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精细化、精致化理念走入高校育人工作视域,“从细节入手”“不断把细节做到更好”成为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中备受关注和迫切要求的内容。台湾学者最早将“精细化管理”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随后逐步渗透扩展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领域。笔者在2009年曾随文化交流团赴台,参访了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台中中兴大学等高校,并与台湾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期间感受到台湾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一些值得借鉴的精致细节,颇受启发。
独具匠心的校史教育
校史,作为一所大学历史轨迹的承载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其教育价值始终为高校所重视,不少高校也都建有校史馆,校史馆的参观学习也常常是学生入校后的必然环节。那么在校史教育中向学生传递什么,笔者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校史馆中看到有这样一些独到之处。
1.在未来的坐标上呈现校史
新竹交通大学将校史馆命名为“交大发展馆”,之所以如此,是学校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认为:校史是面向过去的,而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将“肩负校史文献与文物展示的任务”与“展现交大发展的活力与贡献”两大使命兼顾,建设“交大发展馆”。名称上的小小变化,实际上展示和倡导的是理念和视角的变化,在缅怀前辈理念与贡献的同时,勉励交大人秉持崇实的精神,不只立足现在、光大既有成果,更要追求卓越、开创未来辉煌的新局。
2.每个人都可以撰写校史
在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入口处的展板上大大地写着:您也可以写交大历史。下面有这样一段话“……书写校史不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否则内容将超贫乏,诠释历史也不应只有一个角度,否则观点将偏狭隘,所以就让我们一起为丰富交大的历史而提笔吧!”这种人人都可以撰写校史的理念也以其他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校园实物展示柜里有一个小小的垒球,这是梅竹赛(新竹清华大学和新竹交通大学每年的系列友谊赛)上决定胜负的那个本垒打的球,球上写着比赛的日期、击球手的名字、以及“梅竹全垒打”字样。就这样,那个以一球定胜负的球手和那个牵动人心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永久地被记忆、记录,载入交大史册。
3.科研优势展示重在直观
在电子工程领域,新竹交通大学有着享誉产学界的科技研发,台湾第一台电脑、第一部电视发射机、第一台雷射、第一枚电晶体、第一个积体电路以及第一座半导体实验室均出自这里,这些科研优势项目自然是交大发展馆中的必然组成。对于这些科研优势项目,学校给予以类似于大陆科技馆的体验式展示,如第一代半导体电晶体、玻璃光罩、纳米技术等优势科研项目,均单独设立展区,不仅有详尽的项目说明,而且还配以清晰的流程图与仪器设备实物。其中大部分还辅以多媒体视频,参观者可以自助点击播放。深奥的科研成果不再是生硬的专业术语和深奥的技术概念的组合,而成为了可以多元了解、深入体验的科技项目单元。
4.创意作品涌动灵感
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内接近尾声的部分,陈列着几名学生的创意灯饰作品,剔透的玻璃材质介绍板上是唯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说明”,这既给展厅增加了美学元素,也展现了新竹交大学生的灵感。一款名为“伴动”的作品为发光茶几,其设计理念来源于“五行相生”的水生木,是木制主体并配合灯光的变化。文字说明也极具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设计者这样写道:“水灌溉滋养了树木,树木成长,是一种生命的象征与表现。应用压克力边缘的导光性,让整张茶几只有边缘会发亮,设计灯光控制程式,并结合人体感应器,便可控制灯光有规律地由暗到渐亮,再由亮到渐暗,诠释生命的呼吸意象。当你不使用时,它为自己而活着,当你使用时,它将为你而绽放光明。”
课内外融合的艺术文化教育
以艺术文化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滋养心灵,进而激发灵感、启迪智慧、鼓励创造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台湾高校高度重视艺术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高校有专门的艺文中心或艺术中心全面统筹学校的艺术文化教育,将艺术文化的课堂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传统与现代兼顾、精致与通俗并融,让多元艺术文化的浸润始终伴随学生成长。
1.零学分的必修课程
新竹交通大学艺文中心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进其艺术欣赏能力与激发创意潜能,自1995学年度起,凡大一入学新生必须在一年级全年修习“艺文赏析教育”课程,该课程为零学分。
艺文中心每学期均提供丰富的艺术季活动,邀请杰出艺术家及团体到学校展览、演出或专题演讲,为原本严肃的校园注入鲜活的艺文气息与柔性的人文思维。活动内容主要包含表演艺术及视觉艺术的相关活动。其中表演艺术类包含音乐、戏剧、舞蹈等活动,每学期为12场~16场。为提高学生欣赏兴趣,每场均邀请艺术家现场作欣赏指导及解说。视觉艺术类包含绘画、雕塑、摄影、数字艺术、装饰艺术等展览,每学期为4期~6期。艺术中心每个月均邀请优秀艺术家,提供作品展出,每个月均举办展览导赏、讲座、研习等活动,每学期保留一个展览档期让本校应用艺术研究所发表创作成果,中心聘请专人录制艺术家导览DVD在展场播放。艺文中心还设计建设了专门的艺文空间和演艺厅。艺文空间是一个极具设计感、纵跨两个楼层的精致画廊;演艺厅则拥有镜框式舞台和标准的剧场设备。
