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在国家全民健身的政策下,健身气功作为锻炼身体和养生的一种运动形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习练的人数直线上升。练习健身气功要明确“三调合一”之概念与运用,“三调合一”的调息、调身和调心中的调心是重要的一环,调心是练习健身气功的目的,调心也是练好健身气功的手段。然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老子在《道德经》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健身气功“调心”与老子养生思想的关系,以更好的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
关键词 健身气功 调心 老子 养生思想
“调心”就是对自我意识和思维活动主动自觉地进行调整和控制,并使之逐渐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在练习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调心”主要表现为身心的松弛和安静,意念的集中与应用。并且除了要求练习者心神安静、思想集中外,还要求练习者要意守一定的对象,也就是思想集中在一处,或者想象一个特定的事。
老子是公元前四百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养生提出了不少可贵的见解,对后世哲学、医学、养生学和气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的一套养生思想,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下来,并把老子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养生家和道教所重视,称此书为《道德经》。总的来讲老子的养生思想可总结为道法自然、少私寡欲和虚极静笃。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讲:“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总是执着的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论准则。其中“抱一”即专一,也就是说抱定一个目的专一的去完成。当代社会发展较快,物质丰富,人们经常以散乱心,许多事都是抱着散漫的态度去做,没有目标,没有耐心。老子在《道德经》中之所以提到“抱一”一词,是因为“抱一”就是对散漫的对治。他虽然和“守一”的提法不一样,但是所含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思想。所谓的“以一念代万念”就是用主动正念代替或排除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散乱的杂念。对于健身气功练习者来说,“以一念代万念”是练功的一种要求。它要求练功的时候要用意念排除头脑里的杂念,使意识逐渐的进入良好的气功态。这就与老子所讲的“抱一”相吻合,在练习气功方面老子同样认为一定要排除烦恼,集中注意力,不能有多余的想法。这也是健身气功“调心”的要求。
老子主张人们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段话总体的意思就是说要关闭“口眼耳鼻”的欲望。这一段话经常被一些哲学家当作禁欲主义加以批判,但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很有道理的。同样,在练习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要做到“内视”来排除心中的杂念,而杂念通过人体的感官来扰乱其心智,所以练习健身气功要求的心神宁静、减少欲望与老子“少私寡欲”的养生思想完美的融合。只有做到“少私寡欲”,才能达到健身气功“静”的状态,同样,只有做到“静”,才能达到“少私寡欲”的境界。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经》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气功思想,其中健身气功“三调”的核心“调心”在老子《道德经》中都有具体的例证,这充分说明了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受到《道德经》的影响,与老子的养生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代健身气功在宣传、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很少提及其文化内涵和理论支撑部分,更很少说起健身气功与老子以及道家学派的关系,大多数都是注重肢体动作的传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人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健身气功在宣传、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增添一些与老子思想相结合的方面,那么健身气功会更让人们接受并练习,对健身气功在全世界的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为当代中国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并且能更好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建.浅析健身气功的基本内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
[2] 阎海.试探老子养生思想和气功[J].体育文史.1983.26(4).
[3] 谢清果.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事之道”的养生学诠释[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1).
[4] 夏学伟.老子养生思想与健身气功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 肖太国.《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J].甘肃中医.2006.31(19).
[6] 李培.浅析健身气功练习中的“三调”干预[J].体育时空.2015.26(8).
[7] 司红玉,孙继龙.健身气功与“心性”之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2).
[8] 张镜如,苏清芬,林雅谷等.呼吸机能与植物性神经机能之关系[J].上医学报.1958.19(4):257-263.
[9] 汤婷.健身气功的修身与养生价值研究[J].体育时空.2014.23(7).
[10] 钟志兵,岳飞飞等.从“形神合一”论探析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的调心机理[J].江西中医药.2014.45(373).
