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的时间观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感性时间和自由时间。感性时间是属人的时间,是人类实践并获得认识的向度。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和自由解放的空间,资本剥削的实质就是对必要劳动时间外的自由时间的无偿占有。当代消费社会,自由时间的物化表现为它是一种消费物的范畴,是人们在资本的消费逻辑下对时间被动的、非自由的支配。
关键词:感性时间;自由时间;时间消费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2.074
马克思的时间观指明了只有与人和人的现实相联系的时间才是客观的、有意义的,人只有从异化劳动中解脱,摆脱物质必然性,才能真正成为自由时间的主人。在马克思时间观的基础上,探讨当代消费社会自由时间的物化,不仅丰富了我们批判资本的理论视阈,也有利于我们重新思考自由时间的应有价值。
1 感性时间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具体差别时,首次明确论及他对时间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一方面把现象世界当作主观的假象,另一方面把本质世界看作永恒的存在,即原子的永恒存在。为了解释现象世界的变化和作为现象世界基础的本质世界的永恒,德谟克利特把时间规定为永恒的东西,用绝对的、无限的时间作为原子并非在时间中产生和消灭的证据。德谟克利特把时间当作实体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把实体当作时间性的东西,而“成为绝对时间的时间就不再是时间性的东西了”。德谟克利特的时间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主观意义上的时间,“实质上是人对永恒性的时间的体会,是人在主观中将短暂的、消逝着的时间无限延续下去或者说将客观时间主观化”。因此他没有解决时间问题,而是转移了时间问题。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认为只有在物质中抽掉非永恒的时间,物质才能是永恒和独立的。不同的是,德谟克利特解释永恒的时间是为了取消现象世界暂时的、变易的时间,而伊壁鸠鲁则是为了实现现象世界的暂时的、变易的时间而取消永恒的时间。因此,德谟克利特眼里的现象世界就成了本质世界的原子流入感知主体的一种物理过程。他只能在心灵中区分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而不能在实际中将它们做出区分。这种情况下,他要么使两者混淆,要么使现象降低为主观的假象。在伊壁鸠鲁那里,流进感官的不是原子,而是原子的影像。他对现象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更是一个包含自我意识的过程。他把时间当作“偶性的偶性”(实体自身反映的变化),当作人对具体自然界的主动形式。这种时间观的基础上,现象既是变化的、消逝的,仅仅被当作现象,无效与本质,又回到了依赖本质界当作实在的东西确定下来。
马克思提到的时间观是两种层面的,现象世界中暂时的、变易的感性时间与本质世界中无限的、绝对的永恒时间。德谟克利特用永恒的时间证明了自为自有的原子的永恒,同时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怀疑自己所有的实践都是对假象的实践,而通过这种实践得出的认识在他看来都是不可靠的。最后,据说德谟克利特弄瞎了带给他所有虚假的双眼。相反,伊壁鸠鲁不去追求没有意义的永恒时间下的本质世界,转身思考感性时间对人自身的意义,为马克思所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克思肯定伊壁鸠鲁把时间当作人的感性形式,但这在伊壁鸠鲁那里只是一种满足于内心的安宁的抽象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他认识到仅仅发现“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对时间的领会放入人的现实中思考现实本身。而这种转向就是从感性时间的发现到自由时间的追求。
2 自由时间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期,人们需要用一生中大量的时间去劳动以维持生计,而较少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随着分工的产生与成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世代的总和,但工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愈发艰难。马克思以劳动时间作为切入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劳动时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内在根源,提出了自由时间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资本逻辑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两个方面表现其对人的统治。一方面,必要勞动时间是必要劳动抽象的量的规定性,工人的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也被量化,劳动时间变成了同质基础上量的差别,而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被这种抽象的量的差别所统治。另一方面,资本家直接或间接地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剥削工人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资本家通过压缩工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最大程度地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以此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批判资本的直接目的就是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返还给工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道:“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为个人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因而也为社会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创造广阔的天地),这样创造的非劳动时间,从资本的立场来看,和过去的一切阶级一样,表现为少数人的非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包括工人出卖劳动力后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的时间和除此之外的非劳动时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再去除剩余劳动时间,所得到的非劳动时间,即自由时间。从自由时间的结构来看,马克思认为:“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可以看出,这里说的非劳动时间并不都是不劳动的时间,而是指能够自主把握的用于娱乐、休息和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时间。工人牺牲了本是自由时间的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满足资本家的自身利益。由于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程度之深,工人的劳动仅能维持生命的再生产,而工人用于劳动之外的非劳动时间也只是维持在恢复工人劳动力的限度。马克思所追求的非劳动时间,即自由时间的解放就意味人们能有更多时间从事娱乐、休息和创造性价值的劳动,它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在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时间的自觉运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摆脱了异化的自由王国。至此,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充分结合,劳动成为人类实现自由的方式,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使自身的发展空间充分地扩展。
3 時间消费:自由时间的物化
在马克思批判资本的时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严重激化,劳动时间不断被延长,工人的自由时间被资本家偷窃殆尽。由于对工人的极度剥削,资本家生产的产品无法被社会消费掉,导致资本再生产的困难,产生经济危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双手的解放,自由时间不断增多。资本开始通过诱导社会成员用大量的自由时间去消费产品来维持资本运转。因此,“在‘消费社会’现实或幻想的大量财富中,时间占据着一种优先地位。仅仅对这种财富的需求就几乎相当于对其他任何财富需求之总和”。人们付出劳动时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自由时间里有金钱去消费,而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等方式所节约出更多的自由时间产生了更多的消费可能,自由时间和金钱一样成为了消费的资本。自由时间的消费看似是自由自主的主体性行为,其实质上是在资本逻辑推动下人们对时间被动的、非自由的支配,是一种新的不自由。
