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后”的印刷经理人,是一个较少被关注的族群。
也难怪,他们既不像“50后”、“60后”企业家那样,拥有一腔“实业报国”的热血与豪情;也不像“80后”年轻的创业人一样,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可一世”的骄傲与霸气。
他们平和、内敛,甚至有些低调……
但当我们环顾一下整个印刷行业时,就不难发现,“70后”已经渐渐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纷纷走上企业的管理岗位,可这其中的更新换代难道就只是年纪使然?
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忽视了这个族群本身,进而也鲜少关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以及他们正为行业默默承受的巨大压力和为自身设定的历史使命,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当下与未来。
鉴于这样的出发点,也便有了这组报道,寻找“70后”——不应被忽视的、有故事的一代人。
激荡年代
从购物凭票到全球市场,从“文革”余波到国学复兴,从围观外宾到世界工厂……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勾勒出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市场化、中国视野全球化的轨迹变迁,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70后”一代人,他们在步入或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人生里,经历了西方可能几百年才能遭遇的动荡与变革。
作家余华在他的作品《兄弟》中有过这样的表述,“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年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必然会丰满这代人的内心,“70后”承载着中国截然不同的两代价值观,并一直在做判断、做决策时产生碰撞、纠结,这也自然而然塑造出“70后”一代——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始终心怀梦想的性格特征。他们传统也开明,他们沉稳也求变,他们感性也理性,他们低调也踏实……他们就是沉着稳重的“50后”、“60后”眼中“正当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也是咄咄逼人的“80后”眼中“守旧、不开化”的一代人。
因势生长
如果要将一个“70后”的成长轨迹做简单的切分,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像这样的几个阶段。
童年时候赶上物质较为稀缺的年代,虽不曾在饥饿中度过,却也体味到了计划经济特有的匮乏和束缚,这也使得不少“70后”印刷经理人至今仍保留着对物质“紧缺”的深刻记忆。“有份工作不容易,要好好努力”,“70后”的杭州乐通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赖炎春在找到印刷学徒的工作时就这样告诫自己。
青少年时期成长于传统的家庭环境,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70后”沿袭了老一辈人传统而保守的特质——简朴且谨慎、节制不奢求成为固化在他们思想中的一部分。悉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直到现在,很多印刷经理人依然习惯低调节俭地生活,并且将这种理念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本组报道在联系采访时,不少“70后”的老总谦虚地拒绝了采访,他们的原因很有共性,“我现在想好好做些事情,不想过多报道,等做出了成绩,我们再来聊聊”。这种踏踏实实的行事风格的确是报道中被贴上最多的标签之一。
成年阶段恰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无论有没有准备都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受到了机遇的垂爱,见证无数创业的神话。因而也有人说这代人获取财富的过程,“更像是传奇,而少了一些现实色彩”。的确,上海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CEO金惜秋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那时候印刷企业赚钱像印刷机在印钞票一样”,可谓财源滚滚。赖炎春也坦陈,“我们的确赶上了好时候,只要是付出努力,多少一定会有一些成就。”
接近不惑之年时接任或即将接任企业的“一把手”,被寄予厚望擎起印刷业的未来。当下,“70后”纷纷走上印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当然,这离他们坐稳头把交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方面,有“50后”老总直接指出“70后”的知识储备有欠缺,带领企业谋方向的全局意识稍差,给他们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有“80后”张扬地强势崛起,他们渴望超越“70后”一代直接接班,带领印刷业奔向崭新的未来……
此时难免有人会疑问,印刷业会属于成熟稳重的“70后”还是新鲜稚嫩的“80后”?但这个讨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受到新生代冲击和威胁是无法避免的,实属不可逆的自然规律罢了。
我们寻找“70后”,走近“70后”,进而了解“70后”,想探讨的是,如今,“70后”经过历史与现实的磨练后,积淀下怎样的处世哲学?践行哪些经营理念?有没有能力扛起印业大旗?有没有资质带领行业迈向更好的未来?
不少接受采访的印刷经理人都表达出了对此话题的浓厚兴趣,因为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也在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当怀旧情结正在进行时,‘70后’的年龄已到不惑,少年时那一份冲动在人生的跌跌撞撞中,变得谨小慎微,或许现在谈回忆有点早,可烙在心头的志向依然没减。这就是‘70后’,没有失败,只是未成功!”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技术支持专家高峰的这段话道出了不少“70后”同龄人的心声,他们依然很拼、依然敢闯,因为他们心中有梦!