摘 要 在国家全民健身的政策下,健身气功作为锻炼身体和养生的一种运动形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习练的人数直线上升。练习健身气功要明确“三调合一”之概念与运用,“三调合一”的调息、调身和调心中的调心是重要的一环,调心是练习健身气功的目的,调心也是练好健身气功的手段。然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老子在《道德经》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健身气功“调心”与老子养生思想的关系,以更好的推动健身气功的发展。
关键词 健身气功 调心 老子 养生思想
一、“调心”概念
“调心”就是对自我意识和思维活动主动自觉地进行调整和控制,并使之逐渐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在练习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调心”主要表现为身心的松弛和安静,意念的集中与应用。并且除了要求练习者心神安静、思想集中外,还要求练习者要意守一定的对象,也就是思想集中在一处,或者想象一个特定的事。
二、老子养生思想概述
老子是公元前四百多年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养生提出了不少可贵的见解,对后世哲学、医学、养生学和气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的一套养生思想,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下来,并把老子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养生家和道教所重视,称此书为《道德经》。总的来讲老子的养生思想可总结为道法自然、少私寡欲和虚极静笃。
三、健身气功“调心”与老子养生思想的关系
(一)健身气功中的“意念集中”与老子的“抱一”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讲:“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总是执着的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论准则。其中“抱一”即专一,也就是说抱定一个目的专一的去完成。当代社会发展较快,物质丰富,人们经常以散乱心,许多事都是抱着散漫的态度去做,没有目标,没有耐心。老子在《道德经》中之所以提到“抱一”一词,是因为“抱一”就是对散漫的对治。他虽然和“守一”的提法不一样,但是所含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以一念代万念”的思想。所谓的“以一念代万念”就是用主动正念代替或排除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散乱的杂念。对于健身气功练习者来说,“以一念代万念”是练功的一种要求。它要求练功的时候要用意念排除头脑里的杂念,使意识逐渐的进入良好的气功态。这就与老子所讲的“抱一”相吻合,在练习气功方面老子同样认为一定要排除烦恼,集中注意力,不能有多余的想法。这也是健身气功“调心”的要求。
(二)健身气功“调心”中“减少欲望”与老子的“少私寡欲”
老子主张人们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段话总体的意思就是说要关闭“口眼耳鼻”的欲望。这一段话经常被一些哲学家当作禁欲主义加以批判,但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很有道理的。同样,在练习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要做到“内视”来排除心中的杂念,而杂念通过人体的感官来扰乱其心智,所以练习健身气功要求的心神宁静、减少欲望与老子“少私寡欲”的养生思想完美的融合。只有做到“少私寡欲”,才能达到健身气功“静”的状态,同样,只有做到“静”,才能达到“少私寡欲”的境界。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经》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气功思想,其中健身气功“三调”的核心“调心”在老子《道德经》中都有具体的例证,这充分说明了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和精髓受到《道德经》的影响,与老子的养生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代健身气功在宣传、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很少提及其文化内涵和理论支撑部分,更很少说起健身气功与老子以及道家学派的关系,大多数都是注重肢体动作的传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人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健身气功在宣传、普及和传播的过程中增添一些与老子思想相结合的方面,那么健身气功会更让人们接受并练习,对健身气功在全世界的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为当代中国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并且能更好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建.浅析健身气功的基本内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
[2] 阎海.试探老子养生思想和气功[J].体育文史.1983.26(4).
[3] 谢清果.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事之道”的养生学诠释[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1).
[4] 夏学伟.老子养生思想与健身气功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5] 肖太国.《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J].甘肃中医.2006.31(19).
[6] 李培.浅析健身气功练习中的“三调”干预[J].体育时空.2015.26(8).
[7] 司红玉,孙继龙.健身气功与“心性”之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2).
[8] 张镜如,苏清芬,林雅谷等.呼吸机能与植物性神经机能之关系[J].上医学报.1958.19(4):257-263.
[9] 汤婷.健身气功的修身与养生价值研究[J].体育时空.2014.23(7).
[10] 钟志兵,岳飞飞等.从“形神合一”论探析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的调心机理[J].江西中医药.2014.45(373).