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国不到半年,梁宗岱给妻子写信,提出离婚,信中称“今后天下男子任你爱、天下女子任我求”
今年在高校教师圈里传得最火的新闻莫过于教师节当天,网友爆出猛料,丈夫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徐某变心,与同事通奸在前,逼迫妻子离婚在后。徐某针锋相对,不惜以洋洋洒洒13页电子文档回应。两博士一硕士的复旦小三门,双方撕破脸,男方隐匿轿车,连微波炉都要和老婆争,让外界叹为观止。
无独有偶,民国年间,大学教授与原配离婚的新闻,也绝非鲜见。喧腾一时的北大教授梁宗岱离婚案,妻子上法庭起诉维权,双方大斗法,校长胡适出庭作证,最后男方败诉,法院强制执行扶养费,教授丢掉北大教职……
封建婚姻拴不住留法才子
南国诗人梁宗岱,1903年出生于广西百色。中学毕业前夕,梁宗岱接到家信,催他火速還乡。到家后他才如梦初醒,原来是一向反对他外出求学的老祖母为他订了一门亲事,想用婚姻这根绳索将孙子拴在自己身边。
婚事由长辈操办,已择好黄道吉日,就等他拜堂成亲了。回天乏术,宗岱只好从规拜堂。新娘何瑞琼长相漂亮,可惜当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自然难入才子法眼。
宗岱主意已定,非赴法留学不可。学者许渊冲感慨,在彼时的留法学生中,书读得最好,最享盛名的,要算是宗岱和傅雷了。1929年,梁宗岱得知自己发表在《欧洲》杂志上的法文诗和法译王维诗得到了杂志创始人罗曼·罗兰的赞许。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将译成法语的陶渊明代表作《归去来兮》、《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寄给了文豪。不久他收到回信:
“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罕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歌的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从我们古代的地上升上来的气味是同样的。”梁宗岱特意拜访了63岁的老人,畅谈中法两国的文学、音乐和绘画。
28岁留学归来,梁宗岱出任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和系主任,新的生活开始了。十分器重他的校长胡适,干脆从自己的住处拨出一个独立的院子给梁宗岱住。
风流教授被原配告上了法庭
才子难免风流,梁宗岱也难例外。无论是中学同学、日本姑娘、美国少女、法国女郎,再到后来离婚再娶的作家沉樱、名旦甘少苏,与他有过爱恋的女人实在不少。巴黎留学时,他在女生当中转悠的时间颇多,同学调侃:“你想找梁宗岱吗?哪里女学生最多,哪里就有他。”
学生周庆陶回忆:“宗岱师很爱美貌的女学生,每到同学中间,必定坐到最漂亮的女学生旁边,而且动作亲昵。那时候的宗岱师风流倜傥毫不为奇,怎能要求一个诗人、教授作老僧入定?”罗大冈回忆:“由于准备毕业论文,不知道选什么题目为好,我很想拜访一次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梁宗岱先生,向他请教。没有想到,他一开口就问我:‘你们中法大学的女生谁最漂亮?’我不觉为之一愣,结结巴巴地回答不上来。”
好友杨宪益摇头:“他爱追求年轻漂亮的女士,和好几位同事的太太有绯闻,后来还和有年轻漂亮太太的教务长大打出手。”重庆教书时,中年的梁宗岱爱听女生高唱他的译诗:“要摘最红最红的玫瑰……”兴致勃勃,不让青年。男生看他那股劲儿,戏称之曰“性细胞”。
单说北大期间,身高1米8,多才多情又风流的梁宗岱,吸引了众多文青学生,作家沉樱就与他陷入热恋。回国不到半年,梁给妻子写信,提出离婚,信中有“今后天下男子任你爱、天下女子任我求”之类的话。
听说丈夫在北平自称未婚,且有另娶迹象,何瑞琼赶紧跑到北平去。丈夫要她不要对人说她是他的发妻,只能自称为“何小姐”。深感侮辱的她,拒绝接受,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梁宗岱不给妻子饭吃,还把她的行李丢到门外,要把她赶走。
毕竟受过现代教育,何瑞琼性格上不是那种眼含泪珠摇摇欲坠、嗫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旧式女子,她就不走。曾在岭南大学做过梁宗岱老师、时在北大任教授的陈受颐看不下去,把她介绍到北大教员家里暂住,为此梁宗岱很生陈受颐的气,同时又与何瑞琼吵闹,逼她即日南归。
在别人家待不下去,何瑞琼却得到了胡适夫妇的同情。最见不得丈夫抛妻弃子的胡适太太江冬秀拍案而起,将何氏安顿到自己家中。
事情久拖没有好转,何瑞琼也不再对丈夫心存幻想,干脆与梁宗岱离婚,要一笔扶养费做个了断,于是去找胡适帮忙。胡适日记有言:“此案我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七代何氏致函宗岱,提议离婚,她只要求五千五百元。宗岱无赖,不理此事,就致诉讼。结果是要费七千多元,而宗岱名誉大受损失。小人之小不忍,自累如此!”
