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思想是一种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还能有效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归纳思想加以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归纳思想;教学渗透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散想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归纳思想,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前提条件。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洞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一切从问题的细节入手,才可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相关的基本内容、特征和关系,发散数学思维,由学生自主完成结论的推测与归纳。对于学生数学课堂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需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如:题干、问题、条件等,从中筛选与解题相关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可把简单化的习题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布置相关训练习题,让学生解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察意识,为后期学生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时,应自始至终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一点点的积累,积少成多,并最终形成对数学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以数字规律题为例,题干中给出一些数字1、4、7、10、13、( )……,学生在观察数字规律后发现,后一位数字都是前一位数字加三所得,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13后的数字为16。学生掌握简单规律后,可以在难度上稍加提升,题干数字更改为1、4、9、16、25、( )……,学生在对相邻两个数字规律进行观察后,发现相邻数中间差为3、5、7、9,那么( )内数字应为36。完成上述题目后,可以进入更复杂环节,给出一组数字,2、3、5、7、10、13、17、26、31、( )……,经历由易到难这一过程后,学生应该可以快速总结出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即,2+1+2=5;5+2+3=10;10+3+4=17;17+4+5=26,按照所加数的规律1、2、2、3、3、4、4、5,那么下一个应为26+5+6=37。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日后解题和归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和归纳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所不断积累的,对于数学规律的总结也是在深入探究、思考、计算所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中发现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其综合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反复验证形成对自身学习能力的系统强化,探寻数学知识归纳演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此外,若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散数学归纳思维,并在数学环境的熏陶下强化自身数学知识水平,通过数学观察和数学训练,形成对学生归纳思想和解题能力的系统培养。此外,教师应以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感受数学趣味性的同时,巩固学生归纳思维,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进入课堂,变传统抽象化的数学为具体化知识,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通过将数学范例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并在数学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对数学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并探寻最佳解题思路。另外,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善于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长处,指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其在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围绕自身短处向其他同学学习,实现对自身的有效弥补,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思维,提升学生对归纳思想的认知
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学问题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对问题中所蕴含的主要和次要条件进行筛选,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归纳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对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大于0的数时,分数值变大”这一结论进行判断时,如果学生脱离了具体的数学条件,仅开展类似分数的举例验证,最终所得出结论在正确性上就会存在争议。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表明学生并未仔细分析该结论,对于这道题而言,只有将真分数带入其中才能得出相同结论,其它假分数和带分数均不符合本结论。因而需综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和整理题目中所有给出的内容和条件,经分析后保留最有用的信息,其余与问题不相干的信息可以直接忽略。
受小学生自身理解能力限制,尚无法全面认识和掌握归纳思想的真正含义,但在学生探索数学相关知识时,难免采用归纳思想。对此数学老师可以尝试将归纳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后,及时总结其中遇到的问题,问题处理方法以及定理、公式等,一般情况下,归纳思想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即,分析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归纳、举例验证。
课堂上学生在完成对数学归纳思想方法的相关讨论与研究后,教师总结此次数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中,教师可对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总结,采用提问方式,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如,“若用S表示梯形面积,a表示梯形上底,b表示梯形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积公式如何表示”?学生在听到问题后,开始回想与问题相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总结所学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强化自身对各种不同公式表示方法的灵活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归纳思想的系统认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实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结语
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各大中小学的核心教学目标,特别是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林波.小学数学归纳思想渗透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01(08):40-41.
[2]田军.基于数学归纳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04(29):225-226.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民政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归纳思想;教学渗透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散想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归纳思想,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前提条件。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洞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一切从问题的细节入手,才可确保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相关的基本内容、特征和关系,发散数学思维,由学生自主完成结论的推测与归纳。对于学生数学课堂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需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如:题干、问题、条件等,从中筛选与解题相关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可把简单化的习题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布置相关训练习题,让学生解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察意识,为后期学生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时,应自始至终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一点点的积累,积少成多,并最终形成对数学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以数字规律题为例,题干中给出一些数字1、4、7、10、13、( )……,学生在观察数字规律后发现,后一位数字都是前一位数字加三所得,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13后的数字为16。学生掌握简单规律后,可以在难度上稍加提升,题干数字更改为1、4、9、16、25、( )……,学生在对相邻两个数字规律进行观察后,发现相邻数中间差为3、5、7、9,那么( )内数字应为36。完成上述题目后,可以进入更复杂环节,给出一组数字,2、3、5、7、10、13、17、26、31、( )……,经历由易到难这一过程后,学生应该可以快速总结出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即,2+1+2=5;5+2+3=10;10+3+4=17;17+4+5=26,按照所加数的规律1、2、2、3、3、4、4、5,那么下一个应为26+5+6=37。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日后解题和归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和归纳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所不断积累的,对于数学规律的总结也是在深入探究、思考、计算所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中发现学生的长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其综合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反复验证形成对自身学习能力的系统强化,探寻数学知识归纳演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此外,若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散数学归纳思维,并在数学环境的熏陶下强化自身数学知识水平,通过数学观察和数学训练,形成对学生归纳思想和解题能力的系统培养。此外,教师应以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感受数学趣味性的同时,巩固学生归纳思维,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进入课堂,变传统抽象化的数学为具体化知识,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通过将数学范例与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并在数学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对数学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并探寻最佳解题思路。另外,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应善于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长处,指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其在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围绕自身短处向其他同学学习,实现对自身的有效弥补,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思维,提升学生对归纳思想的认知
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学问题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对问题中所蕴含的主要和次要条件进行筛选,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归纳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对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大于0的数时,分数值变大”这一结论进行判断时,如果学生脱离了具体的数学条件,仅开展类似分数的举例验证,最终所得出结论在正确性上就会存在争议。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表明学生并未仔细分析该结论,对于这道题而言,只有将真分数带入其中才能得出相同结论,其它假分数和带分数均不符合本结论。因而需综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和整理题目中所有给出的内容和条件,经分析后保留最有用的信息,其余与问题不相干的信息可以直接忽略。
受小学生自身理解能力限制,尚无法全面认识和掌握归纳思想的真正含义,但在学生探索数学相关知识时,难免采用归纳思想。对此数学老师可以尝试将归纳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后,及时总结其中遇到的问题,问题处理方法以及定理、公式等,一般情况下,归纳思想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即,分析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归纳、举例验证。
课堂上学生在完成对数学归纳思想方法的相关讨论与研究后,教师总结此次数学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中,教师可对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总结,采用提问方式,帮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如,“若用S表示梯形面积,a表示梯形上底,b表示梯形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积公式如何表示”?学生在听到问题后,开始回想与问题相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总结所学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强化自身对各种不同公式表示方法的灵活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归纳思想的系统认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实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结语
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成为各大中小学的核心教学目标,特别是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林波.小学数学归纳思想渗透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01(08):40-41.
[2]田军.基于数学归纳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04(29):225-226.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民政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