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学方法上有问题,我们把含有带有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脑塞给学生,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认为只有采取科学的、合理地教学方法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使学生学好素描。
【关键词】综合性;单一性
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透视法则(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不理解。在实践中不能加以正确运用,不能对事物进行合理的机构分析。第二,在运笔上不正确。表现物体时画的是“死线”而非“活线”。不善于相互比较,看一物画一物,不理解整体作画的优点所在,只是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推着画。比如画一个带盖的杯子,先画完整杯盖,再画杯身,致使构图不合理,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注意不到。第三,不善于利用水平线、垂线、斜线进行这一物与哪一物的比较,结果是各个物体大小比例失调,相互位置关系不正确等等。第四,明度上表现为明度对比不正确,虚实变化考虑不到,光线对物体的影响表现不正确等等。究其原因,我认为素描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我们不能把带有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脑塞给学生,让他们去表现,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茫然,从而达不到理想的绘画效果。应该采取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对“素描”这一复杂的内容进行分解,使它变成一个个有明确目的的单一的内容进行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最后定能攻下这座“素描”的堡垒。
首先,将素描分成两大部分,即:线型结构素描和色调素描。其次在进行每一步时都要将临写、写生和默写三写相结合,以便把素描学的更加扎实。
一 、线型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型结构素描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在线型结构素描这一单元中,可将它分成几个小结来完成,如单一石膏、静物训练,组合石膏、静物训练。这样由简单的一个物体逐渐过渡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物体,在内容上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就掌握了物体的构图,单一物体的造型,组合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大小、透视等关系,为学好“明暗素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单一石膏、静物”中重点解决构图、透视和结构等,使学生通过“三写训练”逐步达到教学要求。
在“组合石膏、静物”的训练中重点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整体观察、整体作画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把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视关系,虚实关系等表现出来。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子,以达到光影真实感,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在学习“明暗素描”时可将其分成“单一明暗素描”的表现和“组合明暗素描”的表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暗的成因,能简单地表现出不同物体的特点,明暗变化,虚实变化等。
在“单一明暗素描”的表现中首先学习明暗的五大调子的成因,不同质地的表现(皮、布、纸、毛、金属、石膏……),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可采用同一物体不同时间或晴天、阴天的光线来说明光对物体的影响)。环境对物体的影响(周围是浅色环境、周围是深色环境)。
在“组合明暗素描”中重点学习两个或多个物体的明暗变化,训练整体地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的方法,学习理解他们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素描的能力。
通过以上逐步学习素描的方法,学生的素描水平一定会提高。
综上所述素描教学的方法是师生互动,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缺一不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自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当中。经过一步步努力,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罗秉方. 实用美术专业素描[M].北京市.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1988
[2]王杰. 石膏像素描[M].郑州市.河南美术出版社.1988
[3]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综合性;单一性
素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透视法则(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不理解。在实践中不能加以正确运用,不能对事物进行合理的机构分析。第二,在运笔上不正确。表现物体时画的是“死线”而非“活线”。不善于相互比较,看一物画一物,不理解整体作画的优点所在,只是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推着画。比如画一个带盖的杯子,先画完整杯盖,再画杯身,致使构图不合理,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注意不到。第三,不善于利用水平线、垂线、斜线进行这一物与哪一物的比较,结果是各个物体大小比例失调,相互位置关系不正确等等。第四,明度上表现为明度对比不正确,虚实变化考虑不到,光线对物体的影响表现不正确等等。究其原因,我认为素描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我们不能把带有诸多因素的素描一股脑塞给学生,让他们去表现,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茫然,从而达不到理想的绘画效果。应该采取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对“素描”这一复杂的内容进行分解,使它变成一个个有明确目的的单一的内容进行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最后定能攻下这座“素描”的堡垒。
首先,将素描分成两大部分,即:线型结构素描和色调素描。其次在进行每一步时都要将临写、写生和默写三写相结合,以便把素描学的更加扎实。
一 、线型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型结构素描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在线型结构素描这一单元中,可将它分成几个小结来完成,如单一石膏、静物训练,组合石膏、静物训练。这样由简单的一个物体逐渐过渡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物体,在内容上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就掌握了物体的构图,单一物体的造型,组合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大小、透视等关系,为学好“明暗素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单一石膏、静物”中重点解决构图、透视和结构等,使学生通过“三写训练”逐步达到教学要求。
在“组合石膏、静物”的训练中重点解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整体观察、整体作画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把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视关系,虚实关系等表现出来。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子,以达到光影真实感,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在学习“明暗素描”时可将其分成“单一明暗素描”的表现和“组合明暗素描”的表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暗的成因,能简单地表现出不同物体的特点,明暗变化,虚实变化等。
在“单一明暗素描”的表现中首先学习明暗的五大调子的成因,不同质地的表现(皮、布、纸、毛、金属、石膏……),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可采用同一物体不同时间或晴天、阴天的光线来说明光对物体的影响)。环境对物体的影响(周围是浅色环境、周围是深色环境)。
在“组合明暗素描”中重点学习两个或多个物体的明暗变化,训练整体地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的方法,学习理解他们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素描的能力。
通过以上逐步学习素描的方法,学生的素描水平一定会提高。
综上所述素描教学的方法是师生互动,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缺一不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自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当中。经过一步步努力,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罗秉方. 实用美术专业素描[M].北京市.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1988
[2]王杰. 石膏像素描[M].郑州市.河南美术出版社.1988
[3]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