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的生财能力如今十分显著,它的年经济产量与沙特阿拉伯不相上下,甩出英国其他城市一大截。其人口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8倍,而曾经在大英帝国时期享尽繁荣的贸易之都利物浦,如今人口数量仅为伦敦的1/18。
现在,英国政府正着手将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样的城市联结起来,对伦敦日益显赫的主导地位形成某种制约,从而改变这种在许多人看来并不利于英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利物浦国际商业节(International Festival for Business in Liverpool)的创始人麦克斯·斯坦伯格(Max Steinberg)表示:“我们没有欧洲其他国家那样的二线城市,伦敦以外全都是三线城市。”
在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牵头的“北方动力”(Northern Powerhouse)计划下,政府承诺建设更多的道路和铁路,投资技术和研究中心,甚至还将橄榄枝伸向了中国的开发银行,希望获取更多资金。中央政府还在1月通过了一条法律,在税收和开支问题上给予各个城市许多新权利,同时允许其自由选举市 长。
这些新政策只有一处美中不足:为减少国家赤字而启动的公共开支削减,使来自中央政府的钱迅速减少。利物浦等城市几十年来费心经营的复兴计划,吸引了不少私人投资,提高了就业,阻止了大量人才外流到伦敦,然而这一切如今都蒙上了阴影。
利物浦现任市长、该市首位“地铁市长”候选人乔·安德森(Joe Anderson)表示:“我们在尽一切努力,但政府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削减资金。”安德森在其他6个郡也很有权威。
安德森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他支持放权政策,让城市自给自足,但政府的紧缩方案削弱了创造新企业、保留投资的动力。他说,自2010年起,利物浦丢掉了58%的公共资金,到明年,诸如艺术节这样的自由项目也不会再创收了。
“我们不断地筹集新的资金,却要把它花在社会保障上,这让人很沮丧。”他说。
安德森表示,英国政府在南方城市投入的交通、技能、就业和文化投资是北方城市的12倍。伦敦和南部地区的先天优势让它们在应对紧缩政策时更有弹性,但利物浦还在和社会缺陷作斗争,没有能力经受政府的资金削减。安德森表示,“我们从来就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赶上南方地区需要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代艺术节利物浦双年展的总监莎莉·塔兰特(Sally Tallant)表示:“下放资金和下放责任是有区别 的。”
同安德森和塔兰特一样,利物浦大部分人都对政府近期对北方地区的关注表示欢迎,但这种关注仍比不上南方所享受的“溺爱”。来自城市政策研究组织城市中心的数据显示,就增加值总额而言,仅伦敦本身在英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的比重就达到了24.5%,而整个北方地区的比重仅为13.3%。
政府承诺在曼彻斯特及周边地区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0亿美元,为科学和计算研究中心提供价值6.5亿美元的资金。
有望接替卡梅伦的奥斯本把“北方动力”当做政治生涯的一个筹码。他的愿景是开通贯穿伦敦、伯明翰、利兹和曼彻斯特的高速铁路,同时也有可能在利物浦和赫尔间修建铁路。
以目前的投资速度,如此宏大的愿景仍不会让南北差距迅速缩短。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伦敦的经济总量在2025年预计将增长27%,这将是北方所有城市增长率总和的两倍。报告称,未来10年伦敦的经济总量将上涨至6500亿美元,而远远落后的北方城市经济总量大约仅为1590亿美元。
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近期发布的一项报告称,英国政府需要对北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至少722亿美元,才能弥补与南方的差距。该研究同时特别强调了政府今年在人均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对伦敦和北部地区的差别待遇:伦敦获得的人均投资是3761美元,而北方地区获得的人均投资还不到578美元。
即便有这些不利形势,以利物浦为代表的城市仍不屈不挠,执意消除这种差距。大多数时候,是居民在坚持自力更生。
来自Invest Liverpool的投资经理凯文·麦克马纳斯(Kevin McManus)表示:“利物浦在自力更生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好。”他曾在2009年发起了一家名为Baltic Creative的小型数字公司孵化器,并得到了一部分来自欧盟的资金赞助。
利物浦曾是大英帝国的一颗宝石,享尽了繁荣昌盛,却在1980年代急转直下,直到近年才开始奋起直 追。
