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构成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部因素较为复杂,客观地分析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破除畏难情绪,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需要开展创新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素质 内部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起激励强化作用,但内因更为重要和根本。本文将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部要素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确立起着导向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方向,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志向、意志和勇气转向有利于国家振兴的学习和研究上来。
第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其实是一个缺乏理想的人。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重大使命,尽快确立人生目标。我们应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社会理想中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连续性,并且要不断强化,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巩固教育成果,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具体说来,教育方法应从灌输式逐渐转为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需,充分挖掘大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我们应努力创造一种与大学生社会地位相符的环境机制,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主动挑起社会发展重担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各种关系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行为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它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激发力量,是推动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使社会外在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道德需要的必要条件。个体的责任感反映着个体的价值取向,当个体情感与责任感相一致时,个体情感才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价值。大学教师应充分利用需要原则、期望理论、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等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发现自我中完善自我。
二、破除畏难情绪,培养大学生的坚韧精神
坚韧不拔、不骄不馁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宝贵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破除大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良好人格的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大学生永不服输的坚韧精神。
第一,破除大学生的创新畏难情绪。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是只有重大科研成果才称得上创新,包括知识的重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小制作、小发明等在内都属于创新范畴。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创新的内涵,是破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的前提和有效方法。原因之二是部分学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怀疑。可以说,正常人身上都蕴藏着创新的潜力,只不过大小不同。能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是破除大学生畏惧情绪和增强自信心的又一重要方法。
第二,用优秀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牢固树立“成才先成人,教书先育人”的教育观念。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育人作用,用优秀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一方面要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努力培养和造就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尤其在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时,要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必要时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宽广胸怀和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大学生的人格模式,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内在因素分析,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活动。从外在要素分析,就是在大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或赶超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审视自身的镜子,教师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完善他们的创新人格。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拼搏和坚韧精神,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创新不仅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坚韧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有魄力、有勇气、有自信、有冒险精神的表现。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是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的重要方法。对于人类总体活动而言,创新的结果大多是辉煌的,但创新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及时理解和支持。他们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战胜数不清的困难,同时也要等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一个有志于创新的人需要坚韧的精神,也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只有把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创新精神和科学基础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 优化知识结构,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体系不但可以打破专业领域的局限,而且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大学生吸收新知识、新内容,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应提供给大学生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要传授相关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在对比中思维,在思维中拓展,在拓展中创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大学生来讲,大量的知识要靠自学,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但今后很难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有用人才,就是目前也不能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第二,打破专业领域的局限,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多次指出,知识面狭窄是我国青年的一大缺陷。要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要让学生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这样,大学生不但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形成较为宽阔的思路,而且能拥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形成又博又专的合理知识结构。这既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内容。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学校学习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必须学会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及时更新那些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改革课程之间各自封闭的状态,精选教学内容,增加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的内容。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以适应目前各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三是重视知识结构体系或内容的重新组合。组合后的知识是否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标志着创新程度的高低。
第四,改革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改革,它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革过去各科自成系统、课程体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特点,改变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在教学体系上,由专业占绝对主导的单一体系,向兼容文化、道德、经济、环境等体系方向发展,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市场与经济、人文与艺术、环境与发展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必修与选修相互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高品味的校园文化熏陶相互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四、开展创新实践, 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与桥梁,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
第一,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富有想象力,也敢于创新,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大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能深化已有知识,提高专业素质,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科研中,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积累资料和检索运用资料的能力,试验研究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为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迫使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真枪实弹”的磨炼;通过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去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二,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有“所惑、所思、所悟”,把创新潜能转化为创新能力。一方面,我们要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鼓励学生创新,制订科技成果奖评比办法,制定关于学生科技基金申请的相关政策,对在科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优先评优评奖。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平台。学生的创新实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活动,需要有适当的载体和形式。学校要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成立创造发明协会和学生科技协会,并充分发挥这些科技社团的作用;依托校外企业、校内实验室建立创新基地,并组织学生利用基地进行创新创业,以这些平台为基础推动学生创新实践。
第三,大学生本人要树立实践成才观。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高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大学生要学会把社会工作与校园学习生活相结合,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大学生还要了解生产经营中的实际情况,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自觉学习,创新学习,使自身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刘良慧.教育观念的革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史承军.论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素质价值与关联.理论观察,2005(6).
