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才能发挥其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本人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形成多方的合力,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通过制度、人员、机构等支撑部分的建设,市场和信息管理、课程以及教学实践等环节的培训,在政策和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社会、高校多方合作,促进大学生由学校向职场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人、职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全国总体就业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怎样使他们从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为现实劳动力,必然成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从政府、高校到各个家庭都在关心大学生的出路,各方都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1.就业、就业服务的涵义
通常所指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是通过月或季度抽样调查对就业进行统计的,而我国是通过统计报表来获得就业的数据。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就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从事某种社会活动;第二,这种劳动必须有益于社会并且具有合法性;第三,这种劳动必须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这是一种静态的就业概念,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率统计中的就业涵义的口径也有一定差距,高校就业率统计中,就业包含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以及升学和出国等情况,但这种就业涵义依然是一种静态的概念。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业是一个过程,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互相沟通、双向选择从而获得职业的过程。如果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就业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职业人始终具有就业能力,不断获得职业的延续过程。
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岗位。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就是为广大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并寻找适应其自我发展并获得相应报酬的工作岗位。而公共服务机构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机构。按照国际劳工公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有如下特征:(1)由国家建立,在国家领导或监督下开展业务,国家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2)垂直管理,上下联成网络,覆盖全国各地;(3)工作人员应是政府公务人员,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4)应向求职者和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且向雇主提供的基本就业服务也免费。大学生就业服务应主要针对在校大学毕业生,其服务内容及机构有所不同,主要是以各高校为主,国家及社会为辅的一种服务机构和体系,所以,在此主要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2.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学生要求高,单靠高校来承担就业服务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尤其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础部分得不到保障,其他工作将难以开展,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实现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加以保障,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做出调整,由原来单一的行政事务工作转向由信息咨询、理论研究、就业指导等组成的服务体系。
2.1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规范就业招聘活动
就业市场是就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审批和监管,维护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招聘活动,加强审批和监管,合理控制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规模,积极倡导举办网络招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中小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提高招聘会质量。因大学毕业生还未有收入,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对应届毕业生应免费开放。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欠缺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聘请有工作经验同时又有授课技能的人员为专职教师,对原有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及有关就业方面的专项素质。例如,教师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展工作。学校也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担当兼职教师等。
2.3 依托就业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政策信息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岗位信息,加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制定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确保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发布的供求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其次,依托人才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的沟通。例如,组织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每季度定期举行的网上联合招聘活动,丰富网络招聘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有效地发挥网络招聘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
2.4 组织就业教材开发,提高教学实践成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明海指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仍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与市场需求是不匹配的,“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而这样的“产品”一旦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其最终结果就容易出现“积压或处理销售”。所以,高校市场化已经成为高校适应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开发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同步,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成为赢家,才能让毕业生避免未上工作岗位就已下岗的局面。
因此,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材的开发,将就业指导课明确为学生必选课,统一教材、统一备课教案等,并拓展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内容、加大就业观教育及创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在教学中,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2.5 增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
美国学者Alberta H. Charney和Gary D. Libecap调查了1985年到1998年间美国Arizona大学Eller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484位毕业生,其中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24位,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460位。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如前者比后者更能承担风险、更容易创业,个人收入或所创建的企业总资产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等。
调查显示67.97%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由专业老师予以创业指导。因此,尚未开设和正积极准备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应当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创业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对项目及创业者素质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我国在开设创业教育时可先通过基础课使学生增加对创业过程及所需知识的了解,然后分别建立与学期班、学年班以及辅修专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创业过程开设相应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哈佛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以及清华、北航等国内院校的经验都值得充分借鉴。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体系
3.1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建设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市场间设置壁垒。首先是户籍,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多层分割状态,形成明显的城乡壁垒。如一些地区和城市设立文凭、资金门槛等就业典型事例。其次,市场信息机制运行不灵。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传递不灵,传递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等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制约了人才配置的效率。第三,劳动者自身难以负担转移成本。劳动者从一个地区或部门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部门就业时,需要承担交通、住房、医疗保险、孩子入学借读等到费用损失构成转移成本。当劳动者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就业时转移成本大于转移后的预期收入,再就业就难以实现。
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减少市场进入成本,清除壁垒。
