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认识水平及阅历的制约,他们很容易接受周围环境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很多研究成果也表明,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着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创造宽松有序的成长环境。避免饱和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这就叫做“饱和”。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现象,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饱和效应。这一效应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项20元。”“为什么我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帽子,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厌烦!”可见,饱和效应常会带来一定的负作用。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内在体验,力求克服过高的学习要求引发的问题,防止学生出现腻烦的心态。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强化对学生的训练。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饱和效应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对人有害无益,在学生遇到心理饱和的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再次,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提出的要求要适当,安排的作业要适量,要引导学生不断变换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以避免饱和效应的产生。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教育。克服竞争优势效应
社會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即使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这一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利益冲突会导致人们优先选择竞争,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适度创设一种利益冲突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逐步地培养起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其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之间的不良竞争。心理学家认为,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选择竞争,主要是由于沟通的缺乏。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有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那么,他们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所有参加的学生的实验结果都是付钱,如果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相互商量,肯定是另一种结果。可见缺乏必要的沟通是产生不良竞争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
再次,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相互帮助及合作过程中培养起健康的心态.在相互的帮助中共同进步。
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杜绝旁观者效应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其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需要负责任的环境中,现场或周围的人越多,越少有人去承担这种责任以及实施助人行为,这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造成了责任和力量的分散,于是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戏称为“龙多不下雨”。处在需要帮助的环境中而人们鲜有助人行为或缺少助人的责任,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此时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旁观者效应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责任的分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越小,因而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越小。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每个学生的责任,责任越明确、越具体越好。这样,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都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责任以及知道自己应该为这种行为负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力地处理好他们所要负责的事情。
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这种观念,“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去帮助受害者”。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对受害者负有不可推卸的救护之责,进而能在实际上提供援助,然后通过长期的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善于助人的人,杜绝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四、创设集体向上的压力氛围,发挥群体效应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就发现,40名儿童在一起做事时比单独个别去做事时速度快,效果要好。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效应,心理学上还把它叫做社会助长作用。这是在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群体效应大量存在,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或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教师或学生参与活动的效率。其原因在于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所有成员之间为了维护自尊需要,驱使其参与集体活动者相互支持,提出创见,采取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因此,发挥好群体效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群体,多给学生提供一起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生活在一个松散或互不相干的集体中,成员间没有共同的需求和相互协作的意识,是不可能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的。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荣誉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再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在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环境中,特别在对个人荣誉的过分追求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择手段,甚至相互拆台,失去了一个群体氛围中应有的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也就失去了群体的促进作用。
五、克服消极环境的影响,善用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 影响。处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压力之下,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很容易与外界保持一致,以减少内在心理压力,减少社会环境的排斥。
针对青少年学生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情况,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良好的人格和真诚的关心引导学生进步。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不仅仅身教重于言教,而且青少年从成人榜样那里接受的不良影响往往不在成人面前而是在成人不在场时才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口头上的指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师相应模范行为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关注青少年的交往情况,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强化良好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的互相影响。从学生的交往及影响来看,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表现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做伴,胆小畏怯的学生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等等。
六、创造优良的互助氛围。实现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竹子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瘦弱,而当竹子成片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典型。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生效应的作用,从而营造全体学生互助共生的成长氛围。
