主要以教师的理论传授为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合唱与指挥编排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中小学合唱与指挥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合唱与指挥”教学中教材欠缺教育性
在教材及教学内容方面,高校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中教育性缺失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中缺乏针对于中小学生变声及相关特征的介绍,选取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大都适合专业合唱活动,对中小学教育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巧提及甚少。
(三)“合唱与指挥”教学中专业教师欠缺
“合唱与指挥”是音乐专业教学中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从业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与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就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现状而言,“合唱与指挥”课程并未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而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代为负责,导致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学侧重点的偏失,从而造成学生只注重合唱技巧而忽略合唱指挥的实操性,很难胜任合唱与指挥具体编排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除了要实现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要求,还要緊跟时代步伐,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学生自身的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兼顾三个方面,即合唱部分教学、指挥部分教学和合唱与指挥实操演练。既要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侧重学生组建合唱队、开展合唱排练的实操能力。例如,在合唱与指挥实践实践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选取具有时代特性的曲目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经典合唱曲目《走进新时代》为例,首先教师讲解其中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及知识储备进行二次创作;其次,在二次创作过程中要完成对历史进程、地域区别及新时期时代特征的调研,以确保改编曲目的时代性;最后,要求学生自行组织改编曲目的指挥排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领会指挥及组建合唱队的要领。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的学方法,引进探究式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与指挥”具体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激发其各方面潜能。例如,在《蓝色多瑙河》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合唱曲目的相关背景信息及播放作品,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歌曲的历史背景及合唱实惠过程中诸如速度、情绪及指挥技巧方面进行讨论。同时,建立交流共享平台,成立微信讨论组或者论坛讨论组,针对相关问题及优秀作品进行讨论与分享。
(三)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项目
“合唱与指挥”教学设计其他学科知识,具有超强的综合性,其中涉及视唱练耳、乐理、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对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及综合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考核方式上要扬弃传统考试为主的模式,适当地加入相关实践活动。例如,具体考评方式可设定为三个部分:第一,考试成绩,教师将乐理知识,合唱技巧及指挥方式与技巧通过笔试形式进行;第二,增设平时成绩打分,针对视听练耳部分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采取一定比例计人期末成绩;第三,增设实践项目考核,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曲目的合唱与组合编排,要求学生演唱相关曲目并进行指挥试练,之后上交编排策划书。
三、结语
教学改革要随着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只有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高校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中要通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合唱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