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谈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钱梦龙就是在用心走进文本。教学设计就是要用心关注文本,反反复复地想。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三“会”开始。
一、会看篇名,巧领全文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没有关注文章题目的习惯。文章的题目是作者或编者煞费苦心、精心确定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文章体裁,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思想等,是一堂课的切入点、教学的突破点。比如像《藤野先生》、《我的第一本书》、《雪》、《喂——出来》等一类文题,可从文题入手快速了解写作对象,同时有效提出预设问题: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值得我去怀念?我的第一本书是指我拿到的第一本书吗?“第一本书”仅仅是指书吗,还有什么其它的含义?《雪》一课可提出,文中写了几种雪?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喂——出来”这句话为什么要喊?真的有什么“出来”了吗?像《雷电颂》《敬畏自然》一类的文题可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颂”字体现了散文文体,写出了作者对雷电的赞颂之情,顺势可提出为什么要赞颂雷电的问题。“敬畏”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重之情,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像《再塑生命》、《俗世奇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类的文题,我们要学会抓其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再”塑生命,什么样的生命需要“再”塑?“再”塑出的生命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俗世奇人到底怎样“奇”?罗布泊为什么是仙湖?它又是怎样消逝的呢?文章的题目是作者匠心所为,教师更应体味匠心的妙处。从文题探究入手,提领全文的教学,以“一枝红杏”知“满园春色”。
二、会抓细节,巧寻墨香
洪镇涛老师说过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的话,“拈精取要”就包括关注细节。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发现文中对藤野先生声音的描写很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抑扬顿挫声(共出现三次):“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第二类为和蔼声:“向我和蔼的说道”。第三类为叹息声(共有两次):“叹息道”“他叹息说”。对藤野说话声音的注意让我产生了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循声“找”人,藤野的形象跃然于字间。在进行《台阶》教学时,我抓住几个动词探量“台阶”的分量。通过对“背”“坐”“托”“磕”等几个细节动作的把握,一个朴实勤劳的父亲,一个希望改变精神地位的中国农民形象就走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我曾在听了两堂《泥人张》的课后感到泥人张“奇”得不够味,原来是因为授课教师对文中细节的把握及处理不到位。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就使整堂课的教学支离破碎,流于表面。我在反复研读后觉得要分析好泥人张的形象,应抓住两个关键字进行分析,其一就是“捏”字。由“捏”字寻细节,顿觉一根生“千枝”,“千枝”皆出“奇”。在哪里捏?袖子里。什么时候捏?边饮酒边捏。用什么捏?用鞋底的泥捏。为什么隔两丈远海张五就看出捏的是他?逼真。捏得多大?比核桃还小。这些细节都可看出其手艺奇。而为什么要捏?为什么捏完要卖?则可看出其个性奇。其二是“没”字。“没第二”“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泥人张听赛没听”“泥人张头都没回”“泥人是没了”。几处“没”的语句,更使泥人张“奇”得与众不同。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是课堂的灵魂。在45分钟里求高效,就要删繁去简,做到对文本内容的精确取舍,同时在教学中求实效就必须要关注细节。教学设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课堂只是花瓶式的课堂,不能长出青枝绿叶。停留在简单的内容理解、情感分析的课堂,永远都是苍白无力的课堂。我们就是要在教学课堂上开出“细节”之花,有“细”才能教得实,学生才能学得实。关注文章的细节教学,教师就会有更深入的思考,有更精细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会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巧设计
语文课不应仅是单篇课文的材料分析式学习,语文课文的讲授应与练习题中的课外阅读分析有所区别。作为以单元编排教学内容的课文课本,在教学中应体现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第二单元为形象把握,注重朗读;第三单元为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第四单元为关注民俗,感受生活乐趣;第五单元为领会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生的追求;第六单元为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把握了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就会形成教学基本的思路:第一单元把握“情”;第二单元把握“形象”;第三单元把握“生态”;第四单元把握“民俗”;第五单元把握“追求”;第六单元把握“游记”。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是“单打独斗”,没有单元目标概念,导致教学中出现随意解读文本,游离单元教学之外的现象。如在讲授《大雁归来》一课时,一位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品位上,而在品味中教师让学生感受大雁的美丽,感受春天的魅力,全然丢掉了“生态问题”。在《端午的鸭蛋》一文教学时,教师把情感归纳为回忆母亲和童年趣事,全然不顾“感受民俗”的教学目标。应该说回忆母亲和童年趣事是情感的一部分,而作者为什么会回忆母亲,为什么作者的童年会有这么多的趣事呢,其实是因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在教学中会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会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出语文课本单元教学的作用。
