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性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对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杳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特别是转移性癌细胞和间皮细胞的形态学上有交叉,鉴别诊断常很困难.随着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标志物开始被应用于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一、闭合蛋白(claudin)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由咬合蛋白、闭合蛋白和连接黏附分子构成.目
【机 构】
:
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性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对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杳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特别是转移性癌细胞和间皮细胞的形态学上有交叉,鉴别诊断常很困难.随着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标志物开始被应用于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一、闭合蛋白(claudin)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由咬合蛋白、闭合蛋白和连接黏附分子构成.目前已发现闭合蛋白家族由24个跨膜蛋白亚型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 ~27 000[1].闭合蛋白表达异常所致的细胞间紧密连接功能的失常,可能是影响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闭合蛋白-1、-7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增高,闭合蛋白-3、4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而闭合蛋白-4的低表达与胃癌细胞的低分化、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2-3]。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以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滤泡性淋巴瘤之临床特征、内镜表现、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9例以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滤泡性淋巴瘤做临床、内镜和病理观察及随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行CD3、CD5、CD20、CD21、Ki-67、bcl-2、bcl-6、CD10和cyclin D1染色分析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9例以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年龄5~60岁(中位年龄4
患者男,65岁.因阵发性咳嗽8个月,痰中带血6d,于2011年2月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曾于当地医院查胸片及肺部CT,提示左侧中央型肺癌伴下叶阻塞性肺炎可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下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表面血管丰富,易出血,未取活检.既往曾有胆总管结石和左腹股沟疝手术史,余无殊.体检:左中下肺呼吸音略减低,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决定行左剖胸探查,左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见左胸腔少许粘连,无积液.
SOX11蛋白是胚胎发育中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一种转录因子,可表达于不成熟的神经元和胶质瘤,但在成人正常组织内不表达[1-2]。有学者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内有SOX11的表达,并主要表达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细胞核上[3],可能对MCL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辅助价值。我们收集了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和其他几种不同类型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观察SOX11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
后肾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脏原发性肿瘤,来源于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残留组织,自1992年首次命名以来,检索文献已有100余例报道[1],为进一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我们对外检中遇到的5例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作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点。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来源.方法 回顾性总结4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硬化性血管瘤中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上皮细胞膜抗原(EMA)、波形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napsinA、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CD56、E-cadherin、β-eatenin、CD117、CD68及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
近年来,分子病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发生发展以及和生物学行为相关的分子改变作一综述,以阐明其主要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一、膀胱TCC发生的肿瘤干细胞学说肿瘤干细胞占恶性肿瘤中活细胞的1%~4%.这些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增殖形成不同的细胞分支,成为多向分化的异质性肿瘤细胞[1-2].不对称分裂的概念是指当母细胞分裂以后,一个子细胞与母细胞一样能够继续分裂,而另一个子细胞
胎盘是维持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重要器官,具有物质交换、代谢、分泌激素、防御以及合成功能.胎盘绒毛和微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胞质、基膜,以及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细胞是胎盘交换物质及气体的重要场所,其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与胎儿生长密切相关.胎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 门课题.近年来,有关妊娠糖尿病胎盘的形态变化、体视学研究,以及胎盘产物和胎盘转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因胰岛素分泌受限导致
目的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观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相关染色体易位,探讨其在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1999至2006年间病例55例(其中45例ALC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LSI ALK双色分离重排探针,利用FISH法检测ALCL中ALK相关染色体易位,并与前期免疫组织化学(
患者男,22岁,未婚.患者自1个月前开始出现血精,并伴有排尿困难于2005年8月入院,无腹部不适.B超检查:膀胱后方探及囊实性肿块,可见漏斗样出口通向精阜,肿块上下径90.4 mm,前后径42 mm,左右径87 mm.肿块内实性部分范围39 mm× 28 mm,实性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肿块内可见絮状高同声飘动.左肾窝未见正常肾存在;右肾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CT检查:紧贴膀胱
DNA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到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计划(HapMap),再到人类癌症基因组及个体基因组计划,第一代和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功不可没。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则使得DNA测序进入了高通量、低成本的时代。目前,基于单分子读取技术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已经出现,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