此外,艺文中心还十分重视提供大学生与优秀艺术家面对面的机会。“浩然讲座”系列每年邀请历届台湾地区文艺奖获得者担任主讲人,与学生分享其投入艺文创作的心路历程与宝贵的人生经验,让更多学生受益;“驻校艺术家计划”则聘请艺术界精英在校园内开办工作坊或交互式教学,或创作、展览,除提供给师生与艺术大师直接对话和学习的机会外,还可以充实学校艺术品典藏,留下更为长久的艺术文化资源。
2.多元交融的艺术文化展览
台中中兴大学的艺术中心是一个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空间,常年安排各类文化艺术作品展览。在一面开阔的墙面上,贴满了刚刚举办完、正在举办或未来半年内将要举行的文化艺术作品展海报,多达数十张,内容和形式不一而足,可谓兼容并包。
参观台中中兴大学图书馆时,适逢馆内举行“郑炳和工艺展”。从高悬的宣传画上可以看到,郑炳和的名字中,“郑”的长竖是一个扳手,而“和”的口字则是一个齿轮,这其实就传达了此次工艺展的特色——用废弃的汽车零件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人物造型工艺品。最为有趣的是,展览除了图文展板以“u”字型陈设在图书馆中央大厅外,其他实物展品并不集中在图书馆任何一个宽敞的空间,而是巧妙地“散落”在图书馆的门口、走廊、 中厅,甚至“站在”窗台和办公桌上,将展品的特点与图书馆的功能、陈设巧妙结合,仿佛这些展品与图书馆原本就是浑然一体。读者在其中行走、阅读,总是随处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和怦然心动的灵感。
同天,还刚刚开展清代状元翰林名家墨宝展,全部展品均为中兴大学杰出校友张平沼先生的个人藏品。张平沼先生拥有许多重量级收藏,属收藏大家。此次展出的展品不乏康有为、左宗棠、翁同稣等人的稀世珍品,秋瑾的一幅作品据说就是她留存的唯一墨宝。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即创办于府右街李阁老胡同的铁路管理传习所,第一位校长(当时称校监)章棂的墨宝也在其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珍品。品味问,先贤们彰显智慧的名章佳句和各具特色的书法艺术穿越时空来到当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传统艺术文化作品赏析的空间。
互动体验式社团活动教育
社团活动是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台湾,由教育基金会指导大学生成立社团,并通过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帮助大学生成长的模式更为常见。“台湾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领袖会”)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基金会。“领袖会”董事长、总监、秘书长均为新竹交通大学教授。以“推动世界和平”及“培育领袖人才”为宗旨,“领袖会”在新竹交通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40多所大学中成立青年领袖社团,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其中很多人都自愿成为领袖会终身志工(志愿者)。应该说,“领袖会”能够在大学青年中有如此的影响力,其在社团活动的形式、内容、方法、载体甚至与青年对话方式的精致化设计是很重要的—个原因。
1.备受年轻人喜欢的互动活动
“领袖会”以“胸怀全人类,关怀生态环境,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推动青年领袖培育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精品团体互动活动。按照不同的目标和主题,对应不同的互动体验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鼓励团队合作,有许多PA(Pmiect AdVenture)项目已成为互动游戏。PA项目的所有游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准备的,每一个游戏要求都不难,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举“同放长木棍”游戏为例,10多人一组,要求每个人将食指平着支撑着一根长而细的木棍,所有人一起把它放到地上,期间手指不得离开木棍。游戏中,在没有讨论协调的情况下,每个人为了避免自己犯规,手指都不会轻易离开木棍,虽然每个人都在喊“下、下、下”,但木棍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莫名其妙地上升,像有魔力一样,离地越来越远。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寻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一同协助配合让棍子下降。共同的目标、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合作、成员的分工、有效的学习,一个小小游戏让参与者体验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
2.充分体现尊重的对话艺术
“领袖会”早些年接触到《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书,认同并实践该书的研究成果,注重将正向的、积极的对话传递给年轻人。而且在技巧运用上,十分注重简单易学,同时也注重与台湾传统语言文化的结合。“领袖会”总是很巧妙地将最多的尊重留给青年,让大家在快乐中自觉地成长。
例如,开展集体活动时需要安静,如何让一群活跃的年轻人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领袖会”也会有精致的设计。例如,闽南语“岁悠”同音是“特别棒”的意思,活动组织者会在活动开始时与大家商定,以活动主题或参与者和“岁悠”组成互动语,诸如“科技节”就可以说“科技”——“岁悠”,参与者为新竹交大学生就可以说“交大”——“岁悠”,等等。这样,每当大家不经意问因纪律影响到活动进行时,主持人就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全场互动,“岁悠”在全场齐声响起,大家也就心领神会地安静下来。