[作者通联:浙江海盐县实验中学]
一、会看篇名,巧领全文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没有关注文章题目的习惯。文章的题目是作者或编者煞费苦心、精心确定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文章体裁,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思想等,是一堂课的切入点、教学的突破点。比如像《藤野先生》、《我的第一本书》、《雪》、《喂——出来》等一类文题,可从文题入手快速了解写作对象,同时有效提出预设问题: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值得我去怀念?我的第一本书是指我拿到的第一本书吗?“第一本书”仅仅是指书吗,还有什么其它的含义?《雪》一课可提出,文中写了几种雪?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喂——出来”这句话为什么要喊?真的有什么“出来”了吗?像《雷电颂》《敬畏自然》一类的文题可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颂”字体现了散文文体,写出了作者对雷电的赞颂之情,顺势可提出为什么要赞颂雷电的问题。“敬畏”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重之情,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像《再塑生命》、《俗世奇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类的文题,我们要学会抓其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再”塑生命,什么样的生命需要“再”塑?“再”塑出的生命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俗世奇人到底怎样“奇”?罗布泊为什么是仙湖?它又是怎样消逝的呢?文章的题目是作者匠心所为,教师更应体味匠心的妙处。从文题探究入手,提领全文的教学,以“一枝红杏”知“满园春色”。
二、会抓细节,巧寻墨香
洪镇涛老师说过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的话,“拈精取要”就包括关注细节。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发现文中对藤野先生声音的描写很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抑扬顿挫声(共出现三次):“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第二类为和蔼声:“向我和蔼的说道”。第三类为叹息声(共有两次):“叹息道”“他叹息说”。对藤野说话声音的注意让我产生了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循声“找”人,藤野的形象跃然于字间。在进行《台阶》教学时,我抓住几个动词探量“台阶”的分量。通过对“背”“坐”“托”“磕”等几个细节动作的把握,一个朴实勤劳的父亲,一个希望改变精神地位的中国农民形象就走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我曾在听了两堂《泥人张》的课后感到泥人张“奇”得不够味,原来是因为授课教师对文中细节的把握及处理不到位。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就使整堂课的教学支离破碎,流于表面。我在反复研读后觉得要分析好泥人张的形象,应抓住两个关键字进行分析,其一就是“捏”字。由“捏”字寻细节,顿觉一根生“千枝”,“千枝”皆出“奇”。在哪里捏?袖子里。什么时候捏?边饮酒边捏。用什么捏?用鞋底的泥捏。为什么隔两丈远海张五就看出捏的是他?逼真。捏得多大?比核桃还小。这些细节都可看出其手艺奇。而为什么要捏?为什么捏完要卖?则可看出其个性奇。其二是“没”字。“没第二”“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泥人张听赛没听”“泥人张头都没回”“泥人是没了”。几处“没”的语句,更使泥人张“奇”得与众不同。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是课堂的灵魂。在45分钟里求高效,就要删繁去简,做到对文本内容的精确取舍,同时在教学中求实效就必须要关注细节。教学设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课堂只是花瓶式的课堂,不能长出青枝绿叶。停留在简单的内容理解、情感分析的课堂,永远都是苍白无力的课堂。我们就是要在教学课堂上开出“细节”之花,有“细”才能教得实,学生才能学得实。关注文章的细节教学,教师就会有更深入的思考,有更精细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会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巧设计
语文课不应仅是单篇课文的材料分析式学习,语文课文的讲授应与练习题中的课外阅读分析有所区别。作为以单元编排教学内容的课文课本,在教学中应体现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第二单元为形象把握,注重朗读;第三单元为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第四单元为关注民俗,感受生活乐趣;第五单元为领会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生的追求;第六单元为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把握了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就会形成教学基本的思路:第一单元把握“情”;第二单元把握“形象”;第三单元把握“生态”;第四单元把握“民俗”;第五单元把握“追求”;第六单元把握“游记”。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是“单打独斗”,没有单元目标概念,导致教学中出现随意解读文本,游离单元教学之外的现象。如在讲授《大雁归来》一课时,一位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品位上,而在品味中教师让学生感受大雁的美丽,感受春天的魅力,全然丢掉了“生态问题”。在《端午的鸭蛋》一文教学时,教师把情感归纳为回忆母亲和童年趣事,全然不顾“感受民俗”的教学目标。应该说回忆母亲和童年趣事是情感的一部分,而作者为什么会回忆母亲,为什么作者的童年会有这么多的趣事呢,其实是因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在教学中会把握单元教学目标,会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出语文课本单元教学的作用。
[作者通联:浙江海盐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