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区内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一、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优势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高新区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完善。
  一是经营主体总量大结构优。高新区经营主体逐年增多。截至2008年12月31日,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总数累计达到15659户。其中,内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14839户,外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820户。内资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以下的企业13009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83.08%;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2650户,占16.92%,其中,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亿元(含)以上的企业有397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2.53%。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高新区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2008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家,比2006年增加57家,增幅为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0亿元,较2007年增加342亿元。增幅为143,7%。其中,产值在1亿元(含)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税收贡献大。2008年。高新区经营主体创造国税收入39亿元,比2007年增长30.1%;地税收入32.5亿元,比2007年增长38.1%:总税收收入达到71.5亿元,比2007年增长33.62%。
  四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的就业贡献度高。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就业。2007年,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176437人,比2006年增长23.21%。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176105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99.81%。
  
  二、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特色优势产业不够突出
  目前,成都高新区确定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横向比较看,这三大产业也是全国大部分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全国54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近30个高新区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近20个高新区发展重点是生物工程。
  从区域竞争看,成都高新区与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成都高新区与西安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基本一致,二者在项目引进、经营主体发展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而武汉东湖高新区实行了错位发展战略,确定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围绕建设“中国光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
  从集约经营看,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的企业规模还偏小,尚未培育出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本地领军企业。在高新区,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11家。过亿元的企业仅有92家。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阶段,与国内外的优势集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两个产业集群发展还比较滞后。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偏小、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引进、培育和发展。
  
  (二)风险投资发展水平不高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成都高新区在引入境外和沿海风险投资机构方面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高新区相比,甚至与同处西部的西安高新区相比,风险投资无论从发育水平。还是从机制上,都有一定差距,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比较少。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健全、投资规模较小。
  
  (三)二、三产业联动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有力推动了资源优化配置。尽管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全国首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园区之一,由于缺乏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二、三产业联动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优势难以显现。2008年,预计高新区第二产业实现产业增加值240亿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仅85亿元,不到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一半。2006-2008年,高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5.5%、33.5%、33%。远远高于第三产业13.4%、14.9%、14%的增速。
  
  (四)比较优势不明显
  成都高新区地处中国西部。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地理优势不明显。虽然地处西部内陆,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相对较低,但物流成本、信息成本相对较高。随着中国整体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成都高新区所具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中高端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低端技术工人,成都在吸引中高端技术人才上不具有明显优势。
  
  三、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加快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研发孵化、产业培育、辐射带动、出口加工等功能。抓好IT、生物制药产业,促进航空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完善科技孵化体系,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项目和企业。
  二是以大项目带动工业化,全面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发挥中医药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投产一批重点项目,积极筛选发现一批新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实施。
  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工业化。确定一批重点优势企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出口型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在技术创新、技改贴息、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领军企业。
  
  (二)以现有产业集群为基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
  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积极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
  一是着力打造信息安全、集成电路等产业联盟。利用国家在成都建设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机会,重点瞄准3G开发、IPTV等产业,形成比较优势。抓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继续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增强集成电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积极延伸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放大集成电路产业经济效益,提高IT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带动精密机械产业加快发 展。
  二是做大做强数字娱乐和软件外包产业联盟。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聚集这个中心,突出软件产品的自主创新和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两个重点。迅速打造成都软件产业集中发展区,建立科学合理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全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的同时,锁定扶持一批本土重点软件企业,打造成都软件品牌。
  三是构建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高新区起步区为核心,着力打造以研发孵化为重点的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创新药物研制基础平台,强化面向新药研究的条件环境和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政策体系,在招大引强的同时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特别要充分发挥川产道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优势,建设中药现代化园区,抓好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重点打造中医药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
  四是培育精密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航空零部件、精密电子模具研发生产为核心,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支撑,抓住国家在成都建设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机会,依托现有的航空制造产业基础。壮大航空零部件、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维修及地面检测等研发和制造企业集群。同时以电子精密模具为突破口,培育壮大重点企业,力争引进一批高水平电子模具制造和研发企业,积极推进模具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此外,密切跟踪并引进一批电子装备成套设备制造和医疗成套设备制造项目,带动以成套装备制造为重点的精密机械产业的发展。
  
  (三)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打造西部风险投资中心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不断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高风险投资发展水平,努力打造西部风险投资中心,显得尤为迫切。
  一是引进专业推介机构。与一些专业投资推介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收集园区好的投资项目,向风险投资机构推荐。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风险基金投资落户,帮助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三是促进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互动。定期举办各项融资论坛,促进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以及相关管理机构与企业间的交流。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理念与方式的培训。
  四是多渠道设立风险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及四川省社保基金等以种子基金的形式帮助建立风险基金,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四)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效推动高新区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和优势。依托天府新城建设,重点发展现代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现代商业及住宿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生产服务外包业等领域。
  二是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保障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
  三是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保障体系。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倾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积极加强城市功能开发,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五)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动自主科技创新 一是聚集自主创新资源,推进原始创新。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生物医药、数字娱乐、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孵化器。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构建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风险投资、技术市场等在内的自主创新孵化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加快聚集国际原始创新资源,加强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完善市场、资金、人才和政策四大支撑体系,着力推动创新研发、孵育转化和产业化三个环节和三大基地的有机互动,通过优化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环境,促进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三是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跨学科、跨行业技术整合与集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身特色的新技术与新产品。鼓励区内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育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其他文献
近日,成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包惠在研究统战信息工作时指出,信息工作是靠业务工作干出来的,信息工作是业务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志.要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的
收集在《生活在经济中》一书中的文章,是我近年来发表在大陆多家报刊、杂志上的经济学随笔.我那信手拈来、平淡无奇,登不上学术大雅之堂的小品文,能够结集成书并在香港出版,
在大型土建工程项目开启之初,工程人员需要对建设地点的地质地形进行勘察,做好预先测量的工作,借此来辅助工程设计工作,选出最合适的建设方案,做好细节处理工作,在矿产开发工
我失恋了,心情很不好,那一段时间我整天唉声叹气的,干什么也没劲.母亲看出我有心事,知道我失恋了.就让我坐到她身边,说要给我讲个故事听.我说好啊!我现在心烦着呢!母亲就讲了
广阔无垠的太空,总是激起人们无尽的向往.rn曾为人类灿烂文化宝库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遨游太空的遐想,从庄子的《逍遥游》到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以及明朝人万
杭州萧山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摘要: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建筑企业立业的根本。工程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检测实践和管理中有针对性的做好改革和强化,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以过硬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充分考虑仪器设备、人员素质、材料等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工程检测质量,为
就在2002年10月11日凌晨,无名氏去世之前,他还计划着3天后,即10月14日从台北启程到苏州,授权当地一家电视台拍摄他的著名小说《塔里的女人》,而苏州方面也拟于11月9日为这位
浙江庆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的高层住宅楼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会需要大量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并且需要一定的金钱支持。那么,在整个工程造价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注重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将工程建设工作做得更为规范和科学。这样,也能给人们提供更为良好的高层住宅楼,帮助人们有效地提高生活的质量,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那么,关于高层住宅楼工程照价的过程当中,具体有怎样的特点,本篇论文将进行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制药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