3.2 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志愿西部、去基层工作,社会舆论在引导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但在有些方面,如大学生就业期望方面,不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学有所用,而是一味地强化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等负面报道,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慌心理,不能正确选择职业;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仍然抱有“天子骄子”的想法,高不成低不就,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特殊的人群,而是拥有较高专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都要受到市场规律的作用。社会要在舆论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在工作中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为社会服务。
3.3 加强校企合作,获取资金及场地支援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因此,社会各部门要从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改变对大学生的轻视,重视他们科技创业的巨大价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要持续发展,企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设立相应的基金,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对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可提供实习、见习场地。第三,可配备有经验的人员协助高校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如德国的交替培训。学生在普通教育各门课程结束时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企业与学校这两个学习场所相互补充。这种制度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和职业界之间的成功过渡,并能提高在企业的适应能力。我国有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参与学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但涉及面比较窄,基本上针对专门的职业院校,对广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还是无法实现。德国的这种交替培训可作为我们探索的一个方向。
3.4 鼓励理论研讨,构建统计评价体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高校教育和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对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体系,保证就业率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科学,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实际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才能让社会、高校普遍认可与接受,以实现统计公布就业率的初衷。
与国内相同,国外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在科学性、准确性、广泛性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显著特点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的改进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同我国一样,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是衡量美国高校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但是美国高校注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后续跟踪调查。采用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若干年后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多采用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方式。
目前,我国政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就业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考核内容、数据收集、评估标准等,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云霞.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概况及启示[J].滨洲职业学院学报,2006,(11).
[2]孙立卫,赵晓峰.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4).
[3]熊斌.我国的结构性失业分析与治理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雅克.德洛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处在社会的核心位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200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09SJB880047);江苏省心理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预期心理及对策研究(苏心规划07—002号)和2008年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G05508JX42)研究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玉东(1969—),男,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大学生就业研究。
蒋琴雅(1966—),女,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全国总体就业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怎样使他们从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为现实劳动力,必然成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从政府、高校到各个家庭都在关心大学生的出路,各方都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1.就业、就业服务的涵义
通常所指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是通过月或季度抽样调查对就业进行统计的,而我国是通过统计报表来获得就业的数据。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就业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从事某种社会活动;第二,这种劳动必须有益于社会并且具有合法性;第三,这种劳动必须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这是一种静态的就业概念,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率统计中的就业涵义的口径也有一定差距,高校就业率统计中,就业包含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以及升学和出国等情况,但这种就业涵义依然是一种静态的概念。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业是一个过程,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互相沟通、双向选择从而获得职业的过程。如果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就业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职业人始终具有就业能力,不断获得职业的延续过程。
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岗位。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就是为广大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并寻找适应其自我发展并获得相应报酬的工作岗位。而公共服务机构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机构。按照国际劳工公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有如下特征:(1)由国家建立,在国家领导或监督下开展业务,国家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2)垂直管理,上下联成网络,覆盖全国各地;(3)工作人员应是政府公务人员,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4)应向求职者和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且向雇主提供的基本就业服务也免费。大学生就业服务应主要针对在校大学毕业生,其服务内容及机构有所不同,主要是以各高校为主,国家及社会为辅的一种服务机构和体系,所以,在此主要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
2.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学生要求高,单靠高校来承担就业服务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做好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尤其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基础部分得不到保障,其他工作将难以开展,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实现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加以保障,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做出调整,由原来单一的行政事务工作转向由信息咨询、理论研究、就业指导等组成的服务体系。
2.1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规范就业招聘活动
就业市场是就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的审批和监管,维护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招聘活动,加强审批和监管,合理控制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规模,积极倡导举办网络招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中小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提高招聘会质量。因大学毕业生还未有收入,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对应届毕业生应免费开放。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目前,我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欠缺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因此,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聘请有工作经验同时又有授课技能的人员为专职教师,对原有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及有关就业方面的专项素质。例如,教师可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对外开展工作。学校也可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创业成功人士担当兼职教师等。
