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素质教育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新课标的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了解新课标,认识新课标,增强课改的信心,提高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标实践的浪潮之中。下面,本人从新课标实施的角度,就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新课标的特点
1.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加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要求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青少年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又是增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2.新课标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新课标对课程限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都作出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它特别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内容。它要求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立足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3.新课标具有鲜明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标课程根据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明确规定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和健康教育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传统认识
在社会实践中,虽然广大教师,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受到普遍的尊重,体育教师被誉为培养健康体魄的建设者、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建筑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教师、忽视体育教学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认为搞体育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成绩的好坏不重要等,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体育经费短缺情况非常普遍,能配齐体育器材的学校寥寥无几,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另外,在经济效益为主的当今社会,无论参加何种类型的比赛都必须要报名费和参赛费,学校受到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只有当有把握夺取名次时才积极参加,而搞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非常大,得到的效益却很低,报酬与付出的劳动无法等同,教师的积极性也提高不起来。
学校重文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部分学生、家长乃至其他任课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有些学生文化成绩名列前茅而体育课的任务却不能正常完成,这样使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无法顺利完成,而这些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体现在行动上不认真,从而也导致体育教师积极性下降。这样,教学的双边活动就出现了故障,其正常运转也就出现困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形象。
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使体育教师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物质待遇、经济效益的差异,社会上的一些偏见等诸多因素导致体育教师的严重流失,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不稳定的队伍也就很难树立良好形象,进而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上好新课标体育课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开发和使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单纯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了。教师应加强多媒体的使用,把图文和声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概念外化、物化、直观化,减轻学生认知上的难度。如全国第二套学生广播体操的教学,我们不要只在室外体育课中进行教学,还可在室内观看录像,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一个全新的感知。特别是一些教学难点,如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教师是无法做到分解和慢动作进行示范的,这时就可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把过杆动作进行分解,把过杆过程慢放,使学生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动作概念。教师要学会自己制作课件,对于一些仅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可利用多媒体清晰地传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眼、耳、脑多维立体感知下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2.改善和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是有生命、有好恶、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处于被动甚至压抑状态,就难以发挥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健康、愉快的气氛和情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下锻炼,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教学过程显现出来的审美意向和创造性,用简练的“好”、“你这真棒”、“太好啦”等激励性词汇进行评价。如投篮教学中,只要学生一投进去就及时加以称赞“好球”;在教学支撑跳跃时,对于胆小的学生只要他们跳过,就及时给予“你太棒啦”的称赞等。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地获得心理满足。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3.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教师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身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又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与推广实施,增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的活跃性和教学实践的自主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标的特点
1.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加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要求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青少年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又是增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2.新课标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新课标对课程限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都作出了明确系统的规定。它特别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的内容。它要求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立足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3.新课标具有鲜明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课标课程根据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明确规定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和健康教育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传统认识
在社会实践中,虽然广大教师,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受到普遍的尊重,体育教师被誉为培养健康体魄的建设者、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建筑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教师、忽视体育教学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认为搞体育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成绩的好坏不重要等,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体育经费短缺情况非常普遍,能配齐体育器材的学校寥寥无几,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另外,在经济效益为主的当今社会,无论参加何种类型的比赛都必须要报名费和参赛费,学校受到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只有当有把握夺取名次时才积极参加,而搞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非常大,得到的效益却很低,报酬与付出的劳动无法等同,教师的积极性也提高不起来。
学校重文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部分学生、家长乃至其他任课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有些学生文化成绩名列前茅而体育课的任务却不能正常完成,这样使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无法顺利完成,而这些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体现在行动上不认真,从而也导致体育教师积极性下降。这样,教学的双边活动就出现了故障,其正常运转也就出现困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形象。
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使体育教师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物质待遇、经济效益的差异,社会上的一些偏见等诸多因素导致体育教师的严重流失,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不稳定的队伍也就很难树立良好形象,进而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上好新课标体育课的方法和措施
1.重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开发和使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单纯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了。教师应加强多媒体的使用,把图文和声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概念外化、物化、直观化,减轻学生认知上的难度。如全国第二套学生广播体操的教学,我们不要只在室外体育课中进行教学,还可在室内观看录像,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一个全新的感知。特别是一些教学难点,如背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教师是无法做到分解和慢动作进行示范的,这时就可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把过杆动作进行分解,把过杆过程慢放,使学生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动作概念。教师要学会自己制作课件,对于一些仅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容可利用多媒体清晰地传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眼、耳、脑多维立体感知下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2.改善和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是有生命、有好恶、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处于被动甚至压抑状态,就难以发挥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健康、愉快的气氛和情调,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下锻炼,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在教学过程显现出来的审美意向和创造性,用简练的“好”、“你这真棒”、“太好啦”等激励性词汇进行评价。如投篮教学中,只要学生一投进去就及时加以称赞“好球”;在教学支撑跳跃时,对于胆小的学生只要他们跳过,就及时给予“你太棒啦”的称赞等。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地获得心理满足。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3.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教师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合理使用情景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身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又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与推广实施,增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的活跃性和教学实践的自主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客观、灵活地对待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进行教学评价。要以快乐体育为主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