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内各种“真人秀”节目办得如火如荼,并以风起云涌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新高,它被人们看作是后现代语境直接催生的电视文化产品,是视听文化在游戏与现实、幻觉与真相之间游走的绝佳代表。它在给观众带来娱乐与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笔者在文中将对目前国内的“真人秀”节目热潮进行理性审视与思考,并通过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以后的生存提出改革意见与发展策略。
一、火热“真人秀”节目的“热源”何在?
由“明星秀”到“平民秀”,由“个人欣赏”到“群体狂欢”。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以大腕吸引受众,以名气提升人气,明星是节目的绝对核心,是舞台的“红花”,而观众只是起陪衬作用的“绿叶”,是节目的道具,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打破了舞台与看台之间的高门槛限制,不再对年龄、职业、学历、特长等进行限制和约束,只要你有才华、有勇气,不管你是七旬老人,还是学前儿童,不管你是专业高手,还是门外汉,都可以上台参与竞争与PK,这种参与的自由化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与刺激,极大地调动和满足了人们的狂欢心理,给他们以宣泄的快感与挑战的兴奋。也正因如此,2004年的超女选秀才爆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冲击力,开播仅两个月就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报名人数有十几万之多。近期风靡全国的“快乐男声”选秀活动也再掀报名狂潮,报名者中除了年轻的男孩以外,还有不少老年人,甚至连老外也跃跃欲试。
由单纯的“你演我看”到密切的“互动参与”。以往的娱乐节目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是单纯的“台上演节目,台下看节目”的单向关系,缺乏反馈与互动,节目过程中观众只能被动地根据节目事先制作好的程序获取快乐或忧伤,无法主动参与并根据个人意愿去影响节目的制作以及比赛的结果。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就消除了台上台下的等级感,消除了上下级关系的虚拟场合,给观众以平等的参与权,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方式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并通过拥有的票选权决定场上选手的去留,淘汰自己不喜欢的选手,观众由场下坐板凳的看客间接变成了握有一定“生杀予夺”大权的“评委”,大众评审团与专家评审团平起平坐,这种地位的变化使得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权力感与发泄感,从而在主观情绪上就更加乐于参与节目。5月8日在“快乐男声”唱区10进1总决赛第一场、长沙唱区决赛中,帅哥陆虎以63510票夺得长
沙唱区冠军,直接晋级全国10强。这一方面靠的是他场上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场下观众的青睐与支持。
由“望秀兴叹”的自卑感到“跃跃欲试”的冲动感。在传统的演艺秀节目中,演员都是光环四射的大腕或者经过精致包装打扮、水平极高的选手,使观众产生一种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自卑感,而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更加关注真实生活,贴近普通大众,提倡返璞归真,原汁原味地展现选手的本来面貌。难怪有人说:“《超级女声》的海选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档电视节目。”在海选的参赛者当中,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不经过化妆,不借助任何设备原声清唱,紧张拘束、举止滑稽、五音不全甚至跑调者比比皆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示消除了观众心理上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种水平都能上,那我更能上了!并且肯定比他表现得好!”今年报名参加“快乐男声”的长沙73岁的老汉肖发就说:“2004年,我就和我的老伴一起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系列’活动,我参加的是‘超级男声’,老伴参加的是‘超级女声’。老伴今年68岁了,但是她跟我一样,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上一次参加‘超级系列’活动,我和老伴都只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是我们认为结果根本不重要,只要开开心心参与,把快乐带给大家就成功了嘛。并且我相信,我们的参与能给参赛的年轻人以鼓励、加油。”同时,当观众看到选手的众多丑相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与得意感。这种“虚拟节目”与“真实节目”之间界限的打破最终导致观众在思想上对舞台与现实的认识趋于融合。
二、国内“真人秀”节目之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取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并呈现出蓬勃红火之势,但总体上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仍给人以粗糙、雷同、低俗的感觉,缺乏精品意识,与观众的欣赏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缺乏创新意识,内容模仿性过强。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美国或欧日国家的克隆版,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以及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即使有所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基本没有自己的节目特色与创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了香港的《综艺60分》,搞得火热的《玫瑰之约》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后者又是日本某一节目的COPY……“小台抄大台,大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与欧美”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导致此类节目的“面孔”惊人相似,而且重复的克隆复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选秀节目虽然看似火爆,但却缺乏发展后劲,不少节目因粗制滥造而昙花一现,淘汰出局。
缺乏人文关怀,节目格调不高。当前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市场利益与收视率的刺激驱动下,刻意追求内容的新、奇、异,以低俗、恶俗、庸俗的节目去哗众取宠,粗俗搞笑,有的以挖掘个人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有的以挑逗的性话题或者低俗幼稚的游戏来吸引观众,这些最终都只能导致受众对节目的审美疲劳及对节目的冷漠,狂欢过后留下的只能是对节目的厌恶和鄙视。同时,残酷的游戏规则和竞争迫使选手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尤其是节目中淘汰选手悲痛的表情与成功选手得意的面孔形成的强烈对比,不仅对选手造成了心灵的伤害,也对观众的欣赏心理造成创伤。