法院判决旧式婚姻也有效
1933年11月25日下午,何瑞琼起诉梁宗岱要求离婚一案在北平地方法院开庭审理。那天恰是一个星期六,下午2点开庭。才过1点,法院大门外就已聚集了一百多名男女学生,挤挤攘攘,把出入的道路都堵住了,都想早点进去占个好座位,仿佛是观看一幕话剧。
有位学生见胡适等人进不了大门,就告诉他,证人可由法院南首小门进入。胡适嘴里应道:“原来如此。”然后偕夫人,同陈受颐一起走向小门。门口的法警看了他们出示的传票,却以传票上未写姓名为由,不让他们入内。胡适费了不少口舌,终于说服法警。
法院预先安排了有两层楼的大法庭。2点还不到,楼上楼下的旁听席就已满座,连记者席也被一些学生抢占了。忽然,法庭内响起一阵掌声,还夹杂着哗笑声——开庭了!在现场的记者看来,学生们的确是把法庭当做电影院了。
法庭上的梁宗岱“身穿米黄色大衣,躯干高大,态度安详,举止潇洒,实有诗人本色”,陈述时如在讲堂,侃侃而谈:“我幼年在家乡广东的时候,确曾由父母做主,说得这位何小姐,当时我就想反对,嗣来因在乡下对于‘离婚’这名词,认为是一件很不名誉的事情,所以也尚未敢鲁莽从事,只将何小姐带到城里读书,给她灌输相当的知识,借此让她可以知道自立,另谋合于己意的人,她的学费,都是由我供给的,直至我到了法国,入里昂大学读书的时候,仍继续供给她。不料自我去年入北大任教授之后,忽然何小姐由广东来北平找我,责我遗弃她,要求赔偿赡养费五千五百元,我当时以为何小姐和我既然没有结婚,何从谈起我遗弃,很不明白。”
今年在高校教师圈里传得最火的新闻莫过于教师节当天,网友爆出猛料,丈夫复旦历史系副教授徐某变心,与同事通奸在前,逼迫妻子离婚在后。徐某针锋相对,不惜以洋洋洒洒13页电子文档回应。两博士一硕士的复旦小三门,双方撕破脸,男方隐匿轿车,连微波炉都要和老婆争,让外界叹为观止。
无独有偶,民国年间,大学教授与原配离婚的新闻,也绝非鲜见。喧腾一时的北大教授梁宗岱离婚案,妻子上法庭起诉维权,双方大斗法,校长胡适出庭作证,最后男方败诉,法院强制执行扶养费,教授丢掉北大教职……
封建婚姻拴不住留法才子
南国诗人梁宗岱,1903年出生于广西百色。中学毕业前夕,梁宗岱接到家信,催他火速還乡。到家后他才如梦初醒,原来是一向反对他外出求学的老祖母为他订了一门亲事,想用婚姻这根绳索将孙子拴在自己身边。
婚事由长辈操办,已择好黄道吉日,就等他拜堂成亲了。回天乏术,宗岱只好从规拜堂。新娘何瑞琼长相漂亮,可惜当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自然难入才子法眼。
宗岱主意已定,非赴法留学不可。学者许渊冲感慨,在彼时的留法学生中,书读得最好,最享盛名的,要算是宗岱和傅雷了。1929年,梁宗岱得知自己发表在《欧洲》杂志上的法文诗和法译王维诗得到了杂志创始人罗曼·罗兰的赞许。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将译成法语的陶渊明代表作《归去来兮》、《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寄给了文豪。不久他收到回信:
“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罕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歌的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从我们古代的地上升上来的气味是同样的。”梁宗岱特意拜访了63岁的老人,畅谈中法两国的文学、音乐和绘画。
28岁留学归来,梁宗岱出任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和系主任,新的生活开始了。十分器重他的校长胡适,干脆从自己的住处拨出一个独立的院子给梁宗岱住。
风流教授被原配告上了法庭
才子难免风流,梁宗岱也难例外。无论是中学同学、日本姑娘、美国少女、法国女郎,再到后来离婚再娶的作家沉樱、名旦甘少苏,与他有过爱恋的女人实在不少。巴黎留学时,他在女生当中转悠的时间颇多,同学调侃:“你想找梁宗岱吗?哪里女学生最多,哪里就有他。”