再如,“爱的鼓励”是一种掌声的名字,“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啪一”,重复一次。每个集体活动前、中、后期,“爱的鼓励”都是保留项目。累了的时候,来两次“爱的鼓励”,也有“充电”的效果;当表达感谢时,活动组织者一句“爱的鼓励”,就会齐刷刷响起感恩的动听掌声。普普通通的鼓掌,经过简单的编排,赋予美丽的含义,成为了另一种生动的对话语言。
主要启示
大学育人理念如何更好地体现,育人目标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是我们高度关注且急需破题的内容。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和态度,更呼唤科学的方法、生动的载体、亲和的模式、有效的途径,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将育人理念和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这些都对育人工作的精致化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围绕工作目标,从操作层面入手,优化细节。每一个精致化的细节,都能够多一份启迪和感动,使育人工作的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1.模式延展:强化全方位育人中的隐性浸润式功能
让大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生活环节都体会到多元育人理念的渗透,这些都是全方位育人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更多需要通过细节的优化,以隐性浸润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本文所提到的新竹交通大学独具匠心的校史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细节都发挥着无声的综合育人功能。这种有别于强势灌输的教育形式,可以承载多元育人功能,让更丰富的内涵蕴含其中,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吸收到更加丰富的营养。
2.流程优化:加强育人过程的分层分类设计
育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精致化的细节绝不是只孤立地关注细节,恰恰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按照目标分解、环节分析、载体创设、效果评估的闭环回馈式流程,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分层分类设计,逐步完善的。
育人目标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根本。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全面发展通常包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养,其中德育为先,近年来心理素质也列入全面发展的范畴。我们可以依托这五或六个方面分解再分解,直到最基本的目标单元,如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将美育的目标分解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鉴赏力和开发创意潜能。
育人环节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要求。从大的范畴来看,育人环节可以划分为三个课堂,即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校史展示、校园媒体、甚至于宿舍、食堂等第三课堂。三类课堂,又可以进行细化分类,直到最基本的环节。例如,第一课堂可以分为备课、讲授、研讨等环节,研讨又可以分为主题创设、小组划分、资料查阅、分工合作、总结汇报、点评完善等环节。
载体创设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依托。从资源类角度分,有实物、模型、音视频、文 字等,在此基础上逐层分解。例如,音视频包括音乐、同期声、短片、实况录像等,如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中校歌的音频、科研优势的多媒体视频以及艺文中心制作的艺术家导览DVD等。从展示形式上分,则有展览、演出、讲解、演示、演讲、竞赛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新竹交大艺文中心的展览主要涉及视觉艺术类展览,包含绘画、雕塑、摄影、数字艺术、装饰艺术等分类。
组合优化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重点。一方面,在目标、环节、载体分层分类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组合方案的设计、比较、遴选。让同一目标尽可能在更多元的环节中体现,以更多元的载体实现。例如,新竹交通大学的创意教育,蕴含在交大发展馆的名称确定、校园全貌图、七彩校歌、科技成果展、创意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和艺文教育的几乎全部环节。另一方面,让同一环节,同一载体承载更多的育人目标,如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就同时发挥了爱校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创意教育、审美教育等多元功能。