节目商业化倾向严重,文化内涵空乏。在传播市场化和媒介商业化的浪潮中,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炒作行为,节目背后存在很大的商业动机,所以整个节目的制作和运行遵循更多的是商业规则,利益为先,收视率至上,不重视节目内在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导向,更不用谈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由于缺乏文化内涵,节目中所体现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现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了不好的影响,促使他们变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三、“真人秀”节目之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刚兴起的荧屏之风,具有其他传统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抓住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青年梦想成“名”成“星”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低限制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进行本土化创新,树立品牌意识。“真人秀”节目要想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就必须摆脱靠抄袭拷贝求生存的老路,而不是老吃别人嚼过的馍,东施效颦。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就要立足国内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情感需求,融合中国的民族风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树立自己鲜明独特的区别于国外节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加强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定位。偏离文化主题,仅仅局限于依靠低俗的游戏与媚俗的话题来哗众取宠,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必将因此黔驴技穷,寸步难行。只有扎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宝藏,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火花,“真人秀”节目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和火花,从而产生无尽的魅力。河南台办的《梨园春》和《武林风》就是以发扬中国传统的戏曲、武术为大旗,树立了在同类节目中高人一筹的品牌思想和精神定位,从而一直以来都红红火火,广受欢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传承,有戏曲、武术、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这些都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加以借鉴和融合,“真人秀”节目就能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阵地。
突显服务意识,赋予节目积极的社会意义。“真人秀”节目对平民百姓来讲,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低门槛的参与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所以做好为平民百姓实现梦想的“圆梦”服务是“真人秀”节目的立身之本。同时,“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引导,做好选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减少内容的残酷性以及人性阴暗面的展现,重点突出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伎俩。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编校:杨彩霞
一、火热“真人秀”节目的“热源”何在?
由“明星秀”到“平民秀”,由“个人欣赏”到“群体狂欢”。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以大腕吸引受众,以名气提升人气,明星是节目的绝对核心,是舞台的“红花”,而观众只是起陪衬作用的“绿叶”,是节目的道具,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打破了舞台与看台之间的高门槛限制,不再对年龄、职业、学历、特长等进行限制和约束,只要你有才华、有勇气,不管你是七旬老人,还是学前儿童,不管你是专业高手,还是门外汉,都可以上台参与竞争与PK,这种参与的自由化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与刺激,极大地调动和满足了人们的狂欢心理,给他们以宣泄的快感与挑战的兴奋。也正因如此,2004年的超女选秀才爆发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冲击力,开播仅两个月就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报名人数有十几万之多。近期风靡全国的“快乐男声”选秀活动也再掀报名狂潮,报名者中除了年轻的男孩以外,还有不少老年人,甚至连老外也跃跃欲试。
由单纯的“你演我看”到密切的“互动参与”。以往的娱乐节目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是单纯的“台上演节目,台下看节目”的单向关系,缺乏反馈与互动,节目过程中观众只能被动地根据节目事先制作好的程序获取快乐或忧伤,无法主动参与并根据个人意愿去影响节目的制作以及比赛的结果。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就消除了台上台下的等级感,消除了上下级关系的虚拟场合,给观众以平等的参与权,观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发送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方式直接参与到节目中去,并通过拥有的票选权决定场上选手的去留,淘汰自己不喜欢的选手,观众由场下坐板凳的看客间接变成了握有一定“生杀予夺”大权的“评委”,大众评审团与专家评审团平起平坐,这种地位的变化使得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权力感与发泄感,从而在主观情绪上就更加乐于参与节目。5月8日在“快乐男声”唱区10进1总决赛第一场、长沙唱区决赛中,帅哥陆虎以63510票夺得长
沙唱区冠军,直接晋级全国10强。这一方面靠的是他场上精彩的表现,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场下观众的青睐与支持。
