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为使得张经理早日康复,我们大使馆和经商处的同志除继续轮流对他日夜看护外,还给他送去营养品和可口的中餐饭菜,我的老伴李惠芳又给他送去了花篮,张经理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我在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工作。期间,我们大使馆处理了一起中国公司人员发生一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其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突发车祸,一死一伤好凄惨
2000年11月9日,我和大使馆经商参赞袁成玉等同志前往纳米比亚的南部小镇奥森克,去那里考察中国援助纳米比亚修建的水利灌溉项目。考察工作结束后,我们在11日一大早,就驱车返回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从奥森克到温得和克大约有1000公里的路程。当日下午5点左右,我们到了离首都温得和克还有不到300公里的地方。就在这时,袁参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
挂上电话,袁参赞一脸的阴沉,叹了口气回答说:“是经商处的同志打来的电话,说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派驻纳米比亚办事处的经理张光华和翻译梁洪武出了严重车祸。他们为了与纳米比亚合作单位洽谈业务,驾车从温得和克赶往谈判地点―纳米比亚的沃尔维斯湾港口,但是在离港口大约还有八九十公里的地方,由于车速太快,车子在一个拐弯的地方失去控制,向前翻滚了三四个跟头以后,撞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才停住。结果是梁翻译当场死亡,张经理严重受伤,现在生命垂危。出事地点离温得和克有300多公里,纳米比亚合作单位在获悉发生车祸后,已安排直升机将受重伤的张经理紧急送往首都温得和克的一家医院抢救。”
救命要紧,哪怕冤枉吃官司
我和袁参赞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医院的值班医生和使馆的几个同志见到我和袁参赞,立即把我们带到张经理的病房。我走近病床,只见张经理遍体鳞伤,双目紧闭,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全身蜡黄,腹部鼓胀得像一口底朝上的大锅,人已经不能说话,生命垂危。
我立即请来医院院长,要求院方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最好的护理,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张经理。院长和同来的主治大夫告诉我,他们已对病人采取了必要的救治措施,但是因为病人伤势太重,尤其是病人的大肠被汽车安全带勒断,他的腹腔和胸腔里面充满了积血、积液和粪便等脏污东西,不是用好药、好护理就可以治好的,这种情况必须动手术治疗。
不等我发问,院长又说:“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从现在开始,如果在两个小时之内还不动手术,病人就很难有救了。然而按医院规定,动手术必须有病人家属签字。鉴于病人家属不在纳米比亚,只能请中国大使馆代表病人家属,在手术申请书上签字了。”
我的天!这人命关天的大事,病人家属不在场、不知情,一般说来,别人谁敢轻易代家属签字,去冒医生一刀下去病人再也醒不过来的风险!如果医生一刀下去将病人救过来了,当然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但是如果一刀下去,病人死在手术台上,万一家属不通情达理闹起来,并追究起签字做手术的人的责任来,如何是好?但同时我又想,现在的现实情况却无法这样做。因为家属不在纳米比亚,同时谁也不知道张经理家中的电话号码。
怎么办?现在的问题是,时间不等人!看看病人那垂死的惨状和医生焦急等待的目光,我想鉴于病人不动手术难以活命,若动手术还有50%的希望能被救活,我身为大使,在使馆无法与病人家属和他的单位取得联系,而且给病人动手术又刻不容缓的特殊情况下,我绝不能由于担心自己可能无辜受到牵连,甚至惹上一场官司,而对自己国家在国外的侨民、同胞见死不救!想到此,我心一横,立即与当时在医院的使馆党委成员——政务参赞舒展和经商参赞袁成玉在医院走道里开了一个一分钟的特殊党委会。党委成员一致认为,人命第一,救人压倒一切。于是当即做出紧急决定:立即签字,对张经理进行手术治疗。
有了中国大使馆同意做手术的签字,一直在一旁等候的医务人员立即将张经理推进了手术室。随后,我请袁参赞设法将发生严重车祸、梁翻译死亡以及大使馆全力组织抢救张经理的有关情况尽快报告国内有关部门,并请国内转告死伤人员的家属,同时请示国内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未雨绸缪,及时转院再救人
