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为儿童将来发展提供强健身体,良好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出现,危害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探究其中的原因,寻找解决对策,希望还给幼儿一个美好的童年。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危害 解决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
(一)家长望子成龙心态
现在的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事实恰好相反。很多孩子因为从小学得多学的时间长而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孩子般的天真快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向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在《爱弥尔》中,卢梭认为我们应当顺应儿童子自然成长的天性,像园丁一样精心护理儿童。而许多家长只是一味的让孩子达成自己的心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使孩子游戏的时间大大被压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家长的心态使然。
(二)应试教育的波及
很多家长将幼儿的早期教育看作是对早期智力的开发,注重在知识储备方面对未来学习的奠基。面对许多小学入学需要考试或面试的情况,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的小学、中学、高中,最后考上好的大学。这使孩子在学习中就像是在闯关,过了一个关还会有另一个关无穷无尽。而在这过程中孩子的快乐很少,他们是被动闯关被动学习,这样被动的学习再一次提前了。而在幼儿时期就出现大量学习文字、算数、英语的现象就是应试教育提前化的表现。
(三)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在现在很多幼儿教师的学历只有中专水平甚至是一些没有学过专业幼儿教育的人员。现今在幼儿园中所教授的课程是有幼儿教师自己定的,很多老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他们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于学龄教育的区别,没有专业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作支撑所以就以小学的内容来教给幼儿。
(四)幼儿园生源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政府允许个体办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面临着越来越多大的竞争压力。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得到社会所谓的良好口碑,推出特色、定向教学方案。很多幼儿园引进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在幼儿教育的同时渗透了大量小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幼儿园教授的小学知识越多家长觉得这个幼儿园越好,家长越会把孩子送向这样的幼儿园。这样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恶性循环,是幼儿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损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的坐着认真听讲。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学习了小学的内容,那么他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就没有积极性因为现在教的知识他们已经学过了。他们会走神会乱动会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学龄前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对世界的人是和大人是不同的。他们富有创造力,能把一件普通的事物联想出千奇百怪的新事物。而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传授知识,等于提前给孩子加压这样将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定势。
(二)抹杀了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在这一时期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很脆弱。长时间的坐在椅子上写字、看书对幼儿的脊椎和视力都有较大的损害。在这一阶段孩子处于前认知阶段,现在学习小学的课本知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这样使孩子的兴趣降低,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甚是有些爱玩爱跳的孩子变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阳光、活泼可谈。
三、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进行家长教育,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和直接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增强家长的正确教育知识,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普及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让人们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学前教育。使家长了解到过早学习小学知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而幼儿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包括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等等而不是功利化的即时教育。幼儿教育对孩子将来的习惯,行为,性格等都有重要影响。幼儿教育重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而不是提前积累书本知识进行考试做准备的。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老师要明白儿童要学些什么和怎样学,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不明白儿童想学什么应学什么而是一味的方便自己的教学。孩子对他周围世界的动物、植物、天文、地理、音乐、美术都很感兴趣,所以幼儿教师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来不断完善自身使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讲,讲的符合孩子们的喜好。幼儿园的教师要紧密结合纲要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教育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培训,理解纲要的真正意义并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等等。
(三)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
各级幼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调研考察。一旦发现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的现象一定要监督其改正。在国家教育部《纲要》明确规定: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使幼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也要监督幼儿园的办园思想。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M],2008-1-1第15次印刷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P].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朱迪.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
[4]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危害 解决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
(一)家长望子成龙心态
现在的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事实恰好相反。很多孩子因为从小学得多学的时间长而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孩子般的天真快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向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在《爱弥尔》中,卢梭认为我们应当顺应儿童子自然成长的天性,像园丁一样精心护理儿童。而许多家长只是一味的让孩子达成自己的心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使孩子游戏的时间大大被压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家长的心态使然。
(二)应试教育的波及
很多家长将幼儿的早期教育看作是对早期智力的开发,注重在知识储备方面对未来学习的奠基。面对许多小学入学需要考试或面试的情况,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的小学、中学、高中,最后考上好的大学。这使孩子在学习中就像是在闯关,过了一个关还会有另一个关无穷无尽。而在这过程中孩子的快乐很少,他们是被动闯关被动学习,这样被动的学习再一次提前了。而在幼儿时期就出现大量学习文字、算数、英语的现象就是应试教育提前化的表现。
(三)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在现在很多幼儿教师的学历只有中专水平甚至是一些没有学过专业幼儿教育的人员。现今在幼儿园中所教授的课程是有幼儿教师自己定的,很多老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他们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于学龄教育的区别,没有专业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作支撑所以就以小学的内容来教给幼儿。
(四)幼儿园生源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政府允许个体办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面临着越来越多大的竞争压力。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得到社会所谓的良好口碑,推出特色、定向教学方案。很多幼儿园引进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在幼儿教育的同时渗透了大量小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幼儿园教授的小学知识越多家长觉得这个幼儿园越好,家长越会把孩子送向这样的幼儿园。这样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恶性循环,是幼儿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损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的坐着认真听讲。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学习了小学的内容,那么他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就没有积极性因为现在教的知识他们已经学过了。他们会走神会乱动会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学龄前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对世界的人是和大人是不同的。他们富有创造力,能把一件普通的事物联想出千奇百怪的新事物。而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传授知识,等于提前给孩子加压这样将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定势。
(二)抹杀了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
在这一时期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很脆弱。长时间的坐在椅子上写字、看书对幼儿的脊椎和视力都有较大的损害。在这一阶段孩子处于前认知阶段,现在学习小学的课本知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这样使孩子的兴趣降低,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甚是有些爱玩爱跳的孩子变得像小大人似的,全无阳光、活泼可谈。
三、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进行家长教育,改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和直接监护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增强家长的正确教育知识,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普及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让人们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学前教育。使家长了解到过早学习小学知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而幼儿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包括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等等而不是功利化的即时教育。幼儿教育对孩子将来的习惯,行为,性格等都有重要影响。幼儿教育重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而不是提前积累书本知识进行考试做准备的。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老师要明白儿童要学些什么和怎样学,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不明白儿童想学什么应学什么而是一味的方便自己的教学。孩子对他周围世界的动物、植物、天文、地理、音乐、美术都很感兴趣,所以幼儿教师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来不断完善自身使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讲,讲的符合孩子们的喜好。幼儿园的教师要紧密结合纲要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教育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培训,理解纲要的真正意义并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等等。
(三)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
各级幼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调研考察。一旦发现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的现象一定要监督其改正。在国家教育部《纲要》明确规定: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使幼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也要监督幼儿园的办园思想。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M],2008-1-1第15次印刷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P].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朱迪.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
[4]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