由“望秀兴叹”的自卑感到“跃跃欲试”的冲动感。在传统的演艺秀节目中,演员都是光环四射的大腕或者经过精致包装打扮、水平极高的选手,使观众产生一种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自卑感,而目前的真人秀节目则更加关注真实生活,贴近普通大众,提倡返璞归真,原汁原味地展现选手的本来面貌。难怪有人说:“《超级女声》的海选看上去根本不像一档电视节目。”在海选的参赛者当中,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不经过化妆,不借助任何设备原声清唱,紧张拘束、举止滑稽、五音不全甚至跑调者比比皆是。这种原生态的展示消除了观众心理上的恐惧感。他们认为“这种水平都能上,那我更能上了!并且肯定比他表现得好!”今年报名参加“快乐男声”的长沙73岁的老汉肖发就说:“2004年,我就和我的老伴一起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系列’活动,我参加的是‘超级男声’,老伴参加的是‘超级女声’。老伴今年68岁了,但是她跟我一样,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上一次参加‘超级系列’活动,我和老伴都只进入了海选阶段,但是我们认为结果根本不重要,只要开开心心参与,把快乐带给大家就成功了嘛。并且我相信,我们的参与能给参赛的年轻人以鼓励、加油。”同时,当观众看到选手的众多丑相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与得意感。这种“虚拟节目”与“真实节目”之间界限的打破最终导致观众在思想上对舞台与现实的认识趋于融合。
二、国内“真人秀”节目之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取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并呈现出蓬勃红火之势,但总体上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仍给人以粗糙、雷同、低俗的感觉,缺乏精品意识,与观众的欣赏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缺乏创新意识,内容模仿性过强。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美国或欧日国家的克隆版,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以及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即使有所不同也是换汤不换药,基本没有自己的节目特色与创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了香港的《综艺60分》,搞得火热的《玫瑰之约》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后者又是日本某一节目的COPY……“小台抄大台,大台抄港台,港台抄日本与欧美”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不仅导致此类节目的“面孔”惊人相似,而且重复的克隆复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选秀节目虽然看似火爆,但却缺乏发展后劲,不少节目因粗制滥造而昙花一现,淘汰出局。
缺乏人文关怀,节目格调不高。当前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市场利益与收视率的刺激驱动下,刻意追求内容的新、奇、异,以低俗、恶俗、庸俗的节目去哗众取宠,粗俗搞笑,有的以挖掘个人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视欲,有的以挑逗的性话题或者低俗幼稚的游戏来吸引观众,这些最终都只能导致受众对节目的审美疲劳及对节目的冷漠,狂欢过后留下的只能是对节目的厌恶和鄙视。同时,残酷的游戏规则和竞争迫使选手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阴暗面暴露无遗,尤其是节目中淘汰选手悲痛的表情与成功选手得意的面孔形成的强烈对比,不仅对选手造成了心灵的伤害,也对观众的欣赏心理造成创伤。
节目商业化倾向严重,文化内涵空乏。在传播市场化和媒介商业化的浪潮中,国内的许多真人秀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炒作行为,节目背后存在很大的商业动机,所以整个节目的制作和运行遵循更多的是商业规则,利益为先,收视率至上,不重视节目内在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导向,更不用谈及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由于缺乏文化内涵,节目中所体现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现象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到了不好的影响,促使他们变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三、“真人秀”节目之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刚兴起的荧屏之风,具有其他传统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抓住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青年梦想成“名”成“星”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低限制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进行本土化创新,树立品牌意识。“真人秀”节目要想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就必须摆脱靠抄袭拷贝求生存的老路,而不是老吃别人嚼过的馍,东施效颦。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就要立足国内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情感需求,融合中国的民族风情、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树立自己鲜明独特的区别于国外节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加强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定位。偏离文化主题,仅仅局限于依靠低俗的游戏与媚俗的话题来哗众取宠,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必将因此黔驴技穷,寸步难行。只有扎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宝藏,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火花,“真人秀”节目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和火花,从而产生无尽的魅力。河南台办的《梨园春》和《武林风》就是以发扬中国传统的戏曲、武术为大旗,树立了在同类节目中高人一筹的品牌思想和精神定位,从而一直以来都红红火火,广受欢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传承,有戏曲、武术、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这些都为“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加以借鉴和融合,“真人秀”节目就能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阵地。
突显服务意识,赋予节目积极的社会意义。“真人秀”节目对平民百姓来讲,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低门槛的参与性,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所以做好为平民百姓实现梦想的“圆梦”服务是“真人秀”节目的立身之本。同时,“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引导,做好选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减少内容的残酷性以及人性阴暗面的展现,重点突出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伎俩。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