效果评估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保证。需要强调的是效果评估的重点是大学生受教育的效果,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过程记录和感受描述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估法,而不是生硬的指标体系和大而化之的评估模块。了解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真实路径和内化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成果,对比育人目标,立足育人环节和载体,请大学生一同参与到组合优化的过程中来,甚至于共同进行育人目标、育人环节和载体的分层分类设计,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途径探索:突出启发式对话语境下的交互模式
从根本来讲,育人工作的模式都属于交互模式范畴,教师与学生、活动与学生、环境与学生等概莫能外。在交互模式下,交互界面即广义语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节,成为精致化建设的重点。广义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诸如手势、空间位置、环境、音乐、多媒体等)。台湾高校育人工作精致化的语境构设,能够很清晰地让我们感受到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非常尊重的,也就是说语境的基调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对话式,而教育理念的传达也更多采用渐进深入的启发式。概括起来,就是启发式对话语境。这样一种语境,大陆高校如何尽快加强相关建设,使我们育人工作的交互界面更加亲和有效,笔者以为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
首先,对接引进是快速提高的途径。高校育人工作在台湾称为全人教育或者通识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前后至今先后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90年代中期进入发展期。60年来,特别是进7、发展期的10余年,台湾高校通过探索认知心理学、发展行为学等学科领域与育人工作的充分交叉融合,在启发式对话语境下的交互模式方面有着扎实而丰富的积累,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理念和好做法。大陆高校可以就其成熟有效的部分,按照不同的模块进行对接引进,直接在实践中应用。例如,新竹交通大学艺文教育模块和科技作品展示模块等。再如,台湾高校社团活动的“预热模块”“团队合作模块”“纪律提示模块”“鼓励模块”等都可以对接引进,这样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发展、大跨越,能够很快让大学生感受到语境的耳目一新。
其次,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必须。台湾的全人教育或者通识教育也并非从西方发达国家直接拿来,而是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与台湾地区本土文化充分嫁接,实现了洋经验的软着陆,为台湾青年所接受。大陆高校在对接引进台湾高校育人语境的具体做法后,一定要把大陆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质、人文元素加入,并且紧随时代变化,将年轻人关心关注的时代语境元素加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育人语境再创新。台湾高校社团活动的模块可以结合大陆高校的特色进行具体语境元素的再创新,这样才更有生命力和亲和性。
[责任编辑:常晶]
独具匠心的校史教育
校史,作为一所大学历史轨迹的承载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其教育价值始终为高校所重视,不少高校也都建有校史馆,校史馆的参观学习也常常是学生入校后的必然环节。那么在校史教育中向学生传递什么,笔者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校史馆中看到有这样一些独到之处。
1.在未来的坐标上呈现校史
新竹交通大学将校史馆命名为“交大发展馆”,之所以如此,是学校在广泛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认为:校史是面向过去的,而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将“肩负校史文献与文物展示的任务”与“展现交大发展的活力与贡献”两大使命兼顾,建设“交大发展馆”。名称上的小小变化,实际上展示和倡导的是理念和视角的变化,在缅怀前辈理念与贡献的同时,勉励交大人秉持崇实的精神,不只立足现在、光大既有成果,更要追求卓越、开创未来辉煌的新局。
2.每个人都可以撰写校史
在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入口处的展板上大大地写着:您也可以写交大历史。下面有这样一段话“……书写校史不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否则内容将超贫乏,诠释历史也不应只有一个角度,否则观点将偏狭隘,所以就让我们一起为丰富交大的历史而提笔吧!”这种人人都可以撰写校史的理念也以其他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校园实物展示柜里有一个小小的垒球,这是梅竹赛(新竹清华大学和新竹交通大学每年的系列友谊赛)上决定胜负的那个本垒打的球,球上写着比赛的日期、击球手的名字、以及“梅竹全垒打”字样。就这样,那个以一球定胜负的球手和那个牵动人心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永久地被记忆、记录,载入交大史册。
3.科研优势展示重在直观
在电子工程领域,新竹交通大学有着享誉产学界的科技研发,台湾第一台电脑、第一部电视发射机、第一台雷射、第一枚电晶体、第一个积体电路以及第一座半导体实验室均出自这里,这些科研优势项目自然是交大发展馆中的必然组成。对于这些科研优势项目,学校给予以类似于大陆科技馆的体验式展示,如第一代半导体电晶体、玻璃光罩、纳米技术等优势科研项目,均单独设立展区,不仅有详尽的项目说明,而且还配以清晰的流程图与仪器设备实物。其中大部分还辅以多媒体视频,参观者可以自助点击播放。深奥的科研成果不再是生硬的专业术语和深奥的技术概念的组合,而成为了可以多元了解、深入体验的科技项目单元。
