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相关审计基础资料内容的不准确性会严重影响结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建设单位会存在施工管理不完善、技术经济材料收集整理不持续等问题。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存在较多信息壁垒,体现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环节就是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工程价款结算的质量。本文着重研究工程价款结算审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问题;对策
引言: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结果不符合行业标准,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施工方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重点监督监管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质量。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需要与行业市场经济竞争模式相结合,并对审计过程 中的争议焦点问题进行集中探讨。针对建设方和施工方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歧义项,往往還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与调解才能保证最终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1 工程价款结算审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错套与高套定额子目
错套与高套定额子目问题,是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审计结果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需要将工程量、综合单价以及相关费用进行逐项审核,并延伸到对相关工程建设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多层次校验。施工单位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申报结算时,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会将定额子目中的相关费用单价进行单独列项[1],但是对缺项清单重新组价的定额套用的适应性并不重视。往往本着就高不就低的态度,并未检查换算系数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很容易存在综合单价虚高的问题。在很多基础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有意或无意的借助上述策略,提高工程结算总造价。如果建设单位审计不严谨,就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针对出现错套以及高套定额子目的情况,需要在结算审计过程中仔细甄别核减,但这又会影响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的工作进度。
1.2 材料价与实际市场价不符
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组成中,原材料是工程造价占比最高的一项,往往占到六成以上。并且近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运用过程中,材料费占比还在不断提高中。有些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会因为市场情况出现波动。当波动范围超过合同或相关政策规定的风险范围时,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时,须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而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情况、政策因素直接关联,随着时间而发生波动变化。在结算审计时就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需要将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汇总统计,根据情况取定平均价或加权平均价进行调整。因此在审计中对材料市场价格的准确认定非常重要。为了片面追求效益,有些施工单位会虚报材料价格[2]。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的采购都是施工单位负责的,建设单位一般很难参与其中。事实上造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对一些特殊材料或构配件的价格市场价对建设单位也不透明。这又加大了审计难度。
1.3 工程量虚增和重复计量
工程量虚增和重复计量问题,在工程价款结算过程中比较普遍。某些工程前期勘察设计不到位,施工过程中也管理缺失。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设计变更和签证。有些设计变更与变更之间、变更与签证之间、签证与签证之间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有些变更签证会与原合同内容内工作量有交差影响。这就给计算工程量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再加上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量的计算不仔细严谨或者有意无意的虚报。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所报结算中的工程量的虚增和重复问题就很严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特别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由于业主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或疏于监管,在发生变更时,往往是由施工单位作主导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变更。施工单位会有意将设计引向有利于增加利润、减小施工难度方向。这会影响建设方的工程管理决策能力,会对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造成不良影响[3]。也是当前建设行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的具体表现之一。
2 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完善结算审计资料的管理
审计资料一般包括施工合同、图纸、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经济技术资料。这些审计资料是价款结算审计的基础,审计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是审计质量的保证。对审计资料的管理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对审计资料的事后收集整理,而是要将审计行为向前延伸。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就应组织专门的审计人员参与到项目的投资管理中,利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知识的优势对重大变更签证进行事前或事中审核。并将审计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管理团队,为项目管理团队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而且通过审计人员对相关技术经济资料的行文过程进行把控,可有效地防止因为资料的不完整或歧义而导致争议纠纷的发生。但是在现实中,要特别注意过程审计的尺度,不能以审计代替管理,审计人员不能介入施工管理中。在审计实施前,需要对审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对不同专业的资料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并逐项甄别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很多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审计资料进行追踪、收集、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的管理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实现全面的结算审计质量控制
全面的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质量控制,包括三个维度。一是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二是全员审计质量控制,三是审计过程三级复核质量控制。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将传统的事后审计延伸到项目的前期、实施期,通过对项目的概算可研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的全过程审计,可有效的提高整个价款结算审计的质量。全员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个涉及投资控制的人员均应参与到审计中,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手段,让相关人员不仅有参与审计的意识,还要具备参与审计的基本知识。这种让各人员各岗位有意识的在工作中将审计的信息与资料进规范整合,对后期审计实施工作非常有利,可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建设单位在对项目进行价款结算审计时,可利用组织手段合理的配置审计人员。规模较大的项目必要时可组成审计组。这样就形成审计人员、项目审计组长、建设单位管理层这样一个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在每一项审计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形成前,通过审计人员自查或互查、项目审计组长复核、单位管理层审定这三级流程复审。及时全面的发现审计成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保证最终审计质量的准确与权威。
2.3 科学的运用BIM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BIM技术的运用也深入了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通过对整个工程项目电子模型的建立,可直观、可视化的进行工程量的核算。避人工计算可能存在的失误,在核查时也直观便捷。更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将数据信息的交换共享功能发挥到极致。可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相关结算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共享,与同类项目的相关工程量指标和材料价格指标比对。可有效的保障项目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存在较多信息壁垒,审计人员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环节也会出现较多偏差,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价款结算审计质量。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更需要进行全面控制,并对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过程进行回溯。作为政府项目,由于价款结算审计不仅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付款依据,也是相关审计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审计考核依据。因此各方单位必须慎重对待,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司道林.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结算[J].中国工程咨询,2020(11):35-38.
