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药学专业群课程重构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产业调研,确定药学专业群对应的典型职业岗位群。围绕岗位应用能力,优化重组“共享+专有”的专业群课程,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新的专业群课程结构有效促进了专业间的协调融通,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的契合度,适应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群;课程重构;职业岗位群
  作者简介:申海进,男,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执业中药师,高级茶艺师,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医药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36-0013-04
  专业群建设应围绕产业链逐步展开,[1]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点。[2-3]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拟以药学(药学类)、中药学(药学类)和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类)等三个专业组建专业群,并尝试构建兼顾服务地方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本文在涉药产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当前所设课程进行优化重组,以期形成与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相匹配的课程群。
  一、课程现状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开设有相关专业的分院制订了统一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但显然其不可能完全适应各分院的需要。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由德育课和文化课两部分组成。三个专业的德育必修课都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业与创业指导、体育与健康等,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还有心理健康。德育限选课部分,中药学专业为心理健康,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有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和环保教育等3门(任选1门)。
  三个专业的文化必修课都有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艺术等,药学专业的文化必修课还有无机化学。中药学专业的文化限选课是物理,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则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等3门(任选2门)。
  (二)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和頂岗实习等,专业技能课面向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关乎与产业需求的匹配性,是本次重构的重点。
  (三)任选课
  任选课包括人文类和专业技能类,没有统一方案,由各校自行安排。
  二、典型岗位群调查分析
  (一)现状
  1.生产企业。目前,常州有药品生产企业百余家,其中,化学药生产企业数量和产值占比均在90 %以上。[4]除化学药外,《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生物药、中药和医药中间体等。此外,按照《常州市卫生计生“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意见,各医疗单位也在纷纷恢复或新建院内制剂部门。
  2.经营企业。常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本地已有药品经营企业2 205家,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例如,常州恒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计划至2017年年底,将在本地开设门店数从年中的160多家增加至250家。常州卫生和计生委的公开信息也显示,本地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311家,在《常州市卫生计生“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它们正在扩建或新建中药房。值得注意的是,在医药分业的推进下,常州已有医院在试点药房托管。
  (二)调查结果
  在可预见的未来,药品企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其中,生产企业主要为一线操作岗位,尤以化学药生产人员需求最大,其他药品生产人员的就业前景也较乐观;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量更大,且主要为调剂岗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生活品质的追求,保健品、化妆品等正成为热门就业领域。从常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开信息可知,本地尚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家、保健品经营企业816家、化妆品生产企业12家。这些状况,在课程重构时需加以体现。
  三、专业群课程重构
  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格为指针,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群课程结构。
  (一)公共基础课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德育限选课如选心理健康,三个专业的德育课就完全相同了;将物理课留在文化课,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移到专业群平台课后,各专业的文化课也就一样了;专业群可直接共享。
  (二)专业技能课
  结合产业发展及学校的办学力量,参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规程及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重构新的专业技能课,如表1所示。在完成专业技能课学习后,学生可参加对应工种的中级职业技能考核;在完成专业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后,可参加高级技能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优秀学生还可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
  1.平台课。
  (1)专业群平台课。将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病理学基础、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临床医学概要、中医学基础、微生物基础等,加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组成专业群平台课。
  (2)分专业平台课。将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学、药剂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用中成药知识等纳入药学专业的平台课。新开中药资源学,与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方剂学、实用中成药知识等一起纳入中药学专业的平台课。将会计学基础、天然药物学、药剂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纳入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平台课。
  除专业群平台课一致,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还共享生物化学、实用中成药知识等课程;药学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还共享天然药物学、药剂学等课程。
  2.方向课。
  (1)方向课建设。调研结果提示,原药学专业的制药技术方向应予以保留,为区别以药学类专业为主的专业群和药品制造类专业组成的专业群,方向名称变更为药物制剂,并侧重关注化学药。将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课程内容融入药物制剂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GMP、制药过程与设备等组成药物制剂方向,本方向对应药物制剂工职业资格,还对应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药物制剂技术技能大赛。   医院药房的托管,导致其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与社会药店趋同,据此,将原药学专业的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以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药品经营、药品储运等四个方向,合并为药学服务方向。将现代仓储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入药品储存与养护;将医药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技术、电子商务、医药广告实务和医药代表实务等课程整合进医药营销技术;停开中药药理与应用、方剂与中成药和医院药学概要,增设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本方向设两个项目,GSP、医药营销技术、药品储存与养护、医院药房与药店管理技能等为项目共有课;项目一加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项目二加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该方向对应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同时,对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办的执业药师技能大赛。
  中药技能是中药学专业的必选方向,也是其它专业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的需要。本方向有两个模块,模块一有中药调剂技术一门课程,模块二有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和中药制剂技术等三门课程,分别对应中药调剂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职业资格,同时,该方向还对应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中药技能大赛。药品检验人才需求量虽不大,但却是药品检验机构、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等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种。本方向有两个项目,分析化学和药物化学是项目共有课;除此之外,项目一有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项目二还有中药制剂分析技术、实用中药化学,分别对应药物检验工和中药检验工职业资格,同时,还对应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
