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与时尚,中式与西式相结合,是很多人喜欢的感觉。
色彩迷人的陶瓷艺品、形态各异的创意抱枕、惟妙惟肖的人面塑像、独具匠心的手工剪纸……近日,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50多位创意达人在老北京700年古巷——南锣鼓巷的“创意集市”上摆起了摊。
事实上,南锣鼓巷作为一条特色商业街。不仅是国内创意时尚人士淘货、卖货的乐园,更深受外国游客的青睐,不少老外还在那开起了店面,不走了!
京味民俗VS创意文化
在南锣鼓巷商业街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金发碧眼的背包客和时尚青年。据粗略统计,在中外游客中,外国游客占到了三分之一,单日高峰时可达两万人次。
南锣鼓巷的魅力,不仅在于古槐飘香和沧桑历史感,更在于这里聚集了90多家创意工作室和特色店,让人们在不经意间体味着浓浓的京味与巧妙的创意。
这次举办的创意集市,是南锣鼓巷每年一届的胡同节的活动内容之一。来自英国、法国、墨西哥、荷兰的乐手现场表演了流行音乐,加纳艺术家则激情演绎了非洲风情舞蹈和手鼓……这些都与浓郁的京味民俗文化、创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几年前,南锣鼓巷还是由几十家小五金店、小裁缝店、小建材店等组成的杂乱的街道,房屋破损、私搭乱建严重、基础设施薄弱。2006年以来,东城区政府和交道口街道办事处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自身发展之路,在这里先后完成了拆违、架空线入地、景观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历史风貌得以复原。原本60家小五金店、小裁缝店、小建材店被“请”出去,中外草根创意者连同各自的工作室、特色店被“请”进来。每年举办一次的“胡同创意市集”,更是会聚了各省市的创意高手,在这里摆摊设点,交流点子、展示作品。幽幽古巷,把京味文化与创意文化悄然融合在一起,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创意点子与潮流店铺
去过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铺最大的特色就是许多产品都是店主自行设计、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时尚经典、个性鲜明。在一家典雅的陶瓷铺里,友善的店主介绍说,店里的陶瓷品都是她跟爱人亲手设计、制作的。陶制的项链、茶具、墙饰,或夸张,或新潮,耐看实用。“宅女”、“哥喝的不是水,是寂寞”等印在搪瓷茶缸上的潮语颇受年轻时尚一族的欢喜。
在南锣鼓巷的中央,还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面塑店。店主人徐海峰手持拨子,给一个面人挑鼻梁,不时还抬眼看一下面前的姑娘……徐海峰正在给客人即兴创作人像,这项业务很受欢迎。有的客人现场等不及,就把照片拿来,让他抽空塑像。
“原生的胡同,古老的四合院,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让我的心能完全沉静下来。看过往行人,品四季变换,不少创作灵感都从这里激发。”徐海峰说。
“文字奶酪”、“手绣旗袍”、“剪纸”、“千层底布鞋”……古巷里除了这些老北京民间产品,还能时不时看到老外开的店铺。
老外开店恋古巷
南锣鼓巷特色鲜明的商业定位,引来了一些老外扎根儿开店。有美国人投资的“贵福天地”、丹麦人投资的“北京名片”,还有英国人江森海开的创可贴—8。
江森海的中文说得十分地道,走进他的店铺,只见墙上张扬地挂着几件大T恤衫,鲜红的标语“妇女也能当英雄”、上世纪70年代的食堂饭票、刷着“社会主义好”的白瓷缸,分别印在T恤衫上。
正是这些勾起人们回忆的文化符号,让创可贴一8的T恤衫十分热销,最多时一天卖出两百多件。在北京定居16年的江森海酷爱收藏。他逛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各种老物件都能让他产生灵感,设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衫。“那件‘妇女也能当英雄’,是在大觉寺外的摊上收回来的海报画,讲的是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时的宣传语。我选了最有意思、最带劲的一句话,做在T恤衫上。”从2006年5月至今,创可贴—8已成为政府重新定位后古巷的元老级创意店。从这里走出的怀旧创意文化衫,还出口到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
被问及为何选择南锣鼓巷时,江森海说,这里的建筑很有中国古老文化的特色,但东西很西化,很有时尚元素。时尚与古典,中式与西式很自然融在一起,是他喜欢的感觉。
现在的南锣鼓巷就是这样一个宁静而不失张扬,有中国韵味又不失西方风情的地方。
色彩迷人的陶瓷艺品、形态各异的创意抱枕、惟妙惟肖的人面塑像、独具匠心的手工剪纸……近日,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50多位创意达人在老北京700年古巷——南锣鼓巷的“创意集市”上摆起了摊。
事实上,南锣鼓巷作为一条特色商业街。不仅是国内创意时尚人士淘货、卖货的乐园,更深受外国游客的青睐,不少老外还在那开起了店面,不走了!