4.创意作品涌动灵感
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内接近尾声的部分,陈列着几名学生的创意灯饰作品,剔透的玻璃材质介绍板上是唯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说明”,这既给展厅增加了美学元素,也展现了新竹交大学生的灵感。一款名为“伴动”的作品为发光茶几,其设计理念来源于“五行相生”的水生木,是木制主体并配合灯光的变化。文字说明也极具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设计者这样写道:“水灌溉滋养了树木,树木成长,是一种生命的象征与表现。应用压克力边缘的导光性,让整张茶几只有边缘会发亮,设计灯光控制程式,并结合人体感应器,便可控制灯光有规律地由暗到渐亮,再由亮到渐暗,诠释生命的呼吸意象。当你不使用时,它为自己而活着,当你使用时,它将为你而绽放光明。”
课内外融合的艺术文化教育
以艺术文化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滋养心灵,进而激发灵感、启迪智慧、鼓励创造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台湾高校高度重视艺术文化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高校有专门的艺文中心或艺术中心全面统筹学校的艺术文化教育,将艺术文化的课堂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传统与现代兼顾、精致与通俗并融,让多元艺术文化的浸润始终伴随学生成长。
1.零学分的必修课程
新竹交通大学艺文中心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进其艺术欣赏能力与激发创意潜能,自1995学年度起,凡大一入学新生必须在一年级全年修习“艺文赏析教育”课程,该课程为零学分。
艺文中心每学期均提供丰富的艺术季活动,邀请杰出艺术家及团体到学校展览、演出或专题演讲,为原本严肃的校园注入鲜活的艺文气息与柔性的人文思维。活动内容主要包含表演艺术及视觉艺术的相关活动。其中表演艺术类包含音乐、戏剧、舞蹈等活动,每学期为12场~16场。为提高学生欣赏兴趣,每场均邀请艺术家现场作欣赏指导及解说。视觉艺术类包含绘画、雕塑、摄影、数字艺术、装饰艺术等展览,每学期为4期~6期。艺术中心每个月均邀请优秀艺术家,提供作品展出,每个月均举办展览导赏、讲座、研习等活动,每学期保留一个展览档期让本校应用艺术研究所发表创作成果,中心聘请专人录制艺术家导览DVD在展场播放。艺文中心还设计建设了专门的艺文空间和演艺厅。艺文空间是一个极具设计感、纵跨两个楼层的精致画廊;演艺厅则拥有镜框式舞台和标准的剧场设备。
此外,艺文中心还十分重视提供大学生与优秀艺术家面对面的机会。“浩然讲座”系列每年邀请历届台湾地区文艺奖获得者担任主讲人,与学生分享其投入艺文创作的心路历程与宝贵的人生经验,让更多学生受益;“驻校艺术家计划”则聘请艺术界精英在校园内开办工作坊或交互式教学,或创作、展览,除提供给师生与艺术大师直接对话和学习的机会外,还可以充实学校艺术品典藏,留下更为长久的艺术文化资源。
2.多元交融的艺术文化展览
台中中兴大学的艺术中心是一个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空间,常年安排各类文化艺术作品展览。在一面开阔的墙面上,贴满了刚刚举办完、正在举办或未来半年内将要举行的文化艺术作品展海报,多达数十张,内容和形式不一而足,可谓兼容并包。
参观台中中兴大学图书馆时,适逢馆内举行“郑炳和工艺展”。从高悬的宣传画上可以看到,郑炳和的名字中,“郑”的长竖是一个扳手,而“和”的口字则是一个齿轮,这其实就传达了此次工艺展的特色——用废弃的汽车零件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人物造型工艺品。最为有趣的是,展览除了图文展板以“u”字型陈设在图书馆中央大厅外,其他实物展品并不集中在图书馆任何一个宽敞的空间,而是巧妙地“散落”在图书馆的门口、走廊、 中厅,甚至“站在”窗台和办公桌上,将展品的特点与图书馆的功能、陈设巧妙结合,仿佛这些展品与图书馆原本就是浑然一体。读者在其中行走、阅读,总是随处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和怦然心动的灵感。
同天,还刚刚开展清代状元翰林名家墨宝展,全部展品均为中兴大学杰出校友张平沼先生的个人藏品。张平沼先生拥有许多重量级收藏,属收藏大家。此次展出的展品不乏康有为、左宗棠、翁同稣等人的稀世珍品,秋瑾的一幅作品据说就是她留存的唯一墨宝。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即创办于府右街李阁老胡同的铁路管理传习所,第一位校长(当时称校监)章棂的墨宝也在其中,也是极为罕见的珍品。品味问,先贤们彰显智慧的名章佳句和各具特色的书法艺术穿越时空来到当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传统艺术文化作品赏析的空间。
互动体验式社团活动教育
社团活动是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台湾,由教育基金会指导大学生成立社团,并通过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帮助大学生成长的模式更为常见。“台湾财团法人世界领袖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领袖会”)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基金会。“领袖会”董事长、总监、秘书长均为新竹交通大学教授。以“推动世界和平”及“培育领袖人才”为宗旨,“领袖会”在新竹交通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40多所大学中成立青年领袖社团,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其中很多人都自愿成为领袖会终身志工(志愿者)。应该说,“领袖会”能够在大学青年中有如此的影响力,其在社团活动的形式、内容、方法、载体甚至与青年对话方式的精致化设计是很重要的—个原因。