学生周庆陶回忆:“宗岱师很爱美貌的女学生,每到同学中间,必定坐到最漂亮的女学生旁边,而且动作亲昵。那时候的宗岱师风流倜傥毫不为奇,怎能要求一个诗人、教授作老僧入定?”罗大冈回忆:“由于准备毕业论文,不知道选什么题目为好,我很想拜访一次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梁宗岱先生,向他请教。没有想到,他一开口就问我:‘你们中法大学的女生谁最漂亮?’我不觉为之一愣,结结巴巴地回答不上来。”
好友杨宪益摇头:“他爱追求年轻漂亮的女士,和好几位同事的太太有绯闻,后来还和有年轻漂亮太太的教务长大打出手。”重庆教书时,中年的梁宗岱爱听女生高唱他的译诗:“要摘最红最红的玫瑰……”兴致勃勃,不让青年。男生看他那股劲儿,戏称之曰“性细胞”。
单说北大期间,身高1米8,多才多情又风流的梁宗岱,吸引了众多文青学生,作家沉樱就与他陷入热恋。回国不到半年,梁给妻子写信,提出离婚,信中有“今后天下男子任你爱、天下女子任我求”之类的话。
听说丈夫在北平自称未婚,且有另娶迹象,何瑞琼赶紧跑到北平去。丈夫要她不要对人说她是他的发妻,只能自称为“何小姐”。深感侮辱的她,拒绝接受,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梁宗岱不给妻子饭吃,还把她的行李丢到门外,要把她赶走。
毕竟受过现代教育,何瑞琼性格上不是那种眼含泪珠摇摇欲坠、嗫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旧式女子,她就不走。曾在岭南大学做过梁宗岱老师、时在北大任教授的陈受颐看不下去,把她介绍到北大教员家里暂住,为此梁宗岱很生陈受颐的气,同时又与何瑞琼吵闹,逼她即日南归。
在别人家待不下去,何瑞琼却得到了胡适夫妇的同情。最见不得丈夫抛妻弃子的胡适太太江冬秀拍案而起,将何氏安顿到自己家中。
事情久拖没有好转,何瑞琼也不再对丈夫心存幻想,干脆与梁宗岱离婚,要一笔扶养费做个了断,于是去找胡适帮忙。胡适日记有言:“此案我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七代何氏致函宗岱,提议离婚,她只要求五千五百元。宗岱无赖,不理此事,就致诉讼。结果是要费七千多元,而宗岱名誉大受损失。小人之小不忍,自累如此!”
法院判决旧式婚姻也有效
1933年11月25日下午,何瑞琼起诉梁宗岱要求离婚一案在北平地方法院开庭审理。那天恰是一个星期六,下午2点开庭。才过1点,法院大门外就已聚集了一百多名男女学生,挤挤攘攘,把出入的道路都堵住了,都想早点进去占个好座位,仿佛是观看一幕话剧。
有位学生见胡适等人进不了大门,就告诉他,证人可由法院南首小门进入。胡适嘴里应道:“原来如此。”然后偕夫人,同陈受颐一起走向小门。门口的法警看了他们出示的传票,却以传票上未写姓名为由,不让他们入内。胡适费了不少口舌,终于说服法警。
法院预先安排了有两层楼的大法庭。2点还不到,楼上楼下的旁听席就已满座,连记者席也被一些学生抢占了。忽然,法庭内响起一阵掌声,还夹杂着哗笑声——开庭了!在现场的记者看来,学生们的确是把法庭当做电影院了。
法庭上的梁宗岱“身穿米黄色大衣,躯干高大,态度安详,举止潇洒,实有诗人本色”,陈述时如在讲堂,侃侃而谈:“我幼年在家乡广东的时候,确曾由父母做主,说得这位何小姐,当时我就想反对,嗣来因在乡下对于‘离婚’这名词,认为是一件很不名誉的事情,所以也尚未敢鲁莽从事,只将何小姐带到城里读书,给她灌输相当的知识,借此让她可以知道自立,另谋合于己意的人,她的学费,都是由我供给的,直至我到了法国,入里昂大学读书的时候,仍继续供给她。不料自我去年入北大任教授之后,忽然何小姐由广东来北平找我,责我遗弃她,要求赔偿赡养费五千五百元,我当时以为何小姐和我既然没有结婚,何从谈起我遗弃,很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