[4]刘道玉.创新教育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钱同舟.论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2005(35).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素质 内部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起激励强化作用,但内因更为重要和根本。本文将对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部要素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确立起着导向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方向,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志向、意志和勇气转向有利于国家振兴的学习和研究上来。
第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其实是一个缺乏理想的人。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重大使命,尽快确立人生目标。我们应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社会理想中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连续性,并且要不断强化,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巩固教育成果,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具体说来,教育方法应从灌输式逐渐转为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需,充分挖掘大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我们应努力创造一种与大学生社会地位相符的环境机制,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主动挑起社会发展重担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第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各种关系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行为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它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激发力量,是推动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使社会外在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道德需要的必要条件。个体的责任感反映着个体的价值取向,当个体情感与责任感相一致时,个体情感才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价值。大学教师应充分利用需要原则、期望理论、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等因素,通过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发现自我中完善自我。
二、破除畏难情绪,培养大学生的坚韧精神
坚韧不拔、不骄不馁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宝贵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破除大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良好人格的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大学生永不服输的坚韧精神。
第一,破除大学生的创新畏难情绪。创新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是只有重大科研成果才称得上创新,包括知识的重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小制作、小发明等在内都属于创新范畴。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创新的内涵,是破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的前提和有效方法。原因之二是部分学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怀疑。可以说,正常人身上都蕴藏着创新的潜力,只不过大小不同。能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是破除大学生畏惧情绪和增强自信心的又一重要方法。
第二,用优秀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牢固树立“成才先成人,教书先育人”的教育观念。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育人作用,用优秀的人文精神培育大学生。一方面要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论,努力培养和造就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尤其在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时,要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必要时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宽广胸怀和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大学生的人格模式,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内在因素分析,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活动。从外在要素分析,就是在大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或赶超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审视自身的镜子,教师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完善他们的创新人格。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拼搏和坚韧精神,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创新不仅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坚韧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有魄力、有勇气、有自信、有冒险精神的表现。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是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的重要方法。对于人类总体活动而言,创新的结果大多是辉煌的,但创新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及时理解和支持。他们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战胜数不清的困难,同时也要等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一个有志于创新的人需要坚韧的精神,也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只有把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创新精神和科学基础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 优化知识结构,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体系不但可以打破专业领域的局限,而且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大学生吸收新知识、新内容,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应提供给大学生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要传授相关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在对比中思维,在思维中拓展,在拓展中创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大学生来讲,大量的知识要靠自学,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但今后很难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有用人才,就是目前也不能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第二,打破专业领域的局限,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多次指出,知识面狭窄是我国青年的一大缺陷。要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要让学生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广泛涉猎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这样,大学生不但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形成较为宽阔的思路,而且能拥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形成又博又专的合理知识结构。这既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内容。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学校学习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必须学会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及时更新那些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改革课程之间各自封闭的状态,精选教学内容,增加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的内容。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以适应目前各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三是重视知识结构体系或内容的重新组合。组合后的知识是否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标志着创新程度的高低。
第四,改革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深层次改革,它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改革过去各科自成系统、课程体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特点,改变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在教学体系上,由专业占绝对主导的单一体系,向兼容文化、道德、经济、环境等体系方向发展,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市场与经济、人文与艺术、环境与发展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必修与选修相互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高品味的校园文化熏陶相互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四、开展创新实践, 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实现创新目标的手段与桥梁,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
第一,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富有想象力,也敢于创新,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大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能深化已有知识,提高专业素质,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教学科研中,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积累资料和检索运用资料的能力,试验研究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为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迫使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进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真枪实弹”的磨炼;通过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去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二,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有“所惑、所思、所悟”,把创新潜能转化为创新能力。一方面,我们要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鼓励学生创新,制订科技成果奖评比办法,制定关于学生科技基金申请的相关政策,对在科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优先评优评奖。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平台。学生的创新实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活动,需要有适当的载体和形式。学校要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成立创造发明协会和学生科技协会,并充分发挥这些科技社团的作用;依托校外企业、校内实验室建立创新基地,并组织学生利用基地进行创新创业,以这些平台为基础推动学生创新实践。
第三,大学生本人要树立实践成才观。大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高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大学生要学会把社会工作与校园学习生活相结合,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大学生还要了解生产经营中的实际情况,了解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自觉学习,创新学习,使自身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刘良慧.教育观念的革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史承军.论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素质价值与关联.理论观察,2005(6).
[4]刘道玉.创新教育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钱同舟.论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