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张扬学生个性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张扬个性,就要教师适当引导,既要放手让学生思想,又要善于紧紧围绕课文中心,把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收回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真真正正理解课文。一节语文课,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收放自如,使学生既张扬了个性,又掌握好课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张扬个性;收与放
  “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如何做到教会学生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然后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张扬个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程呢?这要求语文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然后才高瞻远瞩的眼光,在课堂上善于放手,又善于引导。
  我们引导学生读课文,不能局限于文字表面,也不能局限于作者的思想,而应该让学生有深入的、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见解五花八门,许多不成熟,这就要教师适当引导,既要放手让学生思想,又要善于紧紧围绕课文中心,把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收回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真真正正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的收与放
  在指导学生初读题目和课文时,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借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使学生在自己提问、自己解答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是初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还十分表面,特别是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更不能立刻提出切中主题的问题。这时候,教师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要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提,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读懂的内容,不管多表面,教师都要及时用微笑、点头等动作作肯定和鼓励。
  教师放手了,学生也就放胆了。这时,教师就要出手引导,把学生的提问及读懂的内容收归主题。遇到好的提问、好的理解,即表扬并用适当的评语让学生知道这样的问题、理解好,为什么好。
  如在学习《搭石》一文时,就题目提问时,对于“为什么用《搭石 》做题目?”这样的问题,点头微笑通过就行了;但对于:“我想知道,石头怎样搭,搭石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应立刻评价:“这位同学提得真好,文章就要向我们交待这些内容。”
  又如在读课文某一段落后让学生提问理解,许多学生仅能读出文中某些句子,或根据字面提出一些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为什么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这时,教师微笑点头让其坐下就行了,但遇到一些切中主题的提问理解,如,“搭石,为什么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我读懂了,这里的人互相帮助,尊敬老人,心灵很美。”“我读懂了,这里的人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无论多赶,都要找来合适的搭石搭上,很有责任心。”这样的提问理解时,教师要立刻表扬“说得真好。”然后作引导:“你读了哪些段落提这个问题的?”“你从哪些语句读懂的?”然后引导学生,这个问题或理解是这位同学仔细读了这些段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这样的问题、理解好,我们一会在读课文时重点解决。
  这样,问题提多了,肯定和指导得到了,学生更愿意开口,更愿意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分析评价听多了,提问题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初读课文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在欣赏好词好句时的收与放
  欣赏好词好句,是语文课的重点,也是语文课区别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标准。在指导学生欣赏好词好句时,我们一般采用换词法、换句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词、句好在哪里。这时,不必仅仅限于教师去换词换句,可放手让学生去换,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
  特级老师游彩云在教学《荷花》一文时,引导学生读“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就放手让学生思维:“如果你是一朵白荷花,你会怎样出来?”学生立刻兴趣大增,纷纷发言:“我会钻出来!”“我会冲出来!”还有的说长出来、跑出来、走出来、爬出来、跳出来……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纷呈。有的回答颇精彩,如,“钻出来”,有的却有点不合理,如“跑、跳、”等。这时,教师应作适当引导:“大家认为,哪个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哪些动词不能用,为什么?”然后通过欣赏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把学生放飞的思维收回来,最终明白“冒”字用得准确,传神,把白荷花婷婷玉立于田田的荷叶之间的样子写得十分传神。以达到教会学生选择最准确的动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们都会给学生讲“绿”的由来,让学生知道用词准确的重要性和感受作者严谨的作诗态度。與其告诉学生,不如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动词:“同学们,我认为作者还可以这样写:春风又过江南岸。大家认为春风还可以怎样来到江南?”学生的回答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至、到、来、入等等。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其实,作者一开始也不是用‘绿’,而是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这已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那么,作者为什么选‘绿’呢?这‘绿’字好在哪里?”最后通过对比、赏析、绘画等形式,引导学生知道: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
  学生在这样的换词训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方设法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还丰富了词汇,然后在老师引导和自己的讨论中,充分掌握这些词语之间的异同,应该如何运用,在理解欣赏课文的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三、理解课文寓意时的收与放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后,能引导学生领会文中的寓意,并有自己的见解。