大卫·皮齐灵季(David Pichilingi)运营着年度音乐节Liverpool Sound City,他说:“任何能够从伦敦分权的东西都是好的,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信心,让他们不用再跑到伦敦去。”
现在,英国政府正着手将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样的城市联结起来,对伦敦日益显赫的主导地位形成某种制约,从而改变这种在许多人看来并不利于英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利物浦国际商业节(International Festival for Business in Liverpool)的创始人麦克斯·斯坦伯格(Max Steinberg)表示:“我们没有欧洲其他国家那样的二线城市,伦敦以外全都是三线城市。”
在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牵头的“北方动力”(Northern Powerhouse)计划下,政府承诺建设更多的道路和铁路,投资技术和研究中心,甚至还将橄榄枝伸向了中国的开发银行,希望获取更多资金。中央政府还在1月通过了一条法律,在税收和开支问题上给予各个城市许多新权利,同时允许其自由选举市 长。
这些新政策只有一处美中不足:为减少国家赤字而启动的公共开支削减,使来自中央政府的钱迅速减少。利物浦等城市几十年来费心经营的复兴计划,吸引了不少私人投资,提高了就业,阻止了大量人才外流到伦敦,然而这一切如今都蒙上了阴影。
利物浦现任市长、该市首位“地铁市长”候选人乔·安德森(Joe Anderson)表示:“我们在尽一切努力,但政府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削减资金。”安德森在其他6个郡也很有权威。
安德森在一次访谈中表示,他支持放权政策,让城市自给自足,但政府的紧缩方案削弱了创造新企业、保留投资的动力。他说,自2010年起,利物浦丢掉了58%的公共资金,到明年,诸如艺术节这样的自由项目也不会再创收了。
“我们不断地筹集新的资金,却要把它花在社会保障上,这让人很沮丧。”他说。
安德森表示,英国政府在南方城市投入的交通、技能、就业和文化投资是北方城市的12倍。伦敦和南部地区的先天优势让它们在应对紧缩政策时更有弹性,但利物浦还在和社会缺陷作斗争,没有能力经受政府的资金削减。安德森表示,“我们从来就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赶上南方地区需要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代艺术节利物浦双年展的总监莎莉·塔兰特(Sally Tallant)表示:“下放资金和下放责任是有区别 的。”
同安德森和塔兰特一样,利物浦大部分人都对政府近期对北方地区的关注表示欢迎,但这种关注仍比不上南方所享受的“溺爱”。来自城市政策研究组织城市中心的数据显示,就增加值总额而言,仅伦敦本身在英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的比重就达到了24.5%,而整个北方地区的比重仅为13.3%。
政府承诺在曼彻斯特及周边地区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90亿美元,为科学和计算研究中心提供价值6.5亿美元的资金。
有望接替卡梅伦的奥斯本把“北方动力”当做政治生涯的一个筹码。他的愿景是开通贯穿伦敦、伯明翰、利兹和曼彻斯特的高速铁路,同时也有可能在利物浦和赫尔间修建铁路。
以目前的投资速度,如此宏大的愿景仍不会让南北差距迅速缩短。
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伦敦的经济总量在2025年预计将增长27%,这将是北方所有城市增长率总和的两倍。报告称,未来10年伦敦的经济总量将上涨至6500亿美元,而远远落后的北方城市经济总量大约仅为1590亿美元。
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近期发布的一项报告称,英国政府需要对北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至少722亿美元,才能弥补与南方的差距。该研究同时特别强调了政府今年在人均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对伦敦和北部地区的差别待遇:伦敦获得的人均投资是3761美元,而北方地区获得的人均投资还不到578美元。
即便有这些不利形势,以利物浦为代表的城市仍不屈不挠,执意消除这种差距。大多数时候,是居民在坚持自力更生。
来自Invest Liverpool的投资经理凯文·麦克马纳斯(Kevin McManus)表示:“利物浦在自力更生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好。”他曾在2009年发起了一家名为Baltic Creative的小型数字公司孵化器,并得到了一部分来自欧盟的资金赞助。
利物浦曾是大英帝国的一颗宝石,享尽了繁荣昌盛,却在1980年代急转直下,直到近年才开始奋起直 追。
大卫·皮齐灵季(David Pichilingi)运营着年度音乐节Liverpool Sound City,他说:“任何能够从伦敦分权的东西都是好的,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信心,让他们不用再跑到伦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