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及其改革思路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从土地取得收益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土地财政”是我国现阶段土地问题产生的概念。“土地财政”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存在着消极的影响,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土地财政;原因;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06-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的发展,土地需求越来越大。以土地和住房的投资开发、买卖修缮、管理服务等为内容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土地财政”是一个从中国现阶段土地问题产生的名词概念,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所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在“土地财政”上,一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国土资源部公布官方数据称,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大幅增加,达15910.2亿元,同比增加了63.4%。按照财政部1月份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为68477亿元,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23.22%。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目前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造成地方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涸泽而渔,根本不考虑下一任政府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这种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建立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将数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收了,一旦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结束,可供开发的土地日益减少,未来的公共财政状况将会面临严峻考验。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说:“‘土地财政’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一定时期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各地政府手中没有多少资金,惟一的生财之道就是把土地出让给外商使用,可以说,正是凭借着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很多城市才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土地不断增值,价格一路走高,开发商们从政府手中拿地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房价居高不下。同时,房价的走高也会拉动地价,政府手中的土地资源也就进一步“水涨船高”。如此循环,是很多地方政府热衷的“经营城市”的不二法门。在城市建设的初期阶段,政府主导的“土地经营”模式可以形成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互相带动的双赢局面,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但是,“土地财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土地稀缺;同时卖地收入不稳定,会随着房地产周期波动,这就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增加金融风险,危及社会稳定。
  那么,针对目前各级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有没有什么可行措施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财政体制实行综合改革,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划分,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对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比如,在中央财政对地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可以结合资源税改革等,为地方开辟一些新的税源;并在稅收增量返还和一些税源的分税比例上,多向地方和基层倾斜。只有地方政府的“财源”广了,税收的根基牢了,才能有效解决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发展才能更健康、更和谐。
  2)推动物业税等改革措施。物业税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征收的税款,税值随房产升值而提高。征收物业税也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问题和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开征物业税有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增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考虑。对于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意义已经非常重要。因为,物业税有利于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更好地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让中央和地方都最大受益。现在住房持有上已经显现了比较大的差距,有些高收入者他们占了大量房屋土地资源,通过征收物业税不仅可以促进资源节约,还可以调整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占用上的公平关系。开征物业税有利于社会公平,而物业税征用以后,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贫困户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这样有利于减少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同时物业税一定结合购房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设置,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居民的负担,还会促使地方政府改变其短期行为,更关心投资环境。
  3)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问题,最根本的是搞好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效益,让更多的优质税源取代土地生财。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富裕幸福。
  4)改革财政体制。现在的财政体制不公开透明,纳税人的钱怎么花的,谁也不知道。前段时间各部委公开了一些部门预算,但老百姓看不懂,跟老百姓没关系。推进现行财政公开透明,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绿色增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发展内外源型经济,努力培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秋霞.中国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研究.
  [2]胡怡建.税收学.
  作者简介
  刘,经济师职称,现就职于陕西高速交通工贸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牵引法目前在城市管线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市政污水处理工程中,较大直径的截流污水管道在难以采用明挖或需要穿越江河的时候,往往采用牵引管施工方法。它既可以保留地面全貌,又能快速完成管道安装任务。将结合某污水管道施工的实践,对牵引管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牵引法;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02-0044-01    某市政工
摘要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伴随着市政道路也在迅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增多,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不断出现。就其中几种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设计及施工等主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市政;沥青;路面;裂缝  中图分类号U41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45-01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伴随着市政道路也在迅速发展,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也在不断出现,其主要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控制机制,加强设计、实施、及竣工结算的控制,控制工程造价
简单分析混凝土运输、浇筑施工过程有关技术要求,并针对常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最后简单介绍在我国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