京味民俗VS创意文化
在南锣鼓巷商业街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金发碧眼的背包客和时尚青年。据粗略统计,在中外游客中,外国游客占到了三分之一,单日高峰时可达两万人次。
南锣鼓巷的魅力,不仅在于古槐飘香和沧桑历史感,更在于这里聚集了90多家创意工作室和特色店,让人们在不经意间体味着浓浓的京味与巧妙的创意。
这次举办的创意集市,是南锣鼓巷每年一届的胡同节的活动内容之一。来自英国、法国、墨西哥、荷兰的乐手现场表演了流行音乐,加纳艺术家则激情演绎了非洲风情舞蹈和手鼓……这些都与浓郁的京味民俗文化、创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几年前,南锣鼓巷还是由几十家小五金店、小裁缝店、小建材店等组成的杂乱的街道,房屋破损、私搭乱建严重、基础设施薄弱。2006年以来,东城区政府和交道口街道办事处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自身发展之路,在这里先后完成了拆违、架空线入地、景观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历史风貌得以复原。原本60家小五金店、小裁缝店、小建材店被“请”出去,中外草根创意者连同各自的工作室、特色店被“请”进来。每年举办一次的“胡同创意市集”,更是会聚了各省市的创意高手,在这里摆摊设点,交流点子、展示作品。幽幽古巷,把京味文化与创意文化悄然融合在一起,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创意点子与潮流店铺
去过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铺最大的特色就是许多产品都是店主自行设计、制作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时尚经典、个性鲜明。在一家典雅的陶瓷铺里,友善的店主介绍说,店里的陶瓷品都是她跟爱人亲手设计、制作的。陶制的项链、茶具、墙饰,或夸张,或新潮,耐看实用。“宅女”、“哥喝的不是水,是寂寞”等印在搪瓷茶缸上的潮语颇受年轻时尚一族的欢喜。
在南锣鼓巷的中央,还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面塑店。店主人徐海峰手持拨子,给一个面人挑鼻梁,不时还抬眼看一下面前的姑娘……徐海峰正在给客人即兴创作人像,这项业务很受欢迎。有的客人现场等不及,就把照片拿来,让他抽空塑像。
“原生的胡同,古老的四合院,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让我的心能完全沉静下来。看过往行人,品四季变换,不少创作灵感都从这里激发。”徐海峰说。
“文字奶酪”、“手绣旗袍”、“剪纸”、“千层底布鞋”……古巷里除了这些老北京民间产品,还能时不时看到老外开的店铺。
老外开店恋古巷
南锣鼓巷特色鲜明的商业定位,引来了一些老外扎根儿开店。有美国人投资的“贵福天地”、丹麦人投资的“北京名片”,还有英国人江森海开的创可贴—8。
江森海的中文说得十分地道,走进他的店铺,只见墙上张扬地挂着几件大T恤衫,鲜红的标语“妇女也能当英雄”、上世纪70年代的食堂饭票、刷着“社会主义好”的白瓷缸,分别印在T恤衫上。
正是这些勾起人们回忆的文化符号,让创可贴一8的T恤衫十分热销,最多时一天卖出两百多件。在北京定居16年的江森海酷爱收藏。他逛旧货市场,淘回来的各种老物件都能让他产生灵感,设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衫。“那件‘妇女也能当英雄’,是在大觉寺外的摊上收回来的海报画,讲的是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时的宣传语。我选了最有意思、最带劲的一句话,做在T恤衫上。”从2006年5月至今,创可贴—8已成为政府重新定位后古巷的元老级创意店。从这里走出的怀旧创意文化衫,还出口到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
被问及为何选择南锣鼓巷时,江森海说,这里的建筑很有中国古老文化的特色,但东西很西化,很有时尚元素。时尚与古典,中式与西式很自然融在一起,是他喜欢的感觉。
现在的南锣鼓巷就是这样一个宁静而不失张扬,有中国韵味又不失西方风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