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刻、理据充实、杂文笔法,作文更有味道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妙文品評】
  不扭曲,不变形
  【题目紧扣材料,观点明确,富有警示意义。】
  “不扭曲,不变形,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档国学节目的开场白。这句话深藏智慧和信条。【开篇引用节目开场白引出论点,呼应题目,又使文章多了厚重之气,富有文化底蕴。精彩!】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的这句话,和前面的开场白不谋而合。【再次引用名人名言,既是对论点的强化,也是作为论据对论点的支持。】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总是会这样穿越时空,神思契合。曼德拉,他本来可以贵为酋长,乐享那个体制赋予他的一切特权、财富,但他“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是“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此,他被打入大牢,那是27年的炼狱啊!狂傲愚钝者会因此颓废,化为“蛆虫”,而智者仁者勇者,却会因此升华灵魂,更加清楚接下来的路。曼德拉出狱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复仇,而是奔赴他未完成的事业——黑人与白人的调解。“不可扭曲如蛆虫。”这句话,是对许多愚妄者的警示和启蒙。【陈述曼德拉的故事,突出人物精神,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阐明论点的含义,同时也支持了论点。不仅如此,还为全文树起“不扭曲”的旗帜,彰显了主旨。非常好。】
  谈起我们自己,总会五味杂陈。充斥双眼的扭曲变形和孤独的坚守在我们面前就那样赤裸裸呈现,刺伤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内心隐隐作痛。【过渡自然,同时,作者的情感态度非常明朗,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夏瑜因为革命英勇就义,狱卒对夏瑜的革命宣传不解且愤怒,华老栓买蘸了烈士鲜血的馒头挽救儿子的性命,刽子手竟出卖烈士鲜血赚取银元……【看似简单的陈述,实则有了情感态度,将愚昧国人灵魂的扭曲变形与革命者的巍然形象诠释出来,让我们产生阵阵痛感。】他们就那么真真实实的同时存在着,那么无解,那么讽刺。有的人,就像天空的流星,短暂却灿烂;有的人就像嗜血的蚊虫,肮脏贪婪。【进一步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对两者的精神进行评价,态度鲜明,语言精彩。】那些蚊虫,卑微且扭曲,提醒我们自省,去问我们是谁;那些流星让我们瞻望,没有他们,我们历史的天空将何其寂寥黯然。拒绝扭曲变形,也许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如此多灾多难。【进一步明确艺术反映的历史人物对我们的启发:要反思、也要去崇尚伟大的甘做流星的英雄。发人深省。】
  近三十年,国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欲望汇成的洪流冲垮了我们的道德堤坝。人性的扭曲,让毒奶粉等丑陋物件横行市场。人们把自己变成找不到故乡的流浪者。【精彩的语言,动情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处处是警句,到处是发光的思想!】我们诅咒铜臭,我们诅咒特权,我们诅咒不公,而我们又似乎都是或积极或无奈地参与着、支持着。【深刻地揭示现实问题,发人深省,让人浑身冒汗!】扪心自问: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怎样去救赎?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背弃扭曲、回归健康?【几个问句同时发问,让人不敢不反思;最后一问带着美好的希冀,每一个人的希冀,更是让人无法不深思。】
  因时代裹挟,我们国人有太多扭曲变形者,也有如山岳般凛然屹立者,为我们的族群保有了最后的良知和尊严。【从客观原因分析人们扭曲变形的原因,也强调主观上每一个人是可以做健康美好的自己的,既引人反思,也给人以鼓舞。】我们在审视历史的同时,其实也在书写着我们自己的历史。别扭曲,不要变形,记住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才会走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警句般的句子,强调拒绝扭曲变形的重要意义,深化主旨。】
  点评
  学生点评一(自评):
  这篇文章我写得非常认真,从立意到题目的选择,从开篇到材料的选择,从上下文的过渡到收尾的设计,都下了一番工夫。我追求的是立意要深刻,题目要精彩,开篇要入题,材料要丰富,语言要洗练,结构要严谨,收尾要升华。这些目标,我觉得都实现了。
  学生点评二:
  我认为这篇作文有几个方面对我启发很大,值得我学习:一是名言名句引用得非常好;二是材料丰富,论证有力;三是语言简练流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原来,议论文也同样需要真情实感。
  学生点评三:
  我认为这篇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没有那种稚嫩的学生腔。不少所谓的好作文,语言看似华丽,可是思想简单,人云亦云,装腔作势,没有思辨精神和对现实的冷静思考。这篇文章不然,作者有着很强的文字功底,有自己的思考,非常值得借鉴。
  学生点评四:
  本文题目惊艳,非常抓人眼球。开篇非常自然地引出观点,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述,然后笔锋一转,关注我们自己,从历史写到当前,让我们无法不反思;结尾简洁,却非常有力,深化了主旨。
  但是,个人觉得,倒数第二个段落还是应该和上一个段落一样,正反两面论述,补充一下具体的事实,可能更好。
  教师点评:
  本文作为一篇习作佳作,同学们都看到了它突出的优点,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非常好。
  这篇习作之所以在千余份试卷中脱颖而出,绝不只是某一个方面的出彩,而是靠它多方面的优秀表现。它的优秀在于它立意深刻,关注现实,充满对时代的忧思;在于它的题目,让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在于它的论据,充实而丰富;在于它的语言,流畅洗练,处处警句;在于它的大气,脱离学生腔,关注历史、关注现实和关注人类的大眼光、大气象。
  【教师提纯】
  绝大多数作文,七拼八凑,思路模糊,思想浮浅,不知所云,语言粗糙。这篇作文,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赏,是有充分理由的。
  好的立意,充分的理据,精彩的语言,精致的结构,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当然,题目也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系统的、精细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它的立意必须准确,最好有深刻的意旨。
  何为准确?就是立意要源于材料,与材料密切相关。而立意深刻,就是在多个立意中,选取和现实关联最为密切,最能表现时代精神、最为迫切的时代需求或最能表现对社会乃至人类未来忧思的那一个。立意,决定了文章的含金量。
  精彩的题目,是一篇优秀议论文的眼睛。
  议论文的题目非常重要,它是映入阅卷者眼帘的第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能不能抓住阅卷者的眼睛,为之心动,对作文的最终得分影响不小。题目最好就是论点,尽量不要拿论题做题目;题目尽量简短有力,有味道。拒绝过大过小的论题式题目,拒绝混淆文体的题目,拒绝表意模糊的题目。
  充实、丰富的论据,是一篇优秀议论文的骨架。