医务人员经过近3 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宣布手术成功!此时,我和等在手术室门外的大使馆的其他同志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我们也一再叮嘱院方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同时安排使馆和经商处的人员在医院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以防万一病情出现变化,好及时请医生采取救治措施。
谁知这一预防性的措施还真地起了大作用。11月13日上午,经商处担任值班任务的二等秘书吴景超同志发现病人有浓痰堵住咽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病情急转直下。于是,他立即请医生前来处置,同时将病情变化立即报告了大使馆。
鉴于为张经理做手术的这家医院没有胸外科专家,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手段有限,院方对新病情的处置没有很大把握,于是我又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将病人转到温得和克另一家有胸外科专家的医院进行第二次抢救,终于再次使病人脱离了危险。
劫难过去,洒泪感谢大使馆
在救治张经理的同时,我又吩咐使馆经商处一定要接待好从国内来到纳米比亚的梁翻译和张经理的亲属,特别是大力协助梁翻译的亲属处理好梁翻译的后事。后来,我又亲自出席了为梁翻译举行的追悼会,好言慰问梁翻译的亲属。梁翻译的亲属虽然处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对我们使馆和经商处为处理梁翻译后事所做的工作以及对他们亲属的关照都表示满意,都向大使馆和经商处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使得张经理早日康复,我们大使馆和经商处的同志除继续轮流对他日夜看护外,还给他送去营养品和可口的中餐饭菜,我的老伴李惠芳又给他送去了花篮,张经理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不久,张经理的夫人从国内赶到纳米比亚专门照顾他。张经理的夫人本人就是医生,也懂得护理,她的到来对帮助张经理早日康复起了很大作用。
在医护人员、使馆同志和他夫人的精心治疗、护理和照料下,张光华经理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后就病愈出了院。他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夫人到大使馆致谢,热泪盈眶地说:“如果没有大使馆的当机立断、全力帮助和精心照料,我的命早就没有了。对大使馆的救命之恩,我将永世不忘。”
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我在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工作。期间,我们大使馆处理了一起中国公司人员发生一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其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突发车祸,一死一伤好凄惨
2000年11月9日,我和大使馆经商参赞袁成玉等同志前往纳米比亚的南部小镇奥森克,去那里考察中国援助纳米比亚修建的水利灌溉项目。考察工作结束后,我们在11日一大早,就驱车返回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从奥森克到温得和克大约有1000公里的路程。当日下午5点左右,我们到了离首都温得和克还有不到300公里的地方。就在这时,袁参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
挂上电话,袁参赞一脸的阴沉,叹了口气回答说:“是经商处的同志打来的电话,说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派驻纳米比亚办事处的经理张光华和翻译梁洪武出了严重车祸。他们为了与纳米比亚合作单位洽谈业务,驾车从温得和克赶往谈判地点―纳米比亚的沃尔维斯湾港口,但是在离港口大约还有八九十公里的地方,由于车速太快,车子在一个拐弯的地方失去控制,向前翻滚了三四个跟头以后,撞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才停住。结果是梁翻译当场死亡,张经理严重受伤,现在生命垂危。出事地点离温得和克有300多公里,纳米比亚合作单位在获悉发生车祸后,已安排直升机将受重伤的张经理紧急送往首都温得和克的一家医院抢救。”
救命要紧,哪怕冤枉吃官司
我和袁参赞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医院的值班医生和使馆的几个同志见到我和袁参赞,立即把我们带到张经理的病房。我走近病床,只见张经理遍体鳞伤,双目紧闭,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全身蜡黄,腹部鼓胀得像一口底朝上的大锅,人已经不能说话,生命垂危。
