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母亲的世界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ev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细节刻画和巧妙的构思,使母爱这一古老的主题再一次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第一,细节描写。文章先以“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半张着嘴”、“盯着考场”这些细节来写母亲痴痴地守望。一个“贴”字写其流汗之多,而流汗如此之多,头发如此凌乱,还有“半张着嘴”这一定格的形象,正告诉人们她早已心飞考场。然后以“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比初冬的冰还薄的微笑”,写母亲对家长们劝她到树阴下的回应。一个“挤”字,写出了母亲理解了众人的善意,同时,也写出了她对儿子的挂心。接下来又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写出了母亲的清贫与坚忍。
  第二,衬托手法。众家长停止了树阴下的说笑,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继而又劝母亲挪到树阴下,到最后母亲一句“站到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使家长们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无需任何言语。
  第三,画龙点睛。这点睛之笔就是医生的一句话:“学生下考场了。”文章写到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地上”,就已经表现了鲜明的主题,然而文章并没有就此止笔。“千呼万唤”她不醒,挂了吊针仍双眼紧闭,可真叫人揪心哪!然而谁曾想到轻轻一句话便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一略带夸张的情节,一下子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让读者在惊讶、欣喜之余情感激荡起伏,有谁不为母爱的神奇力量而感叹呢?!
  我们再来品读“医生”前的“经验丰富”四个字,就会发现文章还以此巧妙而自然地深化了主题。告诉我们母爱是天下母亲所共有的财富。此时回望开头所写母亲的雕像,那岂止是母亲的雕像,更是一座母爱的丰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您最好带他去看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来。因为全班三十多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二十一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神采,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被点到。然而,这次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点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儿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正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去学校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有能力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的泪水,任它打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重庆邓大林选自《感动中学生的100篇散文》九州出版社)
其他文献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完美的、幸福的生活才可以使人快乐吗?安德鲁·马修斯的《完美与快乐》一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凡事苛求完美,快乐这档子事就简单得多了。”  快乐是一种心情,它既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同时,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营造、去找寻。曾经阅读过唐丽雯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幸福守则》,文中说“我”的祖母一直住在一栋“一层住十几个房客,四五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
期刊
四、选材篇  如何精选材料  主题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选材的问题了。平时用观察、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的材料,这时便派上用场了。但无论我们积累的材料是多还是少,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用,需要在众多材料中选择。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儿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一个“严”字道出了我们选材应有的态度。  一般来说,选材有以下几个原则:  1.围绕主题选材。这是个
期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
期刊
闲暇之余,偶得吴敏树的《说钓》,玩味再三,颇有所得。  吴敏树的《说钓》虽然仅有四百余字,但却用一件极普通的事——钓鱼,写出了仕途求官之路的种种心情与得失。  第一段叙述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可能获得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沉浮以及钓不得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从“求鱼”中可以看出钓者一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在此,作者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的钓者形象,同时也写出了些许淡
期刊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省进入新课程中考的实验区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大纲教材的中考命题也在不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完成向新课程中考的转变。比较我省2005年非课改实验区与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两卷增加了更多的共同点。因此,认真分析两套试题的异同,会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和中考复习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从今年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两卷的第一部分考查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名
期刊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1)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③遥遥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的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
期刊
莲,清雅美丽的化身;莲,真淳纯洁的象征。莲在百花中是可敬的君子,莲在红尘中更是清纯的高士。卞毓方以古莲象征一位爱国的老人;杨德盛以爱莲表达对真纯美丽、清雅高洁的向往;唐宋元携午荷融入宁静致远的佳境;江子让荷花绽放坚强、乐观的生命光彩。请细品下面几篇美文,让我们共同陶醉在清丽真纯的世界中吧!    古莲新韵  卞毓方    本文的记叙方法是倒叙。先从荷花盛开、先生点数写起。然后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回顾
期刊
2005年中考已尘埃落定,本文拟从今年河北省语文试卷的试题特点、与2004年相比试题的变化和今后复习的重点三方面作一点儿分析和说明。    一、试题特点    今年试卷的结构和试题数量及各部分的分值都没有变化,试卷内容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考查。诗词默写部分增加了对诗句的理解运用的题型,文言文部分试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课外阅读部分的文章则选择了以“了解自然”、“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的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军事问题的小品文,刊载于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10月12日)。本文的最大特色是寓庄于谐。对于全球瞩目的美伊战争这样一个极其严肃的军事问题,作者将其巧妙地放在一个看似轻松随意的对话之中,而对话的主角竟然是一个年仅8岁的稚童。  毫无疑问,8岁的孩子没有成人的圆滑世故,所提问题当然无丝毫的个人成见。面对孩子的提问,“父亲”千方百计回避问题的真相,所答捉襟见肘。入侵伊拉克,是因为“那里
期刊
[背景]2001年10月5日,正值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300年校庆,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希拉里等一大批社会名流出席了盛典。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温致辞,前后不足一分钟,汉译内容仅163字(不含标点)。  [回放]“今天,我们不要只说耶鲁的历史上出了五位美国总统,包括近几十年来接踵入主白宫的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也不要只说耶鲁是造就首席执行官最多的大学摇篮。我们更应该记住,耶鲁的毕业生中有三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