  (2)选课原则。为确保学生的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定至少选两个方向。
  药学专业的学生如选药学服务,则只能选项目一;如选藥品检验,也只能选项目一;不能选中药技能模块一和药品检验的组合,但选其它组合时可自主取舍是否加学中药技能模块一;如选中药技能模块一与药物制剂或药学服务的组合,需加学分析化学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必选中药技能,其它方向自由选修;但如选药学服务,则只能选项目二;如选药品检验,也只能选项目二;如选药物制剂,需加学分析化学和实用中药化学等两门课程。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必选药学服务的项目一或项目二外,还必选中药技能模块一,其它方向可按兴趣选学。
  3.专业技能实训与顶岗实习。一般在药品企业及医疗机构进行,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完成后学生可具备履行相应岗位全部职责的能力。
  (三)任选课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文类任选课开设数量较多,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专业技能任选课是学生能力拓展的重要渠道,在充分应用网络课程扩充学习空间的同时,还可将以上未入选的药学信息检索与应用、医药数理统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品流通学和药品企业管理等课程引入。调查显示,药学相近或外延领域的保健品、药膳和化妆品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应加大相关课程的开发力度,并尝试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
  四、反思
  药学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也是江苏省特色专业。药学和中药学专业的课程科目和数量变动不大,更多的是专业内的课程重组和专业间的课程融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调整较大,主要出于以下原因:(1)强化医学相关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有利于学生后续本科段学习的正常进行(部分学生会转到药学类本科就读);(3)发挥学校医学教育集群优势,形成本校特色。
  专业技能课程面向产业发展,专业群平台课和方向课的共享体现了专业间的协同,分专业平台课的专有则聚焦了专业间的差异。新的专业群课程结构有效促进了专业间的协调融通,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要的契合度。四个专业方向的设置既贴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真正践行了集约共享、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40.
  [2] 张欢.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31-34.
  [3] 钱红,张庆堂.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5(1):139-141.
  [4] 滕一万,蔡振一,郭伟,等. 常州“十三五”制药产业发展路线及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8):1108-1111.
  [责任编辑 盛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为德国的工业4.0战略实施培养了大量人才,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改革思路。深入研究德国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我国高职学生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改革,提供了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行动导向  作者简介:刘坤,女,讲师,硕士研究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关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在内容、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渐成体系,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归纳也层出不穷;但是,基于实践成果的反思和改革研究较少。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评价机制——“成长学分银行”的实践基础上,反思现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在内容、载体、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分析改进方向、优化培育途径,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途径;成长学分银行  作者简介:李
期刊
摘 要: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目录是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和品牌的关键载体,教育部颁布的新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对科学构建和建設专业群,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依据新的专业目录,在重新审视学校的专业设置及规划的基础上,厘清了专业群的构建原则,调整了专业设置,优化了专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的专业(群)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摘 要:以宁波地区电子专业为例,一方面,分析和比较了宁波地区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几种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与合作企业和学生进行交流、访谈,了解公司和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找出现代学徒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求建立更合理更科学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模式。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出了多样化现代学徒制模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的。
期刊
摘 要:集团化办学模式规模扩张,内涵提升迫在眉睫。以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为抓手,以校企合作深度展开为契机,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师资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集团化办学的教学教育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结构优化;集团化办学  作者简介:陈跃芬,女,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发展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这也是专业建设、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基于此,从创新培育途径、构建实践教育全过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三个方面给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校园文化;训练方式;师资队伍;平台建设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双场合一”教学改革,通过系统提炼职场要素,开发以企业典型产品为主要载体的专业课程,将职业情境引入专业课堂教学,采用职场质量监控方式实施教学评价,构建机电专业课堂六环节教学基本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益。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双场合一”  作者简介:袁丽英,女,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李德方,男,江苏
期刊
摘 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加强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结合当前95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在认真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究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特征,分析当前我国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优化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基金项
期刊
摘 要:以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为例,对中职与普通本科“3+ 4”分段培养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等进行比较分析。按照七年一体的原则,从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中职段文化基础课的功能定位、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专业课实现高教性与职业化互补、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以及制定两个阶段统一贯通的课程标准等六个方面,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从而制定了符合教育规律、具有“
期刊
摘 要:以组织认同的结果变量为出发点,基于当前高校派遣制教师群体归属感不强、流失率较大等现象,从离职率、自我发展、工作满意感三个维度比较组织认同研究视角下积分制管理的激励效果,得出积分管理制度在控制该校派遣制教师离职率、促进派遣制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工作满意感方面具有显著激励作用的结论,提出进一步挖掘组织认同的前因变量——积分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校教师;积分;激励;派遣制;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