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地图”,带你“抠门干饭”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抠门干饭”的小程序


  90后女孩咪咪在英国留学期间,一位同学向她推荐了Too Good To Go——一款抗击食物浪费的应用程序,消费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从咖啡馆、酒店和餐厅中买到临期食品。这是咪咪第一次听说临期食品,“感觉很新鲜,我们在国内很少见到,在国外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消费方式。”
  从此,咪咪就喜欢上了晚上去面包店。平时买一个可颂要花2英镑,可到了晚上,5英镑能买到8个,而且根据当天的销量,蛋糕和巧克力也会有相应的优惠。很多商铺还会在晚上推出超级实惠的“食品大礼包”,这些打折信息,都能通过Too Good To Go这个应用程序很方便地查到。
  这些临期食品,顾名思义就是接近包装上标注的最后保质日期的食品,这并非一个新概念。以往,临期商品主要面向的是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中老年顾客群。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不忘性价比,临期商品便成了他们消费的新宠。
  毕业前,咪咪在上海的一家环保企业实习。有一次,一个在便利店打工的朋友发给她一张照片,是一个大垃圾桶,里面装了大半桶面包。朋友跟咪咪说:“每天都要销毁这么多食物,感觉很罪恶。”看着这些食物被丢弃,咪咪也感觉震惊和心痛。现在饭店和商超提供了各类食材,动动手指就能点到外卖,“我们这一代人,被琳琅满目的食物包围着,虽然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的年代,但还是要居安思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其中,除了餐桌上的浪费,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食物和食材没有及时出售。
  因此,她就想:可不可以开发一个像Too Good To Go那样的小程序,让人们很方便地找到临期食品的折扣信息呢?这是一件三方共赢的事情: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食物;商家能体现自己保证食材新鲜的态度,并收获额外的边际利益;还能减少食物浪费,缓解各类生态问题。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导师和朋友们后,大家都很支持。大家笑称这是一款“抠门干饭”的小程序,“加班后或者晚上散步时,顺便采购点食物,还能获得一些省钱的成就感,这就是属于干饭人的快乐。”

“众包”寻找美好食物


  2020年夏天,当这款名为“Precious SH”的小程序还只是作为概念产品在上海的“七月无塑节”活动中亮相时,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从2020年底开始,北京跳跳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就组织了几名工程师,无偿帮咪咪撰写程序。世界经济论坛上海青年组织也加入进来,提供有关商户的信息数据。
  经过半年多的打磨,小程序终于在2021年3月上线了。为了丰富数据库,咪咪做了很多“扫街”的工作。“晚上九点,巧克力和扁桃仁羊角包打八折。”咪咪路过九六广场时,在Wagas(沃歌斯)买到了打折面包,她拍照配文,上传到了Precious SH小程序里。小程序里不仅标注了食品店的营业时间、地址等信息,还附上了临期食品的打折信息。
  最初呈现的临期食品折扣信息,大部分都是她自己添加上去的,比较有限。她希望能发掘大家的力量,比如某个用户去一家店里发现晚间有临期商品折扣信息,或是发现商品折扣信息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有误时,都可以将准确的信息上传,再由后台工作人员审核后发布。
  Precious SH实用又有意义的设计,受到了用户的青睐。甚至有夜间打折的面包坊经营者主动联系咪咪,希望加入她设计的小程序中。2021年3月3日,上海市闵行区一家品牌蛋糕店的老板就主动在Precious SH上传了自己家店铺的折扣信息。以往,蛋糕店没有售出的蛋糕只能丢弃,而增设了“晚七点后蛋糕88折”的活动后,一些蛋糕还没到打烊的时间就已经售罄。
  线下的临期食品折扣店通常靠近居民区、学校、商圈,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学生和年轻白领是常客。但咪咪希望小程序能帮助到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因为他们太依赖互联网了,不愿意出门走动,不愿意去亲近实体商户和菜市場。

