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的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甚至经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也许是出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许是编者的巧妙安排;也许是苏教版教材的精当之处……《语文》课本中有部分文章,学生阅读理解时是有困难的。这种困难,有的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有的来自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的来自于时代的变迁……
如何针对文体、内容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熏陶学生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呢?
一、 提前铺垫,适时补充
《孙中山破陋习》是三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在开学初,我就布置学生购买《少年孙中山》一书,在教学前,让学生对孙中山便有感性的整体认识,带着对少年孙中山的深度了解,进入课文,立即缩短了学生与中国民国第一任总统间的时代距离感。
在介绍缠足陋习时,我搜集了大量图片,当媒体上出现那裹得像个粽子般的,扭曲变形的小脚时,同学们立刻感受到了缠足的恶习,给女孩子带来的痛苦,对破除缠足陋习的孙中山产生了敬佩与欣赏之情。
像这样和学生生活背景不一致,带有历史烙印的课文还有《桂花雨》《詹天佑》等。对于这类课文,教师要提前铺垫,适时补充,深入浅出,就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实效,甚至让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
二、 把握学法,淡化人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表现高尚情操与人格力量的课文。这样的课文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尺度。作为学科教学,我觉得更应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如果以“课文哪些地方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优秀品质”为教学目标,那么,学生能读懂文章,也能用比较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品质。这样,就算学完了课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失职的。因为他完成的是一名《品社》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
对零零后的学生来说,根本没有体会过“洪灾猛于虎”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不妨以这篇课文的文体,新闻通讯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走进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感受典型形象的特写镜头与群体形象的整体画面。那“风声雨声雷声,声声震耳;汗水泪水血水,水水交融”的壮观场景,立即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一片赤诚之情。
在教学中突出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对远离自己生活场景的课文有所感悟,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将深度教学浅显化。像《大江保卫战》这样的课文还有《黄河的主人》《生命的壮歌》等。
三、 适时补充,激发情感
在教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意图仍然像指导学生学习《孙中山破陋习》那样,事前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整体深度把握,然后提升理解。结果,试教下来,不理想。学生始终无法在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找到联系。即便有同学分析了点“皮毛”,也是从《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上,鹦鹉学舌一般套用的。
几番思考,几番智慧的碰撞后,我将介绍宋庆龄的资料片上课便播放给学生看,并且设计了这样一段解说词: “宋庆龄被敬爱的周总理敬称为:国之瑰宝。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孙中山的夫人,被尊称为:国母。她的一生,特别关心中国妇女儿童的生活。她创立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用来支持少年儿童的发展和建设。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宋奶奶’。”一下子就消除了孩子们和宋庆龄之间的陌生感。
当文尾出示樟树的图片,引导学生:“透过这蓬蓬勃勃的樟树仿佛看到——”。(学生异口同声说)“宋庆龄。”对人物的感悟,对借物抒情的写作表达方式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像这样适时处理课外材料的插入,能降低学生情感投入的门槛,轻松地进入文本。需要这样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课文还有《钱学森》《夹竹桃》等。
四、 敢于取舍,教法得当
随着年级的增高,课文的篇幅长了。如何在有限的一到两个课时中,让学生走进文本,把握中心,明确学法,是每个语文老师在课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例如《番茄太阳》一文,作为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学生对作者曲折的生活经历一无所知。文中小女孩明明的特点,学生预习时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语文课上还分析什么呢?于是,我抓住了课文的一条明线:三次番茄太阳;一条暗线:作者的心情变化,展开教学。学生此起彼伏,进入文本。尤其是对明明美好心灵的感悟,不再是“贴标签”式的,而是油然而生的喜爱欣赏。以课文表达线索为切入点,从学生动情的朗诵中,师生共同进入了文本。像这样的课文还有《天游峰的扫路人》《山谷的谜底》等。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教师只要能静心读书,定心研究教材教法,做到深入浅出,就能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如何针对文体、内容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品词析句能力,熏陶学生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呢?
一、 提前铺垫,适时补充
《孙中山破陋习》是三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在开学初,我就布置学生购买《少年孙中山》一书,在教学前,让学生对孙中山便有感性的整体认识,带着对少年孙中山的深度了解,进入课文,立即缩短了学生与中国民国第一任总统间的时代距离感。
在介绍缠足陋习时,我搜集了大量图片,当媒体上出现那裹得像个粽子般的,扭曲变形的小脚时,同学们立刻感受到了缠足的恶习,给女孩子带来的痛苦,对破除缠足陋习的孙中山产生了敬佩与欣赏之情。
像这样和学生生活背景不一致,带有历史烙印的课文还有《桂花雨》《詹天佑》等。对于这类课文,教师要提前铺垫,适时补充,深入浅出,就能有效提高课堂的实效,甚至让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
二、 把握学法,淡化人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表现高尚情操与人格力量的课文。这样的课文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尺度。作为学科教学,我觉得更应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如果以“课文哪些地方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优秀品质”为教学目标,那么,学生能读懂文章,也能用比较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品质。这样,就算学完了课文,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失职的。因为他完成的是一名《品社》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
对零零后的学生来说,根本没有体会过“洪灾猛于虎”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不妨以这篇课文的文体,新闻通讯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走进那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感受典型形象的特写镜头与群体形象的整体画面。那“风声雨声雷声,声声震耳;汗水泪水血水,水水交融”的壮观场景,立即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一片赤诚之情。
在教学中突出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对远离自己生活场景的课文有所感悟,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将深度教学浅显化。像《大江保卫战》这样的课文还有《黄河的主人》《生命的壮歌》等。
三、 适时补充,激发情感
在教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意图仍然像指导学生学习《孙中山破陋习》那样,事前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整体深度把握,然后提升理解。结果,试教下来,不理想。学生始终无法在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找到联系。即便有同学分析了点“皮毛”,也是从《课课通》之类的参考书上,鹦鹉学舌一般套用的。
几番思考,几番智慧的碰撞后,我将介绍宋庆龄的资料片上课便播放给学生看,并且设计了这样一段解说词: “宋庆龄被敬爱的周总理敬称为:国之瑰宝。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孙中山的夫人,被尊称为:国母。她的一生,特别关心中国妇女儿童的生活。她创立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用来支持少年儿童的发展和建设。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宋奶奶’。”一下子就消除了孩子们和宋庆龄之间的陌生感。
当文尾出示樟树的图片,引导学生:“透过这蓬蓬勃勃的樟树仿佛看到——”。(学生异口同声说)“宋庆龄。”对人物的感悟,对借物抒情的写作表达方式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像这样适时处理课外材料的插入,能降低学生情感投入的门槛,轻松地进入文本。需要这样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课文还有《钱学森》《夹竹桃》等。
四、 敢于取舍,教法得当
随着年级的增高,课文的篇幅长了。如何在有限的一到两个课时中,让学生走进文本,把握中心,明确学法,是每个语文老师在课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例如《番茄太阳》一文,作为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学生对作者曲折的生活经历一无所知。文中小女孩明明的特点,学生预习时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语文课上还分析什么呢?于是,我抓住了课文的一条明线:三次番茄太阳;一条暗线:作者的心情变化,展开教学。学生此起彼伏,进入文本。尤其是对明明美好心灵的感悟,不再是“贴标签”式的,而是油然而生的喜爱欣赏。以课文表达线索为切入点,从学生动情的朗诵中,师生共同进入了文本。像这样的课文还有《天游峰的扫路人》《山谷的谜底》等。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教师只要能静心读书,定心研究教材教法,做到深入浅出,就能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