时间消费是以自由时间的物化为基础的。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到:“一个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的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的社会和一个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一种质的区别”。与原始社会直接的物物交换的短暂商品形式不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形式成为社会的基本形式,掩盖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在这种时代里,时间必然也会被资本逻辑下的商品形式所规定,成为一种消费的产品。“自由时间本身也变得越来越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购买以被‘消费’”。
以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所追求的自由时间的消费,导致了劳动的美的缺失。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是能够用于“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只有这种运用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了劳动的特有的美,也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资本的效率就是利润,劳动时间的节约就意味着资本的节省,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影响人们认真耐心地从事有价值的劳动,而顺从于快节奏的、低质量的时间消费模式。人们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消费和娱乐上,否则就无处安放自己,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十分贫瘠。
在物化基础上,自由时间的消费隐藏了社会等级的不平等。由于资本创造了“丰盛”的产品,消费者地位随之被抬高,资本用各种营销方式诱导消费者将自由时间用于任意、过度的消费上,使其自由时间过分依赖于物的消费。自由时间的运用不再是自主的、能动的,而是在“自由”的外衣下对时间纯粹的消磨和浪费。人们不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是遵循市场的逻辑去消费。消费者服从于“需要”和“满足”最大化,热衷于追求另类,沉迷于这种消费逻辑带来的个性享受之中。在自由时间逐渐增多的时代,劳动将逐渐成为划分阶级的符号,具有越强劳动能力和越多劳动条件的人将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消费能力的普遍提升及其所带来的个性享受以一种消费平等的姿态掩盖了这些区别。
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时间是人们从异化劳动中解脱并且摆脱物质必然性而自由自觉活动的时间,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资本以时间消费的形式制造了自由的假象,自由时间成为了一种消费物的范畴。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由时间也会不断增多。坚持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自由时间的应有价值,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二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2]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3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26卷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1.
[5][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8.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4.
关键词:感性时间;自由时间;时间消费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2.074
马克思的时间观指明了只有与人和人的现实相联系的时间才是客观的、有意义的,人只有从异化劳动中解脱,摆脱物质必然性,才能真正成为自由时间的主人。在马克思时间观的基础上,探讨当代消费社会自由时间的物化,不仅丰富了我们批判资本的理论视阈,也有利于我们重新思考自由时间的应有价值。
1 感性时间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阐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具体差别时,首次明确论及他对时间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一方面把现象世界当作主观的假象,另一方面把本质世界看作永恒的存在,即原子的永恒存在。为了解释现象世界的变化和作为现象世界基础的本质世界的永恒,德谟克利特把时间规定为永恒的东西,用绝对的、无限的时间作为原子并非在时间中产生和消灭的证据。德谟克利特把时间当作实体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把实体当作时间性的东西,而“成为绝对时间的时间就不再是时间性的东西了”。德谟克利特的时间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主观意义上的时间,“实质上是人对永恒性的时间的体会,是人在主观中将短暂的、消逝着的时间无限延续下去或者说将客观时间主观化”。因此他没有解决时间问题,而是转移了时间问题。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认为只有在物质中抽掉非永恒的时间,物质才能是永恒和独立的。不同的是,德谟克利特解释永恒的时间是为了取消现象世界暂时的、变易的时间,而伊壁鸠鲁则是为了实现现象世界的暂时的、变易的时间而取消永恒的时间。因此,德谟克利特眼里的现象世界就成了本质世界的原子流入感知主体的一种物理过程。他只能在心灵中区分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而不能在实际中将它们做出区分。这种情况下,他要么使两者混淆,要么使现象降低为主观的假象。在伊壁鸠鲁那里,流进感官的不是原子,而是原子的影像。他对现象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更是一个包含自我意识的过程。他把时间当作“偶性的偶性”(实体自身反映的变化),当作人对具体自然界的主动形式。这种时间观的基础上,现象既是变化的、消逝的,仅仅被当作现象,无效与本质,又回到了依赖本质界当作实在的东西确定下来。
马克思提到的时间观是两种层面的,现象世界中暂时的、变易的感性时间与本质世界中无限的、绝对的永恒时间。德谟克利特用永恒的时间证明了自为自有的原子的永恒,同时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怀疑自己所有的实践都是对假象的实践,而通过这种实践得出的认识在他看来都是不可靠的。最后,据说德谟克利特弄瞎了带给他所有虚假的双眼。相反,伊壁鸠鲁不去追求没有意义的永恒时间下的本质世界,转身思考感性时间对人自身的意义,为马克思所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克思肯定伊壁鸠鲁把时间当作人的感性形式,但这在伊壁鸠鲁那里只是一种满足于内心的安宁的抽象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他认识到仅仅发现“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的时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对时间的领会放入人的现实中思考现实本身。而这种转向就是从感性时间的发现到自由时间的追求。