首先,要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互帮、互助、互学的进步“共生圈”。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编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用优秀生带动后进生,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其次,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看到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更要看到一个互助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协作和全组的进步。所以,评价学生以全组的学生进步和表现作为标准,只有全组成员都达到了学习和行为发展的要求才算达到目标,只有全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成功。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发展负责,不仅自己要努力获得成功,而且还要关心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再次,要强化不同共生圈之间的竞争氛围,在不同的共生圈之间相互竞赛、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班级、学校的大共生圈,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在这种氛圍中,优秀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还可以去掉优越、自负、嫉妒等不良品质,主动帮助后进生,后进生在优秀生的帮助和感染下,也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一、创造宽松有序的成长环境。避免饱和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这就叫做“饱和”。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现象,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人的工作或学习效果,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饱和效应。这一效应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项20元。”“为什么我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帽子,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厌烦!”可见,饱和效应常会带来一定的负作用。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内在体验,力求克服过高的学习要求引发的问题,防止学生出现腻烦的心态。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布置大量的作业来强化对学生的训练。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饱和效应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对人有害无益,在学生遇到心理饱和的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再次,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提出的要求要适当,安排的作业要适量,要引导学生不断变换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以避免饱和效应的产生。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教育。克服竞争优势效应
社會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即使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这一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利益冲突会导致人们优先选择竞争,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适度创设一种利益冲突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逐步地培养起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其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之间的不良竞争。心理学家认为,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选择竞争,主要是由于沟通的缺乏。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有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那么,他们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所有参加的学生的实验结果都是付钱,如果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相互商量,肯定是另一种结果。可见缺乏必要的沟通是产生不良竞争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
再次,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相互帮助及合作过程中培养起健康的心态.在相互的帮助中共同进步。
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杜绝旁观者效应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其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需要负责任的环境中,现场或周围的人越多,越少有人去承担这种责任以及实施助人行为,这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造成了责任和力量的分散,于是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戏称为“龙多不下雨”。处在需要帮助的环境中而人们鲜有助人行为或缺少助人的责任,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此时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旁观者效应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责任的分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越小,因而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越小。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每个学生的责任,责任越明确、越具体越好。这样,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都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责任以及知道自己应该为这种行为负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力地处理好他们所要负责的事情。
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这种观念,“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去帮助受害者”。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对受害者负有不可推卸的救护之责,进而能在实际上提供援助,然后通过长期的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善于助人的人,杜绝旁观者效应的存在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四、创设集体向上的压力氛围,发挥群体效应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就发现,40名儿童在一起做事时比单独个别去做事时速度快,效果要好。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效应,心理学上还把它叫做社会助长作用。这是在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群体效应大量存在,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或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教师或学生参与活动的效率。其原因在于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所有成员之间为了维护自尊需要,驱使其参与集体活动者相互支持,提出创见,采取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因此,发挥好群体效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群体,多给学生提供一起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生活在一个松散或互不相干的集体中,成员间没有共同的需求和相互协作的意识,是不可能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的。要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荣誉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再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在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环境中,特别在对个人荣誉的过分追求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择手段,甚至相互拆台,失去了一个群体氛围中应有的相互支持的精神风貌,也就失去了群体的促进作用。
五、克服消极环境的影响,善用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 影响。处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压力之下,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很容易与外界保持一致,以减少内在心理压力,减少社会环境的排斥。
针对青少年学生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情况,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以良好的人格和真诚的关心引导学生进步。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不仅仅身教重于言教,而且青少年从成人榜样那里接受的不良影响往往不在成人面前而是在成人不在场时才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口头上的指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师相应模范行为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关注青少年的交往情况,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来强化良好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的互相影响。从学生的交往及影响来看,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表现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做伴,胆小畏怯的学生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等等。
六、创造优良的互助氛围。实现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竹子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瘦弱,而当竹子成片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典型。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生效应的作用,从而营造全体学生互助共生的成长氛围。
首先,要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互帮、互助、互学的进步“共生圈”。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编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用优秀生带动后进生,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其次,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看到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更要看到一个互助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协作和全组的进步。所以,评价学生以全组的学生进步和表现作为标准,只有全组成员都达到了学习和行为发展的要求才算达到目标,只有全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成功。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发展负责,不仅自己要努力获得成功,而且还要关心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再次,要强化不同共生圈之间的竞争氛围,在不同的共生圈之间相互竞赛、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班级、学校的大共生圈,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在这种氛圍中,优秀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还可以去掉优越、自负、嫉妒等不良品质,主动帮助后进生,后进生在优秀生的帮助和感染下,也能取得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