2.3 依托就业网络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高校毕业生供求信息、政策信息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岗位信息,加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制定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确保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发布的供求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其次,依托人才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的沟通。例如,组织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每季度定期举行的网上联合招聘活动,丰富网络招聘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有效地发挥网络招聘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
2.4 组织就业教材开发,提高教学实践成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明海指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仍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与市场需求是不匹配的,“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而这样的“产品”一旦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其最终结果就容易出现“积压或处理销售”。所以,高校市场化已经成为高校适应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开发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同步,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成为赢家,才能让毕业生避免未上工作岗位就已下岗的局面。
因此,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材的开发,将就业指导课明确为学生必选课,统一教材、统一备课教案等,并拓展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内容、加大就业观教育及创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在教学中,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2.5 增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
美国学者Alberta H. Charney和Gary D. Libecap调查了1985年到1998年间美国Arizona大学Eller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484位毕业生,其中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24位,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460位。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如前者比后者更能承担风险、更容易创业,个人收入或所创建的企业总资产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等。
调查显示67.97%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由专业老师予以创业指导。因此,尚未开设和正积极准备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应当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创业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对项目及创业者素质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我国在开设创业教育时可先通过基础课使学生增加对创业过程及所需知识的了解,然后分别建立与学期班、学年班以及辅修专业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创业过程开设相应课程,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哈佛商学院、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等国外高校以及清华、北航等国内院校的经验都值得充分借鉴。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体系
3.1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法规建设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市场间设置壁垒。首先是户籍,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多层分割状态,形成明显的城乡壁垒。如一些地区和城市设立文凭、资金门槛等就业典型事例。其次,市场信息机制运行不灵。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传递不灵,传递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等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制约了人才配置的效率。第三,劳动者自身难以负担转移成本。劳动者从一个地区或部门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部门就业时,需要承担交通、住房、医疗保险、孩子入学借读等到费用损失构成转移成本。当劳动者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就业时转移成本大于转移后的预期收入,再就业就难以实现。
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减少市场进入成本,清除壁垒。
3.2 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志愿西部、去基层工作,社会舆论在引导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国家需要的地方。但在有些方面,如大学生就业期望方面,不是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学有所用,而是一味地强化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等负面报道,一方面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慌心理,不能正确选择职业;另一方面使大学生仍然抱有“天子骄子”的想法,高不成低不就,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特殊的人群,而是拥有较高专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都要受到市场规律的作用。社会要在舆论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社会分工,在工作中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为社会服务。
3.3 加强校企合作,获取资金及场地支援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因此,社会各部门要从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上改变对大学生的轻视,重视他们科技创业的巨大价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要持续发展,企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设立相应的基金,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对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可提供实习、见习场地。第三,可配备有经验的人员协助高校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如德国的交替培训。学生在普通教育各门课程结束时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企业与学校这两个学习场所相互补充。这种制度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和职业界之间的成功过渡,并能提高在企业的适应能力。我国有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参与学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但涉及面比较窄,基本上针对专门的职业院校,对广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还是无法实现。德国的这种交替培训可作为我们探索的一个方向。
3.4 鼓励理论研讨,构建统计评价体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高校教育和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对考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体系,保证就业率等各项数据的准确、科学,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实际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才能让社会、高校普遍认可与接受,以实现统计公布就业率的初衷。
与国内相同,国外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在科学性、准确性、广泛性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显著特点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的改进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同我国一样,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也是衡量美国高校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但是美国高校注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后续跟踪调查。采用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若干年后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在就业信息的收集上多采用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方式。
目前,我国政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就业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考核内容、数据收集、评估标准等,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韩云霞.美国创业教育的开展概况及启示[J].滨洲职业学院学报,2006,(11).
[2]孙立卫,赵晓峰.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4).
[3]熊斌.我国的结构性失业分析与治理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雅克.德洛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处在社会的核心位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200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09SJB880047);江苏省心理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预期心理及对策研究(苏心规划07—002号)和2008年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G05508JX42)研究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玉东(1969—),男,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大学生就业研究。
蒋琴雅(1966—),女,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