2 自由时间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期,人们需要用一生中大量的时间去劳动以维持生计,而较少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随着分工的产生与成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世代的总和,但工人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愈发艰难。马克思以劳动时间作为切入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劳动时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内在根源,提出了自由时间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资本逻辑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两个方面表现其对人的统治。一方面,必要勞动时间是必要劳动抽象的量的规定性,工人的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也被量化,劳动时间变成了同质基础上量的差别,而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都被这种抽象的量的差别所统治。另一方面,资本家直接或间接地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剥削工人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资本家通过压缩工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最大程度地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以此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批判资本的直接目的就是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返还给工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道:“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为个人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因而也为社会发展充分的生产力创造广阔的天地),这样创造的非劳动时间,从资本的立场来看,和过去的一切阶级一样,表现为少数人的非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包括工人出卖劳动力后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的时间和除此之外的非劳动时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再去除剩余劳动时间,所得到的非劳动时间,即自由时间。从自由时间的结构来看,马克思认为:“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可以看出,这里说的非劳动时间并不都是不劳动的时间,而是指能够自主把握的用于娱乐、休息和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时间。工人牺牲了本是自由时间的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满足资本家的自身利益。由于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程度之深,工人的劳动仅能维持生命的再生产,而工人用于劳动之外的非劳动时间也只是维持在恢复工人劳动力的限度。马克思所追求的非劳动时间,即自由时间的解放就意味人们能有更多时间从事娱乐、休息和创造性价值的劳动,它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在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时间的自觉运用,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摆脱了异化的自由王国。至此,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充分结合,劳动成为人类实现自由的方式,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使自身的发展空间充分地扩展。
3 時间消费:自由时间的物化
在马克思批判资本的时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严重激化,劳动时间不断被延长,工人的自由时间被资本家偷窃殆尽。由于对工人的极度剥削,资本家生产的产品无法被社会消费掉,导致资本再生产的困难,产生经济危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双手的解放,自由时间不断增多。资本开始通过诱导社会成员用大量的自由时间去消费产品来维持资本运转。因此,“在‘消费社会’现实或幻想的大量财富中,时间占据着一种优先地位。仅仅对这种财富的需求就几乎相当于对其他任何财富需求之总和”。人们付出劳动时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自由时间里有金钱去消费,而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等方式所节约出更多的自由时间产生了更多的消费可能,自由时间和金钱一样成为了消费的资本。自由时间的消费看似是自由自主的主体性行为,其实质上是在资本逻辑推动下人们对时间被动的、非自由的支配,是一种新的不自由。
时间消费是以自由时间的物化为基础的。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到:“一个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的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的社会和一个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的社会之间的区别是一种质的区别”。与原始社会直接的物物交换的短暂商品形式不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形式成为社会的基本形式,掩盖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在这种时代里,时间必然也会被资本逻辑下的商品形式所规定,成为一种消费的产品。“自由时间本身也变得越来越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购买以被‘消费’”。
以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所追求的自由时间的消费,导致了劳动的美的缺失。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是能够用于“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只有这种运用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了劳动的特有的美,也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资本的效率就是利润,劳动时间的节约就意味着资本的节省,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影响人们认真耐心地从事有价值的劳动,而顺从于快节奏的、低质量的时间消费模式。人们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消费和娱乐上,否则就无处安放自己,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十分贫瘠。
在物化基础上,自由时间的消费隐藏了社会等级的不平等。由于资本创造了“丰盛”的产品,消费者地位随之被抬高,资本用各种营销方式诱导消费者将自由时间用于任意、过度的消费上,使其自由时间过分依赖于物的消费。自由时间的运用不再是自主的、能动的,而是在“自由”的外衣下对时间纯粹的消磨和浪费。人们不再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是遵循市场的逻辑去消费。消费者服从于“需要”和“满足”最大化,热衷于追求另类,沉迷于这种消费逻辑带来的个性享受之中。在自由时间逐渐增多的时代,劳动将逐渐成为划分阶级的符号,具有越强劳动能力和越多劳动条件的人将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消费能力的普遍提升及其所带来的个性享受以一种消费平等的姿态掩盖了这些区别。
马克思所追求的自由时间是人们从异化劳动中解脱并且摆脱物质必然性而自由自觉活动的时间,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资本以时间消费的形式制造了自由的假象,自由时间成为了一种消费物的范畴。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由时间也会不断增多。坚持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自由时间的应有价值,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二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2]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3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26卷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1.
[5][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8.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版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