  论点确定以后,就要用心选择论据来支撑论点了。高考对作文的要求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材料丰富,论据充实”。何为“充实”?就是要有足量的论据来支撑文章的论点。一般来说,以三个为宜。少了单薄,多了论述散乱。何为“丰富”?首先要充实,其次要注意论据的多样性和多角度的要求。多样性,就是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兼而有之,以事实论据为主,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多角度,就是要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如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角度选材,保证论据的丰富性。
  当然,丰富和充实的前提,是选用的论据必须能够支持论点。
  来一点杂文笔法,是一篇优秀议论文的点睛之笔。
  大多数高考作文,开篇拘谨呆板,千篇一律。其实,开篇没必要那么程式化,一个故事,一个画面,都可以作为文章的开篇。行文也不一定非要一板一眼,任性一下,让文章更有个性。语言有点犀利,读起来还是让人很有感觉的。
  议论文也不拒绝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的流露,往往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读来更易于和阅卷者产生共鸣。情和理,永远是不会分家的。
其他文献
【考点直击】  高考“考试大纲”关于散文语言的鉴赏,要求学生能“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即学生要以审美的眼光来阅读,针对作品“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等给出正确的回答。  【命题走向】  高考语文在“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个考点上,越来越重视对整篇作品语言风格的考查。这里要注意的是,赏析叙事散文的语言特色,需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上的特点,二是文中人物语言,三是文章呈现出的整体的语言艺术
期刊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时,往往以为记叙文只能记叙真实的生活,不能虛构。写作固然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写记叙文时,我们可根据写作的需要,对获取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删减,或移植,或补充,或想象,或改造。  一、发挥想象,添枝加叶  生活中直接获得的素材,大都简单粗糙,平淡无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袁珂《女
期刊
生:老师,这段时间我有了这样一个发现,古人在探讨某个问题的时候,不是像今人一样写一篇议论文从头说到位,而往往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说《黄帝内经》《论语》等。  师:首先,问答形式是一种比较生活化的探讨模式,形式灵活自由,内容不拘一格,易被读者接受;其次,问什么就答什么,主题集中,重点突出;第三,问答之间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便于探讨,也便于理解。媒体的采访类节目、沙龙类节目,学校的课堂记录等常采
期刊
现如今,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真人秀可谓一道亮丽风景。《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花儿与少年》《中国新歌声》……一时间,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走马观灯般轮番登场。  虽然也有不少指责的声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真人秀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带来了不少新的内容,让朋友聚会有共同话题,让我们在沙发上与家人享受轻松时光。无论是明星爱豆的真情流露,还是平头百姓的舞台演绎,都打破了那种“你在台上
期刊
一把扇,一壶茶,一盘棋,伴着玉兰花直沁肺腑的清香,欣赏着斑驳的树影在棋盘上展现的婀娜的风姿,哼着几曲清爽的小调……  不错,这便是我儿时家门口常有的场景。  在我的印象里,家门口的玉兰花虽谈不上高大粗壮,可花儿却开得十分旺盛,相比起“春色满园关不住”的盎然春意,丝毫不逊色。自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那儿了。儿时,我总拉着外公在树下给我讲故事,故事大都是关于外公年轻时当救护队长的经历。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人
期刊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传记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我们应该将传记同作家们假托传记形式创作的小说区分开来。像鲁迅的《阿Q正传》、胡适的《差不多先生》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艺术形象,是作家为了特定需要而创作出来的文学“模特”,是群体形象的集中或幻化。而我们所说的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
期刊
1.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①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就是要点),进行压缩;②合并法:在各层意思都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③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2.答案要点:  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3.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
期刊
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曾是一个时代的艺术传奇。可是,在当今这个流行“快阅读”“轻阅读”的时代,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总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玄幻小说,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也是各种花花绿绿的通俗读物,而经典名著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经典文学过时了吗?诚然,经典名著所写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距离,语言表达方面也可能有些“过时”;然而,它经得起岁月淘洗,它的文学精粹在任何时代都有
期刊
青春如诗,洋溢出朦胧的美意,有时不需细读便已如千盅酒下肚。  诗人的青春,或为三春晖明月光,或为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悲欢荣辱,奇美伤感之至,亦潇洒淋漓之极。然而能歌千秋之未歌的,唯有孟浩然公的三度诗意青春。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这首诗表现了孟公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孟浩然》一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诗中作为
期刊
【上山取经】  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提高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  怎样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还是社会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