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对照组)、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观察组)患者各52例,观察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且减少风险事件的發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模式;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中,完善护理质量体系,且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为主要内容。消化内科疾病种类较多,以食管、肝、胆、胃等疾病的研究为主,患者存在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对于患者而言,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其病情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我院消化内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各52例,观察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选取实施前(对照组)、后(观察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9至74(46.89±3.83)岁,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0至73(45.49±3.63)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做好巡视工作,发放健康手册等。
观察组:①建立责任制小组,明确各人员岗位职责,需完成自身负责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全面掌握患者资料,并考虑到其病情、性格等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且加强饮食、心理干预等。做好查房工作,1天2次,详细了解患者情况,病情严重者需每天巡视病房5次,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情况给予心理支持等,并且做好换班交接工作,各人员间需做到相互督促及帮助。②护士长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及监督,并且对护理流程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落实监督职责时,需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找到解决对策。针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③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如置管、药物护理等,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且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将异常信息汇报给医生,治疗前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5个方面,各20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 ),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消化内科所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并且操作方面存在精细、复杂的特点,在患者疾病治疗期间,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对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需要对其特殊性引起重视,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护理建设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但是一般护理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建设需求,并且在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选择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责任制护理模式以专项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能提高护理服务专业性,且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在相互协助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具体实施期间,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分工,并且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及所负责的患者,进而配合临床开展各项工作。将其应用于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接诊患者后为其提供热情、积极的护理服务,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了解其病情变化,进行针对性干预。加强护患之间一对一沟通,增进护患感情,有利于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给予其更多关心及关爱,进而得到患者认可。并且由护士长发挥监督、培训等工作,了解护理实施情况,并加强考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护理人员保持较高的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因素影响,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中,经责任制护理,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低,表明该护理模式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能在临床应用期间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
所以,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低,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玲,濮英娜,申文荣,等.护士能级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8):955-956.
[2]张俊娥,张洁玉,唐玉萍.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检查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680-681.
[3]彭习兰,金绍燕.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61(S01):P.47-49.
[4]宋丽花.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129-132.
[5]杜丽绒,李新梅.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42-44.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模式;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中,完善护理质量体系,且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为主要内容。消化内科疾病种类较多,以食管、肝、胆、胃等疾病的研究为主,患者存在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对于患者而言,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其病情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我院消化内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各52例,观察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8月开始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选取实施前(对照组)、后(观察组)患者各5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9至74(46.89±3.83)岁,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0至73(45.49±3.63)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做好巡视工作,发放健康手册等。
观察组:①建立责任制小组,明确各人员岗位职责,需完成自身负责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全面掌握患者资料,并考虑到其病情、性格等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且加强饮食、心理干预等。做好查房工作,1天2次,详细了解患者情况,病情严重者需每天巡视病房5次,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情况给予心理支持等,并且做好换班交接工作,各人员间需做到相互督促及帮助。②护士长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及监督,并且对护理流程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落实监督职责时,需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找到解决对策。针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③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如置管、药物护理等,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且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将异常信息汇报给医生,治疗前做好各项基础准备工作。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5个方面,各20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 ),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消化内科所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并且操作方面存在精细、复杂的特点,在患者疾病治疗期间,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对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需要对其特殊性引起重视,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护理建设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病区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但是一般护理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建设需求,并且在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选择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责任制护理模式以专项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能提高护理服务专业性,且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在相互协助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具体实施期间,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分工,并且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及所负责的患者,进而配合临床开展各项工作。将其应用于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接诊患者后为其提供热情、积极的护理服务,全面掌握患者情况,了解其病情变化,进行针对性干预。加强护患之间一对一沟通,增进护患感情,有利于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给予其更多关心及关爱,进而得到患者认可。并且由护士长发挥监督、培训等工作,了解护理实施情况,并加强考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护理人员保持较高的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因素影响,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中,经责任制护理,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低,表明该护理模式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能在临床应用期间不断的改进护理质量。
所以,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建设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低,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玲,濮英娜,申文荣,等.护士能级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8):955-956.
[2]张俊娥,张洁玉,唐玉萍.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检查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680-681.
[3]彭习兰,金绍燕.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61(S01):P.47-49.
[4]宋丽花.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一病一优"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129-132.
[5]杜丽绒,李新梅.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