1.备受年轻人喜欢的互动活动
“领袖会”以“胸怀全人类,关怀生态环境,培养优质人才”为目标,推动青年领袖培育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精品团体互动活动。按照不同的目标和主题,对应不同的互动体验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鼓励团队合作,有许多PA(Pmiect AdVenture)项目已成为互动游戏。PA项目的所有游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准备的,每一个游戏要求都不难,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举“同放长木棍”游戏为例,10多人一组,要求每个人将食指平着支撑着一根长而细的木棍,所有人一起把它放到地上,期间手指不得离开木棍。游戏中,在没有讨论协调的情况下,每个人为了避免自己犯规,手指都不会轻易离开木棍,虽然每个人都在喊“下、下、下”,但木棍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莫名其妙地上升,像有魔力一样,离地越来越远。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寻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一同协助配合让棍子下降。共同的目标、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合作、成员的分工、有效的学习,一个小小游戏让参与者体验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
2.充分体现尊重的对话艺术
“领袖会”早些年接触到《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书,认同并实践该书的研究成果,注重将正向的、积极的对话传递给年轻人。而且在技巧运用上,十分注重简单易学,同时也注重与台湾传统语言文化的结合。“领袖会”总是很巧妙地将最多的尊重留给青年,让大家在快乐中自觉地成长。
例如,开展集体活动时需要安静,如何让一群活跃的年轻人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领袖会”也会有精致的设计。例如,闽南语“岁悠”同音是“特别棒”的意思,活动组织者会在活动开始时与大家商定,以活动主题或参与者和“岁悠”组成互动语,诸如“科技节”就可以说“科技”——“岁悠”,参与者为新竹交大学生就可以说“交大”——“岁悠”,等等。这样,每当大家不经意问因纪律影响到活动进行时,主持人就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全场互动,“岁悠”在全场齐声响起,大家也就心领神会地安静下来。
再如,“爱的鼓励”是一种掌声的名字,“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啪一”,重复一次。每个集体活动前、中、后期,“爱的鼓励”都是保留项目。累了的时候,来两次“爱的鼓励”,也有“充电”的效果;当表达感谢时,活动组织者一句“爱的鼓励”,就会齐刷刷响起感恩的动听掌声。普普通通的鼓掌,经过简单的编排,赋予美丽的含义,成为了另一种生动的对话语言。
主要启示
大学育人理念如何更好地体现,育人目标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是我们高度关注且急需破题的内容。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和态度,更呼唤科学的方法、生动的载体、亲和的模式、有效的途径,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将育人理念和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这些都对育人工作的精致化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围绕工作目标,从操作层面入手,优化细节。每一个精致化的细节,都能够多一份启迪和感动,使育人工作的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1.模式延展:强化全方位育人中的隐性浸润式功能
让大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生活环节都体会到多元育人理念的渗透,这些都是全方位育人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更多需要通过细节的优化,以隐性浸润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本文所提到的新竹交通大学独具匠心的校史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细节都发挥着无声的综合育人功能。这种有别于强势灌输的教育形式,可以承载多元育人功能,让更丰富的内涵蕴含其中,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吸收到更加丰富的营养。
2.流程优化:加强育人过程的分层分类设计
育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精致化的细节绝不是只孤立地关注细节,恰恰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按照目标分解、环节分析、载体创设、效果评估的闭环回馈式流程,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分层分类设计,逐步完善的。
育人目标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根本。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全面发展通常包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养,其中德育为先,近年来心理素质也列入全面发展的范畴。我们可以依托这五或六个方面分解再分解,直到最基本的目标单元,如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将美育的目标分解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鉴赏力和开发创意潜能。