也难怪,他们既不像“50后”、“60后”企业家那样,拥有一腔“实业报国”的热血与豪情;也不像“80后”年轻的创业人一样,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可一世”的骄傲与霸气。
他们平和、内敛,甚至有些低调……
但当我们环顾一下整个印刷行业时,就不难发现,“70后”已经渐渐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纷纷走上企业的管理岗位,可这其中的更新换代难道就只是年纪使然?
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忽视了这个族群本身,进而也鲜少关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以及他们正为行业默默承受的巨大压力和为自身设定的历史使命,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当下与未来。
鉴于这样的出发点,也便有了这组报道,寻找“70后”——不应被忽视的、有故事的一代人。
激荡年代
从购物凭票到全球市场,从“文革”余波到国学复兴,从围观外宾到世界工厂……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勾勒出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市场化、中国视野全球化的轨迹变迁,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70后”一代人,他们在步入或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人生里,经历了西方可能几百年才能遭遇的动荡与变革。
作家余华在他的作品《兄弟》中有过这样的表述,“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年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
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必然会丰满这代人的内心,“70后”承载着中国截然不同的两代价值观,并一直在做判断、做决策时产生碰撞、纠结,这也自然而然塑造出“70后”一代——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始终心怀梦想的性格特征。他们传统也开明,他们沉稳也求变,他们感性也理性,他们低调也踏实……他们就是沉着稳重的“50后”、“60后”眼中“正当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代人;也是咄咄逼人的“80后”眼中“守旧、不开化”的一代人。
因势生长
如果要将一个“70后”的成长轨迹做简单的切分,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像这样的几个阶段。
童年时候赶上物质较为稀缺的年代,虽不曾在饥饿中度过,却也体味到了计划经济特有的匮乏和束缚,这也使得不少“70后”印刷经理人至今仍保留着对物质“紧缺”的深刻记忆。“有份工作不容易,要好好努力”,“70后”的杭州乐通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赖炎春在找到印刷学徒的工作时就这样告诫自己。
青少年时期成长于传统的家庭环境,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70后”沿袭了老一辈人传统而保守的特质——简朴且谨慎、节制不奢求成为固化在他们思想中的一部分。悉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直到现在,很多印刷经理人依然习惯低调节俭地生活,并且将这种理念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本组报道在联系采访时,不少“70后”的老总谦虚地拒绝了采访,他们的原因很有共性,“我现在想好好做些事情,不想过多报道,等做出了成绩,我们再来聊聊”。这种踏踏实实的行事风格的确是报道中被贴上最多的标签之一。
成年阶段恰逢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无论有没有准备都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受到了机遇的垂爱,见证无数创业的神话。因而也有人说这代人获取财富的过程,“更像是传奇,而少了一些现实色彩”。的确,上海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CEO金惜秋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那时候印刷企业赚钱像印刷机在印钞票一样”,可谓财源滚滚。赖炎春也坦陈,“我们的确赶上了好时候,只要是付出努力,多少一定会有一些成就。”
接近不惑之年时接任或即将接任企业的“一把手”,被寄予厚望擎起印刷业的未来。当下,“70后”纷纷走上印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当然,这离他们坐稳头把交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方面,有“50后”老总直接指出“70后”的知识储备有欠缺,带领企业谋方向的全局意识稍差,给他们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有“80后”张扬地强势崛起,他们渴望超越“70后”一代直接接班,带领印刷业奔向崭新的未来……
此时难免有人会疑问,印刷业会属于成熟稳重的“70后”还是新鲜稚嫩的“80后”?但这个讨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受到新生代冲击和威胁是无法避免的,实属不可逆的自然规律罢了。
我们寻找“70后”,走近“70后”,进而了解“70后”,想探讨的是,如今,“70后”经过历史与现实的磨练后,积淀下怎样的处世哲学?践行哪些经营理念?有没有能力扛起印业大旗?有没有资质带领行业迈向更好的未来?
不少接受采访的印刷经理人都表达出了对此话题的浓厚兴趣,因为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也在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当怀旧情结正在进行时,‘70后’的年龄已到不惑,少年时那一份冲动在人生的跌跌撞撞中,变得谨小慎微,或许现在谈回忆有点早,可烙在心头的志向依然没减。这就是‘70后’,没有失败,只是未成功!”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技术支持专家高峰的这段话道出了不少“70后”同龄人的心声,他们依然很拼、依然敢闯,因为他们心中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