  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指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那么,作者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说要走到庐山之外。有的思维敏捷,立刻指出,必须到庐山的上空,才能完全看清。接着就有学生说要坐飞机上去俯瞰,骑上一只大鸟上天去看……思维十分活跃,开始天马行空了。这时,笔者立刻把学生放飞的思维收回来:“总的来说,要看清一个事物的真面目,就要怎样?”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必须在事物这外,还要看到事物的全貌。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如教学《白杨》一课时,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寓意时,笔者没有限于让学生学习作者不畏艰难,开发西部的精神,而是紧紧围绕“学的是白杨的性格,不怕困难,迎着风沙”这一宗旨,让学生畅谈自己学到什么、明白什么、悟到了什么?在指导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海阔天空地去谈论,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为家乡争光;有的甚至说长大后要出国去为华人争光……在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同时,笔者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不怕困难,迎着风沙”这一中心,使学生的见解既不限于课文,又不偏离课文的中心。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又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收到了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
  一篇课文的精粹在于它优美的用词,紧密的结构,更在于他的思想光芒。学生由欣赏学习课文的优美词藻,紧密的结构,到充分感悟作者要传达的精神,再能在老师的肯定和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这思想的光芒自然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篇散文,能做到收放自如,才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节语文课,能像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收放自如,让学生思想紧紧围绕课文天马行空,张扬个性,最后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课文的精粹,做到形散神不散,那这堂语文课一定十分精彩,收效也一定可观。
其他文献
【摘要】民航广州子弟学校是一所企业办校,学校人事上隶属民航企业管理,学校与民航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利用子弟学校与民航企业得天独厚校企关系,探索民航企业的“安全第一、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真诚服务、无私奉献”等精神内涵,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把民航精神内涵,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运用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拓展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外延,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民航精神;德育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定义为“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放纵,只能提供孩子的温饱,无法管治孩子的行为,更甚者除温饱都需要孩子自理外,还要照家里的老人……这些使留守儿童渐渐地失去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生活。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无限的活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青少年学生耳闻目染的事物繁多,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呈现一些新的特点,这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领域,是新课程、新教材的主要目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意识才会有行动,才能谈到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核心是素质教育,培养学
【摘要】中考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考不仅考验学生的知识素养,也考验其身体素质,是很多学生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考。开展体育中考,既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意识地加强身体的锻炼,也可以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因此,本文基于体育中考改革的背景,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考改革;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体育中考发生了多次变革,考
一、情景呈现  所谓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的王充就已指出:“涛之兴也,随月盛衰。”  当涨潮时,潮波进入河口或海湾后,因水域骤然缩窄,底坡变陡,大量水体进入窄道,能量集中使振幅骤增。同时,潮波靠近底部的水体,受底部摩阻等影响,其运动速度较上部水体为小,从而使潮波波峰的前坡面变陡,并随着水深的减小和河水径流的顶托而逐渐加剧。在传播一定距离后
【摘要】班主任是架在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一道桥梁,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三心两意=合格”的班主任工作公式,论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做法,以期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经验;“三心两意”  班主任是架在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一道桥梁。我做过长期的班主任工作,除了每年都有新挑战外,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作为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展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行。面对这一机遇,面对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的广阔,人口的众多,方言的差异,我们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加强民族间的交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世界潮流的走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在融认知活动与操作活动于一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教会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主张和想法的多元对话,形成以对话为基础的“学习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征和稳定思维习惯的思维品质,同时促进学生交往情感和伙伴意志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多元对话;信息技术;思维  一、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多元对话  “对话”通常被
【摘要】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听说是语言活动的基础。在初中英语的学习阶段,注重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尤其是面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薄弱的情况。本文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口头训练等方面谈谈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策略  一、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英语综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