育人环节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要求。从大的范畴来看,育人环节可以划分为三个课堂,即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校史展示、校园媒体、甚至于宿舍、食堂等第三课堂。三类课堂,又可以进行细化分类,直到最基本的环节。例如,第一课堂可以分为备课、讲授、研讨等环节,研讨又可以分为主题创设、小组划分、资料查阅、分工合作、总结汇报、点评完善等环节。
载体创设的分层分类设计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依托。从资源类角度分,有实物、模型、音视频、文 字等,在此基础上逐层分解。例如,音视频包括音乐、同期声、短片、实况录像等,如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中校歌的音频、科研优势的多媒体视频以及艺文中心制作的艺术家导览DVD等。从展示形式上分,则有展览、演出、讲解、演示、演讲、竞赛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新竹交大艺文中心的展览主要涉及视觉艺术类展览,包含绘画、雕塑、摄影、数字艺术、装饰艺术等分类。
组合优化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重点。一方面,在目标、环节、载体分层分类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组合方案的设计、比较、遴选。让同一目标尽可能在更多元的环节中体现,以更多元的载体实现。例如,新竹交通大学的创意教育,蕴含在交大发展馆的名称确定、校园全貌图、七彩校歌、科技成果展、创意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和艺文教育的几乎全部环节。另一方面,让同一环节,同一载体承载更多的育人目标,如新竹交通大学发展馆就同时发挥了爱校教育、科学素养教育、创意教育、审美教育等多元功能。
效果评估是精致化细节建设的保证。需要强调的是效果评估的重点是大学生受教育的效果,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过程记录和感受描述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估法,而不是生硬的指标体系和大而化之的评估模块。了解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真实路径和内化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成果,对比育人目标,立足育人环节和载体,请大学生一同参与到组合优化的过程中来,甚至于共同进行育人目标、育人环节和载体的分层分类设计,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途径探索:突出启发式对话语境下的交互模式
从根本来讲,育人工作的模式都属于交互模式范畴,教师与学生、活动与学生、环境与学生等概莫能外。在交互模式下,交互界面即广义语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节,成为精致化建设的重点。广义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诸如手势、空间位置、环境、音乐、多媒体等)。台湾高校育人工作精致化的语境构设,能够很清晰地让我们感受到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非常尊重的,也就是说语境的基调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对话式,而教育理念的传达也更多采用渐进深入的启发式。概括起来,就是启发式对话语境。这样一种语境,大陆高校如何尽快加强相关建设,使我们育人工作的交互界面更加亲和有效,笔者以为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
首先,对接引进是快速提高的途径。高校育人工作在台湾称为全人教育或者通识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前后至今先后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90年代中期进入发展期。60年来,特别是进7、发展期的10余年,台湾高校通过探索认知心理学、发展行为学等学科领域与育人工作的充分交叉融合,在启发式对话语境下的交互模式方面有着扎实而丰富的积累,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理念和好做法。大陆高校可以就其成熟有效的部分,按照不同的模块进行对接引进,直接在实践中应用。例如,新竹交通大学艺文教育模块和科技作品展示模块等。再如,台湾高校社团活动的“预热模块”“团队合作模块”“纪律提示模块”“鼓励模块”等都可以对接引进,这样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发展、大跨越,能够很快让大学生感受到语境的耳目一新。
其次,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必须。台湾的全人教育或者通识教育也并非从西方发达国家直接拿来,而是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与台湾地区本土文化充分嫁接,实现了洋经验的软着陆,为台湾青年所接受。大陆高校在对接引进台湾高校育人语境的具体做法后,一定要把大陆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质、人文元素加入,并且紧随时代变化,将年轻人关心关注的时代语境元素加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育人语境再创新。台湾高校社团活动的模块可以结合大陆高校的特色进行具体语境元素的再创新,这样才更有生命力和亲和性。
[责任编辑:常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