(苏世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关键词: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问题;对策
引言: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审计结果不符合行业标准,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施工方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重点监督监管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质量。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需要与行业市场经济竞争模式相结合,并对审计过程 中的争议焦点问题进行集中探讨。针对建设方和施工方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歧义项,往往還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与调解才能保证最终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1 工程价款结算审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错套与高套定额子目
错套与高套定额子目问题,是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审计结果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需要将工程量、综合单价以及相关费用进行逐项审核,并延伸到对相关工程建设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多层次校验。施工单位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申报结算时,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会将定额子目中的相关费用单价进行单独列项[1],但是对缺项清单重新组价的定额套用的适应性并不重视。往往本着就高不就低的态度,并未检查换算系数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很容易存在综合单价虚高的问题。在很多基础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有意或无意的借助上述策略,提高工程结算总造价。如果建设单位审计不严谨,就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针对出现错套以及高套定额子目的情况,需要在结算审计过程中仔细甄别核减,但这又会影响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的工作进度。
1.2 材料价与实际市场价不符
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组成中,原材料是工程造价占比最高的一项,往往占到六成以上。并且近年来在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运用过程中,材料费占比还在不断提高中。有些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会因为市场情况出现波动。当波动范围超过合同或相关政策规定的风险范围时,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时,须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而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情况、政策因素直接关联,随着时间而发生波动变化。在结算审计时就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需要将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汇总统计,根据情况取定平均价或加权平均价进行调整。因此在审计中对材料市场价格的准确认定非常重要。为了片面追求效益,有些施工单位会虚报材料价格[2]。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的采购都是施工单位负责的,建设单位一般很难参与其中。事实上造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对一些特殊材料或构配件的价格市场价对建设单位也不透明。这又加大了审计难度。
1.3 工程量虚增和重复计量
工程量虚增和重复计量问题,在工程价款结算过程中比较普遍。某些工程前期勘察设计不到位,施工过程中也管理缺失。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设计变更和签证。有些设计变更与变更之间、变更与签证之间、签证与签证之间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还有些变更签证会与原合同内容内工作量有交差影响。这就给计算工程量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再加上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工程量的计算不仔细严谨或者有意无意的虚报。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所报结算中的工程量的虚增和重复问题就很严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特别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由于业主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或疏于监管,在发生变更时,往往是由施工单位作主导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变更。施工单位会有意将设计引向有利于增加利润、减小施工难度方向。这会影响建设方的工程管理决策能力,会对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造成不良影响[3]。也是当前建设行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的具体表现之一。
2 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完善结算审计资料的管理
审计资料一般包括施工合同、图纸、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经济技术资料。这些审计资料是价款结算审计的基础,审计资料的准确与完整是审计质量的保证。对审计资料的管理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对审计资料的事后收集整理,而是要将审计行为向前延伸。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就应组织专门的审计人员参与到项目的投资管理中,利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知识的优势对重大变更签证进行事前或事中审核。并将审计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管理团队,为项目管理团队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而且通过审计人员对相关技术经济资料的行文过程进行把控,可有效地防止因为资料的不完整或歧义而导致争议纠纷的发生。但是在现实中,要特别注意过程审计的尺度,不能以审计代替管理,审计人员不能介入施工管理中。在审计实施前,需要对审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对不同专业的资料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并逐项甄别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很多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审计资料进行追踪、收集、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的管理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实现全面的结算审计质量控制
全面的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质量控制,包括三个维度。一是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二是全员审计质量控制,三是审计过程三级复核质量控制。项目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将传统的事后审计延伸到项目的前期、实施期,通过对项目的概算可研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的全过程审计,可有效的提高整个价款结算审计的质量。全员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个涉及投资控制的人员均应参与到审计中,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手段,让相关人员不仅有参与审计的意识,还要具备参与审计的基本知识。这种让各人员各岗位有意识的在工作中将审计的信息与资料进规范整合,对后期审计实施工作非常有利,可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建设单位在对项目进行价款结算审计时,可利用组织手段合理的配置审计人员。规模较大的项目必要时可组成审计组。这样就形成审计人员、项目审计组长、建设单位管理层这样一个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在每一项审计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形成前,通过审计人员自查或互查、项目审计组长复核、单位管理层审定这三级流程复审。及时全面的发现审计成果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保证最终审计质量的准确与权威。
2.3 科学的运用BIM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BIM技术的运用也深入了价款结算审计过程中。通过对整个工程项目电子模型的建立,可直观、可视化的进行工程量的核算。避人工计算可能存在的失误,在核查时也直观便捷。更有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将数据信息的交换共享功能发挥到极致。可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相关结算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共享,与同类项目的相关工程量指标和材料价格指标比对。可有效的保障项目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存在较多信息壁垒,审计人员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环节也会出现较多偏差,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价款结算审计质量。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过程更需要进行全面控制,并对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过程进行回溯。作为政府项目,由于价款结算审计不仅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付款依据,也是相关审计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审计考核依据。因此各方单位必须慎重对待,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司道林.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结算[J].中国工程咨询,2020(11):35-38.
(苏世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