我立即请来医院院长,要求院方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最好的护理,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张经理。院长和同来的主治大夫告诉我,他们已对病人采取了必要的救治措施,但是因为病人伤势太重,尤其是病人的大肠被汽车安全带勒断,他的腹腔和胸腔里面充满了积血、积液和粪便等脏污东西,不是用好药、好护理就可以治好的,这种情况必须动手术治疗。
不等我发问,院长又说:“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从现在开始,如果在两个小时之内还不动手术,病人就很难有救了。然而按医院规定,动手术必须有病人家属签字。鉴于病人家属不在纳米比亚,只能请中国大使馆代表病人家属,在手术申请书上签字了。”
我的天!这人命关天的大事,病人家属不在场、不知情,一般说来,别人谁敢轻易代家属签字,去冒医生一刀下去病人再也醒不过来的风险!如果医生一刀下去将病人救过来了,当然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但是如果一刀下去,病人死在手术台上,万一家属不通情达理闹起来,并追究起签字做手术的人的责任来,如何是好?但同时我又想,现在的现实情况却无法这样做。因为家属不在纳米比亚,同时谁也不知道张经理家中的电话号码。
怎么办?现在的问题是,时间不等人!看看病人那垂死的惨状和医生焦急等待的目光,我想鉴于病人不动手术难以活命,若动手术还有50%的希望能被救活,我身为大使,在使馆无法与病人家属和他的单位取得联系,而且给病人动手术又刻不容缓的特殊情况下,我绝不能由于担心自己可能无辜受到牵连,甚至惹上一场官司,而对自己国家在国外的侨民、同胞见死不救!想到此,我心一横,立即与当时在医院的使馆党委成员——政务参赞舒展和经商参赞袁成玉在医院走道里开了一个一分钟的特殊党委会。党委成员一致认为,人命第一,救人压倒一切。于是当即做出紧急决定:立即签字,对张经理进行手术治疗。
有了中国大使馆同意做手术的签字,一直在一旁等候的医务人员立即将张经理推进了手术室。随后,我请袁参赞设法将发生严重车祸、梁翻译死亡以及大使馆全力组织抢救张经理的有关情况尽快报告国内有关部门,并请国内转告死伤人员的家属,同时请示国内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未雨绸缪,及时转院再救人
医务人员经过近3 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宣布手术成功!此时,我和等在手术室门外的大使馆的其他同志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我们也一再叮嘱院方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同时安排使馆和经商处的人员在医院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以防万一病情出现变化,好及时请医生采取救治措施。
谁知这一预防性的措施还真地起了大作用。11月13日上午,经商处担任值班任务的二等秘书吴景超同志发现病人有浓痰堵住咽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病情急转直下。于是,他立即请医生前来处置,同时将病情变化立即报告了大使馆。
鉴于为张经理做手术的这家医院没有胸外科专家,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手段有限,院方对新病情的处置没有很大把握,于是我又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将病人转到温得和克另一家有胸外科专家的医院进行第二次抢救,终于再次使病人脱离了危险。
劫难过去,洒泪感谢大使馆
在救治张经理的同时,我又吩咐使馆经商处一定要接待好从国内来到纳米比亚的梁翻译和张经理的亲属,特别是大力协助梁翻译的亲属处理好梁翻译的后事。后来,我又亲自出席了为梁翻译举行的追悼会,好言慰问梁翻译的亲属。梁翻译的亲属虽然处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是对我们使馆和经商处为处理梁翻译后事所做的工作以及对他们亲属的关照都表示满意,都向大使馆和经商处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使得张经理早日康复,我们大使馆和经商处的同志除继续轮流对他日夜看护外,还给他送去营养品和可口的中餐饭菜,我的老伴李惠芳又给他送去了花篮,张经理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不久,张经理的夫人从国内赶到纳米比亚专门照顾他。张经理的夫人本人就是医生,也懂得护理,她的到来对帮助张经理早日康复起了很大作用。
在医护人员、使馆同志和他夫人的精心治疗、护理和照料下,张光华经理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后就病愈出了院。他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夫人到大使馆致谢,热泪盈眶地说:“如果没有大使馆的当机立断、全力帮助和精心照料,我的命早就没有了。对大使馆的救命之恩,我将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