不止省钱那么简单


  Precious SH小程序除了有食品折扣信息之外,还汇集了更多支持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商铺,使用界面分吃、喝、逛、穿、修、用、其他七大类。“穿”类别中,藏着不少隐于都市的中古店,有的平价销售二手奢侈品服装、老物件,有的销售由设计师改造的衣服;“修”类别,汇集了都市里不好找的改衣、修鞋、修家电、修自行车等商铺;“用”类别为找二手书店的用户指路;“喝”类别则网罗了为自带杯用户打折的咖啡店。相对于纯粹捡便宜,咪咪更想宣传一种绿色的生活理念。
  这款小程序很快就火了。上线3周后,小程序的累计访问量超过两万人次,商户信息从原来的几十条迅速增加到约200条。不少网友申请成为志愿者,为小程序的运营发展出力。90后的陈健雄就是志愿者之一,他希望通过亲身探店、共享共建,帮助小程序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晓它、使用它,为环保做出贡献。
  咪咪的微博、微信也收到了大批新朋友的点赞:“这个小程序真棒。”“是认真观察生活的人没错了,期待你们越来越好。”“我太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了,希望你能一直做下去。”还有网友留言:“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你把它做出来了。”
  咪咪现在在通力电梯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但她心里一直关心着小程序未来的发展。她每天都能接到许多合作邀约,有机构想与她合作,在其他城市开通折扣地图服务;有人建议她找融资机构,把折扣地图做成品牌。
  对此,咪咪并不想太激进,她更希望让这款小程序持续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这才是我的初心。”眼下,她正考虑和自己理念契合的品牌合作,与本地商户组织地推活动,也用心寻找合适的基金会,获得资金支持。如果开发顺利,未来,Precious SH小程序将面向全国,从而打造出“折扣版舌尖上的中国”,而且在功能上,也将得到全方位的扩充和完善。
其他文献
图文无关A  最近几天,我发现出差的老公开始“黏人”了:中午12点微信问“午睡了吗?”下午1点说他已经登机了。过了3个小时,说他到西安香格里拉酒店了。正在健身,他发来微信,是一盘海鲜,还说:“我先吃这一点,一会儿再吃别的。”晚上10点多,消息又来了,“你睡觉了吗?”“没有呢。”“在看电视吗?”“是啊。”“我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天啊,困成那样,还不睡觉?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黏人”就是想
期刊
有多少父母存在着“付出感”  我给女儿报了钢琴班,但是她只学了几周,新鲜劲过去,就不愿意去学了,平时在家也不主动练琴,每次都是我提醒她才练。那天要去上钢琴课,女儿磨磨蹭蹭不想去,我生气了,“你能不能积极点?这是你去学琴,不是我去。”女儿嘀咕道:“本来我就不想学,是你让我学的。”  这可得好好理论一下:“当初让你学一种乐器,最终选钢琴也是你同意了的。我没逼你。为了让你学琴,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学费
期刊
“热腾腾的烤红薯出炉了!现在就出发,去送外卖啦!”周末下午,我用新买的空气炸锅烤了一锅红薯,装到牛皮纸袋里,递到女儿手中,笑呵呵地和她一起出门。她兴奋地说:“你猜,姥姥这次会吃几块红薯呢?”“不知道啊,我打赌她吃两块!”“那可不一定,咱们上次送去的烤红薯,姥姥说好吃,一口气吃了4块呢!”女儿不服气的样子,在我眼里越发显得可爱了。  我家距离母亲家,骑自行车不到10分钟,也算得上“一碗汤”的距离。我
期刊
1  家有男孩,说起他们的脾气,被吐槽最多的几点,肯定有“犟”这一条。还记得有一次,跟做出版的朋友聚餐。他的儿子那时四岁,跟我儿子小小鱼年龄差不多。那次,第一次来北京玩的小小鱼还是很乖的,朋友跟我说:“你孩子的性格真的不错,看上去很听话。而我家那小子,就是太犟,不怕打,越打越犟,可以一直站在那里哭,不认错,不服软,可以哭一两个小时不停。”  “哈哈,他也是顺毛驴,如果没有对路,脾气也很大的。”我说
期刊
我微信里有个特文艺的哥们,爱摄影和写诗,时常在朋友圈发自己拍的片子,还要配上几行心情小诗,而且每次发完,他都立马给自己点个赞,时不时还评论一下“这片子绝了”“今天志摩兄附体”“完美!大家尽情来赞吧”……  别人可能觉得这人有点“二”,但我却发自内心地觉得好玩儿,同时还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羡慕——在越来越圆滑世故深藏不露的人群里,这种自我欣赏又敢于表达的纯真何其可贵。  必须承认这品质是大多数人缺少的
期刊
相对于国内一线城市一条街有几家的开店密度,在美国的大城市里,竟然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肯德基店。从下飞机到进入旧金山的闹市区,一路上,几乎都没有看到肯德基的招牌。  即便发现了肯德基,也并非像你想象中那样“高大上”。国内的肯德基多半位于市中心地带,面积动辄在三四百平方米以上,甚至分楼上楼下,有的还附带儿童乐园,或是配有咖啡专区。美国的肯德基店不仅没有这样的就餐环境,还多分布在高速公路的加油站,或是长途
期刊
《洛神水赋》何灏浩定妆照1  第一次下水跳舞,我就觉得这是一项与众不同的运动。虽然这样形容有点矫情——入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水中精灵,像一个仙女。  这次的《洛神水赋》把这项运动的美、迷人与特殊性完全展现了出来。拍摄的时候,我们还开玩笑说:热搜预定!苟富贵,勿相忘!没想到,真的冲上了热搜榜。  这次合作是因为河南卫视看到我们团队另一个国风水下舞蹈,这才找了过来,想拍一条在端午节播出的视频。但到
期刊
河南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想开盒,先考古  文物的价值与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要把历史、文化和审美信息传递给当下之人。如何让文物点亮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美好生活?不少博物馆纷纷实施“文物+”战略,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萌萌哒”的文创产品火了,“沉浸式体验”红了。  河南博物馆就制作了一批考古盲盒。他们选用河南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土质,将出土文物的仿制品置入其中,让普通人也可以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